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紅的「輸手機號查定位」APP,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

2020-12-06 騰訊網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早就注意到,身邊很多有對象的人大多都有一個習慣:查崗。

有的人對於查崗甚至已經到了痴狂的地步——只要看不到對方,就必須隨時得知Ta的實時動向。

相信大家都在影視劇中看過「通過手機號定位一個人」這樣的劇情,那麼,通過手機號碼定位在現實中是真的嗎?

在網絡上隨便一搜,號稱能夠通過手機號定位的軟體跟應用比比皆是。

近日,多款定位類App突然進入公眾視野,在抖音等社交軟體上引發熱議。

據調查,其實在各大應用市場和手機軟體下載網站上,這類定位APP多不勝數。

比如知位App、定位寶App、位知寶App、朋友定位-足跡迷App……

在這些App上,開發者大多宣稱用戶可通過手機號追蹤家人和朋友的位置、查看歷史軌跡等,並在抖音等平臺進行「黑科技」為噱頭的廣告宣傳,以此收取年費數百元。

不少App在應用商店的評價數達到數萬,儘管這類軟體在應用商店的評分頗高,但在多個投訴網站上,也能查詢到許多App的投訴單。

不少消費者投訴稱,知跡、知位、雲同伴等App平臺曾宣稱「無需對方確認即可定位」,但充值後才發現這些軟體在實際使用中,需要對方同時下載App且確認。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查詢對方的定位,必須要對方同時下載註冊App,且成為付費用戶的同時,徵得授權後才能查詢......還不如打個電話來得方便。

此外,還有不少定位軟體被指「以免費試用誤導消費者」「莫名扣費」。

有消費者表示,有App廣告宣傳為一周免費試用,該消費者「一分鐘就卸載了」,卻在「未通知」的情況下被扣款258元。

並且,多個定位類App中,需要用戶授權「始終定位」權限,以便於用戶軌跡數據被App記錄。

這樣一來,定位App是否合法合規,就值得打一個問號了。

背靠頭部流量,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這些定位App從老騙局搖身一變為熱門軟體。

然而現實生活中,手機號定位,非授權的,就是無限對方授權的,目前只有國安公安部門可以和合法使用,且有嚴格的審批手續,普通大眾根本無法使用。

根據目前已有的相關判例顯示,非法獲知個人定位更是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上述App過度獲取用戶位置信息、通訊錄、微信好友信息的行為,無疑會引起各種個人信息洩露和財產損失的風險。

現在回過頭看,網上那些所謂的可根據手機號定位的軟體,大部分都是騙子無疑,定位服務為虛,圈錢牟利為實。

所以說,以後再碰到類似的情況,千萬要仔細辨別,別傻傻地被割韭菜了。

相關焦點

  • 【網絡安全知識】輸入手機號就知對方行蹤?小心交了「智商稅」
    【網絡安全知識】輸入手機號就知對方行蹤?小心交了「智商稅」 2020-11-29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信號貼對手機信號無任何改善,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
    很多人因為手機信號不好,所以他們希望手機信號變好。只要有市場就有需求,為了解決手機用戶手機信號差這個問題,一些標榜「黑科技」的信號貼,便「應運而生」,成為某寶和某多上的搶手貨。那這個小小的金屬標籤究竟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呢?
  • 手機信號增強貼,是「真科技」還是「智商稅」
    近日,手機信號增強貼一度上了熱搜。只需利用一個小小的金屬片來實現,售價十幾元,商家稱只要往手機後蓋上一貼,就可以增強手機信號,有的商家稱使用後信號提速80%;有的商家稱,採用的高通技術。部分商家甚至有幾萬銷量,號稱無論在地下室還是電梯間,只要貼上它,手機信號瞬間滿格。
  • 手機信號增強貼,黑科技還是「黑」用戶?
    前者只要貼在手機天線位置,瞬間增強信號,不論身處地下室、電梯還是郊區,都能信號滿格。而後者只要貼在手機背殼上,就能瞬間吸收或轉移手機輻射,有效減少頭痛、失眠、脫髮現象。 近期,手機信號「增強貼」上了熱搜,只要往手機後蓋上一貼,據說就可以增強手機信號。
  • 納米手機膜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
    隨著網絡以及移動終端的普及,手機成為每個成年人的標配。而不少用戶害怕手機屏幕出現劃痕,一般都會選擇貼膜進行保護。而在眾多保護膜中,一種宣稱硬度極高、能夠砸核桃、防輻射的納米手機膜,標榜著黑科技,「貼膜後卻根本感受不到膜的存在,這引起了一眾網友的質疑。有業內人士甚至直指,「納米膜」就是在收消費者的智商稅。
  • 防藍光技術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
    宣傳的物理防藍光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呢?我們都知道,光的顏色是由波長決定的,一般我們把波長在 400 nm– 500 nm範圍內的光稱為藍光,是屬於光譜中能量較大的可見光。廣泛存在於天空反射和日常生活中,由於人類進化的適應,起到調節生物節律的作用。對人體有一定的健康風險,可能導致視力下降。記住,這只是說可能。
  • 納米手機膜 是黑科技還是收智商稅?
    網購的兩種納米膜正面和背面都沒有任何有關產品的中文說明  近日,一款 「黑科技」納米手機膜宣稱具有硬度極高、能夠砸核桃、防輻射等功能,引起了眾網友的質疑:「貼膜後根本感受不到膜的存在。」
  • 一個手機號就能追蹤任何人?誰給了這些App權利!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潘少穎來源:IT時報(ID:vittimes)30秒快讀「輸入家人或朋友的手機號,就能一鍵定位,不僅實時更新對方位置,還能查看軌跡……」手機定位找人,這一功能切中了人們或隱秘、或急迫的需求。
  • 央視:手機號查定位不可信,借App非法獲取定位謀利屬違法
    鞭牛士BiaNews消息:今日,據央視報導,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定位App打著 「只要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的旗號,通過讓消費者充值購買會員服務的形式獲利。而實際上這並不是什麼 「黑科技」,大概率只是 「忽悠用戶付款」。 如張先生某次在瀏覽某短視頻平臺時被一則廣告吸引。廣告宣稱:「輸入家人或朋友的手機號,就能一鍵定位。
  • 一個手機號就能追蹤任何人?誰給了這些App權利
    文|IT時報  潘少穎編輯|挨踢妹30秒快讀1、「輸入家人或朋友的手機號,就能一鍵定位,不僅實時更新對方位置,還能查看軌跡……」手機定位找人,這一功能切中了人們或隱秘、或急迫的需求。2、《IT時報》記者體驗後發現,要查位置先交費,即便交了上百元會員費也無法使用廣告中宣稱的功能,交了「智商稅」還有可能洩露隱私。
  • 央視:手機號查定位不可信,借 App 非法獲取定位謀利屬違法
    IT之家11月20日消息 據央視今日報導,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定位 App 打著 「只要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的旗號,通過讓消費者充值購買會員服務的形式獲利。而實際上這並不是什麼 「黑科技」,大概率只是 「忽悠用戶付款」。
  • 輸入手機號就能定位行蹤?這個黑科技是個真忽悠
    張先生和妻子最近在冷戰階段,「上網時剛好刷到了好幾個定位軟體的廣告,廣告裡說有手機號就能實時定位對方。」張先生便下載了定位App,想查看妻子行蹤,一下載就提示充錢買會員,輸入手機號查詢,「誰知道輸入手機號碼後,連結就發到媳婦手機上了,我倆又為這事大吵了一架,她認為我調查她,竊取她隱私。」張先生說,「宣稱有電話號碼就能查位置,其實根本就不是這回事。
  • 快訊|央視:手機號查定大概率是忽悠付款,借 App 非法獲取定位謀利...
    11月20日消息,據IT之家援引央視消息, 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定位 App 打著 「只要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的旗號,通過讓消費者充值購買會員服務的形式獲利。而實際上這並不是什麼 「黑科技」,大概率只是 「忽悠用戶付款」。
  • 防輻射、抗藍光 納米手機膜是黑科技還是收智商稅?
    號稱具有防水疏油、耐劃耐磨、防輻射、抗藍光、緩解視覺疲勞、高效殺菌等功效網購的兩種納米膜正面和背面都沒有任何有關產品的中文說明近日,一款 「黑科技」納米手機膜宣稱具有硬度極高、能夠砸核桃、防輻射等功能,引起了眾網友的質疑:「貼膜後根本感受不到膜的存在。」而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為「納米膜」就是在收消費者的智商稅。
  • 「信號貼」可以增強手機信號?你又交「智商稅」了
    這到底是「黑科技」還是在「黑」顧客?有媒體在多個場景做了實測 實測:信號貼並不能明顯改善網絡 為了取得較為準確的數據,深圳晚報記者按照說明書要求將信號貼粘在某品牌一部手機背部,分別選取地鐵、電梯、開闊室外三個場景進行測試。
  • 多款軟體可以輸入手機號定位行蹤?這個「黑」科技是個真忽悠
    張先生和妻子最近在冷戰階段,「上網時剛好刷到了好幾個定位軟體的廣告,廣告裡說有手機號就能實時定位對方。」張先生便下載了定位App,想查看妻子行蹤,一下載就提示充錢買會員,輸入手機號查詢,「誰知道輸入手機號碼後,連結就發到媳婦手機上了,我倆又為這事大吵了一架,她認為我調查她,竊取她隱私。」張先生說,「宣稱有電話號碼就能查位置,其實根本就不是這回事。
  • 信號貼對手機信號無任何改善 這樣的智商稅你交了嗎?
    那麼這張小小的貼紙到底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並且,手機信號增強貼紙還可以同時提高手機的性能,降低了輻射水平,延長了電池壽命和其他功能,並提供了相關的產品規格"證明"。「黑科技」信號貼貼上就能增強手機信號?你踩雷了嗎?
  • 非法APP宣稱「手機號就能定位他人」獲利,9人頻繁使用被抓
    近期,不少定位App打著「只要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的旗號,通過讓消費者充值購買會員服務的形式獲利。然而,很多消費者表示,這項功能並沒有那麼神奇。輸入手機號就知對方行蹤,「黑科技」還是忽悠?廣告稱:「輸入家人或朋友的手機號,就能一鍵定位。不僅實時更新對方位置,還能查看他的軌跡。」正好張先生有個業務上的朋友失去了聯繫,於是他下載軟體並添加了手機號,希望能找到對方。此時,軟體提示繳納會員費才能提供服務。然而,在張先生繳納了198元之後,軟體再次提示:對方尚未註冊。原來,這個軟體需要對方也下載並同意使用自己的位置信息,才能定位。張先生:就是因為我聯繫不到他,才需要找一個軟體定位他。
  • 央視打假「信號增強貼」,手機圈還有哪些智商稅?
    「只要有市場就有智商稅」,這句話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手機圈更是如此。剛剛,央視就揭露了現在市場上所銷售的所謂手機「信號增強貼」的騙局,這種神奇的黑科技產品號稱只要貼在手機上就能瞬間增強信號,在電商平臺上一看銷量居然還不少,貴點也不過幾十元,最便宜的甚至兩三塊錢,動輒就是「新一代」buff附體,真不知道買的人到底是多大年齡,居然連這種低級的騙術都會相信。
  • 防輻射、殺菌、砸核桃……納米手機膜是黑科技還是收智商稅?
    網購的兩種納米膜正面和背面都沒有任何有關產品的中文說明  近日,一款 「黑科技」納米手機膜宣稱具有硬度極高、能夠砸核桃、防輻射等功能,引起了眾網友的質疑:「貼膜後根本感受不到膜的存在而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為「納米膜」就是在收消費者的智商稅。北京青年報記者購買了兩款某購物平臺上熱銷度排名靠前的納米膜,但整個商品根本找不到有關生產廠家的信息,屬於不折不扣的三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