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供圖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1月2日是美國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的98歲誕辰,國內眾多粉絲在各平臺以各種方式緬懷著這位大師。阿西莫夫用他強大的想像力和智慧改變著世界,他的代表作《銀河帝國》在國內推出5年來,一直佔據各類科幻小說暢銷榜單,併入選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閱讀書目,帶動科幻文學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追捧。
《銀河帝國》入選人教版閱讀書目
《銀河帝國》首部曲《銀河帝國:基地》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閱讀書目,引發搶購熱潮,直接買下整套《銀河帝國》的家庭更是不在少數。
科幻小說入選語文閱讀書目非新鮮事。科幻鼻祖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就一直備受各版本語文教材的推崇。
在國內已出版的阿西莫夫作品中,《銀河帝國》系列最為讀者所熟悉,也是阿西莫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由「基地七部曲」、「機器人五部曲」、「帝國三部曲」組成15本龐大系列。
該系列首部《基地》於1952年首次出版,故事設定在虛構的未來,人類散布在銀河系中的各個星球,但都從屬於銀河帝國的統治之下。一位「心理史學」(阿西莫夫虛構的一門學科)家卻給出一個預言:存在了數萬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迎來最後的終結,一系列相關的衝突隨之爆發。
之後,阿西莫夫又陸續出推出了6部續作,講述了完整的銀河帝國興亡史。他在「基地七部曲」中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宏大開闊的銀河帝國世界觀,晚年,又將其他相關作品整合進這個世界,以「機器人五部曲」「帝國三部曲」為名,構築了整個龐大的《銀河帝國》系列。
作為科幻小說,《銀河帝國》系列在科幻文學界的影響自然無需多言。而在科幻文學甚至文學界之外,這套作品也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好萊塢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系列也深受《銀河帝國》影響——其中也出現了「銀河帝國」的設定,並且也的確來自阿西莫夫的作品。《星球大戰前傳:魅影危機》更是仿佛讓觀眾們看到了阿西莫夫筆下銀河帝國首都星球「川陀」。
《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出版60年,對人類太空探索、世界局勢、前沿經濟學理論、好萊塢電影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科幻小說逐漸風生水起
《銀河帝國》被主流教材認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科幻小說近年來在國內的崛起。
科幻小說中的幻想並非天馬行空,而是必須和科學基礎做合理的連結,乃是創意的極致表現。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科幻作家吳巖為科幻正名:「中國科幻一開始就被打上了兩個烙印:給孩子的、配合科普教育的。實際上,科幻文學有著更遠大的理想,既有對社會的批判,也有對人性的洞察,他們要寫社會、寫民族、寫對科學和人類命運的思考。」
2012年,讀客圖書將《銀河帝國》系列重新包裝出版後,迅速在市面上引發轟動。其後出版的《永恆的終結》《機器人短篇全集》等阿西莫夫作品也都續寫了銷量神話。如今,這些作品都已成為常銷書,與國產科幻小說相互呼應,科幻小說開始走上主流被大多數讀者接受。
3年後,當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三體》一舉奪得科幻文學界的最高獎項雨果獎,激起的反響不亞於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次年,郝景芳的《北京摺疊》再度斬獲雨果獎,將這股科幻熱潮推到頂峰。
隨著《沙丘》《美國眾神》《黑暗的左手》等經典科幻名作的相繼出版,以阿西莫夫作品為領頭羊的科幻小說在國內出版圈佔據的版圖,已經越來越大。
阿西莫夫在半個多世紀之前提出的一些創想,都已經成為或正在成為我們這個世界的發展趨勢,他的科幻作品預言了人類社會的未來。他曾預言過廚房的自動化、機器人的出現、太陽能的利用、電腦的發展、生物科技、網際網路時代的數字圖書館……這些驚人的預言在當下正一一得到驗證。
談及阿西莫夫作品的影響,吳巖指出:「其一,他對人性的掌握十分精準,而人性的本質並不會隨著時間改變,因此他的筆下人物永遠能和新一代的讀者取得共鳴。其二,在他的小說中,有著許多高瞻遠矚的科技預言,足以指導未來數世紀的科技發展。因此之故,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小說反而越陳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