空戰僅遜殲20,強悍的殲11D最後被取代,弱一級的殲16是怎麼贏的?

2020-12-05 騰訊網

殲11D和殲16都是中航工業沈飛的產品,它們的性能和成飛的殲10C一樣,都位居四代半的水平,只是殲11D和殲16都是重型戰機,對殲10C這樣的中型戰機構成了一些方面的基礎優勢,但總體來看,重型戰機和中型戰機是共存關係,誰也無法從根本上取代誰。但是,殲11D和殲16之間則比較尷尬,雙方都是重型機,而且都是殲11B戰機的深度改進機型,將它們同時列裝的話,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二者之間很多定位都存在「重疊」,少許的差異也是本身定位的關係,並不能說明什麼。

殲11D戰機是一款側重空優的戰機,而殲16戰機則是側重於多用途。單純從制空作戰來看,殲11D戰機優勢更大,但殲16同樣不俗。但如果到對海打擊,對地支援和電子戰能力等諸多方面的話,殲11D戰機則有些吃力。此前,外界對殲11D戰機的評價是,這款戰機裝備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飛控代碼編寫和整體設計和設備的安裝,都是側重機動性和空戰而展開的。對於複雜的多用途作戰任務,它兼顧不足,殲16戰機雖然犧牲了部分機動控制能力,但是獲得了優勢的多用途能力,雙座設計的殲16在複雜的多模式戰場上,都能比單座的殲11D發揮的更好。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殲11D戰機是殲11B傳統思路的「終極型號」,也是蘇27家族空戰能力最強的一款,蘇35戰機雖然被譽為是俄系蘇27最強,但是面對華系的殲11D和殲16,還是顯得太嫩。

但是,過於強調機動性和空戰的殲11D也為自己的失敗埋下了伏筆。誠然,它作為國內空戰能力僅次於殲20的空優機,它的表現的確很強悍。但是,它卻不符合超中國空軍乃至海軍航空兵的未來發展。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欠缺的機型是多用途戰機,空戰雖然也會強調,但這只是次要一級的考量。殲11D的空戰強悍表現在自己空中格鬥時,能夠發揮更大的機動能力和加速度,控制曲率也比殲16更為強悍。但是殲16戰機也有自己的「制空殺手鐧」,它獲取制空的手段就是趁著對方立足未穩,攜帶遠程打擊彈藥,直接把對方的「機窩」給炸了。沒有了空戰最基礎的地勤條件,對方戰機也就無法升空,制空權也就順手落入了我方手中。當然,這也輸出為什麼弱一級的殲16能夠獲勝的根本原因。和殲11D一樣,殲16也是從殲11B的基礎上衍生改進而來的,但是二者的思路卻沒有重合。可以說,殲11D的失敗並非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它的定位已經不符合解放軍現階段的發展需求,如果是放在過去,殲11D必然會是我們最需要的機型。

解放軍在制空需求最迫切,體系作戰能力幾乎為0的時代,制空只能依賴於少量的蘇27和蘇30,後來的殲11A和殲11B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壓力,但還是有所不足。這裡的不足,表現在我們的體系作戰建設上,還無法達到歐美那樣的水準。後期,解放軍的作戰體系構建完善,對戰機的需求也從制空改為了多用途。沈飛之所以在多用途戰機需求迫切的時代仍舊推出殲11D這一方案,也是想給解放軍「留備份」,萬一空戰體系在戰鬥中消耗嚴重,多用途戰機無法獲得戰場制空權時,殲11D這樣的制空機也就有了自己的發揮空間。相較於殲16,殲11D對體系的依賴更低,如果是與外軍先進戰機在陌生空域展開對抗的話,殲11D的表現必然會強於殲16戰機一頭。只不過遺憾的是,殲11D生不逢時,現如今的解放軍作戰體系,已經能夠確保多用途戰機發揮完整戰力。即便是到了體系網絡被打亂的地步,那也意味著對方的作戰體系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環顧全球,真正能夠做到將解放軍作戰體系完全打破的,除了美軍尚有可能之外,其它國家包括俄羅斯,都是沒有這個機會的。而美軍即便是打破了解放軍的作戰體系網絡,那也意味著它的體系網絡也已經被打破了。在這種「互相傷害」的情況下,殲16戰機多用途的功能,反而還是要比殲11D更好。

相關焦點

  • 可在200千米距離擊落強敵,殲11D戰力如此強悍,為何不被青睞?
    殲11D戰鬥機是殲11B系列戰鬥機的最終改進型,也是最強改進型,即使是和殲16戰鬥機相比,也絲毫不差多少。據悉,該機的載彈量高達12噸,裝備了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可做到在200千米的距離上發射遠程空空飛彈擊落像蘇35這樣的目標。
  • 殲10C一雪前恥「擊落」殲16,有多少細節可供解讀
    近日,央視國防軍事頻道《正午國防軍事 》節目發布了一則《殲-10C、殲-16自由空戰對抗演練》的新聞,視頻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某旅演兵西北大漠,由前「金頭盔」得主、航空兵某旅副參謀長尤鵬飛率領的殲-10C雙機編隊在最初對抗殲-16型戰鬥機雙機編隊不利的情況下,經過一周的經驗總結與戰法推演,成功在第二次異型機對抗中「擊落」殲-16的故事。
  • 尺寸與殲7相當,暗劍無人機搭配殲20組合!空戰能力幾何倍數增長
    而對於未來戰爭中無人機的發展應用問題,我們中國有著自己的理念與想法,暗劍無人機便是我們中國對於未來無人機作戰的發展探索之一,這款被設計用來進行空戰的隱身無人機,很有可能會和殲20形成一對強力組合,在空炸能力上可以說是呈幾何倍數增長。
  • 中國殲16噴出紅色尾焰,發動機問題可能解決,實力不弱於殲20
    比如說殲-20和雙航母,此外作為我國雙座雙發四代半戰機的殲-16,也是空軍部隊的王牌武器之一。要知道殲-16仿照蘇-30外形進行研製,最大載彈量達到12噸。此前搭載AL-31發動機,隨後為其更換了國產WS-10B發動機。該戰機的最高速度達到2.5馬赫左右,作戰半徑為1500公裡,最大航程可達到4200公裡左右,而且主要搭載的武器為「鷹擊」系列飛彈。
  • 盤點: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產,到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 殲-5主要用於晝間截擊和空戰,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其改進型殲-5甲機頭裝有雷達,主要用於夜間截擊空戰。殲-8Ⅱ殲-8Ⅱ殲擊機是瀋陽飛機工業公司研發的殲-8改進型高空高速戰鬥機。
  • 掛龍勃透鏡演練空戰 殲-20是自己現身才讓印度蘇-30發現?
    事實上,蘇-30MKI雷達是真的可以追蹤到這款隱身戰機,原因在於報導提及的事發當時,中國空軍正在高原進行應對邊境問題的空戰演習,藉此出動殲-10、殲-11對抗殲-20,但由於兩款三代機無法有效發現該隱身戰機,導致空戰無法進行,因此這時的殲-20按照演習原則加掛龍勃透鏡,增大雷達反射截面順利讓自己「現身」。
  • 中國「側衛」家族已發展28年,從殲-11A到殲-16D,最終出路在哪裡
    除了後期的殲-8II戰鬥機稍微有些改變之外,從建國之初的殲-5戰鬥機、殲-6戰鬥機,再到後來長期充當中國空軍主力戰鬥機的殲-7系列戰鬥機,米格設計局對中國空軍的影響可謂源遠流長。那麼,蘇霍伊設計局是如何取代米格設計局在中國的影響地位,其在中國的發展之路,在未來又將往何處繼續發展呢?
  • 多虧了印度:西部空軍殲7鳥槍換炮,新戰機戰力僅次於殲20
    7戰鬥機已經全面換裝為殲-16戰機,作為中國最先進的重型多用途戰機,殲-16戰力超群,甚至一架殲-16的有效作戰效能與過去一個中隊的殲-7戰機相當,這麼快的換裝速度說起來還多虧了印度。,殲-16的總體作戰效能是僅次於殲-20的主力機型。
  • 殲20飛行員大多是新人?戰術戰法截然不同,老飛行員們無奈退場
    作為我國目前最為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戰機大多配備在最精銳的單位中。但是就目前公開的報導和資料上看,殲-20的飛行員大多是新人,也就是剛從航校畢業的飛行員。這與"最先進的戰機配備經驗老到的飛行員"的傳統觀念有所不同。年輕人們難道在駕駛殲-20上就能比經驗豐富的「老鳥」們更強了嗎?這種配置似乎超出常理。
  • 殲10空戰畫面首度公開!近距離格鬥堪比大片,英語對話意味著什麼
    我國空軍雖然起步晚,但一步步由無到有,經歷坎坷發展至今,當下殲20已經服役,有消息稱殲20B也將開始批量生產,一時間網上引起熱議。近日,殲10近距離格鬥畫面首次公開,飛行員第一視角下戰鬥場面堪比大片,全程英語對話更加接近實戰,軍迷們紛紛表示太刺激了,要知道殲10是名副其實的明星機,亮相以來一直備受關注。
  • 殲20剛傳將換裝渦扇15,美國人就向殲20學習,有意思的是網友評價
    近日,美國媒體表示,F-35的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計劃向美國空軍推銷一款新式戰機,並表示,它將成為殲-20的勁敵。這言下之意也就表示,美國現在所擁有的F-22、F-35稱不上殲-20的對手,中國的殲-20是目前所有五代戰機中,技術最先進的存在。
  • 殲11D會是中國「蘇霍伊」的極限嗎?其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
    把殲20除去,再盤點中國重型戰鬥機,就得看被稱為「沈霍伊」的沈飛了,其研發生產的殲16,不久前也在高原大放異彩,對印度來了個「飛龍騎臉」。但說起來,殲16作為一種多用途戰機,其機動性相對單座型有所下降,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完成了殲-16的研製工作後,沈飛就在其基礎上啟動了一種技術類似、但主要以制空作戰為主的單座四代半戰鬥機研製計劃,這就是目前仍然「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殲-11D戰鬥機。
  • 中方面臨兩難選擇,殲20還是殲11D?美方印方態度截然不同
    近年來,中國戰鬥機發展迅速,尤其是殲-20,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先進的戰鬥機發展水平。中國從無到有向獨立發展先進戰鬥機的轉變也得益於上世紀90年代蘇聯的解體。蘇聯-27的引進使中國接觸到了先進的重型戰鬥機,並開始了自主研發之路。
  • 試飛院宣傳視頻曝光殲11D原型機
    (觀察者網訊)4月17日,是中國航空試飛事業60周年的紀念日,航空工業試飛中心在其60年華誕的宣傳片裡,放出了殲-11D原型機的清晰照片,首次曝光了這架承前啟後的神秘原型機。毫無疑問,這款試飛院中曝光的戰機就是神秘的「殲-11D」了。殲-11D是殲-11系列的最後一款改型,採用了先進的綜合航電系統以及14所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前視紅外系統、全向紅外/紫外告警系統、新的電子對抗系統和航電系統架構,是11系戰機最後一款改進型號,完成了空軍對於「重型制空機」的全部要求。該機是在2015年曝光的,作為我軍一款「四代半」戰機,亮相是很少的。
  • 殲10/15/16/20,型號太多分不清?一文幫你梳理中國戰鬥機
    殲-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產,到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殲-5主要用於晝間截擊和空戰,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其改進型殲-5甲機頭裝有雷達,主要用於夜間截擊空戰。其設計方案幾經波折,最後因為指標要求過高,技術條件無法實現而於1980年取消計劃。
  • 美媒:中國西部戰區已直接將殲7升級為殲16,釋放一個什麼信號?
    美媒:中國西部戰區已直接將殲7升級為殲16根據美國11月25日《軍事觀察雜誌》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部署在中國西部戰區的殲-7空軍戰鬥機撤回,改為中國現如今最先進的殲-16戰鬥機。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西部地區的司令部負責的正是中印邊境地區的安全問題,所以這一行為是為了預防最近中印邊境的緊張局勢。
  • 美稱殲10真強悍,殲20不值一提,背後又憋著壞
    回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領空中只有一些老舊的殲6、殲7等二代機時,美國以F-16、F-15等三代半戰機的俯視中國時,中國的戰機研製者別提有多鬱悶了,可光鬱悶沒有用,中國在航空技術上與美國有著二十年以上的差距,我國戰機落後的現實刺激著中國科研人員的心臟,中國科研人員憋著一股勁兒一定要改變這一落後現狀。
  • 簡裝版殲11D掛載最強飛彈 或針對臺灣量身打造
    (資料圖)    《鳳凰網軍評》曾論述了殲-11D戰機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以及這款戰機對中國的意義。近日,網上曝光了殲11B戰機掛載霹靂-15飛彈的圖片。從殲-11家族的發展歷程來看,殲-11B可以看做是「簡裝版殲-11D」,而這款略顯陳舊,但依舊在中國空軍作戰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戰機與霹靂-15飛彈的組合,很可能是針對臺灣量身打造。
  • 越媒:中國的殲-20戰鬥機,會「吃掉」美國的坦克、偵察機?
    據越南媒體《soha》12月1日援引美國福布斯網站的報導稱:福布斯雜誌認為,美國在航空航天上的設備不足,導致非常依賴無形的監控設備,比如預警機和無人機之類,而中國的殲-20想要越過激烈的空戰進入太平洋西部。
  • 殲16上高原,全面替換殲7
    7戰鬥機直接替換為我國先進的殲-16戰機。掛載霹靂-5C或霹靂-8乙空空飛彈的殲-8G在空中近距離格鬥方面作戰性能很強,不過隨著殲-10C、殲-16、殲-20的服役,殲-7G無論是作戰性能還是載彈量都彰顯得「廉頗老矣」,畢竟代兩者的代差擺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