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夫人原名多蘿西·瑪麗·克拉福特,1937年與英國著名作家託馬斯·霍奇金結婚後,人們稱她為霍奇金夫人。多蘿西生於1910年5月12日,父親是英國著名的考古學家,母親也是英國很有名氣的植物學家。多蘿西出生時,父親正在當時英國的海外屬國埃及首都開羅的教育機構當主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父母為了孩子們的安全,便將三個孩子送回了英國的南部城市沃辛,讓他們和祖父母一起住。
多蘿西童年和父母在英國同住的時間不長,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使作為家中長女的多蘿西養成了獨立的性格。這種性格對於多蘿西後來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多蘿西從小就對科學有著很強的好奇心。當時英國著名化學家約瑟夫是她父親的好朋友,她經常和弟弟妹妹們一起到他家玩。她喜歡看約瑟夫叔叔做實驗,愛聽他講那些有趣的化學知識。約瑟夫也非常喜歡這個愛動腦筋的小姑娘,經常拿給她一些基礎的化學書籍看。
多蘿西每次看完書後,便會向約瑟夫叔叔問許多問題。為了讓她能真正理解這些問題,約瑟夫便開始指導多蘿西做實驗。後來約瑟夫又送給多蘿西一個可攜式的實驗箱,裡邊有許多做簡單化學實驗的工具,酒精燈、吹管、木炭、幾十隻裝著礦物的小試管。多蘿西高興極了,她就在自己家裡布置了一個「小實驗室」,將這些工具放了進去。後來她又不斷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許多實驗用品。她一有空便鑽進自己的「小實驗室」裡做實驗,有時候為了完成一個小小的實驗,她連飯也顧不得吃。
隨著年齡的增長,多蘿西對化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她覺得自己已經離不開化學、離不開那些瓶瓶罐罐了。1928年,十八歲的多蘿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牛津大學薩莫維爾學院,她毅然選擇了化學系。大學期間,多蘿西學習十分刻苦,每個學期她的成績都十分突出。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多蘿西開始接觸結晶化學,教他們結晶化學課的是當時英國著名的化學家HM泊威爾教授。泊威爾教授很欣賞這個思維敏捷、做事一絲不苟的學生,對她格外用心培養。
在泊威爾教授的指導下,多蘿西在結晶化學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實驗,發表了許多頗有見解的論文。到大學畢業的時候,多蘿西在英國結晶學領域已經小有名氣了。1932年,多蘿西來到劍橋大學JD.貝爾納教授的結晶學實驗室深造,當時貝爾納教授正在做淄醇類物質的化學實驗,這正好與她的研究方向一致。在貝爾納教授這裡,多蘿西又學到了許多新的東西。
她喜歡實驗室寬鬆的學習氛圍在這裡她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兩年後多蘿西走出JD.貝爾納教授的實驗室時,在專業研究上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這一年,多蘿西被牛津大學聘為結晶化學助教,此她便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科學研究上。與劍橋大學相比,牛津大學的實驗室要簡陋得,而且古老的牛津大學等級制度森嚴。不同級別的工作人員,在待遇上有著明顯的差別。
十四歲的多蘿西雖然在結晶學研究上已經有了些成就,但她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助教。她沒有自己的驗室,只在學校實驗室中有一個臨編時的空位,學校只安排了一名技師給她做助手,而且研究經費非常少。面對這樣的情況,多蘿外西沒有抱怨,她一如既往地將自己的熱情傾注到科學研究上。沒有實驗設備,她就用自己節省下來的錢購置;實驗臺簡陋,她就自己動手將它整理得好一些。1937年多蘿西結婚了,第二年做了母親。丈夫託馬斯霍奇金常年在國外工作,生活的重擔便落在了霍奇金夫人一個人的身上。她又要帶孩子,得教學搞研究,日子過得十分辛苦,但她從沒有放棄過科學研究。
為了爭取時間,她每天很晚才睡,周末她從沒有休息過,忙梅花香自苦寒來。霍奇金夫人的不懈努力終於換來了巨大的成功。1949年,霍奇金夫人用X射線成功地測定了青黴素的結構,為青黴素藥品的合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1956年,她完了家裡的活便一頭扎在實驗室裡。又成功地測定出了維生素B12的結構,為合成維生素及其他複雜的高分子化合物提供了理論基礎。1964年,霍奇金夫人因在結晶學研究上的巨大貢獻,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霍金夫人為世界現代化學開闢了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