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技術獲重大突破!轟20性能或將趕超美俄,國家獎勵大獎!

2020-09-03 寧建資訊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一直以來,關於轟-20的傳言有很多,有的討論其性能,有的一直關注它的現世時間,雖然我們無法確定其何時出現,但其性能確實有望趕超美俄,而這都得益於我國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在等離子發動機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為我國的建設事業助力,獲得大獎!

我國科學家獲重大突破

我國能走到今天,其中離不開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他們全身心投入祖國建設事業,不計較工資、條件,一心希望祖國能越來越好,同樣付出就會有所回報,對於這些為祖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工作者,我國自然不會虧待,會對其進行獎勵。

這次,我國等離子技術有所突破,解決了我國一大難題,吳雲教授更是獲得國家大獎。不知道大家對等離子發動機有多少了解,它是電推進系統的一種,等離子體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說起等離子,其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只是我們並未在意,例如:螢光產品、彩電屏幕等,不僅是民用領域,在軍事上也發揮著不小的作用,例如:戰機,這一技術的突破,意味著我國成為第二個將等離子技術運用到飛翼布局上面的國家。

等離子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對於戰機大家還是很熟悉的,也了解戰機在高空中飛行的難度,要知道,戰機在到達萬米高空發射飛彈之後,戰機不可避免會吸入一些廢氣,若是遭遇冷空氣,發動機或將停止工作,更甚者還會出現結冰現象,飛機或將因此墜毀。

因而一般都會在戰機身上裝備除冰裝置,就是為了防止發動機點不著火的情況發生,而等離子發動機點火技術的出現,就很好地避免了這一情況的發生,另外,這一技術還能大大縮短戰機熄火之後再次點火的時間,畢竟其在極端的環境下都能裂解燃油,這樣很好地降低了事故的發生頻率。

在航天領域,除卻等離子技術,等離子隱身技術也是聲名赫赫,但想要實現是很困難的,到目前為止,基本沒有國家能夠成功掌握。不過,話說回來,目前世界上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也就只有美俄兩國,不過,有了等離子技術的相助,我國轟-20的性能指標或將有一個大的突破,趕超美俄都是有可能的。

相關焦點

  • 關鍵技術突破趕超美俄,助轟20性能大漲,我國獎勵科學家大獎
    我國在科技領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在科技領域雖然還不能夠同那些發達國家相提並論,但是在某些領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一項項領先技術出自我國科學家之手,使我國的軍工又上升個階梯,例如此次介紹的等離子點火技術,就使得我國的戰機性能大漲。關鍵技術的突破,離不開背後科學的努力,所以我國也是要著重的獎勵他們。
  • 轟20有望今年首飛,性能或趕超美俄
    一直以來,關於轟-20的傳言有很多,有的討論其性能,有的一直關注它的現世時間,雖然我們無法確定其何時出現,但其性能確實有望趕超美俄,而這都得益於我國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在等離子發動機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為我國的建設事業助力,獲得大獎!
  •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能或將趕超美國,中國:必須給予重賞
    而現在又有一個關鍵的「技術」取得突破!性能或將趕超美國,中國:必須給予重賞,所擁有的技術也都十分頂尖,而他們對於我國的態度很不友好,曾經在技術方面多次對我們進行壓制,但很顯然中國的發展並不是美國所能夠壓制的,我國的很多領域在後續的發展當中甚至超越了美國,而這一次中國的等離子關鍵技術也是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國家對此也是表示必須給予科學家們重賞。
  • 趕超美俄!中國研製出首款牛級「電火箭」,衛星機動能力獲得突破
    與通過燃燒化學推進劑燃料獲得動能的火箭不同,霍爾推力器通過將電子約束在磁場中,並利用加速陽離子來獲得推力,擁有結構簡單、高比衝、高效率等優點,這項技術一直是美國、俄羅斯和歐洲航天技術的優勢所在。1月17日,航天科技集團通過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稱,中國已經研製出了首款牛級霍爾推力器,實現了霍爾電推力器從毫牛級向牛級的重大跨越。
  • 湖南奪20項國家科技大獎 「兩系法雜交水稻」獲特等獎
    我省奪得20項國家科技大獎  「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主持完成項目還收穫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本報1月10日訊(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段愛珍)今天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
  • 等離子隱身終於突破!殲20六邊形開口是重點,或讓雷達不可探測
    自殲-20服役以來,關於它的各種話題在網絡上引起了極大的討論。殲-20作為我國首款正式服役的五代戰機,而大眾對其最熟悉又陌生的一點就在於隱身性能上,事實上隱形技術一直是衡量現代武器裝備技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作為現代戰爭中最重要的突防手段,隱形技術應用在機身上必然是一個前沿。
  • 國產等離子發動機獲突破,其意義不亞5G技術,是一次重大的躍升
    眾所周知,無論是在航空領域,還是航天領域,發動機無疑是制約該領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航空發動機,制約著一個國家的總體航空實力,而先進的航天發動機,也同樣制約著一個國家在航天領域的先進程度,不過,我國再次在發動機領域已獲得重大突破,以磁場為作用力。
  • 轟20你快來!頭號強國將新增180架「太空母艦」,可全球打擊
    近年來,解放軍多項王牌武器的技術水平開始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然而從戰略反擊環節來看,空基水平依舊和美俄這樣的頂尖力量存在相當的差距,甚至很多愛好者曾戲稱留給轟6系列的字母實在不多了。然而正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冷戰後期美俄航發技術的進步以及機載核彈小型化促成了高空超音速突防概念,這也就讓兩種代表性的美俄戰略轟炸機成為空基戰略打擊的新標杆。
  • 等轟20等了很久,終於等來了轟-6J!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局勢的變化,早期型號的轟-6無論是在航程、載彈量又或者是遠程打擊能力方面都已無法滿足作戰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就在轟-6基礎上研發了可以攜帶6枚長劍-20巡航飛彈的轟-6K,由於轟-6K打擊能力強悍因此也被很多人稱為「戰神」。
  • 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獲百萬美元獎金!團隊發現新型納米結構
    據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官網介紹,盧柯研究領域為納米金屬材料的多級結構設計,製備與加工技術,力學性能表徵與分析,物理化學性能,結構穩定性等,重點研究納米孿晶結構、梯度納米結構等多級納米金屬材料的結構-性能關係及使役行為,並探索其工業應用
  • 中國突破飛彈核心技術,女院士獲創新大獎,直接獎勵300萬
    近年來,通過中國科學家的辛勤努力,終於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實對於高超音速武器來說,技術領域一直是各個國家難以突破的問題。而每當我們在一個領域獲得了成就之後,最應該感謝的是在背後為這項成就付出了辛勤努力的科學家們,而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最應該感謝的是一位叫做祝學軍的女科學家。
  • 又到1月11日,轟-20、海四代、運-20加油機,哪個先亮相
    因為在2020年2月份,執行武漢空運醫療物資和人員的運-20飛行員曾親口說過,運-20還有改進型號,即運-20加油機和運-20預警機,而且運-20加油機很快就將與大家見面了。借運-20飛行員吉言,希望運-20加油機能第一個亮相。
  • 國產轟20或將亮相,英媒:打擊範圍達12000公裡,可突破島鏈封鎖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消息,美媒認為,中國全新的轟20遠程隱形轟炸機,將給美國帶來新的麻煩,他們認為,轟20的出現,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的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攻擊範圍大大增加,幾乎覆蓋了美國本土。
  • 奏響中國創新最強音——從國家科技大獎看創新走向
    作為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這場頒獎大會無疑是科技界的盛事。今年更有著不同尋常的時代意義——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後和中國科技獎勵制度進入「深改時間」後的首次國家科技獎勵大會。重大科技成果從零星到井噴,從量變到質變,人們看到,中國科技正站在飛躍發展的新起點。
  • 鍾南山再獲大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鍾南山再獲大獎#近日,民族英雄鐘山南院士,再度獲大獎。2020年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在北京舉行,鍾南山院士獲該基金年度最高獎:「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同時獲此大獎的還有樊錦詩研究員。這是鍾老繼「共和國勳章」獎獲得後的又一大獎
  • 國產等離子發動機獲突破,以磁場為作用力,其意義不言而喻
    眾所周知,無論是在航空領域,還是航天領域,發動機無疑是制約該領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航空發動機,制約著一個國家的總體航空實力,而先進的航天發動機,也同樣制約著一個國家在航天領域的先進程度,不過,東方大國再次在發動機領域已獲得重大突破,以磁場為作用力。
  • 電子科技大學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謝建良教授、蔣亞東教授、邱昆教授(從左至右)參加大會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電子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3項大獎。項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電子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再獲2項大獎,其中,物理電子學院宮玉彬教授團隊的"***真空電子器件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醫學院楊正林教授團隊的"
  • 浙江工業大學15項科技成果獲浙江省科技獎勵大會表彰!
    ◎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全景7月17日上午,2019年度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等省領導向浙江省科技大獎獲得者和一等獎獲獎代表頒獎。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陳勝勇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成果「視覺系統中的目標物運動狀態分析」獲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機械工程學院姚建華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成果「高質高效雷射表面改性技術及其工業應用」獲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生物工程學院汪釗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成果「高效脂肪酶催化製備脂溶性維生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和土木工程學院蔡袁強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成果「疏浚淤泥複式真空預壓地基處理關鍵技術」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李蘭娟獲浙江科技獎勵大會最高獎,她想捐出所有獎金用於人才培養
    297項科技創新成果榮獲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其中浙江科技大獎2項;自然科學獎43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6項;技術發明獎1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0項,其中一等獎20項,二等獎73項,三等獎147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此次科技獎勵大會,首次設立科技大獎,作為我省科學技術獎的最高獎重獎科技人才。
  • 國產轟20或將亮相,英媒:打擊範圍達12000公裡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消息,美媒認為,中國全新的轟20遠程隱形轟炸機,將給美國帶來新的麻煩,他們認為,轟20的出現,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的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攻擊範圍大大增加,幾乎覆蓋了美國本土。美媒稱,全新的轟20轟炸機,很可能即將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