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 斑胸草雀會「胎教」

2021-02-15 中科院之聲

圖片來自網絡


斑胸草雀是較常見的雀形目梅花雀科的鳥類,原產於澳大利亞東部、紐幾內亞的熱帶森林,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從澳大利亞引進,目前為飼養的觀賞鳥。此鳥體長10釐米左右,全體羽色青藍灰色,頭部呈藍灰色,嘴基的兩側及兩眼下方均有黑色羽紋。最明顯的特徵是飛羽深灰褐色,尾羽較短為黑色並有較規則白色橫斑,故名斑馬雀。

斑胸草雀善於利用天然洞穴,或其他鳥兒廢棄的洞穴營巢,巢材常用細長的草莖及樹葉,比如禾本科植物柔軟的花絮或果穗。營巢時,雌雄鳥共同協作,雄鳥尋找合適的巢材銜至洞穴,雌鳥在洞穴中搭建完成巢坯,以後逐步植入細草、羽毛、纖維等巢材。在產卵、孵卵、育雛期間,雄鳥仍要銜細柔的巢材,供雌鳥修補巢穴。

多數親鳥產卵4~6枚,若第一次繁殖,有的只產卵1枚,最多產卵3枚。白天多以雌鳥孵卵,雄鳥守衛在巢穴附近,定時發出單音連鳴,仿佛告訴巢內孵卵的雌鳥「平安無事」。每日早晨、中午、黃昏前夕,雄鳥進巢換出雌鳥。雌鳥出巢,排便、飲水和覓食後,進巢替換雄鳥。

孵化期間,當環境溫度高於26攝氏度時,它們會在胚胎發育後期即距離孵化日5天內,對卵鳴叫。如今人類流行胎教,難道鳥兒也如此?

很多鳥類的胚胎在發育後期和人類腹中胎兒一樣,可以識別外部不同的聲音,這就意味著鳥兒完全具備進行早期胎教的生理基礎。可是我們不是鳥,如何知道呢?澳大利亞科學家的實驗,表明了即便你不是鳥,也可以發現它們的秘密。

為了解這些鳴聲對雛鳥生長發育的影響,科學家錄製了斑胸草雀對卵鳴叫的聲音——我們稱之為「胎教鳴聲」。然後把即將孵化的卵(距離孵化日5天)分成了兩組,放置人工孵化箱中孵化。第一組給這些卵播放胎教鳴聲,第二組播放成鳥之間的交流鳴聲。兩組實驗的雛鳥孵化出來之後放回巢中由親鳥繼續撫養。

結果發現,聆聽胎教鳴聲的卵孵化出來之後,雛鳥隨著巢溫度升高,其生長發育緩慢。對照組聆聽成鳥之間交流的鳴聲,雛鳥出殼後隨著巢溫度升高,其生長發育也增快。按我們一般人的思維,親鳥對卵進行胎教,應該使雛鳥長得更快才對。可實際上卻恰恰相反,這是為何?

實際情況是,親鳥不希望雛鳥過早地出殼,以及出殼後過快地生長。尤其是當氣候變暖時,斑胸草雀邊孵蛋邊進行「胎教」,提醒尚未出生的雛鳥外面天氣很熱,慢點生長。這是因為溫度高之下,如果雛鳥生長發育緩慢,體型較小,可以減少發育過程中的氧化損傷(DNA、蛋白和脂肪中不穩定有害分子的積聚),有利於雛鳥的健康。

通過追蹤這些接受過胎教的鳥兒還發現,這些鳥兒比沒有接受過胎教的,在下一繁殖期會出生更多的後代。這項研究說明「胎教」確實很重要。

這也證明了鳥類可依據環境去調整繁殖的情況,而且很有策略性。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斑胸草雀會「胎教」—新聞—科學網
    ■趙序茅 斑胸草雀是較常見的雀形目梅花雀科的鳥類,原產於澳大利亞東部、紐幾內亞的熱帶森林,中國在20世紀
  • 斑胸草雀獨特的「擇偶標準」
    雌性動物在交配繁殖期間一般會選擇外表看上去健壯的雄性個體作為配偶,因為這樣會使得後代擁有更好的基因,從而在生存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
  • 斑胸草雀,又名金山珍珠,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小型鳥類
    斑胸草雀,又名金山珍珠,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小型鳥類。斑胸草雀,該鳥全長10釐米左右,胸和尾羽有黑白斑紋,雄鳥脅部棕紅色有白色點斑,除原色種外羽色全白的亦較常見。斑胸草雀,斑胸草雀成鳥重10~13克,體長10~11釐米,尾與別的草雀比起來顯得較短,常被長長的尾上覆羽所遮蓋,喙短而鈍。斑胸草雀,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種子為食,鳴聲低,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飼養的觀賞鳥 。
  • 知新丨斑胸草雀告訴你,為啥還要相信愛情
    得出這項結論的科學家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而主角是俗稱「珍珠鳥」的斑胸草雀。在設計、觀察了一群珍珠鳥夫婦的生活之後,研究者們發現,「自由戀愛」的夫婦們更能成功地把下一代撫養長大,而生長在「包辦婚姻」家庭的小鳥們死亡率要高出一截。這就是愛情的力量!科學家們找來160隻斑胸草雀,讓它們自由配對,實驗室裡出現了20對幸福的鳥夫婦。
  • 動物也會做夢嗎?它們會夢見些什麼?
    熟睡的貓狗會發出哼唧的聲音或是四腳抽動。但根據動物學家的說法,這種情況下貓狗可能並非在做夢,反而是貓狗睡得非常平靜時做夢的概率大些。如果從貓狗眯著的眼縫中看到它們的眼球在轉動,這就說明它們正沉浸在夢境中。貓做的夢大多數是平日裡的玩耍日常,而狗做夢時會大概率夢見主人。更有甚者,哺乳動物會在夢境中規劃路線。
  • 動物會做夢?夢境裡有什麼?
    但其他動物真的也會做夢嗎?這位古希臘先賢同樣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在《動物志》(The History of Animals)裡寫道:「似乎並不只有人會做夢,馬也會,狗也會,牛也會;沒錯,綿羊和山羊同樣如此,所有胎生四足動物都會做夢;狗還會在入睡後吠叫,表明它們在做夢。」這種研究方法或許有些粗糙,但亞里斯多德的結論並不算太離譜。
  • 動物會做夢嗎?
    但問題是,除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也會做夢嗎?© Kenway Louise(www.cns.nyu.edu/~klouie/papers/LouieWilson01.pdf)芝加哥大學的生物學家阿米什·戴夫(Amish Dave)、丹尼爾·馬戈利亞什(Daniel Margoliash)在研究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又稱珍珠鳥)的大腦後發現了相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