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研製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2020-11-22 中國科學院

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中心劉壯接受國外媒體採訪

就在第一代中國光伏產業在歐美受阻之際,國內科研院所傳來捷報,可取代「晶矽」原材料的第二代「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水平。11月16日至21日在深圳舉行的第十四屆高交會上,中科院廣州分院副院長李定強發布了該成果的最新科研進展。該項目是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香港中文大學,深港攜手自主研發成功的高效低成本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裝備、工藝及產品。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實驗室主任肖旭東團隊研製的「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效率已達到18.7%,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銅銦鎵硒太陽能薄膜電池的製造成本低於矽晶太陽能模塊,原因在於:其吸收太陽光的半導體薄膜由低成本的銅基材料組成,而且薄於2微米,這僅是矽晶結構的百分之一;以玻璃為基礎的薄膜模塊無需矽片複雜的生產工藝,也不用串連個別電池,整體模塊工藝在一套生產線上實現;生產能耗低,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縮短了能量回報周期。據德國Manz公司的數據,在歐洲南部使用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已經可以實現0.04歐元/每度電,意味著太陽能發電成本與化石燃料發電成本持平,並明顯低於海上風能發電成本,經濟效益明顯。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光伏太陽能研究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自主創新開發高效低成本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裝備、工藝及產品。目前,該中心承擔了深圳市首個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新型銅基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相關材料和器件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科學院重大科研裝備、深圳市工程實驗室、深圳市戰略新興產業公關項目等一批重要項目,並在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研發完成了國內第一套完全自主開發的銅銦鎵錫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生產裝備,並調試成功;設備在工藝上創新,在世界上第一次採用三步法工藝,結合測溫監控組分來製備大面積銅銦鎵硒電池組件的流水線裝備;製備的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18.7%,位列大中華區第一併邁入國際領先行列。項目成果已經在廣東省科技廳組織下通過驗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先進院光伏太陽能研究中心創造的電池效率紀錄是利用自主開發的國產設備實現的。項目組的目標是進一步將該項技術推向規模化生產,進一步降低太陽能電池的成本,使光伏發電在中國成為廉價綠色的電力來源。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在高效率寬禁帶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背接觸界面研究中...
    1月15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博士李偉民與其研究團隊在寬禁帶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是最具商業化應用前景的幾種薄膜太陽能電池之一,目前高效率的CIGS太陽能電池禁帶寬度普遍低於1.2eV。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王慶訪問深圳先進院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王慶訪問深圳先進院 2018-05-15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王慶訪問深圳先進院,參觀高密度電子封裝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並帶來題為Polymer Composites fo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的精彩學術報告。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創歷史新高
    廣東科技報訊(記者 劉肖勇 通訊員 馮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工作基本結束,截止目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共獲批項目166項,項目直接經費總額11786萬元,立項數較去年增加64%,經費額較去年翻倍,均創歷史新高。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科技創新做對了什麼?
    利用先進的病毒示蹤技術和光纖記錄方法,科研人員觀察到在毒品記憶形成、提取和持續的過程中,小鼠大腦中PVT到中央杏仁核(CeA),以及PVT到伏隔核(NAC)的兩條神經通路被激活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內爾神經可塑性諾獎實驗室聯合國際團隊找到了毒品成癮記憶的關鍵通路,並通過抑制通路「擦除」了小鼠的關聯記憶,從而阻止了復吸行為的發生。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2019-04-19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
  • 薄膜太陽能電池國產化之路
    雖然各種薄膜電池的效率記錄不斷地被刷新,但在國內國際,眾多薄膜企業或破產或退出薄膜電池業務。與太陽能電池市場上晶矽電池的一片火爆相比,薄膜電池的市場份額顯得尤其寒酸刺眼。 2013年,由於轉化效率始終無法突破10%,且光致衰退效應嚴重,80%-90%的矽基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商紛紛倒閉。
  • 深圳先進院最新科研成果亮相海博會
    可以靈活擺尾的水下仿生機器魚、不用化學試劑也可以監測水質的傳感器、真正實現活細胞列印的生物列印墨水 ……10 月 15 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 " 深圳先進院 ")攜 20 項海洋科技創新成果亮相
  • 深圳先進院等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電鍍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陸子恆助理研究員與香港理工大學張標助理教授協作,對有機配位小分子對水系鋅離子電池的電化學電鍍過程的調控機制進行研究,實現了高效穩定的鋅負極電鍍過程。
  • 深圳先進院立項數再創新高—新聞—科學網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項目評審結果
  • 我國電化學氣體傳感器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電化學氣體傳感器研發起步較晚,一些核心技術還受制於國外某些國家,所需傳感器幾乎依賴進口。為此,不斷強化電化學傳感器核心技術的突破,儘快研發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化學氣體傳感器,成為我國經濟建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是國內開展電化學氣體傳感器研發較早的單位之一,不僅在該領域有較深厚的科研積累,也具有較強的技術和人才優勢。
  • 深圳先進院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再創新高
    (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47項,青年項目88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獲批直接經費合計6222萬元。本年度深圳先進院有6位青年科研人員從基金委五個科學部分別獲批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批數創歷史新高,充分體現了深圳先進院多學科交叉集成特色和齊頭並進的發展態勢。
  • 第四代薄膜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Ruddlesden-Popper(RP)層狀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2020-11-03 10月28日,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發布《蚌埠市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產品在建築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同時廢止《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產品在蚌埠市區建設工程推廣應用方案
  • 綜藝光伏26MW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昝聖達介紹說,目前綜藝光伏可以提供初始效率達到8.8%、穩定轉化效率達到7%以上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按照這一數據,綜藝光伏產品是國內目前技術水準最高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具有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其次是建設速度快。」 昝聖達表示。
  • 四大實驗室落戶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先進院供圖   中新網深圳11月13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中科院定量工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腦聯結解析與調控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成像工程實驗室、廣東省粵港澳人機智能協同系統聯合實驗室四大實驗室,落戶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  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合成所」)去籌儀式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前途在哪?
    ,該方法能夠利用比現有太陽能電池和常規太陽能電池更多的太陽能。新技術是鈣鈦礦-CIGS串聯太陽能電池,這意味著它由兩層組成。頂部是鈣鈦礦的薄層,鈣鈦礦是由碘和鉛製成的廉價材料。在先前的研究...常見的太陽能板多為深藍色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雖然這幾年來因為設備量逐年攀升與技術愈加成熟,其成本越來越低,就算不補助,太陽能競...
  • 納米薄膜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達8.1%
    據美國報導,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和中國尚德電力控股公司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經研製出最高效的寬波段納米等離子薄膜太陽能電池,其光電轉化效率為8.1%,研究發表在雜誌上。該研究的領導者、斯威本科技大學的顧敏(音譯)教授表示,作為大塊晶矽太陽能電池的便宜「替身」,薄膜太陽能電池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其矽層的厚度太薄增大了吸收太陽光的難度。要想增加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性能並使它們與矽太陽能電池相比更具競爭優勢,優良而先進的光捕獲技術必不可缺。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和經費額雙創歷史新高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工作基本結束,截止目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共獲批項目166項,項目直接經費總額11786萬元,立項數較去年增加64%,經費額較去年翻倍,均創歷史新高。項目平均資助率25.3%,其中面上項目獲批率32.41%,比全國高出15個百分點。
  • 旭雙太陽能首批非晶矽薄膜光伏電池組件成功發貨
    索比光伏網訊:世紀新能源網消息: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東旭集團在太陽能產業成功布局的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年產60MW的非晶矽薄膜電池及組件產線於2012年3月31日正式投產,經過半年的試產,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要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且經客戶對旭雙太陽能考察、產品檢測後,以優越的質量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取得了用戶最終信任,並於10月21日實現了首批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第二代太陽能電池,主要是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現狀 國外眾多高校、研究機構開展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並創造了多次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已經開始產業化推進。總體上,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基本持平,產業化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第二代太陽能電池,主要是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現狀國外眾多高校、研究機構開展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並創造了多次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已經開始產業化推進。總體上,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基本持平,產業化工作正在積極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