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所高遷移率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2020-12-04 中國科學院

化學所高遷移率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2018-03-22 化學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PFET)在低成本印刷製備電晶體器件及電路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受到了相關領域學者、企業的廣泛關注,並已成為有機電子學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但當前絕大多數的高性能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都是構築在二氧化矽或玻璃等剛性基底上,在柔性基底上的高性能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鮮有報導。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於貴課題組對新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場效應器件構築開展了系統研究工作,通過在聚合物主鏈上引入氫鍵或其它非共價鍵弱相互作用力促進共軛骨架平面性和剛性以及能級調控等分子設計策略,發展了一系列具有較高載流子遷移率的聚合物半導體材料及場效應電晶體器件。 

  在以往研究基礎上,近日,課題組通過調節供(D)、受體(A)單元結構獲得了一類具有較低玻璃態轉化溫度的新型D-A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其中聚合物PNBDOPV-DTBT的玻璃態轉化溫度(140)明顯低於常用柔性基底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形變溫度(150℃),為構築高性能柔性場效應電晶體器件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外,還以該聚合物為活性層、以PET為基底製備了的相應的場效應電晶體器件該類器件表現出優異、平衡的雙極性載流子傳輸性能和空氣穩定性,其空穴、電子遷移率最高分別為4.68/4.72cm2V1s1。用硫醇對源、漏電極進行修飾後,器件的載流子傳輸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其空穴、電子遷移率最高分別為5.97/7.07cm2V1s1。在空氣中放置30天後,其空穴、電子遷移率依然高達5.21/5.91cm2V1s1在此基礎上,課題組製備了該聚合物的柔性、雙極性倒向器。基於該單一聚合物活性層構造的雙極性倒向器在空氣中表現出優越的導向功能,獲得了達148的高增益值。上述載流子遷移率和增益值皆為目前所報導的柔性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和雙極性倒向器的最高值之一。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資助。 

  論文連結 

高遷移率雙極性聚合物半導體材料及場效應電晶體器件

  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PFET)在低成本印刷製備電晶體器件及電路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受到了相關領域學者、企業的廣泛關注,並已成為有機電子學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但當前絕大多數的高性能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都是構築在二氧化矽或玻璃等剛性基底上,在柔性基底上的高性能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鮮有報導。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於貴課題組對新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場效應器件構築開展了系統研究工作,通過在聚合物主鏈上引入氫鍵或其它非共價鍵弱相互作用力促進共軛骨架平面性和剛性以及能級調控等分子設計策略,發展了一系列具有較高載流子遷移率的聚合物半導體材料及場效應電晶體器件。 
  在以往研究基礎上,近日,課題組通過調節供(D)、受體(A)單元結構獲得了一類具有較低玻璃態轉化溫度的新型D-A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其中聚合物PNBDOPV-DTBT的玻璃態轉化溫度(140℃)明顯低於常用柔性基底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形變溫度(150℃),為構築高性能柔性場效應電晶體器件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外,還以該聚合物為活性層、以PET為基底製備了的相應的場效應電晶體器件。該類器件表現出優異、平衡的雙極性載流子傳輸性能和空氣穩定性,其空穴、電子遷移率最高分別為4.68/4.72cm2V−1s−1。用硫醇對源、漏電極進行修飾後,器件的載流子傳輸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其空穴、電子遷移率最高分別為5.97/7.07cm2V−1s−1。在空氣中放置30天後,其空穴、電子遷移率依然高達5.21/5.91cm2V−1s−1。在此基礎上,課題組製備了該聚合物的柔性、雙極性倒向器。基於該單一聚合物活性層構造的雙極性倒向器在空氣中表現出優越的導向功能,獲得了達148的高增益值。上述載流子遷移率和增益值皆為目前所報導的柔性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和雙極性倒向器的最高值之一。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資助。 
  論文連結 

高遷移率雙極性聚合物半導體材料及場效應電晶體器件

列印 責任編輯:程博

相關焦點

  • 化學所高遷移率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研究獲進展
    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PFET)在低成本印刷製備電晶體器件及電路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受到了相關領域學者、企業的廣泛關注,並已成為有機電子學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但當前絕大多數的高性能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都是構築在二氧化矽或玻璃等剛性基底上,在柔性基底上的高性能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鮮有報導。
  • 上海光源衍射線站助力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等領域研究
    上海光源BL14B1衍射線站作為通用衍射研究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高角衍射、掠入射衍射、反射率、漫散射、倒易空間強度繪製(Reciprocal Space Mapping)、極圖等實驗方法;研究對象涵蓋多晶粉末、單晶及多晶薄膜和塊體樣品,無機和有機樣品,固態和液態樣品;為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化學、高分子、地質等領域的用戶提供了優質高效的結構研究平臺
  • 化學所在高性能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研究中獲系列進展
    場效應電晶體是電子學的基本元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由於其在柔性、大面積、低成本的電子紙、射頻商標和存儲器件等方面的潛在應用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是有機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前沿方向之一。在中國科學院(先導B)、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和相關單位合作,最近在高性能、柔性和噴墨列印高解析度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有關結果均發表在Adv. Mater.上。
  •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2019-09-12 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Commun. 2018, 9, 5418),為進一步光電功能集成器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礎。  最近,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科研人員利用課題組發展的高遷移率發光有機半導體材料2,6-diphenylanthracene (DPA)和2,6-di(2-naphthyl) anthracene (dNaAnt)作為活性層構築了單組分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
  • 長春光機所等在鈣鈦礦單晶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郭春雷中美聯合光子實驗室與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沙特)、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美國)等單位合作在製備基於鈣鈦礦的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論文連結 長春光機所等在鈣鈦礦單晶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 長春光機所在鈣鈦礦光敏場效應電晶體研究中獲進展
    新型鈣鈦礦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材料之一,其相關研究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和光電探測器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基於鈣鈦礦材料的光電器件和電子器件製備工藝簡單,易於大面積加工製造和集成到經典的電子器件中。但是,基於鈣鈦礦材料的場效應電晶體研究仍然較少,已報導的工作存在載流子遷移率較低、傳輸機理不明等問題。
  • 奧胡斯大學NPG Asia Materials:WSe2電晶體的雙極性輸運行為和他在模擬電路中的應用
    (2)研究了1-40層WSe2場效應電晶體的電學性質,對其載流子濃度,遷移率,雙極性行為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討論。(3)研究了WSe2厚度與金半接觸勢壘的依賴關係,發現肖特基勢壘主要體現在空穴區域,且隨著層數的增加,空穴導電的肖特基勢壘逐漸降低。
  • 寧波材料所氧化物雙極性電晶體和反相器研究獲新進展
    一方面,雙極性器件給傳統的電荷傳導單一耗能器件賦予了全新功能,為光發射、光傳感、光探測薄膜電晶體等多功能器件以及新一代非矽基邏輯電路的設計製備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採用雙極性器件可簡化電路的設計和製備流程(不需要繁多的圖形化以及後續的摻雜步驟),從而大大減少相關器件、電路製造的複雜程度。雙極性氧化物薄膜電晶體的實現,首先面臨溝道材料的挑戰。
  • 雙極性電晶體工作原理
    什麼是雙極性電晶體   雙極性電晶體(英語:bipolar transistor),全稱雙極性結型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俗稱三極體,是一種具有三個終端的電子器件,由三部分摻雜程度不同的半導體製成,電晶體中的電荷流動主要是由於載流子在PN結處的擴散作用和漂移運動。
  • 【技術】什麼是雙極性電晶體(Bipolar Transistor)?
    雙極性電晶體,英語是「Bipolar Transistor」,全稱為「雙極性結型電晶體」,英語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 【技術】場效應電晶體的特點
    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transistor,縮寫:FET)是一種通過電場效應控制電流的電子元器件。場效應電晶體依靠電場去控制導電溝道形狀,因此能控制半導體材料中某種類型載流子的溝道的導電性。場效應電晶體有時也被稱為單極性電晶體,相對應的是雙極性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s,縮寫:BJT)。
  • 呂偉明研究員團隊在雙極性巨磁電阻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王計/文)近日,理學院物理系呂偉明研究員團隊在雙極性巨磁電阻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電場驅動的錳氧化物雙極鐵磁性」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ure Comm. 9, 1897, 2018)。
  • 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技術淺析
    OTFT研究的突破,使TFT技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OTFT能否掀起顯示領域新一輪技術革命,還要看其是否能夠順利實現產業化。  OTFT器件研究取得突破  傳統的TFT-LCD受材料的影響,只能以平面方式顯示,無法做到很有彈性的彎曲顯示。
  • 場效應電晶體的特點
    什麼是場效應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transistor,縮寫:FET)是一種通過電場效應控制電流的電子元器件。場效應電晶體依靠電場去控制導電溝道形狀,因此能控制半導體材料中某種類型載流子的溝道的導電性。
  • 談談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技術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所專家閆東航介紹說,OTFT的特點一是與TFT相比成本低,二是可以實現柔性顯示,目前OTFT最大的缺點是材料的遷移率比較低,穩定性比較差。          儘管OTFT在性能和穩定性等方面還無法與傳統的無機電晶體相比,但它具有質輕、價廉、柔韌性好的優點,在各種顯示裝置以及存儲器件方面顯示了較好的應用前景。
  • 物理所二維材料構築超短溝道電晶體研究獲進展
    物理所二維材料構築超短溝道電晶體研究獲進展 2018-02-09 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傳統矽基場效應電晶體要求溝道厚度小於溝道長度的1/3,以有效避免短溝道效應。但受傳統半導體材料限制,溝道厚度不能持續減小。近年來,利用二維半導體材料來構造短溝道電晶體器件已經成為一個前沿探索的熱點課題。二維材料因其達到物理極限的厚度成為一種構造超短溝道電晶體的潛在材料,理論上可以有效降低短溝道效應。但構造一個真正的三端亞5納米短溝道場效應電晶體器件來有效避免短溝道效應,還存在技術上的挑戰。
  • 化學所宋延林課題組在構建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光伏器件取得進展
    研究人員首先通過噴墨列印的方法在疏水基材上製備了鈣鈦礦晶種,然後將生長有晶種的模板引入到鈣鈦礦氣相生長體系。研究發現,晶種模板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抑制鈣鈦礦晶體在氣相外延過程中的隨機成核和晶格不匹配問題,從而實現具有規則晶體形貌的鈣鈦礦單晶的可控氣相圖案化。通過調控氣相生長時間,可以實現對鈣鈦礦單晶尺寸的有效調控。
  • 高導電性和高量子效率NDI聚集誘導發光材料
    重慶大學譚陸西副教授課題組與北京化工大學顧星桂教授課題組合作,將傳統高電子遷移率的半導體分子萘四醯二亞胺(NDI)與聚集誘導發光(AIE)模塊三苯乙烯結合,設計製備了一個兼具高載流子遷移率及強近紅外固體發光的雙極性有機半導體材料,其在生物成像中展現出了良好的穿透性。
  • 場效應電晶體的特點 - OFweek電子工程網
    什麼是場效應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transistor,縮寫:FET)是一種通過電場效應控制電流的電子元器件。場效應電晶體依靠電場去控制導電溝道形狀,因此能控制半導體材料中某種類型載流子的溝道的導電性。
  • 雙柵CMOS核心模型研究成果發表 納器件物理和電路模型取得新進展
    雙柵CMOS核心模型研究成果發表 納器件物理和電路模型取得新進展 models and 45-nm modeling challenging)上發表「納米環柵CMOS 器件模型基本解」研究論文後,在微納電子器件和集成電路模型領域取得的又一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