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帝國》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銀河帝國》,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人類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術,開啟了恢弘的星際殖民運動;人類在銀河系如蝗蟲般繁衍擴張,帶著他們永不磨滅的愚昧與智慧、貪婪與良知,登上了一個個荒涼的星球,並將銀河系捲入漫長的星際戰國時代,直至整個銀河被統一,一個統治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疆域橫跨十萬光年、總計數兆億人口的龐大帝國崛起——銀河帝國。
阿西莫夫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幾乎覆蓋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來、 從恐龍到亞原子到全宇宙無所不包,從通俗小說到羅馬帝國史,從科普讀物到遠東千年歷史,從聖經指南,到科學指南,到兩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樸實、嚴謹而又充滿幽默風趣的格調,為了盡情發揮自己詼諧搞笑的天賦,他甚至還寫過一本《笑話集》。他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是當代機器人研究的基本法則,他預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預言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數字圖書館,預言了人類將進行太空殖民。
終其一生,阿西莫夫最引以為豪的則是:《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銀河帝國》中的基地七部曲是由艾薩克·阿西莫夫所作。完整的銀河帝國系列共有15本,分別為:基地七部曲,機器人五部曲和帝國三部曲。還有一些和《銀河帝國》系列相關的小說,如《永恆的終結》,《神們自己》等。
《銀河帝國》基地七部曲講述了一個宏大的故事:年輕的數學家哈裡·謝頓被要求勤見克裡昂大帝——傳說他的統治是黃昏前的回光——然後一位「朋友」告知他一定要待在帝國的首都——川陀,否則他的行動就會受到克裡昂的限制。於是他便發明出了皇帝所看中他的一門學科——心理史學。他遇見帝國即將崩塌,而人類要經過兩萬年的悲慘歲月後才能重建第二帝國。謝頓由此建立了一、二兩個基地。把人類無統治時代縮短到一個仟年。
而突變種——騾的出現,差點把謝頓計劃毀於一旦。騾是一個能夠調整人類心理的人,任何與騾對抗的人,都會變得對騾忠心耿耿。第二基地馬上出擊,打敗了騾,但也洩露了一個重大的秘密——他們的真實存在。而心理史學必須向公眾保密,否則人類群體的決定便會因為這個而改變。所以第二基地犧牲了部分人,假裝自己被消滅,而重新隱藏起自己的存在。
而很久以後,地球,這個充滿放射性的星球(被人弄成充滿放射性),又有很多秘密。而這個和謝頓計劃互不相容的宏大計劃:建立蓋婭星系,一個團結的星系——這樣才能抵擋銀河系外的敵人。這兩個計劃即將發生碰撞,而第二個計劃就是幫助人類去到其他星球並殖民,克裡昂時期的首相,哈裡·謝頓的好友——一個存在三萬年的機器人。
他被機器人三大法則所約束,不能實現他的第零法則(在此引述機器人三大法則:機器人自創:零: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或因不作為使人類整體受到傷害。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使人類受到傷害。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第三法則:除非違背第一、二法則,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也許你認為第零法則會和第一法則衝突,但若一、二、三法則與第一法則衝突,則機器人會實行第一法則。)所以它利用他和騾一樣的能力,創造了一群擁有四大法則的擁有與騾相等能力的機器人。而他引誘蓋亞計劃的探險小隊去到地球並接見了他們:他必須要和人腦結合,這樣他就可以幹人們可以做的事,從而更快的建立蓋亞星系……
阿西莫夫超級宏大的想像令人驚嘆,同時令人深思。結局是蓋婭星系會取得成功,而謝頓計劃的第二帝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當災難來臨,通常會因為恐懼和生存的本性而崩盤。蓋婭星系則不會。他們團結的意識通常能打倒敵人。
阿西莫夫的思維方式也十分「可怕」。看過《三體》的我因為它的黑暗森林理論而震撼,仰望星空,每一個星球上都有可能擁有可怕的敵人;《銀河帝國》之中卻出現了「精神異人」——控制並改變人們的思想,全體第二基地成員便是這樣的人。而他寫作的「一波三折」令人驚嘆——每一個成功的科幻小說都有它迷人的地方,劉慈欣迷人的地方在於他對整個宇宙的思考和驚人的判斷;阿西莫夫迷人的地方就是他對未來的想像還有他的「一波三折」。書並沒有像我所概括的那樣寫,而是先寫《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概述了謝頓老後研發出的計劃和騾的入侵,第二基地的反擊。第四、五本則寫了謝頓開發「心理史學」的過程,最後兩本才寫蓋婭星系。而且我按照網友們的評論去先讀了機器人五部曲。其中的機器人機(表示它是機器人)·丹尼爾·奧利瓦就是那個建立蓋婭星系的機器人。它得出的第零法則告訴他人類整體的重要性。於是它便有了建立蓋婭星系的念頭。人們共同的努力,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丹尼爾做的。包括開導謝頓發展心理史學。這有暗示了什麼呢?
科幻小說的作者們都是偉大的現實主義預言家,他們的作品其中必有人類以後的命運。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便有力地預言了人類未來兩萬年的行動。未來進入機器人時代的人類舒適程度會大幅增加。而阿西莫夫在二十世紀就想出來的機器人三大法則必會成為現實世界機器人的「正子腦」中最根深蒂固的理論。未來地球要麼限制生育,要麼一定會擁擠不堪。人類離開地球母親的懷抱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乎變成了必然。而控制了整個銀河的人類還會想起地球嗎?兩萬年中失傳的機率會越來越高,而也許沒有一個孩子會關注地球的毀滅。
看好現在,發展科技,記住地球。
周陽寫出了一篇很棒的讀後感。每個少年都有濃重的好奇心,都應該樂於探險,都應該熱愛科學,而由一流科學家和科幻小說家創造出來的科幻小說,是滿足以上「應該」的最好書籍,所以我一直推薦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等科幻小說大師的經典科幻名作。很多小學生讀《銀河帝國》系列都津津有味,而且理解深刻。周陽認識到阿西莫夫先生有一個最核心的思想:地球終將無法繼續孕育喝負擔過多的人類,人類必需在耗盡地球資源之前,移居銀河系其他宜居星球。而「機·丹尼爾」這位超級機器人,以及他的機器人夥伴,擁有了識讀人類心理的超能力,在他的設計規劃和幫助下,人類走出了封閉和狹隘,兩萬年來布滿了銀河系,建立了龐大的銀河帝國,重新走上了「極權統治」的老路,按照羅馬帝國的方式,皇帝以龐大的帝國艦隊統治銀河系,而最終也照樣不可避免地分崩離析。只有來自遙遠星系的青年數學家謝頓,才有可能以嶄新的「心理史學」為基礎,縮短人類的混亂事件,讓銀河系重歸和平與安全,而這一切,都是已經歷了三萬年漫長歲月的機·丹尼爾的設計。他為了對抗河外威脅,還開始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蓋婭星球」,看起來很像是「共產主義烏託邦」的升級版,那裡的人可以統一思考,具有強大的心理能力。他們所形成的偉大屏障,將會保護地球。基於人類發展的預測,和懟銀河系文明的分析,阿西莫夫認為銀河系不可能有其他高智慧文明,因此,他的作品裡沒有「外星人」。建立在合理的思想基礎下的創作,才會龐大而系統,並且具有深刻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