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2020-12-10 石墨烯聯盟

電極的材料選擇和巧妙的結構設計對於構建高性能的電化學儲能器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三維導電網絡對於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一維石墨烯卷不僅繼承了石墨烯的優異的電學性能,同時也具有一維材料的諸多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特點。另外,與表面無縫的碳納米管相比,石墨烯卷在埠和邊緣處呈開口狀,更有利於電解液的滲透和離子的遷移。同時石墨烯卷也是一種良好的自支撐電極框架,這種自支撐結構可以通過省去非電化學活性元件(包括電流收集體、導電劑和粘合劑)來提高儲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因此,利用石墨烯卷作為導電骨架原位負載過渡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不僅能夠避免納米顆粒因團聚而導致的活性物質利用受限的問題,也為解決金屬氧化物負極材料體系廣泛存在的電子傳輸能力差以及因體積效應而導致的結構和界面穩定性欠佳等問題提供了有效可行的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A05組近年來基於發展出的一種超彈性碳氣凝膠的製備方法(Small, 15 (13): 1804779, 2019),合成出了一種自支撐還原氧化石墨烯卷,並將石墨烯卷網絡與硫複合構建出了具有高容量和長循環鋰硫電池(Chinese Physics B, 27 (6): 068101, 2018)。近日,該組博士生陳鵬輝在解思深院士和周維亞研究員的指導下,與該組王豔春高級工程師、博士生李少青、肖卓建博士、陳輝亮博士等人,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石墨烯卷網絡在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應用。通過將離子與石墨烯片層進行靜電吸附,並結合冰晶模板法和冷凍乾燥技術,設計並製備出一種在三維互連石墨烯卷導電網絡上原位生長MnO納米顆粒的超高倍率自支撐儲鋰負極,並通過調控氧化石墨烯濃度實現了產物中石墨烯由一維卷狀向二維片層狀的轉變(圖1)。

圖1. (a-d)基於不同GO濃度的樣品的SEM圖像。(a,a1)0.25 mg mL-1,(b,b1)0.5 mg mL-1,(c,c1)0.75 mg mL-1和(d,d1)1.0 mg mL-1;(e)0.25MnO/3DGS樣品中負載MnO納米顆粒的石墨烯卷的SEM圖像;(f-h)0.25MnO/3DGS在不同放大倍數下的TEM圖像;(i) HAADF-STEM圖像及對應區域的面掃描元素分布圖。

通過結合電化學測試和結構表徵,系統研究了不同微結構與儲鋰反應動力學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由一維石墨烯卷構建的網際網路比由二維石墨烯片層構成的微結構具有更強的電子/離子轉移動力學,從而表現出更佳的倍率性能和更高的循環穩定性(圖2)。

圖2. 0.25MnO/3DGS自支撐電極在0.1 mV s-1掃速下的CV曲線(a)和0.1 A g-1電流密度下的充放電曲線(b);不同電極的倍率性能(c)、Nyquist曲線(d)和0.5 A g-1電流密度下的循環性能對比(e);(f)0.25MnO/3DGS和1.0MnO/3DGS的綜合電化學性能比較;(g)0.25MnO/3DGS在2 A g-1下的長循環性能及該樣品的離子和電子轉移示意圖(h)。

此外,石墨烯卷作為骨架材料和MnO納米顆粒之間通過Mn-O-C化學鍵緊密結合,在構建多種結構單元搭建多級微結構的同時,能夠有效地保證了金屬氧化物在嵌/脫鋰過程中的結構和界面的穩定性,電極在1000次循環後仍能維持原有的多級結構。基於這種網際網路結構的自支撐負極表現出了快速、持久的儲鋰能力,具有在20 A g-1下比容量為203 mAh g-1的超高倍率性能以及在2 A g-1下循環1000次後比容量為759 mAh g-1的長循環穩定性。基於此高倍率-高容量特性的自支撐負極構建的鋰離子電容器在功率密度為139.2 W kg-1時具有高達179.3 Wh kg-1的能量密度,而且得益於電極材料良好的結構穩定性,鋰離子電容器在5 A g-1下循環5000周的容量保持率為80.8%(圖3)。本工作所採用的製備方法可以為其它具有電子/離子電導率較低、因體積變化大而導致結構和界面不穩定等普遍問題的金屬氧化物負極材料的設計與改進提供新的思路。

圖3. 0.25MnO/3DGS//AC鋰離子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a)不同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b)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充放電曲線;(c)根據充放電曲線計算的比電容;(d)5 A g-1下的長期循環穩定性;(e)基於0.25MnO/3DGS//AC的鋰離子電容器與文獻報導的其它MnO基鋰離子電容器的Ragone圖比較。

該研究結果以「In situ anchoring MnO nanoparticles on self-supported 3D interconnected graphene scroll framework: A fast kinetics boosted ultrahigh-rate anode for Li-ion capacitor」為題發表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33: 298–308, 2020)上。

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2018YFA02084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11634014, 51172271, 51372269)和中國科學院A類先導專項(XDA09040202)等的支持。

文章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05829720303330

來源:中科院物理所

相關焦點

  • 進展 | 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三維導電網絡對於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一維石墨烯卷不僅繼承了石墨烯的優異的電學性能,同時也具有一維材料的諸多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特點。
  • 進展|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三維導電網絡對於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一維石墨烯卷不僅繼承了石墨烯的優異的電學性能,同時也具有一維材料的諸多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特點。另外,與表面無縫的碳納米管相比,石墨烯卷在埠和邊緣處呈開口狀,更有利於電解液的滲透和離子的遷移。
  • 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三維導電網絡對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夠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一維石墨烯卷繼承了石墨烯優異的電學性能,具有一維材料的一些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
  • 我國科學家提升鋰離子電容器性能
    因此,利用石墨烯卷作為導電骨架原位負載過渡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不僅能夠避免納米顆粒因團聚而導致的活性物質利用受限問題,而且為解決金屬氧化物負極材料體系存在的電子傳輸能力差以及因體積效應而導致的結構和界面穩定性欠佳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一、鋰硫電池背景鋰硫電池的反應原理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的脫嵌機制有所不同,鋰硫電池是通過鋰與硫發生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其理論能量密度遠高於傳統鋰離子電池,具有很高的理論放電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因而被給予厚望。
  • 綜述:石墨烯三維骨架結構—合成、性質及應用
    但是由於石墨烯片層之間強烈的吸引力,導致固態的石墨烯由於聚集而失去了單分散石墨烯具有的高比表面積等優異性能。為解決這一困擾,科研工作者們設想若將每一片石墨烯連接在一起形成三維蜂窩狀骨架結構,則可以使固態的石墨烯展現與單片石墨烯相似的優異性能。
  • 科學家發表石墨烯和孔石墨烯材料的化學和應用前景研究進展綜述文章
    石墨烯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新材料之一,被列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由於石墨烯具有超薄二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等性質,據預測近期有可能在儲能、薄膜和塗層、複合材料等領域實現較大產業化進展。
  • 高性能石墨烯混合材料:TUM開發超級電容器|汽車製造AP
    ▲由金屬有機骨架(MOF)和石墨烯酸製成的石墨烯混合物成為超級電容器的極佳正極,因此可實現與鎳氫電池相似的能量密度。圖片:J.Kolleboyina/IITJ根據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說法,儲能系統的基礎是新型、高性能和可持續的石墨烯混合材料。它應該具有與當前使用的電池和蓄電池相當的性能數據。
  • 技術解析:我國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超級電容器是最具應用前景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之一。目前,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重點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發展具有高比表面積、電導率和結構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關鍵。石墨烯因具有比表面積大、電子導電性高、力學性能好的特點而成為理想的電容材料,但石墨烯的理論容量不高,在石墨烯基電極製備過程中容易發生堆疊現象,導致材料比表面積和離子電導率下降。
  • 3D無序陽離子骨架實現鋰離子電池穩定氧變價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依託中國散裂中子源在鋰離子電池材料結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鋰離子電池因其各方面的優勢,已經被作為儲能領域的首選技術。不斷提升其能量密度一直是各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正相關於單位質量正極材料脫嵌鋰的數量。
  • 為什麼要研究石墨烯電池?
    另一方面,電容器能夠快速充電和放電,但其能量比電池要少得多。然而,石墨烯在這一領域的使用,為能源儲存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新可能性,高電荷和放電率,甚至經濟的可承受性。石墨烯改進的性能因此模糊了超級電容器和電池之間的傳統界限。石墨烯電池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結合形成的蜂窩狀晶格結構,由於它所擁有的無數驚人的屬性,它被公認為是一種「神奇的材料」。
  •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原標題: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摘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一個基底上製造具有任意形狀的超級電容器及其模塊化集成
  •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發表時間:2018/4/10
  • 石墨烯材料應用前景研究進展到底怎麼樣了?聽科學家怎麼說
    於是馮冠平教授2015年創立了烯旺科技,將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和應用放在了重點工作上。由於石墨烯具有超薄二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等性質,據預測近期有可能在儲能、薄膜和塗層、複合材料等領域實現較大產業化進展。
  • 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凍幹獲得具有不同長寬比的石墨烯納米卷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通過將高縱橫比的石墨烯納米卷作為活性材料引入柔性MSC中以增強薄膜電極的堅固性。
  • 石墨烯電池的研究成果
    石墨烯電池是通過增強現有鋰離子電池來製造的。這是通過用石墨烯豐富電極來實現的,石墨烯改變了它們的化學和物理性質。結果提高了充電/放電速率特性,提高了容量。提高放電率意味著石墨烯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更高。石墨烯電池是一種新技術,到2013年,它們剛剛投入批量生產。這意味著他們仍在研究中。最優的製造工藝還有待發現。
  • "鹽包水」電解液:2.8 V寬電壓窗口超穩定水系鋰離子電容器
    水系鋰離子電容器因其潛在的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環境友好的特點吸引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然而,常規的水系鋰離子電容器受限於窄的電壓窗口和不穩定的電池型材料,其比容量較低、循環壽命不佳,限制了水系鋰離子電容器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拓寬水系電解液的電壓窗口、開發高穩定的電池型材料是發展高性能水系鋰離子電容器的關鍵。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在石墨烯諸多性質中,其中比表面積高和導電性好,最重要的是石墨烯本身的電容為21μF/cm2,達到了所有碳基雙電層電容器的上限,這比其他碳材料都要高,是製造超級電容器的理想材料。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s),也叫電化學電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是一種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介於傳統電容器和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超級電容器兼具蓄電池和傳統電容器的優點,如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可快速充放電、循環壽命長、具有瞬時大電流放電及對環境無汙染等特性,是近十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儲能、節能設備。
  • 美石墨烯紙造超級電容器及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3.1.3石墨烯與CNTs(碳納米管)複合  Ki-Seok Kim和Soo-Jin Park將MWNT(多壁碳納米管)和GO粉末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GO-MWNT,加入水合肼,還原製備石墨烯- MWNT複合物,在複合物溶液中加入aniline(苯胺)單體,通過原位聚合法,製備了石墨烯- MWNT/PANI三元複合物。
  • 石墨烯應用概述
    [1]許士才, 石墨烯的製備、表徵及光電性質應用研究[D]. 山東師範大學, 2014. [2]陳武峰, 石墨烯材料的化學調控、組裝及其性能研究[D].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4. [3]吳志乾. 石墨烯及二維半導體異質光電器件研究[D]. 浙江大學, 2019.[4]呂曉麗, 肖榮林, 李克倫, 蘇豔敏, 吳浩波, 王文婧, 馬衛平, 張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