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在醫學成像中的應用簡介

2020-12-05 不靠譜的貓

定義:

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強調使機器像人一樣行動,使其變得智能。數據科學、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是人工智慧的子集。

醫學成像:醫學成像是指為了診斷、醫療狀況或監測某一部位而對人體進行觀察的不同類型的技術。不同類型的醫學成像有CT掃描、X射線、MRI等。

醫學影像對於醫院中各種類型的嚴重疾病的診斷和監控至關重要。醫學成像是對人體各個部位和組織的成像。例如,如果一個人被診斷出肺部有問題,則使用X射線來監測肺部,這將給出肺部可能受到影響的部分。如果圖像不夠清晰,就無法得出任何結論,我們可以使用CT掃描來更好地查看肺部。每年,醫院都會生成大量的圖像數據。這些圖像可用於實現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從而有助於在圖像中找到不同的模式。人工智慧將有助於分析這些圖像,並將進一步幫助診斷,為醫生做出挽救生命的決策提供工具。

基於AI的醫學成像如何有助於您制定決策?

基於人工智慧的醫學成像依賴於不同醫院的圖像。這些圖像被用來訓練不同的算法,以發現不同的模式,然後對其進一步分析,以發現異常。這些分析和模式識別將有助於放射科醫師或醫生對疾病進行快速診斷和及時治療。人工智慧驅動技術的預測能力有助於在惡性組織或癌細胞變得致命之前對其進行檢測。

正在使用基於人工智慧的醫學成像技術的領域

乳房成像:

人工智慧幫助放射科醫生診斷乳房異常並檢測癌細胞或組織。像QuantX (Quantitative Insights)這樣的計算機輔助診斷(CADx)軟體使用基於深度學習的工具,通過磁共振成像(MRI)來評估和表徵乳房異常。在deep AI (iCAD inc.)等項目中,諸如數字乳房斷層成像(DBT)或3D乳房X線照相術等成像技術一直在幫助放射科醫生做出診斷。

心血管成像:

人工智慧有助於檢測和識別病人可能的中風。諸如ContaCT(Viz.ai)之類的基於AI的技術會分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圖像中的潛在中風。它使用深度學習來識別掃描中的大血管閉塞(LVO)。通過機器學習和訓練過的模型,Artery的Cardiac MRI 有助於實現複雜心臟分析的自動化。

肺部成像:

另一個受益於人工智慧的領域是肺部成像。基於人工智慧的系統使用醫學圖像,可以有效評估肺部,以檢測潛在的肺癌。基於人工智慧的我國創業公司,Infervision開發了一種名為智能CT篩查解決方案(AI — CT)的技術,可以成功地在CT掃描中發現可疑的肺癌病變。

其他領域:

人工智慧已經成功地應用於其他領域,如大腦成像或神經成像,可以檢測出潛在的腦損傷或腫瘤。OsteoDetect是一種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腕部X光片(x射線)以識別突出橈骨遠端骨折的軟體。Idx-DR計算機輔助診斷(CADx)軟體程序可分析眼睛的圖像,以發現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徵兆,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視力喪失的最常見原因。

相關焦點

  • 醫學影像中的人工智慧|BMC Medical Imaging徵稿
    我們希望本專輯能夠進一步加深對人工智慧在醫學影像領域的理解,凸顯其多功能性和相關應用,並打破該領域仍然存在的障礙。  BMC Medical Imaging邀請您向我們新的"醫學影像學中的人工智慧"專輯投稿。專輯特邀編輯:Alexander Wong教授(滑鐵盧大學)和屈小波曲曉波教授(廈門大學),徵稿將於2021年春季結束。
  • 醫學成像技術(醫學影像)詳細介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9196.htm醫學成像技術簡介醫學成像也稱醫學影像學,是指外科醫生用以診斷從身體外部無法看到的身體部位的過程,比較常見的方式包括使用內視鏡、X光等方式。醫學成像又稱滷化銀成像,因為從前的菲林(膠捲)是用感光材料滷化銀化學感光物成像的。
  • ...與人工智慧企業積極開展合作開發,優化基於人工智慧的醫學影像...
    公司利用深度學習算法提高醫學影像的質量及診斷價值,降低醫學影像成像時間、風險及成本。Subtle Medical在MRI,PET等大型成像領域已取得顯著的成績。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醫生並未完全接受這種基於固定模型和統計學算法的技術,主要原因是算法在圖像質量以及運算效率等方面優勢無法滿足臨床需求。 跨學科團隊深耕科研與臨床轉化 彌合科研技術與臨床應用的轉化鴻溝,不單單需要專業的技術開發能力,也需要對於臨床痛點的認知。Subtle Medical團隊中核心成員都有著醫學和工程的雙重背景。
  • HU-BBS:河南省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
    省傑出人才、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大學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應邀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主題報告。基礎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物理與電子學院和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天然藥物與免疫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以及第一附屬醫院、淮河醫院等專家學者60餘人在現場共享高端學術盛宴,校內外多名專家學者和廣大碩博研究生通過騰訊會議在線參加研討。
  • 人工智慧的十大應用
    近年來,伴隨著人工智慧浪潮的興起,無人駕駛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國內外許多公司都紛紛投入到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的研究中。 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之後,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水平在20世紀80年代得到不斷提高。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人臉識別技術進入初級應用階段。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如金融、司法、公安、邊檢、航天、電力、教育、醫療等。
  • 高光譜成像技術在生物醫學方向的新應用
    高光譜成像技術在生物醫學上應用參閱近十年來的文獻可知,作為一種新型的、非接觸式的光學診斷技術,HSI通過光譜圖像信息為臨床醫學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輔助診斷手段,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HSI能夠同時獲取待測物體的圖像信息和光譜信息,具有圖譜合一的優勢。利用HSI對組織進行檢測時,光能夠穿透生物組織一定的厚度。
  • 2015 高解析度成像與生物醫學應用研討會圓滿閉幕
    本次高解析度成像與生物醫學應用研討會一方面聚焦冷凍電鏡、分子成像等高解析度成像技術,但更多的在顯微成像和圖像數據分析在生物學和臨床醫學上的應用、實踐、具體研究上展開討論,旨在推廣高解析度成像技術在國內的應用,使更多的科研人員嘗試將此作為研究的重要技術手段。會議第首位嘉賓為上海交通大學Med-X研究院副院長楊國源教授,演講主題為"同步輻射血管造影在鼠腦缺血模型中的應用"。
  • 腫瘤成像AI:臨床應用與挑戰
    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技術轉型開始時,我們回顧了應用於4種常見癌症類型(肺癌,腦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醫學成像的AI方法的當前證據和未來方向。我們描述了癌症檢測和治療中的臨床問題和局限性,目前的方法如何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以及AI如何影響未來的方向。
  • 實現快速成像,深圳先進院成果應用在國產高端磁共振成像設備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深圳先進院研究團隊通過大數據來學習最優的參數和實現快速在線重建,提出的智能快速成像技術,在獨立數據集的第三方測試中誤差最小,參數量最小,該技術將推動新一代從醫學圖像數據採集到輔助診斷的智能醫學影像全鏈條解決方案的推進和應用
  • 人工智慧的十大主要應用場景
    人工智慧已經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並應用於各個領域,它不僅給許多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改變和便利。下面,我們將分別介紹人工智慧的一些主要應用場景。 1.
  • 人工智慧與超材料結合:突破衍射極限,實現聲波高解析度成像!
    通過將特製材料和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相結合,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現在已經證明並實現聲波可以用於高解析度成像。成像技術能讓我們通過對物體發射或輻射的光波和聲波進行遠場分析來描繪物體。波形越短,圖像的解析度就越高。然而,到目前為止,細節水平受到所討論波長大小的限制。
  • 徐世榮——重慶大學——膽道生物力學、膽道藥物學、生物醫學成像...
    研究領域: 膽道生物力學、膽道藥物學、生物醫學成像技術等 聯繫方式 E-Mail:       電話:       郵編
  • 人工智慧與超材料結合:突破衍射極限,實現聲波高解析度成像
    通過將特製材料和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相結合,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現在已經證明並實現聲波可以用於高解析度成像。成像技術能讓我們通過對物體發射或輻射的光波和聲波進行遠場分析來描繪物體。波形越短,圖像的解析度就越高。然而,到目前為止,細節水平受到所討論波長大小的限制。
  • 高光譜成像光譜儀簡介及其應用概述
    高光譜成像光譜儀將成像技術和光譜技術結合在一起,在探測物體空間特徵的同時並對每個空間像元色散形成幾十個到上百個波段帶寬為10nm左右的連續光譜覆蓋。它以高光譜解析度獲取景物或目標的高光譜圖像。在陸地、大氣、海洋等領域的研究觀測中有廣泛的應用。
  • Nat Machine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助力生物醫學成像
    2019年10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成功利用機器學習方法來改善光聲成像。這種相對年輕的醫學成像技術可用於諸如可視化血管,研究腦活動,表徵皮膚病變和診斷乳腺癌等方向。然而,渲染圖像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設備使用的傳感器的數量和分布:傳感器的數量越多,圖像質量就越好。
  • 科邁恩公司承擔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藥物研究所《質譜成像及代謝組...
    2014年11月,受中國醫學科學院國家藥物及代謝產物分析研究中心委託,科邁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擔了《質譜成像及代謝組學數據處理軟體系統》的研製開發任務。質譜成像技術簡介  MSI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質譜成像)是新興的基於質譜檢測技術的一種成像方法,在藥學和醫學等領域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其它影像技術相比,MSI技術無需標記,是一種深入到分子層面的成像技術,可以對目標和非目標性分子同時進行成像分析。
  • 醫學光子技術分類及醫學成像技術詳解
    如果著眼於人體應用為對象,這兩種技術則歸屬於雷射醫學範疇。雷射醫學是醫學光子技術的一個特有的重要應用領域,也是近多年來迅猛興起的一個新學科分支。隨著雷射光譜技術在醫學領域應用研究的深入開展,一門有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的「醫學光譜學」逐漸形成。1.生物組織的自體螢光與藥物螢光光譜已對雷射誘導生物組織自體螢光和藥物螢光診斷動脈粥樣斑塊和惡性腫瘤進行了臨床前的研究。內容涉及光敏劑的吸收譜、激發與發射螢光譜以及各種波長雷射激發下正常組織與病變組織內源性螢光基團特徵光譜等。
  • 華西醫院副院長龔啟勇: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丨CMAI 2018
    來自全球的20多位專家學者、醫生和產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慧+醫療、醫學圖像分析、機器學習等熱點領域開展了歷時兩天的深入交流與探討。作為大會上午醫學人工智慧前沿環節的重量級嘉賓,龔啟勇教授向與會觀眾分享了題為「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的精彩專題報告。
  • 【新開放書】醫學影像原理與應用,Medical Imag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導讀】一些獨特的醫學成像視角,如前沿的成像方法、數據分析、與神經認知功能更好的相關性,以及疾病監測的詳細示例和總結,可能有助於傳達醫學成像原理和應用的方法學
  • 智能醫療: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等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點
    會議期間,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耿慶山分享了「基於大數據的未來醫學」,在其看來,量子計算、人工智慧、醫療機器人、3D列印等十大技術領域都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要發展方向。  據了解,未來量子計算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主要是服務於大數據下的精準醫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