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傳送在13英裡內實現了90%的高精度 未來可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

2021-01-09 3DMGAME

量子計算是一個引人入勝且有不斷發展的領域,最近又成為了熱門話題。量子計算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雖然說從計算的角度來看,量子計算機只能解決傳統計算機所能解決的問題,但是從計算的效率上看,由於量子力學疊加性的存在,某些已知的量子算法在處理問題時速度要快於傳統的普通計算機。但量子計算機再怎麼發展,我們還是使用傳統的網際網路進行通訊。為了嘗試量子網際網路的可能,費米實驗室以及其他機構的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將量子物理學應用在計算機網絡中,實現最終的量子網際網路目標。

研究機構的人士近日發表聲明,表示他們正在為此做出努力並已經小有成效。他表示量子網絡的目標是在不同位置之間分配量子位,這是量子密碼學、分布式量子計算的關鍵任務,未來量子網際網路中的安全性和速度依舊至關重要。但是與普通網絡一樣,數據的保真度(精度)和傳輸距離是量子網絡限制因素,我們的團隊已經實現了在13英裡內(約21公裡)量子傳輸90%的傳輸高精度,這個結果令人興奮。個人認為如果這項技術能繼續良好發展下去的話,也許會對現有的網際網路以及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大的衝擊,人類間的距離將更為緊密。

相關焦點

  • 在44公裡的距離內實現90%的準確度的量子隱形傳態
    科學家們正朝著實現一個超級安全、超級快速的量子網際網路邁進:他們現在已經能夠在44公裡(27英裡)的總距離上「傳送」高保真的量子信息。數據保真度和傳輸距離對於構建一個真正的、可工作的量子網際網路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兩個領域取得進展對於那些構建我們的下一代通信網絡的人來說非常值得慶祝。在這種情況下,該團隊利用其量子信息實現了90%以上的保真度(數據準確度),並通過普通的光纖網絡(類似於構成我們現有網際網路主幹的光纖網絡)發送信息。
  • 科學家已經實現44公裡距離的量子傳輸,量子網際網路可能即將到來
    #量子通信#科學家們正在逐步接近實現超安全,超快速量子網際網路的可能性:他們現在已經能夠在44公裡(27英裡)的總距離上「傳送」高保真量子信息。當要建立一個真正的,有效的量子網際網路時,數據保真度和傳輸距離都至關重要,而在這兩個領域中取得進展對於建立下一代通信網絡的人們來說都是值得慶祝的。
  • 量子網際網路取得突破性進展,量子信息以90%準確度傳送44公裡
    科學家們正在逐步實現超安全、超高速的量子網際網路:他們現在已經能夠將高保真的量子信息 "傳送"到44公裡外的地方。當想建立一個真實的,有效的量子網際網路時,數據保真度和傳輸距離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這兩者中的任何一個取得進展,都是值得我們這些正在建立下一代通信網絡的人慶祝的。
  • 量子傳送真的能實現嗎?
    網易科技訊9月20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星際迷航」式的人類瞬間傳輸(Teleportation)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們已經在量子旅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兩個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在城市光線網絡中將量子信息傳送出數公裡遠的距離。
  • 90%保真度!NASA和費米實驗室實現44公裡長量子隱形傳態
    科幻片中,人類可以實現瞬間位移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是現實中我們目前還無法實現。偉大的科學家們在為人類未來的量子網際網路做出巨大突破,未來我們還真有可能瞬間到達想要到達的地方。量子位的量子隱形傳態是使用量子糾纏實現的,其中兩個或更多個粒子彼此密不可分。如果兩個單獨的位置之間共享一個糾纏的粒子對,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如何,編碼信息都會被傳送。當量子網際網路最終成為現實時,它將使 Wifi 顯得過時,撥號上網將會是比現在更加古老的事情。
  • 研究人員實現了持續、高保真的量子隱形傳態實驗
    構建一個可行的量子網際網路將會改變數據存儲、精確傳感和計算領域,開創一個新的通信時代,其中存儲在量子比特中的信息可以通過糾纏在遠距離共享的網絡中實現傳輸。 近日,芝加哥大學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與五家機構的合作夥伴在實現量子網際網路的方向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發表在PRX Quantum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該團隊首次展示了一種由保真度大於90%的光子(光粒子)構成的量子比特的持續遠程傳送實驗。
  • 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高保真長距離是特點
    據外媒,未來的量子網際網路將比人們正在使用的網際網路更快、更安全--現在這樣的網絡可能離現實更近了一步。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量子傳送來遠距離發送信息,而且保真度比以前更高。該團隊首次在44公裡的遠距離內實現了保真度大於90%的量子隱形傳態。這並不是實現了最遠距離的量子傳送。2015年,信息通過光纖傳送了100多公裡(62英裡)。2017年,中國科學家利用墨子衛星完成了1200公裡距離的量子糾纏實驗,打破了紀錄。根據現有的物理知識,兩個或更多的粒子可以實現量子糾纏,改變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會立即改變其「夥伴」的狀態--無論它們相隔多遠。
  • 量子隱形傳態是什麼?在未來能否實現物質瞬間傳送嗎?
    量子瞬間移動到目前為止還僅僅停留在理論上。我們常說的量子隱態傳送(隱形傳態)技術就是以後瞬間移動的理論基礎。中科院如今已經可以將光子進行傳送了。但是能否傳遞大分子級別以上的宏觀物體不僅僅是個物理難題還是哲學難題。
  • 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跨越44公裡完成高精度量子傳送
    科學家們正在逐步接近實現超安全、超高速的量子網際網路:他們現在已經能夠將高保真量子信息"傳送"到44公裡(27英裡)之外。 數據保真度和傳輸距離對於構建一個真正的、有效的量子網際網路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兩個領域中的任何一個領域取得進展,對於構建我們下一代通信網絡的人來說都是值得慶祝的。
  • 量子隱形傳態,實現安全地傳送量子信息!
    橫濱國立大學研究人員實現在鑽石內安全地傳送量子信息,這項研究對量子信息技術(共享和存儲敏感信息的未來)具有重大意義。其研究成果於2019年6月28日發表在《通信物理學》上。橫濱國立大學工程學教授、該研究作者小坂秀夫(Hideo Kosaka)說:量子隱形傳態允許把量子信息轉移到一個原本無法進入的空間,它還允許將信息傳輸到量子內存中,而不會洩露或破壞存儲的量子信息。
  •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十年實現有量子通訊保障的網際網路
    2016年8月16日下午1時40分,我國發射了世界上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同時,我國京滬幹線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也正在建設。你可能也關心我國量子通信和量子技術的發展,2016年11月17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大數據論壇上,「墨子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分享了相關進展。
  • 研究表明:量子傳送剛剛實現了 90% 的精度,在總距離為44公裡範圍內
    在這種情況下,該團隊通過量子信息實現了超過 90% 的保真度(數據準確性)級別,並發送它通過廣泛的光纖網絡,類似於那些構成我們現有網際網路骨幹網的網絡。 "我們為這些結果而激動不已,"來自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費米實驗室粒子物理和加速器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帕納吉奧蒂斯·斯潘祖裡斯說。
  • 美國發布量子網際網路藍圖:十年內建成
    美國能源部(The Department of Energy,DOE)上周四在芝加哥大學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量子網際網路(Quantum Internet)藍圖。如一切順利,將在 10 年內建成量子網際網路。
  • 實現「按需」生成量子糾纏態!荷蘭將挑戰無法竊聽的量子網際網路
    據《自然》雜誌6月13日刊發的一篇論文稱,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下屬的量子計算實驗室(QuTech)的研究人員,最近成功地在兩塊量子晶片之間以比消失速度更快的速度生成了量子糾纏現象。由TU Delft的羅納德·漢森(Ronald Hanson)教授領導的科學家小組通過運用一個新穎改良的智能糾纏協議以及對量子糾纏態的精心投射,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批能夠按需生成這類量子連結的開山鼻祖,這一成果為將來實現多個量子節點的連結打開大門,並為打造世界上第一個量子網絡打下基礎。在理論上,利用量子糾纏的力量,科學家們能夠建立一個信息無法被截取或竊聽的量子網際網路。
  • 「量子網際網路」藍圖公布,美國拉響未來10年全球量子競賽
    在量子技術的積累上,中國、美國各有其優勢和不足,誰將取得量子時代的領先,未來十年將至關重要。該報告為確保《國家量子倡議法案》 (於2018年12月由川普總統籤署而成為法律文件) 的順利施行,提供了行動路線。全世界正在達成共識,即認為基於量子力學的通信系統是21世紀最重要的技術前沿之一。如今,科學家們相信,在未來十年內,這種通信系統原型機將得以實現。
  • 量子傳送!實現人類"瞬移"不是夢!
    今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雖然「星際迷航」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們已經在量子旅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據稱,中國科技大學在合肥市進行的研究以及卡爾加裡大學在加拿大卡爾加裡市的研究,均已經證明利用光纖進行量子隱形傳輸的可行性。
  • 科學家首次用量子隱形傳態技術實現量子三元通信
    請和我們共同慶祝量子物理學領域的一個新成就:科學家能夠「傳送」一條qutrit,即同時具有三種狀態的量子信息,為量子計算和通信開闢了一系列新的可能性。在那之前,量子隱形傳態只能通過量子位(qubits)實現,儘管其可傳輸的距離之遙遠令人印象深刻。
  • 美國計劃10年內建量子網際網路!無法破解,堅不可摧
    量子網際網路競賽方興未艾,未來誰會佔領科技高地?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之父」Max Planck創立了量子理論。而100多年後,量子網際網路通信成為了可能。網際網路的問世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量子網際網路將會加速現有網際網路的發展,提高通信安全性,並使計算技術發生劇變。
  •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從古老的電話線撥號上網到今時今日的光纖上網,經典網際網路的速度和流量已經提升了數百倍之多。但比起未來的量子網絡,這種飛躍不值一提——量子通信的傳輸效率將比5G的光纖信道高出上億乃至萬億倍。量子網絡是一個美好的前景:1秒內下載億萬部高清電影,不易被破譯竊聽,可以保證通信安全保密……然而,由於量子信息無法複製,因此人們不可能通過經典網絡發送這些信息。
  •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超導量子電子研究小組在過去三年裡與其他機構合作開發出一種新的電路布線方案,為在未來十年內擴大到100個或更多量子比特打開了大門。量子計算機以量子力學原理為基礎,使用精細而複雜的相互作用來處理信息。為了進一步解釋這一點,我們必須理解量子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