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與《基地》,劉慈欣與阿西莫夫,誰才是科幻文學的圭臬?

《三體》的大名在中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者無人不曉,憑藉這本書一舉斬獲科幻文學界最高獎項「星雲獎」的劉慈欣也在中國爆紅,即使是從來沒有看過劉慈欣著作的國人,提到《三體》的大名也是如雷貫耳。劉慈欣在科幻文學界擁有的毋庸置疑的地位,但是在另一個科幻作家面前,劉慈欣的名分依然要向後排,他就是世界科幻文學宗師——艾薩克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的赫赫威名在上世紀就已經是全世界科幻迷眼中的「神」,這個智商130的頂級天才,沒有用神賦予他的智慧從事科學研究,而是進行科幻文學創作,他筆下的《基地》系列在科幻文學界更是大名鼎鼎,阿西莫夫驚人的遠見和洞察能力讓他筆下的科幻世界與現實高度重合,和他齊名的英國科幻文學家「克拉克」正是因為書中關於地球衛星的描寫和科技發展幾乎一致,因此人們將地球外太空懸浮衛星軌道命名為「克拉克」。

時至今日,阿西莫夫為我們「預言」的未來還在路上,而他自己的傳奇卻已經成為歷史,這不得不說是科幻世界最大的遺憾,提起阿西莫夫的名字,很多人聞所未聞,說道阿西莫夫的偉大著作,很多人更是表示從來沒有讀過,一個用生命書寫科幻的偉人,一個載入史冊的未來「預言家」,他為我們描述的科幻還沒有成為現實,自己卻被遺忘。

《基地》系列可以說是阿西莫夫《銀河帝國》中最重要的一個構成,現代星空科幻題材的影視劇、文學、遊戲等等幾乎都是受到阿西莫夫作品的影響,就拿《我,機器人》、《星球大戰》兩部電影來說,電影中幾乎每一個畫面都有阿西莫夫的影子,科幻電影本來就難以改編成為影視劇,但世人不忍阿西莫夫光輝的作品只停留在文字中,於是硬要花費巨額經費將它改編成為電影。

小編第一次讀《基地》系列的作品時,就被阿西莫夫宏大而縝密的構思吸引,他對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描寫非常出眾,雖然是科幻文學,但其中社會學的知識也非常多,因此很多人將阿西莫夫的文學作品劃歸為「軟科幻」,所謂軟科幻也就是沒有把科技放在最重要的敘述中,對於部分人而言,書中「炫彩奪目」的高科技武器才應該是科幻文學應有的樣子。

小編恰恰認為,「軟科幻」才正是科幻文學的精華所在,既不誇大其詞,又的確是以人類科幻為主題,貼近現實,沒有當下科幻那麼「玄幻」的情節,科幻文學的本意就是要在人類當下已經考察核准的科學理論為前提中進行文學的藝術加工,並不是完全脫離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現實。

很多人正是因為把科幻文學的原本定義弄混,才導致網上出現了很多批評阿西莫夫甚至詆毀阿西莫夫的聲音,這種觀點非常無知也非常搞笑,一個被全世界科幻文學家們認同的偉大作家,「門薩協會」的副會長,居然被無知的網絡噴子肆意謾罵,這不得不說是莫大的悲哀和遺憾。

毫無疑問,相比起《三體》,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更能代表科幻文學的圭臬。沒有前人的栽樹,哪有後人乘涼,當我們沉浸在科幻文學絢爛的宇宙中時,千萬不要忘記這個偉大領域的開創者們,正是他們的奮鬥和拼搏,才有我們如今馳騁的一片妖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