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朋友點擊上方心靈探旅關注
閱讀前,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心靈探旅」,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原創文章了。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沈飛所現在對於FC-31可以說是相當專一,各種航展是肯定亮相,逢年過節還要放出萌照,話說回來,即便最後項目不成功,技術積累還是自己,怎麼說也是不虧。不過根據最近沈飛的一部宣傳片中透露出的內容,沈飛或在研發一種新的國產隱身轟炸機,原來在FC-31之外還憋了寶貝呢?那這到底是不是傳說已經的國產H20隱身轟炸機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其實沈飛正在研究一型國產隱身轟炸機的說法由來已久,早在2018年沈飛研究所宣傳冊中發布的一組照片中,就有過類似的雙座並聯扁平的機頭模型,外觀比較類似於俄制的SU-34「鴨嘴獸」。不過有的軍迷朋友可能要說,轟炸機那不是西飛的老本行嗎?其實沈飛研究的這個國產隱身轟炸機和轟6、轟20並不完全一樣,準確的說應該不是一款戰略轟炸機,而是注重執行 「區域戰役打擊」任務的隱身超音速轟炸殲擊機。
那麼在國內幾乎確定要搞轟20的同時,還研發這麼一款戰機是否有意義呢?我們現在來看美國B-2戰略隱形轟炸機的使用情況。B-2於1997年服役,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000公裡,載彈量近20噸,作戰半徑可達6000英裡,有很強的隱身作戰能力,經常被美國用來作戰攻破對方防空系統的「敲門磚」。但是在長達20年的使用中,B-2的缺點也暴露的也十分明顯,這就是速度的問題,雖然1000公裡每小時相對於傳統轟炸機來說並不慢,但是B-2發動機0.95馬赫的尷尬數據導致它不算一個合格的超音速轟炸機,如果滿載荷下就更糟糕了。而且B-2執行的都是無依託長途奔襲任務,1500公裡攻擊距離上打擊時間就需要至少2小時,一般只能打打固定的戰略價值目標。
相比而言,殲20這樣的第五代戰鬥機每小時可飛行3000公裡。對於一些敏感情報下的ISR任務,需要在短時間進行打擊,B2就不太合適了,而普五代機戰機雖然速度夠快,但是對地面目標進行戰機打擊載彈量又不足。更何況B-2的使用費用太高了,單位小時使用費用高達100萬沒用,是F22的5倍之多,就連美國人都想開發一款使用廉價的,能夠打擊時間敏感目標的隱身超音速轟炸殲擊機。
而沈飛可能正在研製的就是這麼一種五代中型殲轟機型,其性能應該是介於殲20和轟20之間的,需要具有五代機的隱身突防能力,載彈量要大於五代機,但是飛行速度至少達到2000公裡每小時。美國方面當時選擇的是用F-22的研製基礎,通過在機身上增加更大的三角形後掠翼來實現掛載更多的彈藥。
當然這也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即便採用隱身吊架或者外掛武器艙,或多或少還是會影響隱身設計,也會影響飛機的超音速飛行性能。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價格問題,F22的採購單價就達到了3億美元,FB-22恐怕也不會少太多,由於以上種種原因,2000年的時候該機型就下馬了。
不過看樣子沈飛這邊是依然保留了這個項目,至於研究進度來看可能還是停留在少量模型的理論研究階段,畢竟沈飛主要精力還是在FC-31身上,如果FC-31玩明白了,其他五代機的衍生類型就簡單的多。按照目前的少量資料來看,沈飛的這款戰機的駕駛艙採用了雙座並列,這點轟炸機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兩位駕駛員之間不僅可以互相交流,還可以共享信息面板,當年空軍對飛豹最初的要求就是雙座並列,su-34和B-2等經典機型也都是採用的這種方式。
而在氣動外形上則放棄了國內經典的鴨翼設計,而採用一種非典型的無尾三角翼設計,類似於X-48B和F16XL驗證機的結合體。不過這種無尾三角翼美國在上世紀就開始研究,最終證明其操控性能極差,在飛機起降上都麻煩重重,暫時不知道沈飛在這部分如何應對,畢竟作為一款隱身殲轟,還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機動性和操控性的。
相對於高調的FC-31「鶻鷹」,沈飛的這款隱身殲擊轟炸機暫時連代號都沒有,還是比較神秘的。不管該研發計劃最後結果如何,在五代機甚至是六代機上的探索和預研總歸還是有益的,不過別人走過的彎路,我們能避免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