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為裝備穿上「隱身衣」 軍民融合帶來廣闊前景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 光啟研發的智慧城市空間信息平臺「雲端」號在東莞完成全球商用首飛。

  ? 圖為光啟集團超材料生產線。本報記者 喻 劍攝

  光啟研發的超材料隱身格柵。經濟日報記者 喻 劍攝

  光啟研發的超材料隱身進氣腔體。經濟日報記者 喻 劍攝

  日前,來自科技部的消息稱,我國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取得新進展,863新材料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主題項目進行了驗收。項目首席專家、光啟技術總經理趙治亞表示,此次863計劃超材料項目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超材料研究的理論水平和技術支撐水平都有了大幅提升

  作為新時代我國材料領域科技創新的切入點與著力點之一,超材料是進一步推動我國材料科技突破和產業化發展的重要領域。在國防軍工領域率先應用與軍民融合的大背景下,超材料將迎來產業發展新契機。

  「按需定製」新材料

  根據不同應用需求,製造具備特定性能的材料

  超材料又名超穎材料,是指通過人工結構實現的、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性質材料系統,是新材料領域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通過對材料結構的創新設計,可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航天航空、新能源利用、生物醫療等眾多領域。

  超材料是一種特種複合材料或結構,通過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上進行有序結構設計,獲得常規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通俗地講,以往的創新是根據自然界有什麼材料,製作什麼樣的物品。超材料則是逆向思維,根據不同應用需求,製造具備特定性能的材料,真正做到『按需定製』。比如要求材料具有電磁波隱身功能,可以通過設計算法,重新排布微結構單元,改變其電磁傳播性質,為它穿上『隱身衣』。」光啟集團電磁設計部部長商院芳說。

  「十二五」期間,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辦公室支持了「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主題項目。該項目牽頭單位為光啟集團旗下的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研發項目課題為「超材料空間調製技術研究與產業化」。

  該項目開展了大量系統研究工作,突破了介質基超材料及器件的關鍵製備、基於超材料的天線小型化等技術,實現了超材料空間調製技術在數字微波天饋等系統中的應用,解決了關鍵技術障礙;並建成了一條超材料生產精試線,為超材料創新技術發展提供了量產驗證基地和工藝驗證基地。該項目的實施提升了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研發與應用的理論和技術支撐水平,整合了國內超材料研究的優勢力量,培養了一批超材料領域的科研團隊,形成了超材料設計、研發、製造和測試平臺。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在基礎材料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方面,大力推進鋼鐵、有色、石化等傳統(基礎)材料技術提升,滿足國家建設需求、實現節能減排;在新材料技術發展方面,重點發展戰略性電子材料、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新型功能與智能材料,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發展前瞻性材料技術,突破納米材料技術、材料基因工程技術,形成新的技術和經濟增長點;加強材料基地與人才隊伍建設,增強材料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

  超材料技術加速應用

  我國以戰略新材料為紐帶,圍繞裝備發展需要,率先推進超材料產業化

  超材料是當前國際上應用於現代高端裝備領域最熱門的新興技術之一。超材料的發展已成為國際軍事競爭的重要一環。遠望智庫高級研究員安士東認為,作為國際戰略前沿技術,超材料的應用將大幅提升軍事裝備隱身性能,減少維護費用與難度,增強對抗能力。國際上,美國國防部將超材料列為「六大顛覆性基礎研究領域」之一,美國軍方將超材料率先應用於最先進的軍事裝備;日本和俄羅斯將超材料列為下一代隱身裝備的核心關鍵技術。

  「一代材料,一代裝備」「裝備發展,材料先行」。過去,受制於材料科學的落後和國際封鎖,我國裝備製造難以進入高端,成本也始終難以控制。近年來,我國以先進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戰略新材料為紐帶,圍繞裝備發展需要,重點突破智能仿生材料、極端環境材料等前沿材料領域,搶佔前沿裝備材料制高點,率先推進超材料的產業化。

  在超材料交叉學科及其應用上,以光啟集團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和機構做了諸多探索。成立7年來,光啟集團的專利申請總量超過4400件,其中超材料領域專利申請量佔該領域專利申請總量的86%。此外,去年實施的《電磁超材料術語》為光啟集團牽頭起草,作為全球首份超材料領域國家標準,打破了歐美對前沿科技的技術和標準壟斷。

  2012年7月,光啟超材料中試線投產,目前已具備每年生產超過10萬平方米超材料的產能;2015年3月,光啟超材料中試線二期投入使用;2015年12月,國家科技部依託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建設的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成為我國唯一超材料技術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以超材料技術為基礎,目前光啟集團尖端裝備業務已形成超材料功能結構件、超材料電磁罩、超材料天線及優化組件3大產品體系,相關產品已在我國多型軍用飛機、海軍裝備、飛彈、反隱身雷達系統等核心高端裝備上逐步得以應用。此外,光啟集團尖端裝備業務也積極向電磁防護應用領域延伸。2011年,深圳光啟尖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至今已承接國防軍工項目超過40個,涉及多項國防重點型號裝備。同時,光啟集團、中航工業等單位聯合開展了武器裝備預先研究課題的論證與合作,正大力推進將超材料技術運用到新一代武器裝備的論證研究,深入探索軍民融合發展之路。

  軍民融合帶來廣闊前景

  許多新技術和新產品將有機會轉化成民用產品,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今年3月,英國諮詢公司ReportBuyer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到2022年,全球超材料市場規模將超過14.3億美元。受益於早期的科研基礎和政府支持,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超材料市場。此外,在中國、巴西等新興經濟體,超材料也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經過多年發展,超材料在完成了技術化、工程化到產品化的過程後,實現了從科學實驗到高尖端裝備的應用,也具備了在裝備硬體上普及的可能性。趙治亞認為,軍民融合成為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許多大型國家級工程中應用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將有機會轉化成契合民用市場需求的產品,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國防軍工領域已經有應用的超材料,也迎來了同樣的產業發展機遇。

  北京軍事科學院軍制研究部研究員欒大龍認為,作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技術戰略較量」重要領域,超材料無論在國防軍工還是軍民融合領域,都將大有可為。由科技與資本雙輪驅動,帶動成熟穩定的軍用技術轉入民用,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在光啟集團,超材料已經迎來產業化重要節點。今年初,光啟集團超材料團隊進駐光啟技術,將募集到的68.94億元資金,用於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產業化項目,主要產品包括地面行進裝備超材料智能結構和可穿戴式超材料智能結構。光啟技術將通過實施募投項目,率先實現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產業化。

  今年9月,光啟集團還與雄安新區開展全面合作,成立雄安光啟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推動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並規劃成立超材料前沿技術研究院,建成以複合超材料智能結構為特色,以電磁功能、力學功能、射頻功能、耐環境功能等為方向,集研發、設計、應用、服務於一體的綜合研發機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喻 劍)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焦點

  • 超材料:為裝備穿上「隱身衣」
    比如要求材料具有電磁波隱身功能,可以通過設計算法,重新排布微結構單元,改變它的電磁傳播性質,為它穿上『隱身衣』。」光啟集團電磁設計部部長商院芳說。  「十二五」期間,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辦公室支持了「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主題項目,項目的牽頭單位為光啟集團旗下的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研發項目課題為「超材料空間調製技術研究與產業化」。
  • 龍生股份正式更名光啟技術 光啟超材料「隱身衣」注入上市公司
    超材料的發展,已成為國際軍事競爭的重要一環,「隱身」等超材料性能在軍事上的應用,早已成為世界軍事力量之間心照不宣的秘密,也是各國武器暗中較勁的角力場。打造以超材料技術為核心的、完整的尖端裝備產品體系,加速超材料在國防裝備上的應用,對於推動我國國防高端裝備跨代轉型,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亦是滿足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 可以「隱身」的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也正是這些獨具一格的物理特性,使得超材料的應用前景覆蓋了基礎工業、國防軍事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以具有超常電磁特性的電磁超材料為例,目前就已經在通信、製造、隱身、探測、核磁、太陽能以及微波利用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光天化日之下消失於無形這將會是發生在未來戰場上的一幕。
  • 深圳光啟超材料紅外「隱身衣」珠海航展上首秀
    深圳光啟超材料紅外「隱身衣」珠海航展上首秀 2016-11-01珠海航展上這令人叫絕的一幕,是深圳光啟集團的紅外隱身衣演示,引來觀眾爭相試穿體驗。  11月1日,備受矚目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開幕。首次參展的光啟集團攜超材料和未來技術兩大產品線的部分產品亮相,展示了顛覆式科技創新的成果,其中,超材料隱身系列產品、動力外骨骼和新型系留無人機H1都是首度向公眾展出。
  • ...隱身衣」 發明者、全國人大代表劉若鵬: 每一次顛覆性創新都...
    25歲率領團隊成功研製出「隱身衣」,這一成果論文發表在權威雜誌《科學》上,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27歲獲杜克大學博 士學位,回國創建光啟科學,團隊推出的載人版「旅行者」號、個人飛行噴射包等空間技術創新產品……正在商業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 從隱身衣實驗到超材料「超人」
    因為學科成績出眾,他被吸納進入到了一個最前沿的領域——超材料。超材料技術是一種材料逆向設計技術,它通過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上的有序結構設計,使其獲得超常物理性質。例如,人們可以利用超材料,任意控制電磁波的傳播,根據人們的需要,實現材料設計的逆向控制。劉若鵬進入這一領域時,正好「踩」在超材料研究肇始的「節奏點」上。那是2001年,連劉若鵬也無法定義自己在研究的東西。
  • 中國超材料橫空出世 8隻隱身衣概念股有望受益
    據悉,光學隱身裝置是利用光特性進行隱身的裝置,是使一個物體周圍的光線滑過物體的表面,使對方看不見達到隱身的效果,利用光學隱身已經成為科學界熱門研究領域之一。   中國的隱形技術研發,尤其在超材料的應用方面可謂獨樹一幟。超材料的應用與原有的材料製備有很大區別。
  • 年終特刊·新青年|劉若鵬:用超材料改變世界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沈怡然僅用7年時間,光啟的團隊從五位海歸科學家,成長為從事超材料技術裝備、創新型航空器及人工智慧的尖端技術集團。在創始人劉若鵬的帶領下,光啟將超材料技術率先應用在了中國最重要、最先進的裝備上,同時,劉若鵬組建了橫跨港股、A股、澳洲三地資本市場的「光啟系」。
  • 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
    導讀: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前不久,微信上傳出一段視頻,一位老人拿著一塊自稱有隱身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老人身體時,老人確實消失了。各種各樣的傳言都出來了,比如這是國產的量子隱身衣,以及這是浙大的老師發明的等等。但不久記者就出來澄清了,這並不是真的,而是後期加工做出來的。類似的技術在電影電視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之前類似的視頻也在網上流傳了許多。那麼量子隱身衣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加拿大發明出來的量子隱形偽裝面料。
  • 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目前,超材料最引人關注的屬性包括負折射率、逆都卜勒效應、超常電磁特性以及超解析度成像等。也正是這些獨具一格的物理特性,使得超材料的應用前景覆蓋了基礎工業、國防軍事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以具有超常電磁特性的電磁超材料為例,目前就已經在通信、製造、隱身、探測、核磁、太陽能以及微波利用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 光啟持續發力超材料領域 推動尖端科技向民用市場的普及應用
    今年以來,光啟已經獲得多個隱身裝備訂單,僅公告出來超材料隱身產品的訂貨合同就累計近6000萬元。多家證券機構認為,在兩市春季行情進入休整之際,軍工板塊逆周期屬性有望凸顯,投資價值進一步顯現。其中,光啟技術作為一家擁有尖端核心技術的軍工企業,其內生動力和活力有望進一步被激發。
  • 實力科普:給我一點超材料 還你一件隱身衣!
    「大爺穿上國產隱身衣,憑空消失!」
  • 下海、隱身 首款水陸兩棲無人艇「軍民融合造」
    「海蜥蜴」是我國面向未來戰場和國際客戶需求研發的高端智能海洋防務裝備,標誌著我國智能海洋防務裝備科研水平邁入了世界先進水平。「新十八羅漢」的軍民情懷「以軍民兩用為研發立足點、突破點,未來戰場上人工智慧裝備唱主角,減少人的傷亡是發展方向。成立之初,我們就把這個作為企業的定位。」
  • 我國超材料不僅能隱身,而且重量減輕50%,首先裝備殲20
    說過超材料,肯定離不開深圳光啟集團,因為光啟集團對超材料的研發不僅世界領先,而且擁用全球首條超材料生產線,不過,迄今為止,光啟的超材料研發在大眾看來,還有一種神秘感。真正向社會公布的,只有一件2016年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紅外隱身衣。
  • 光啟技術「隱身衣」量產,中國超材料技術領跑全球
    偽裝和隱身技術作為反偵察手段,已成為戰場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去年珠海航展上,戰機、無人機等新一代隱身解決方案的推出,獲得軍事愛好者和領域專家的高度關注;而其背後的公司——光啟技術也備受矚目,其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份籤單公告,惹來業內人士猜測公告中的相關產品極有可能是光啟極具競爭力的航空領域裝備。
  • 國產隱身衣亮相 穿上後就真的神奇消失了嗎(圖)
    圖為國產「隱身衣」首次亮相。  【國產隱身衣亮相】11月1日,第十一屆中國航展在廣東珠海隆重開幕。在室內展館,除了各類航天航空裝備外,還有一些比較奇特的武器裝備也同時參展。在室內展館,國內廠商就展出了一款隱身衣,並邀請觀眾體驗。從手持紅外成像儀可以看到,在穿上這件隱身衣後,人體的紅外特徵基本消失。
  • 視頻:記者帶你體驗神奇紅外隱身衣
    新華社珠海11月5日電 在珠海航展的展覽現場,一件紅外隱身衣吸引了很多好奇的參觀者所謂的「隱身」並非不是說我們用肉眼看不見,而是當人穿上這件隱身衣後,人體的紅外特徵基本消失。在紅外監控,熱感攝像頭下,人體就會呈現出一種的突然消失的假象。  據介紹,紅外隱身衣直觀地展示了超材料技術的隱身功能。超材料是一種特種複合材料或結構,通過設計可使其獲得超常物理性質,在隱身裝備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隱身衣可3D列印
    辛皓說:「理論上說,能夠認為設計任何折射率的材料,當人穿上能夠彎曲他們周圍光的衣服後,身體的一部分自然就隱形了。」  辛皓一直在從事超材料製造方面的研究。所謂超材料,就是擁有自然界並不存在的性能的合成材料,比如彎曲電磁波、聲波和其他類型的波等。
  • ...的軍民融合探路者——專訪深圳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
    原標題:「從0到1」的軍民融合探路者——專訪深圳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新華財經北京12月6日電(記者高少華)痴迷創新、把產品做到極致、引領業內潮流……這些矽谷創新者的共性,用在深圳市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章乃雲身上也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