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光啟技術穿戴式智能頭盔和超材料爆發式增長,股價成妖被深交所持續重點監控
上半年股價下跌20.77%的光啟技術(002625.SZ),進入7月突然變成妖股。
8月4日,光啟技術股價斬獲7連板,至此,其從7月1日至8月4日的25個交易日,實現了229.24%的股價飆漲,令市場側目。
但光啟技術同日披露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而據深交所7月31日發布的消息,其已對連續多日漲幅異常的光啟技術持續進行重點監控,並及時採取監管措施。
可是,即使被深交所重點監控,光啟技術股價依舊不管不顧連續漲停。
光啟技術令人眼紅心熱的股價漲幅,究竟有何奧秘?
梳理發現,光啟技術通過深交所互動易表示,其開發生產的穿戴式智能頭盔,最終客戶已經遍布除中國外的36個國家與地區。
進一步查詢可知,截至2020年6月5日,光啟技術穿戴式智能頭盔共計交付2560臺,實現訂單金額4998.7萬元,是2019年全年的303.27%。
而據光啟技術與其實際控制人劉若鵬控制的企業光啟科學籤署的協議,光啟技術及下屬公司至2022年底,將向光啟科學及其下屬公司銷售穿戴式智能頭盔產品,2020年至2022年銷售金額(含稅)分別不超過5000萬元、5400 萬元及5800萬元,合計銷售金額不超過16200萬元。
除了穿戴式智能頭盔,光啟技術7月19日還在深交所互動易稱,公司超材料產品主要運用在尖端裝備領域,目前的產能為8噸,處於滿產狀態,隨著順德項目一期年底投產,年底產能預計可以達到48噸。
而光啟技術順德項目一期於今年7月14日完成封頂,公司預計今年10月建成試產,12月正式投產,一期建成後年產能可達40000 公斤。
光啟技術表示,這將使得公司具備在超材料尖端裝備領域的大規模、批量化的生產交付能力,可滿足客戶對公司超材料尖端裝備產品未來3-5年的交付需求。
7月24日,光啟技術進一步宣稱,其2020年預計超材料生產8000公斤,並全部對外銷售。
但加速光啟技術股價上漲的因素,似乎與7月27日的機構調研有關。
當日,在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銀行等參與的投資者電話交流會上,光啟技術透露,在超材料技術領域,公司持續走在全球最頂端,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為全球第一,而且有能力與其他專業領域結合。
「公司的穿戴式智能頭盔已經在公安部的採購名錄中做試點,預計在8月份完成試點,正式進入採購目錄。」光啟技術稱,「公司尖端裝備業務的一部分產品當前已經開始批量訂貨,預計今年將獲得10億元的訂單,接下來的幾年每年都會有新產品從研發階段進入批量訂貨階段。」
而光啟技術股價正是從7月27日開始連續漲停,至今已經實現7連板。
不過,與股價飆漲相比,光啟技術的業績成長並不算突出。
據預告,光啟技術上半年盈利6553.48萬元至7561.7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至50%,基本每股收預計為0.03元/股至0.04元/股。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