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成像技術在近幾年發展非常迅猛,新技術能深入控制人體各個部位以及許多重要的生理過程,比如血液的流速。產生的圖像不僅僅可以用於拯救病人的生命,也能因其繽紛多彩,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
圖:通常情況下,CT使用單X光源,但研究人員能將兩個不同能量的X光源組合起來,更清晰地呈現軟組織。特定組織-比如圖中兩隻手的腱和韌帶-對不同能量的吸收方式不一樣,這樣就可以在圖像上凸顯出來。
為檢驗這種呈現方式的準確性,研究人員對屍體進行了掃描,將掃描結果同他們的「虛擬」發現相比較。此圖中的兩隻手就是屍檢掃描的結果。當然,CT 技術的主要目標是改善健康,但也存在用於虛擬屍檢的可能性。作為法醫檢查的一部分,像這樣的CT掃描可以揭示刀子等物體造成的傷痕。
圖:許多醫學成像技術主要用於解剖。正電子成像術(PET)不一樣:它生成的圖像主要用於突出細胞活動。患者先被注射放射性示蹤劑,接著,吸收示蹤劑最多的細胞會穩定地發出亮光。
此圖中的示蹤劑是葡萄糖。因為癌細胞會快速生長並分裂,所以它們會消耗大量能量,吸收掉所有的葡萄糖並佔據它們的位置。紅色表示患者肝臟和肩部的病變。大腦和心臟(C形紅塊是心臟肌肉壁,即心肌層)同樣會大量消耗能量,因此它們也會顯示出來。結合PET和CT,就能突出圖中的人體構造。圖一是 PET掃描圖像,圖二是CT掃描圖像,圖三是PET掃描和CT掃描結合的圖像,這使得醫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問題。
同核磁共振成像儀一樣,PET可以採集多個平面的數據。在這三張圖中,分別只顯示了一個「切片」。只要把所有切片組合起來,就能生成三維圖像。
圖:PET確認的癌變組織是藍色的小塊,而CT最終把它鎖定在結腸位置。CT掃描也清楚地顯示了腎臟(紅色)、骨骼和血管。PET技術最常用於腫瘤學檢查,也應用於心臟病學和神經病學領域。
生成本圖的儀器由通用電氣醫療集團製造。該公司日前引進了兩套系統,以幫助研究人員探索新的臨床應用。美國放射學學院的布魯斯·希爾曼則認為,由於PET可以監測細胞功能,它可以用於開發對人體進行細胞級別,甚至亞細胞級別監測的新型工具。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