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曾給沈飛寄空白支票:隱身戰機外貿市場,殲31佔一席

2020-12-08 騰訊網

作者:雷神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殲20戰鬥機已經開啟批量服役的進程,成為我們最耀眼的明星戰機。而對於我國另外一款隱身戰鬥機殲31,許多人並不太了解,今天我們就聊聊殲31戰鬥機的前世今生。

31戰鬥機,是沈飛研製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對標美軍F35關於這款戰機的誕生過程,還要從20年前一場五代機之爭說起。

在上個世紀末,美軍研發了F22隱身戰鬥機,開啟隱身戰機的神秘之門。1997年,成飛和沈飛也接到研發第五代重型隱身戰鬥機的任務。眾所周知,成飛獲得了勝利,推出了殲20戰鬥機。

其實在當時,兩家飛機公司接到任務時,成飛的殲10項目正處在首飛前的關鍵時刻,對於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還沒有太多的精力來關注。

反倒是沈飛的殲11系列戰機已經輕車熟路開始生產,因此壓力不大,研發新型隱身戰機的人手充裕。尤其是沈飛有蘇27系列戰機的國產化經驗,再加上很早就進行了隱身戰機預研,因此沈飛很快就拿出了一款改進型K98方案。僅僅4年時間,沈飛就完成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三翼面設計方案,即「雪鴞」戰機,其性能指標上完全超越了預期。

後來,成飛也研究了新型五代機方案,採用升力體邊條外加鴨翼布局樣式。成飛的方案採用DSI進氣道,全動垂尾,還加上了腹鰭,可以說是一款傳統的鴨翼布局重型戰鬥機的設計方案。由於成飛一直用龍字來為戰鬥機命名,這個方案被命名為威龍。最終,2007年10月,「威龍」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獲勝,最終命名為殲20戰機。

因為沈飛受到了蘇式戰機的設計影響,就像俄羅斯蘇57戰機一樣,把機動性放在了第一位,而隱身性能不佳,這種設計思路與第五代戰鬥機是相悖的。況且,由於當時我國的發動機並不成熟,而沈飛的方案由於更重更大,對於發動機要求過高,整個成本要高出一大截,後期的維護費用也不得了。因此沈飛的重型隱身戰機方案,要等發動機成熟後才能真正落地,最終方案落選也就不奇怪了。

10和殲20項目相繼被成飛拿走,沈飛的未來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為隱身戰機才是未來的趨勢,而沈飛雖有重型戰機項目,但都不是隱身戰鬥機,未來遲早會被隱身戰機替代,因此沈飛面臨嚴重的發展問題。

沈飛後來憋出了大招,自籌資金研發與設計了一款中型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這就是後來的FC-31戰鬥機,也被稱為殲31戰鬥機,定位外貿出口型隱身戰鬥機。其實這款戰機不但適於對外出口,而且我國空軍本身需求非常大。因為殲20戰機雖然已研發成功,但明顯成本過高,殲31戰機就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與殲20戰機形成高低搭配。

殲31戰鬥機未來完全可以用於替代之前的空軍老舊戰機,甚至包括殲10等類型,數量大約在2000架左右,這個規模是十分巨大的。殲31戰機也可以像K8教練機一樣,由沈飛研製成功之後在國際上銷售,然後再返銷空軍。

沈飛研發殲31戰鬥機,只用了史無前例的18個月時間,創造了一個奇蹟。這得益於沈飛之前研發過一款殲14隱身戰機項目,後來由於引進了蘇27戰鬥機,殲14項目被廢棄。但在這個過程中,沈飛積累了一定的隱身戰機研發經驗。可以說正是殲14項目,才讓殲31項目如此迅速地推出驗證機。

20161223日,殲31戰機2號機首飛成功,開啟了鶻鷹2.0時代。新的殲31戰機進氣道進行了大幅度優化,主翼和水平尾翼切角,面積相應增加,重做了垂直尾翼,採用後掠設計,高速性能有了不小的提升。關鍵是新殲31機體也略有加長,載油量增加,機腹彈倉也更長更大,同時採用了新型的整體式座艙蓋設計。

殲31的2.0版本正面隱身與F35不相上下,因為兩者都採用DSI進氣道。不過在腹部彈倉的設計上,F35腹部設計並不平坦,在隱身性能上打了折扣,而殲31相對於F35要更好一些。殲31在空中阻力也要小一些,超機動能力和超音速能力強悍。

在發動機問題上,殲31戰機初期採用的是與梟龍戰機相同的RD-93發動機。但是,第二架殲31戰機採用的就是WS-13E發動機。殲31戰機可以使用WS-19發動機,雙發推力可達19噸。3D印表機技術的加持,讓殲31戰機的性能更是如虎添翼,全面躍升,屬於沈飛的鼎力之作。

2017年底,巴鐵曾給沈飛寄過一張空白的支票。雖然沒有填數字,但由此可知巴鐵與沈飛合作的意願是很強烈的。除此之外,在歷次國際航展中,土耳其和沙特等國都對殲31戰機進行了詳細考察。雖然還沒有籤合同,但至少證明殲31戰機未來可期。

在全球外貿隱身戰機市場,只有F35戰機、蘇57E戰機、殲31戰機三款。而蘇57E隱身性能不佳,產量也讓人懷疑。殲31戰機成為未來可在國際市場上與F35競爭的一款隱身戰機。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

相關焦點

  • 沈飛或正研神秘「隱身轟炸機」,比轟20更先進,美軍曾嘗試
    沈飛所現在對於FC-31可以說是相當專一,各種航展是肯定亮相,逢年過節還要放出萌照,話說回來,即便最後項目不成功,技術積累還是自己,怎麼說也是不虧。不過根據最近沈飛的一部宣傳片中透露出的內容,沈飛或在研發一種新的國產隱身轟炸機,原來在FC-31之外還憋了寶貝呢?那這到底是不是傳說已經的國產H20隱身轟炸機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沈飛隱身戰鬥機繼續前進,採用先進超材料,打造更強隱身性能
    中國航空工業龐大的院所中,沈飛和成飛以及西飛是不折不扣的三大巨頭,在人員,資源和技術方面都擁有無可辯駁的優勢,其中沈飛和成飛是長期以來的「死對頭」,兩家研發產品都是戰鬥機,所以競爭激烈,沈飛長期以來都佔據優勢,最近些年開始嚴重落後對手,殲-20戰鬥機的出現,使得成飛獲得了中國第一隱身戰鬥機製造商的寶座。
  • 沈飛FC31又有新進展?採用先進超材料,隱身性能再次升級!
    沈飛打造出了FC-31鶻鷹隱身戰鬥機,目前大約4-5架,都是飛行測試機,自首飛以來,雖然曝光度很高,在軍迷中對它的喜愛程度很高,但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它離成功的四代隱身飛機還差得遠。由於FC-31的隱身能力比殲-20差,所以它不得不加班趕路。
  • 盤點: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3、殲-4是中國韓戰期間從蘇聯引進的米格-9的改型,是實驗品,未批量生產過。主要用於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機動力強,雙矢量發動機,外加一臺輔助升力發動機,雙垂尾,無鴨翼,無尾翼,在隱身和空氣動力有很好的結合。作戰半徑2200公裡,擁有先進座艙系統,主動加油系統。
  • 號稱比美F35快3倍,沈飛殲31有些變胖了,厚薄適中更豐滿
    殲-31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五代戰機,殲31自14年的航展露面後,長期以來都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線當中,低調了多年以後殲-31再次現身。有媒體猜測,殲-31很有可能是因為性能問題被放棄,也有可能是因為殲-31要去改造。殲-31號稱比美國的F35速度快三倍,在設計上,也有了不少的變化。
  • 中國戰機隱身技術之父,李天於瀋陽辭世,曾成就三大國產戰鬥機
    中國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李天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4月11日13時31分,在瀋陽逝世享年80歲。在告別儀式上,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劉志敏所長痛惜道,李天同志的逝世是中國科技界和航空工業的重大損失。航空科技戰線自此失去了一位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領軍人物。
  • 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成飛最早製造單發殲-7戰鬥機時,沈飛製造雙發殲-8戰鬥機,兩架同樣發動機型號的戰機,成飛在90年代開始製造殲-10戰鬥機時,沈飛製造的殲-11戰鬥機,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發動機型號一樣,一個是單發,一個是雙發,進入新世紀,誰都想不到,形勢徹底改觀,成飛研製出雙發重型戰鬥機殲-20,沈飛卻走了偏門,搞了一款推力適中的FC-31突擊機
  • 中國殲20戰機到底多先進,為何力壓雪鴞號,到底有多麼先進?
    我國殲20戰機正是服役之前曾經和沈飛設計研發的雪鴞號同臺競爭過,為何最終雪鴞號敗北?事實上殲20戰機要不雪鴞號翼身融合程度更好,在同樣的機動能力之下殲20要比雪鴞號機體小,隱身能力更為突出。而沈飛的設計理念一直秉承的都是蘇軍的思想,雪鴞號可以被看作是非常接近俄制蘇57戰機的國產戰機,唯獨在翼身設計上要比殲20稍微遜色一點。
  • 殲20獲嶄新皮膚!超材料實現彎道超車:減輕50%隱身結構重量
    當下,在世界軍事航空領域,中國研製的兩款五代機殲20與殲31備受各方關注。特別是在新型材料的應用上,已經正式服役的殲20不斷迎來新突破。特別是近日,繼此前我國在深圳成功建設世界首條超材料生產線之後,中國軍工科研團隊再傳捷報,即將進入量產的新型超材料將被應用成為殲20的新隱身蒙皮,在帶給機體重量減輕50%的同時,殲20的隱身性能將在全球眾多戰機中獨領風騷。與此同時,隨著超材料技術的深度研發,其在未來軍工領域的眾多應用,也將全面提升中國國防科技的領先水平。
  • 被譽為中國版蘇57,曾是沈飛集大成之作,殲14雪鴞為何惜敗殲20?
    我國目前一共有兩款公開露面的五代機,分別是成飛已經正式服役的殲20和沈飛試飛成功的FC31,但鮮為人知的是沈飛當年實際上還有一款胎死腹中的殲14雪鴞(xiao)。殲14是沈飛當年在競標五代機時所給出的方案,從整體上來看,它就像一架安裝了鴨翼的蘇57,但實際性能比飽受詬病的蘇57更差。
  • 峨眉、殲-31、轟-20、暗劍2021年登場?美專家:中國空軍將迎巔峰
    當然此前的殲-20上也有一個遺憾之處,那就是始終未裝配合適的發動機。  最初,殲-20戰機採用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之後改換國產的渦扇-10B太行發動機,實現了發動機的國產化。然而太行發動機畢竟是為殲-16等上一代戰機所研發的,殲-20要發揮全部實力的話,還得看渦扇-15峨眉發動機。
  • 沈飛這種重型戰鬥機比殲20還長還重,網友稱將其改為艦載機不可行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中國在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過程中不光有成飛的殲20項目,在北方的沈飛其實也同步研製了一種重型的戰鬥機「雪鴞」,也有人將其稱為殲-14戰鬥機。不過,無論是哪個編號,最後這種戰鬥機在競標中敗給了成飛的殲-20戰鬥機。
  • 我國五代戰機可不只有殲-20,還有雪鴞和號稱隱形飛鯊的艦載機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國戰機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在某些領域我國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低可探測性作為最新一代戰機的重要指標,使得世界各國軍工企業都在努力研製著各式各樣的超強隱身性能的戰機,隱身戰鬥機、隱身轟炸機、隱身殲擊轟炸機、隱身無人機等高科技武器裝備已經成為了各國空軍研究和發展的重點。
  • 殲-14「雪鴞」與殲-20「威龍」競爭落敗的原因是什麼?看看
    因為殲14雪鴞戰鬥機的尺寸太大,而且隱身太差,另外氣動設計太過於保守了,可以看作是一個比俄羅斯的蘇57還差的飛機,但是殲20卻要強很多,比俄羅斯的蘇57先進很多,設計也更加前衛,因此選擇殲20是正確的。
  • 殲20告訴國人的真相:隱身戰機打開雷達後不是像手電筒,而是黑洞
    一直以來,在談到對抗隱身飛機時,很多人都被這樣告知:雖然隱身飛機難以探測,但它要攻擊總要打開雷達吧。一打開雷達,隱身飛機就黑夜中打開的手電筒一樣,馬上就會被對方各種雷達和戰機探測到,然後對方戰機就可以進行躲避甚至是反擊。
  • 中國隱身戰機準備就緒,渦扇15即將量產,殲20全新起飛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殲20隱身戰機正式進入量產。這個可不是2017年的原版J20,而是改進型J20B。殲20的研製已經耗資44億美元,每架飛機的建造成本為1.1億美元。除了製造比較困難外,原型機還存在著一些性能問題,到2018年時,僅有6架預產型J20服役。
  • 帶「刀」亮相,殲-20隱身戰機彈艙有何奧秘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黃國志珠海航展最後一日,中國空軍派出4架殲-20隱身戰鬥機編隊亮相航展,以慶祝自己69歲生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2架殲-20隱身戰鬥機首次在公眾面前打開了全部的機腹彈艙和側彈艙,展示其內部掛載的2枚霹靂-10近距格鬥空空飛彈和4枚霹靂-15中遠距攔射空空飛彈。
  • 航空工業沈飛:激情進取 開拓新局面
    69年奮進歲月,航空工業沈飛在黨的領導下誕生、成長和發展壯大。69年來,一代代沈飛人胸懷報國理想,追求航空事業,從修理仿製到自主創新,從國營112廠到沈飛集團公司,再到中航沈飛中國戰機第一股,沈飛人始終秉持潛心鑄利劍、默默守忠誠的品格,用實幹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創造了祖國航空史上20多個第一,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航空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殲20尾噴隱身終實現?「雙層超材料」成功突破,雷達波只能繞路
    超材料或能完美解決 隨著殲-20逐漸多的裝備到了一線部隊,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國在隱身戰機的研製和生產方面儘管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宣布將研發自己的「第五代隱身戰機」,但無一例外都沒有了下文。畢竟,當今世界除了中美俄三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拿出實用的戰鬥機隱身技術,並配以符合可大大降低自身雷達反射截面積的外形設計,從而提出自己的五代機方案。 而在五代隱身戰機的設計中,外形的隱身設計是首先要攻克的一道技術難題。
  • 第三款隱身戰機曝光!代號光啟採用隱身噴口,印度稱性能遠超殲20
    根據印度權威媒體《印度時報》7月17日的最新報導稱,就在近日,中方已經開始了第三款隱身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其模型已經在深圳一家超材料技術公司的一次內部展會上曝光出來(該公司負責為這款隱身戰機研製隱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