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具有防水疏油、耐劃耐磨、防輻射、抗藍光、緩解視覺疲勞、高效殺菌等功效
網購的兩種納米膜正面和背面都沒有任何有關產品的中文說明
近日,一款 「黑科技」納米手機膜宣稱具有硬度極高、能夠砸核桃、防輻射等功能,引起了眾網友的質疑:「貼膜後根本感受不到膜的存在。」而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為「納米膜」就是在收消費者的智商稅。北京青年報記者購買了兩款某購物平臺上熱銷度排名靠前的納米膜,但整個商品根本找不到有關生產廠家的信息,屬於不折不扣的三無產品。
爆料
往手機屏上塗抹一點兒液體後烘乾 納米膜就是看不見的
「幾個月前,我在河北三河燕郊的一家市場附近,看到路邊有人正在擺攤貼膜,號稱是一種全新的高科技產品,於是就花錢為手機貼了一個膜。」消費者張先生向北青報記者爆料,貼完膜之後,他心裡一直犯嘀咕,「當時攤主是在手機屏幕上塗抹了一點兒液體,然後在一個小盒子裡烘乾,幾分鐘後說是已經貼上了納米膜。」
張先生說,他為這次貼膜花費了20元,但是和以前貼的鋼化膜不同的是,根本看不到膜的存在,「手機顯示屏上到底是不是被貼上了保護膜,由於摸不著又看不見,我對此一直半信半疑。」
無獨有偶,在北京工作的楊先生自己從網上購買了一瓶「納米膜」藥水,按照商家視頻的提示進行了一通操作,把藥水倒在屏幕上,過了幾分鐘後,藥水變幹凝固。「就像酒精一樣,我感覺揮發了之後,什麼也沒有留下。」
北青報記者也在自媒體上發現不少吐槽「納米膜」的帖子,網友「陌色幻影」表示,他曾在路邊看到有人擺攤為手機鍍納米膜,抱著試一下的心態把手機給了小老闆。「老闆把我的手機放進一個閃著紅光的小箱子,過了幾分鐘,他告訴我貼好了。我拿回手機一看,手機上啥膜也沒有,和沒貼一個樣。」
網友「陌色幻影」追問老闆,對方說納米膜就是看不見的,但是它可以提升手機屏幕的硬度,「說罷,他拿出自己的手機,當著我的面拍碎了一個核桃,並得意地說,『看,這是我貼了納米膜的手機,兩年了,屏幕還是這麼新』……」
也有網友稱,曾經花費100元貼了納米膜,手機還是出現了一條劃痕。
商家
「神奇藥水」具有一系列功效 3至6個月後需重新鍍貼
北青報記者在網絡購物平臺上向售賣納米膜的多個商家進行了諮詢。一商家稱,其店內售賣的納米膜採用了德國納米技術,這種液體會在手機屏幕上形成一層看不見的膜,具有一系列功效,例如觸控靈敏、防水疏油、耐劃耐磨、防輻射、抗藍光、緩解視覺疲勞,「對於玩手機的年輕人可以保護眼睛,增加遊戲體驗快感;對於孕婦可以抗輻射,減少對腹中嬰兒的危害;對於老花眼也有一定的幫助,減少指紋、易清潔、高效殺菌。」
另一商家則表示,這樣的手機納米膜替代傳統貼膜,主要成分含有二氧化矽和納米氟,可以增加屏幕硬度,抵抗一般的劃傷,比如鋒利的壁紙刀等,「納米膜一般不需要去掉,這個保護層只有13微米,隨著使用過程會慢慢磨損掉,3-6個月後需要重新鍍膜或者貼膜。」
北青報記者在購物平臺上發現,用戶對納米膜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用戶認為納米膜對緩解眼睛酸痛有效果,也有人模仿商家宣傳視頻中展示的那樣,用鍍完膜的手機屏幕進行砸核桃實驗。
實驗
納米膜揮發迅速 對手機屏無特殊保護效果
針對網上流傳的「神奇藥水」的奇效,北青報記者進行了現場驗證。一家購物平臺上的納米膜的售價從每瓶10元左右至二三十元不等。記者選取了售價9.7元和13.99元的納米膜藥水,從兩個商家處各購買了一瓶。
拿到樣品之後,記者看到,兩瓶納米膜瓶身顏色不同,瓶高均為兩釐米多,內有一些無色透明且沒有任何味道的液體。瓶身和一張紙板上有關於產品的說明,寫著「9H+」、「invisible liquid screen protector」(液態隱形屏幕保護膜)等英文字樣。經過檢索,「9H+」是關於硬度的標註。和一般產品需要標註生產廠家、產地、售後服務聯繫方式等不同的是,記者買到的兩瓶納米膜均沒有相關信息。
既然納米膜能夠迅速凝固,而且強度很高,記者先後使用手機鋼化膜、手機屏幕進行了實驗。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商家的演示視頻中,塗抹納米膜後,將一張紙放在屏幕上,用壁紙刀進行切割,紙張破損但屏幕完好。記者對此進行了實驗,首先準備好兩個鋼化膜及兩個不同品牌的手機,在均未塗抹納米膜的前提下,將紙覆蓋在兩個鋼化膜上用水果刀進行切割,紙張均被劃破,鋼化膜未出現劃痕;記者又用水果刀對兩個手機屏幕進行切割,手機屏幕也未出現劃痕。
在商家的宣傳中,為證明納米膜能更好地保護手機屏幕,商家用塗抹了納米膜的手機正面砸向核桃,核桃碎裂但屏幕完好。對此,北青報記者找來一部屏幕完好的手機,同樣在未塗抹納米膜的情況下,嘗試用手機屏砸核桃,在水泥地上將核桃砸碎之後,屏幕未發現任何破損及新增劃痕。
在北青報記者向商家諮詢時,對方曾表示,納米膜塗抹後會在屏幕上形成一層肉眼不可見的十幾微米的薄膜,但隨著使用會被慢慢磨損掉,3至6個月後需重新鍍膜或者貼膜。北青報記者在實際觀察中發現,納米膜塗抹在手機上後,納米膜液體會迅速揮發,只在屏幕上留下水印。但用手輕輕擦拭,水印就會被擦掉。為驗證納米膜是否能形成有效的「貼膜」效果,北青報記者又將紅色水彩筆塗抹在兩張鋼化膜上,將兩瓶納米膜分別倒在水彩筆的印記上,並用附贈的配件將納米膜塗勻,液體同樣迅速揮發變幹。三四分鐘後,對塗有納米膜的部位進行擦拭,筆印仍可被輕鬆擦掉,納米膜並未固定在屏幕上,記者也不能察覺到任何鍍層。
提示
業內人士:納米膜主要成分與指甲油類似 效果幾乎可忽略不計
針對店家用手機屏幕砸核桃一事,有懂行者表示,目前常用的手機屏幕硬度較高,被磕碰之後不會輕易受損,砸開商家使用的道具——紙皮核桃,問題不大。
「貼了手機屏幕保護膜之後,對屏幕會有一個應力分散的作用。」上海一家生產各種電子產品屏幕的知名供應商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包括手機在內的電子產品,屏幕硬度都已經達到最高,「我覺得貼膜是為了防止屏幕被劃傷或者手機掉落的時候被摔碎,而用手機屏幕砸核桃,測試的是屏幕的抗衝擊能力,就算貼有手機膜,砸的角度和力氣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手機塗抹納米膜就和在鞋子上塗鞋油差不多,雖然有一點作用,但是很快就沒了。」一名貼膜的攤主介紹,納米膜就是一種概念炒作,其實真正起到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大部分攤主都不再為客戶推銷納米膜。
對於網絡熱捧的納米膜「藥水」,北青報記者聯繫上業內人士黎明(化名),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它的主要成分和指甲油類似,塗抹完之後很快就會被磨掉或者揮發,對屏幕也不會有太多作用。」
黎明說,按照一般規律,手機屏幕貼膜的塗層越多、手機膜越厚,對保護手機屏幕越有作用,至於北青報記者買到的宣稱厚度13微米的納米膜,對手機屏幕的保護有限,加上看不到也摸不著,效果其實難以確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