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關於轟-20的傳言有很多,有的討論其性能,有的一直關注它的現世時間,雖然我們無法確定其何時出現,但其性能確實有望趕超美俄,而這都得益於我國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在等離子發動機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為我國的建設事業助力,獲得大獎!
我國科學家獲重大突破
我國能走到今天,其中離不開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他們全身心投入祖國建設事業,不計較工資、條件,一心希望祖國能越來越好,同樣付出就會有所回報,對於這些為祖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工作者,我國自然不會虧待,會對其進行獎勵。
這次,我國等離子技術有所突破,解決了我國一大難題,吳雲教授更是獲得國家大獎。不知道大家對等離子發動機有多少了解,它是電推進系統的一種,等離子體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說起等離子,其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只是我們並未在意,例如:螢光產品、彩電屏幕等,不僅是民用領域,在軍事上也發揮著不小的作用,例如:戰機,這一技術的突破,意味著我國成為第二個將等離子技術運用到飛翼布局上面的國家。
近日,據說美國《航空周刊與空間技術網站》報導:8月3號,美空軍快速能力辦公室主任對媒體表示:正在總裝的B21&34;首架原型機已初步成形,離下線只是時間問題了。
目前初步確定首飛時間定在明年12月3號。憑藉美國在隱身飛機方面雄厚的技術實力,又有B2作為樣板,在未來數年內,B21將很快走向成熟,按照美軍的計劃:B21的裝備數量將達到200架。
▲美軍轟炸機三劍客
目前美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有3種機型構成:B-52&34;、B1b&34;、B2&34;,這三種飛機總數約160架。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B52和B1b在未來會逐漸退役,尤其是最老的B52至今服役已超過60年,要不是平臺足夠大可以充當巡航飛彈發射平臺,恐怕早已退役。
轟-20是中國正在發展的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預計能夠打擊到太平洋上更遠目標,外形與B-2相似,將大量使用先進技術,雷達反射面積減少到0.1平方米以下,搭載4臺渦扇-18,荷載量在40噸左右,最大射程為16000公裡,最大作戰半徑7000公裡,可裝備射程超過2000公裡的各種巡航飛彈,與超強火力配合後,將真正擁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
一旦轟-20現身我國國防大舞臺,當前的緊張局勢必然能就此破除。在我國同樣擁有戰略轟炸機的情況下,美國已經沒有多少優勢。況且與F-22這樣的老牌隱身戰機相比,轟-20的隱身性能應該會更加優異。作為未來的戰略打擊平臺,轟-20還可能具有發射核飛彈的能力,如此一來,美國將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由於遲遲沒有關於轟-20更多的消息,如今還是有部分網友會產生疑惑。實際上,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在武器研發方面,我國一向不會過早透露。而且我們相信,憑藉中國的實力,一定有能力將這樣的轟炸機研發出來,畢竟在此之前,我國已經完成了殲-20的研製,在2021年,也即將有與B-2外形相仿的彩虹-7無人轟炸機問世。
在相關設計團隊與測試技術方面,我國已經越發完善,也一直是相當出色,即使期間會遇到一些困難,相信科研人員們也都能順利解決。對於轟-20問世的一天,我們一直十分期待,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來臨。當然即使轟-20研製成功,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在此期間,美國同樣在研製新一代的戰略轟炸機,俄羅斯也是同樣如此。美國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率先實現B-21的首飛與量產是很有可能的。至於俄羅斯PAK-DA的研發進度,就與其國防預算有著極大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