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等研發出新型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

2020-12-06 光明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在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Highly robust flexible ferroelectr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perable at high temperature with low-power consumption(《低功耗、耐高溫、高性能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為題發表在材料科學領域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進功能材料》)上。深圳先進院納米調控研究中心客座博士生任傳來為論文第一作者,深圳先進院納米調控研究中心博士鍾高闊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鍾向麗和深圳先進院納米調控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江宇為共同通訊作者。

  鐵電場效應電晶體(FeFET)具有多種功能和可調諧特性,在低功耗傳感器、非易失性數據存儲以及新興的人工突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柔性可穿戴設備有了更高的需求,對FeFET的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柔性FeFET大都基於有機鐵電材料,存在極化強度低、熱穩定性差、能耗高等弊端。基於此,氧化物功能材料研究團隊基於白雲母襯底和外延Pb(Zr0.1Ti0.9)O3/ZnO 異質結,研發出了全無機的柔性FeFET。這種FeFET不僅保持操作電壓小(±6 V)、功耗低、開關比高、保持性好等無機鐵電場效應電晶體的優點,也兼具柔性耐彎折的特點,在反覆彎折和高溫條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FeFET電學性能。這項工作證明了雲母作為一個通用平臺的巨大潛力,為柔性FeFET在下一代低功耗、耐高溫柔性電子產品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選擇。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資助。

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的結構示意圖及其保持特性曲線

[ 責編:戰釗 ]

相關焦點

  • 潮科技 | 深圳先進院等實現自驅動柔性器件神經刺激和突觸可塑性度量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MEMS」(ID:MEMSensor),作者MEMS,原文題目《深圳先進院等實現自驅動柔性器件神經刺激和突觸可塑性度量》,36氪經授權發布,略有刪減。 日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詹陽課題組同電子科技大學薛欣宇、張巖課題組合作,構建出基於摩擦電效應的柔性電子皮膚,可以實現無電池、自驅動的電刺激並引起神經響應。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2019-04-19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
  • 深圳先進院發表柔性微創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微創中心王磊研究員團隊圍繞靈巧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路線和蛇形手術機器人的設計機理進行深入調研,取得了新進展。博士後Olatunji Omisore是本文第一作者,李暉副研究員和熊璟高級工程師是共同作者,王磊研究員是通訊作者,深圳先進院是第一通訊單位。手術機器人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機器人運動控制和遠端操作約束方案,具有蛇形冗餘或連續體結構的柔性/軟體系統的臨床應用仍然受到很大限制。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林慧:從「光」出發,開闢光譜技術創新應用
    利用光譜原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副研究員林慧成功研發了一系列面向食品、藥品、照明檢測的超微型光譜儀,實現了光譜儀由大型科研儀器走向便攜應用的轉化。不過,林慧並不滿足於此,在光譜技術研發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如今衍生出用於曲面的柔性納米壓印技術,並創新性地將光譜儀與合成生物學大設施、爬壁機器人等新領域結合,碰撞出全新應用場景。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新型光學探針 為納米機器人提供便攜GPS系統
    通過新材料的研發,人類未來可以實現今天看來就像魔法一樣的生活。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該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納米中心的張鵬飛副研究員團隊研發出基於聚集發光材料的多功能光學探針,能為納米機器人的開發提供便攜的GPS定位系統。
  • 深圳先進院X射線源及X射線探測器研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X射線源和X射線探測器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深圳先進院均為第一單位。 無機械旋轉CT可以解決以往旋轉CT掃描過程中因病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運動產生的偽影問題,實現靜態多角度探測。為了實現無機械旋轉CT掃描,目前主要使用電子槍產生的聚焦電子束在X射線靶上進行空間和角度的掃描,但掃描角度有限。
  • 化學所高遷移率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於貴課題組對新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場效應器件構築開展了系統研究工作,通過在聚合物主鏈上引入氫鍵或其它非共價鍵弱相互作用力促進共軛骨架平面性和剛性以及能級調控等分子設計策略,發展了一系列
  • 深圳先進院最新科研成果亮相海博會
    此次深圳先進院主要圍繞海洋電子信息設備、海洋大數據與海洋生物材料三大領域展出創新成果,展現了深圳先進院海洋科技領域的研發實力。其中,智能仿生機器魚、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 海洋生物化學常規要素在線監測儀器研製 " 項目以及海洋源 ω-3 多烯不飽和脂肪酸三大項目是此次展會的亮點。
  • 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居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
    據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廣東省科研機構排名由原來的位列第二躍居第一,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據統計,此次計入自然指數的170篇文章中,有88篇來自生命科學領域,這與深圳先進院近年來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前瞻布局緊密相關。
  • 深圳先進院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再創新高
    (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本年度深圳先進院有6位青年科研人員從基金委五個科學部分別獲批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批數創歷史新高,充分體現了深圳先進院多學科交叉集成特色和齊頭並進的發展態勢。同時,大部分獲資助者具有良好的產業化背景,也體現出深圳先進院的工研院定位以及學術引領服務產業的特色。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創新高,獲批6項國家優青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方面獲悉,深圳先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 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47項,青年項目88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獲批直接經費合計6222萬元。
  • 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位列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新聞—科學網
    12月17日,記者從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在廣東省科研機構中的排名由原來的第二躍居第一,在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科技創新做對了什麼?
    在深圳南山,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科研機構之一——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內,科研人員行色匆匆,多元化的科學驗證在這裡緊鑼密鼓推進,劍指世界科研頂端。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為何能在深圳茁壯成長,這座城市何以成為創新之都,其核心競爭力在哪裡?作為全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面旗幟,深圳科技未來應走向何方?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
  • 新型的鐵電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已被成功研製
    打開APP 新型的鐵電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已被成功研製 環球創新智慧 發表於 2019-12-12 15:45:45 為此,他們努力打造了許多新型器件,其中比較典型的有憶阻器、光學類腦計算晶片等。 美國普渡大學工程師們開發的新方案,它旨在將存儲器與處理器結合成為一個設備。這樣一來,晶片上就會騰出更多的空間,從而運轉得更快速、更強大。在這個方案中,過去常常用於處理信息的數百萬個微型開關(電晶體),成為了集存儲與處理功能於一身的設備。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再創新高 145個...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47項,青年項目88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獲批直接經費合計6222萬元。
  • 電晶體的改進將使柔性塑料計算機成為現實
    來源:RDECOM 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透露,在製造可用於製造柔性,薄如紙的計算機屏幕的電晶體的過程中,應該很快會做出改進。 科學家們回顧了光敏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研究的最新進展;包含有機半導體,放大微弱的電子信號並發射或接收光的設備。
  • 化學所高遷移率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研究獲進展
    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PFET)在低成本印刷製備電晶體器件及電路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受到了相關領域學者、企業的廣泛關注,並已成為有機電子學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但當前絕大多數的高性能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都是構築在二氧化矽或玻璃等剛性基底上,在柔性基底上的高性能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鮮有報導。
  • 深圳先進院與濟寧院齊獲中國產學研大會合作創新獎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濟寧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產學研合作是新時期深圳先進院面向國家和區域產業和社會需求進行的重大科技布局,是深圳市建設國家首個創新型試點城市的重要科技支撐平臺。
  • 碳納米管基鐵電場效應電晶體有優異存儲特性
    (a) 碳納米管基鐵電場效應電晶體結構示意圖最近幾年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表面物理實驗室/研究部SF1組將碳納米管的優點和鐵電薄膜的性質相結合,與微加工實驗室合作,研製成功了以外延鐵電薄膜為柵介質的單壁碳納米管場效應電晶體,開發出一種基於碳納米管的鐵電場效應電晶體存儲器件單元。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鐵電薄膜的極化對碳納米管導電通道電流進行調製。
  • 超級材料研發獲突破!深圳先進院製備「黑磷」實現量級增長
    從電晶體、光電子器件,再到催化、能源、生物醫學等領域,黑磷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 團隊製備的黑磷晶體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王佳宏博士告訴記者,在喻學峰研究員帶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