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廣播公司(BBC)又來「碰瓷」中國。在節目中,其不僅大量引用反華「學者」鄭國恩的所謂「研究」,還強行拼接一張2019年拍攝的衛星圖和一家名為石榴籽的服裝廠外景照片,渲染所謂「中國正迫使數十萬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群在新疆地區廣闊的棉田中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
雖說連其所黑工廠的門都沒進,但為了導演這齣大戲,並製造一種「採訪受阻」的演出效果,BBC煞費苦心。比如,工廠內的後勤安保人員出於保護意識拒絕無禮的「懟臉拍」,被報導成「多次遭到不同身份的官員阻攔」;當地例行的疫情防控檢查,被BBC稱之為「檢查人員正在等待」……沒有「實錘」也要製造「實錘」,不能不說,BBC還真是Fake News的行家裡手。
勞動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作為中國廣大勞動者的一部分,新疆少數民族務工人員當然有參加勞動的自由。就拿石榴籽工廠的員工來說,他們通過社會招聘進入工廠,靠勤勞謀生致富,各項權益受到法律保護,日子也越過越好,到底何來「強迫」一說?
況且,作為中國棉花主產區,高度機械化的棉花生產在新疆早已十分普及。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佔全國的87%以上,要說靠「人工」就能完成如此大的作業量,簡直是天方夜譚。BBC造謠從來就不帶腦子嗎?
再看BBC「請」來造謠的「學者」鄭國恩,這位也是老面孔了。作為美國情報機構操縱設立的反華研究機構的骨幹,他以炮製反華謠言、誹謗中國為生,新疆是其「主攻領域」,「翻車」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前段時間,一家美國網站宣稱百度地圖上部分新疆地區被淺灰色方塊覆蓋,稱「集中營」就坐落在這些地區。結果遭到中國網友群嘲,其所指的地方有的是電子產業園,有一處還是擁有「5星好評」的住宅區。而鄭國恩,正是這個「國際笑話」的炮製者之一。這次BBC又「請」來這個「慣騙」亂噴,難道不是是「為黑而黑」,以至於「飢不擇食」 智商不足了?
說起來,「強迫勞動」只是個老梗。美國曾多次藉此抹黑中國,煞有介事對有關中國企業採取限制措施。只不過,這樣的路數用爛了,愈發暴露出色厲內荏和黔驢技窮。
對於某些西方媒體也好,所謂的「學者專家」也罷,「黑中國」就是「命題作文」,張嘴就來,毫無邏輯也毫無新意。從屢次污衊新疆的「人權問題」,到將香港街頭暴亂描述成「風景線」,再到對中國抗疫說三道四,生事不少,打臉更多。想想看,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時代,世人哪有那麼好騙?仍以新疆為例,這些年,不少外國記者都曾親自探訪新疆,高度表達了對「人民有安全感和滿足感」的讚揚,更有人直言「找不到西方的那些『想像』」,這些事實就是對謊言最有力的回擊。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美國駐華使館多次轉發美國務院推特,稱超過100萬維吾爾族穆斯林被關進「拘留營」一事,趙立堅針鋒相對進行回擊,並稱這是「世紀謊言」。新疆發展得怎麼樣,新疆各族人民最清楚,最有發言權。奉勸西方一些人,盯著中國「無腦黑」,並不能讓「太陽再次升起」,也不能讓自己「永遠偉大」。裝傻裝瞎,還作天作地,最終只能是自取其辱。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關末
編輯:張砥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