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三體》,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兩者誰才是預言帝?
相信每一個熱愛科幻文學的小夥伴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現實是過去的科幻,科幻是未來的現實」。一本優秀的科幻作品想要區分它和玄幻文學的區別,在於兩點,第一是文章中的科技元素有多少。第二是文章描述的故事會有很大的概率發生。科幻文學的價值是根植於技術與現實而對未來的大膽預測,這正是科幻文學區別於玄幻文學的關鍵所在,那麼作為科幻文學中鼎鼎大名的兩個代表作,《三體》與《銀河帝國》誰才是預言帝呢?
《銀河帝國》
第一:可視化交流
阿西莫夫在1964年的時候就大膽預測了人類未來的溝通手段,不僅僅是即時通話,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對方的面孔,這個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依然是非常夢幻的技術手段,如今早已是人們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場景,可是在傳呼機都沒有普及的年代,阿西莫夫卻為我們精準預言到了今天的通訊場景,著實讓人驚嘆。

第二:機器人
阿西莫夫筆下的文學作品中,機器人是其重點描寫和敘述的,在阿西莫夫的預測中,2015年的人類社會,機器人還沒有強大的智能作為行動基礎,但是相關的技術和研發團隊已經非常成熟,機器人在部分智能的表現上甚至可以超越人類。回顧我們的現實社會,阿西莫夫又一次準確的看到了我們今天的生活,今天的機器人與阿西莫夫的預測還相差甚遠,但是已經在高速發展中。在未來,現實一定會像阿西莫夫的預言那樣準確。
第三:微型計算機
阿西莫夫所在的年代是一個連計算機雛形都還沒有設計出來的年代,世界第一臺電腦在1946年誕生,而阿西莫夫卻在1940就告訴我們,未來將會出現和人類手掌一樣大的機器設備,它無所不能,可以讓我們在這個世界更好的生活。很多時候,小編都覺得我們似乎是活在阿西莫夫為我們設計的未來中,他驚人的智慧和遠見與其說是預言,不如說是創造。
第四:登錄月球以外的星球
雖然阿西莫夫在預言中並沒有明確指出來,人類在二十一世紀將要登錄哪個星球,但是毫無疑問,火星號探測器的成功著陸是阿西莫夫預言的端倪。小編本人也相信,在本世紀以內,人類一定可以憑藉技術,實現阿西莫夫的偉大預言,成功登錄一顆除去月亮之外的外行星球,當我們實現這個了不起的壯舉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阿西莫夫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看到了我們未來的輝煌。

第五:自動駕駛
阿西莫夫說的可以通過無人技術改造機器的現實,如今已經非常成熟,人類在對機器的精雕細琢上從來沒有偏離過阿西莫夫的預言,這個天才讓我們看到,未來沒有勞動力在工業區生產的場景,也讓我們見識到一個高度發達的機器文明時代。

《三體》
第一:外星人
在大劉的作品中,外星人的存在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畢竟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人類不可能是孤單的,我們都和大劉一樣堅信有外星生命的存在,不然的話,空空如也的宇宙空間,不是也太寂寞了,但是大劉的預言究竟能不能實現,小編恐怕還不能斷言,就讓我們看看遙遠的未來是什麼樣子好了。
第二:量子技術
無論是《球狀閃電》還是《詩云》,大劉都毫不吝嗇的為我們介紹量子科技的重要性,這個目前看起來還不能實現的技術,是大劉為我們預言的美好未來,他堅信量子技術的發展一定可以突破人類目前所有的技術限制,讓我們的文明進入一個新的高度,人類對量子世界的探索一旦取得進展,那一定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三:光速航行
光速航行是人類文明邁向宇宙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在大劉的作品中,光速飛行是人類超越時間束縛走向未知宇宙的重要手段,在沒有光速飛行器之前,人類社會可以說始終處於宇宙文明的萌芽階段,很難真正接觸宇宙空間,更不要提宇宙外星文明了。
綜上所訴,阿西莫夫作為上個世紀偉大的預言帝,他對我們現今生活的所有預測基本都已經實現,而劉慈欣作為本世紀的科幻文學作家,他能不能成為下個世紀的偉大預言帝,就留給時間去慢慢評價了。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儘管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