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張沈飛FC-31鶻鷹戰鬥機的圖,作為沈飛未來30年核心項目,鶻鷹戰鬥機受到了國內外軍迷的高度關注,美國總統川普甚至認為這是中國抄襲美國F-35戰鬥機的鐵證。
這一張圖片展示出了很多別具一格的特點,讓我們了解中國第二款隱身戰鬥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一款戰鬥機在設計師眼裡,前途無量,可以做到一機四吃,包括空軍型,海軍艦載型,海軍陸基型,國際外貿型比翼齊飛,假如真的成功,將是中國戰鬥機史上史無前例的大成功。
我們先看得出來的是,這架飛機右側垂尾中間,還是一個中航的標誌,而不是軍隊的八一LOGO,從這個簡單的細節,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鶻鷹戰鬥機雖然在很多熱情的粉絲眼裡,必須是國家重點項目的有力競爭者,但是該機卻顯示:沒有拿到軍隊戶口,沒有國家立項,這僅僅是中航系統內部的項目,並沒有得到空海軍的認可。
另外我們看看這架飛機的其他特徵,先說尾噴口,從短短的尾噴口可以看出,這兩個噴口較短,而且色澤也和俄羅斯克裡莫夫RD-93發動機噴口顏色差異較大,而且2個發動機噴口沒有冒出該俄制發動機祖傳的濃密黑煙,可以初步斷定,這架戰鬥機採用了國產渦扇發動機,型號極有可能是渦扇-13E,推力可能為8800公斤,比RD-93多了大約500公斤推力,飛機性能比第一架採用RD-93的31001飛機稍有提高,總推力17.6噸,仍然差距美國F-35戰鬥機的單發19.2噸不少,仍然需要增加推力。
31003是鶻鷹戰鬥機目前仍然在飛的一架,第一架31001由於技術狀態太老,可能已經停飛,第二架31002作為強度實驗飛機不能飛行
飛機機頭可以看到一個類似F-35戰鬥機的整體式內框風擋玻璃,這種設計在成都飛機公司的殲-20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是F-35取消了平顯,取而代之的是先進頭盔顯示器,而31003飛機繼續沿用了大型窄邊框平顯,和殲-20戰鬥機統一起來,減小試飛風險。
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最早出現在飛機上的機頭測試空速管長杆終於取消了,這意味這飛機基本氣動和飛控測試大體完成,開始進行飛機隱身設計,這一階段測試很可能會安裝上較多的航電設備,比如機頭的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從這個角度來說,鶻鷹戰鬥機從2012年12月底首飛,迄今為止過去了快8年時間,進展並不快,作為一款先進隱身戰鬥機,假如要交付部隊,在此之前最少有7-8架樣機進行試飛,很可惜的是,目前就有2架,嚴重不足。
這是某位著名航空畫家筆下的鶻鷹戰鬥機完全體,真機狀態差距尚遠
另外還有一個特徵比較讓人感興趣,在飛機的垂尾上,我們看到了試飛條帶測試儀的蹤影,這是目前最先進的測試手段,主要用在機動飛行過程中記錄飛機結構的變形,從而得到真實的載荷,這在戰鬥機測試中特別多見。
這一次我們在垂尾上看到了測試儀的痕跡,很可能該機進行過高速高機動飛行,尤其新型戰鬥機採用傾斜雙垂尾設計,垂尾經常處於前機身和邊條渦流下遊,受到氣流衝擊比較嚴重,這也是隱身戰鬥機一個設計難點。
至於某些粉絲希望看到的艦載機痕跡,很可惜真的沒有,假如作為一款艦載機的話,飛機機翼必須有比較明顯的摺疊痕跡,而且在兩臺尾噴口之間還必須重新安裝一個強大的尾鉤,這一切都沒有任何發現。
從目前狀態來看,鶻鷹戰鬥機現在處於比較初期的狀態,設計師必須攻克隱身,全新氣動構型帶來的飛控問題,假如拿到國家立項之後,才可能裝上全套火控設備,電子戰系統以及武器進行試驗,試驗合格後,拿到國家頒發的證書才能投產,所以,我們看到的這個飛機狀態距離可以作戰還非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