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中的人工智慧|BMC Medical Imaging徵稿

2021-01-07 網易

2020-12-01 10:26:38 來源: 知社學術圈

舉報

  

  在人工智慧(AI)、機器和深度學習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展示圖像處理和分析領域的發展,以及AI對診斷的貢獻變得越來越重要。

  

  
我們希望本專輯能夠進一步加深對人工智慧在醫學影像領域的理解,凸顯其多功能性和相關應用,並打破該領域仍然存在的障礙。

  BMC Medical Imaging邀請您向我們新的"醫學影像學中的人工智慧"專輯投稿。專輯特邀編輯:Alexander Wong教授(滑鐵盧大學)和屈小波曲曉波教授(廈門大學),徵稿將於2021年春季結束

  BMC Research Notes會將與本專輯相關的數據集和描述視為「數據筆記(Data Notes)」。您可以在這裡了解更多關於這種文章類型的信息。這種類型的內容將在BMC Research Notes中發表,並收錄在本專輯的最終版中。

  

  特邀編輯

  

  屈小波分別於2006年和2011年在廈門大學獲得通信工程專業的學士和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1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做訪問學者。2009年至2011年,他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做訪問學者。2014年,他是瑞典哥德堡大學瑞典核磁共振中心的訪問科學家。2018年至2019年,他是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放射學系的訪問學者。自2012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廈門大學的教師,目前是電子科學系教授,負責計算傳感實驗室(http://csrc.xmu.edu.cn)。同時,他也是磁共振與醫學影像研究中心、國家健康與醫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分子影像與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的成員。他在醫學影像、生物醫學工程、信號處理等領域的黃金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如IEEE Trans. Medical Imaging、IEEE Trans.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edical Image Analysi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磁共振光譜和成像、計算成像、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

  

  Alexander Wong現任加拿大人工智慧和醫學影像研究主席、加拿大皇家學會學院成員、視覺和圖像處理研究組聯合主任、滑鐵盧大學系統設計工程系副教授、DarwinAI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他在計算成像、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等多個領域發表了570多篇期刊和會議論文以及專利。 在計算成像領域,他專注於生物醫學成像的綜合計算成像系統(相關擴散成像、補償磁共振成像、光譜光場融合顯微斷層成像、補償超聲成像、編碼血流動力學成像、高通量計算狹縫、光譜解復用成像和並行外顯偏振成像的發明人/共同發明人)。在人工智慧領域,他專注於操作型人工智慧(共同或單獨發明了生成式合成、進化型深度智能、深度貝葉斯殘差變換、發現放射組學以及通過深度結構全連接圖形模型的隨機深度智能)。 他的研究、教學和工業貢獻獲得了許多獎項。

  

  

  

  

  BMC Medical Imaging

  BMC Medical Imagingis an open access journal publishing original peer-reviewed research articles in th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use of imaging techniques and image processing tools to diagnose and manage disease.

  Citation Impact

  1.792 - 2-year IF

  2.168 - 5-year IF

  0.939 - SNIP

  0.598 - SJ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新開放書】醫學影像原理與應用,Medical Imag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這些探測器與醫學成像傳感器系統有關。介紹了單光子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正子斷層掃描(PET)和PET- ct聯合成像在醫學成像過程中的特點。計算機x射線斷層攝影,稱為CT,和核醫學斷層攝影被提出,實現了大部分以前的部分,因為他們被定義為PET和SPECT成像加上PET與CT的結合PET-CT。
  • 新成員BMC Materials開始徵稿啦 | BMC系列邁入材料學
    BMC Materials 和此前陸續推出的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C Chemical Engineering, BMC Energy, BMC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以及BMC Chemistry 一起標誌並見證著
  • 精準腫瘤學——跨期刊專題系列徵稿 | BMC Journal
    原文連結:https://www.biomedcentral.com/collections/precision-oncology?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DaiDen-MixedBrand-multijournal-Oncolog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BSCN_DD_PrecisionOncology_Collections_Wechat 微信連結:https
  • ...與人工智慧企業積極開展合作開發,優化基於人工智慧的醫學影像...
    Subtle Medical將與人工智慧企業積極開展合作開發,優化基於人工智慧的醫學影像處理技術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5-28 11:54:00 動脈網第一時間獲悉,專注於醫學圖像增強的醫療AI公司
  • 醫學影像人工智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作例會召開
    醫學影像人工智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作例會召開 本網訊(通訊員陽騰飛王志強)醫學影像人工智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獲批後,1月9日上午,在北湖校區醫學綜合大樓2101會議室召開了第一次工作例會。
  • 人工智慧已可以用於三維醫學影像,快速準確的做出醫療診斷
    打開APP 人工智慧已可以用於三維醫學影像,快速準確的做出醫療診斷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17 16:40:58
  • 雷軍:AI會取代50%的人 | 人工智慧+醫學影像應用案例分析
    基於影像的醫學診斷是目前人工智慧關注較多的領域,「AI+醫學影像」被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商業化。醫學影像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結合的原因醫療數據中有90%來自於醫學影像,並且我國醫學影像的數據正以30%的年增長率逐年增長,相比之下,影像科醫生的增長速度和工作效率是不足以應對這樣的增長趨勢,這將給醫生帶來巨大的壓力。
  • HU-BBS:河南省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
    報告伊始,王梅雲教授指出,醫學影像實質是利用光、電、磁、聲等物理現象對人體或人體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獲得內部組織影像,具有圖像數據量較大、數據差異較大、隱私保護問題突出、數據分布與疾病有關、優質數據集構建代價高、數據分布不均衡、任務複雜多樣等特點。開展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研究需要具備標準化影像數據、告訴計算機系統、先進算法和技術、醫工結合等基本條件。
  • OCHIS講座精彩全記錄 神經影像薈萃分析 (Neuroimaging Meta-analysis)
    活動中,主講嘉賓詳細為「海外醫學進修及科研合作-交流群」的群友們,詳細介紹了神經影像meta分析的概況、具體分析過程及其應用。在這篇文章中,OCHIS對本次講座的內容進行了整理。OCHIS學術分享——Introduction to Neuroimaging Meta-analysis活動主題在本次講座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健康科學中心(聖安東尼奧)的鄧盛文為大家分享人類神經影像薈萃分析的發展、實驗設計過程和應用。
  • 原著介紹:Diagnostic Imaging: Abdomen: Published by Amirsys 2nd Ed
    >——數千中國影像界精英關注的公眾平臺,平臺以醫學影像學英語為特色,主要介紹國外網站的病例和文獻,旨在幫助國內同行提高專業英語水平、獲取國外最新醫學信息及交流的能力,從而提高專業水平。Amirsys delivers medical expertise with powerful technology to provide life-saving, vital information to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 BMC Medicine 專輯 | 全球疫情和響應
    徵稿文章包括但不限於組織能力建設、應急準備、培訓/模擬演習、疾病傳播模式、可行性研究、實地行動和部署的運營研究,以及倖存者後續追蹤等方面。其他有影響力的文章主題還可以包括道德、研究存在的困難、資助者倡議和社區參與等方面。我們歡迎符合上述條件的原創研究直接投稿——請直接提交給BMC Medicine,並在您的投稿信中註明向該專輯投稿。
  • 華西醫院副院長龔啟勇: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丨CMAI 2018
    來自全球的20多位專家學者、醫生和產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慧+醫療、醫學圖像分析、機器學習等熱點領域開展了歷時兩天的深入交流與探討。作為大會上午醫學人工智慧前沿環節的重量級嘉賓,龔啟勇教授向與會觀眾分享了題為「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的精彩專題報告。
  • 【Nature子刊】科學家開發基於AI的器官分割軟體,助力精準化醫學影像分析
    腦中是否有腫瘤,是否已經轉移?目前來看,生物科學家和醫生們不得不篩選並分析大量數據,才能回答這些問題。成像技術可以對生物體內部進行詳細的觀察,但是分析這些數據非常耗時,需要大量的經驗與人力。該團隊還從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獲得了螢光顯微3-D掃描技術。通過一種特殊的技術,研究人員將死亡小鼠進行完全脫色。透明體可以用顯微鏡進行逐層成像。各測量點之間的距離只有6微米,相當於一個細胞的大小。同時,生物學家也根據這些數據集中定位了器官。在TUM轉化中心,信息技術人員將數據導入給他們的新算法。
  • 人工智慧在醫學成像中的應用簡介
    醫學成像:醫學成像是指為了診斷、醫療狀況或監測某一部位而對人體進行觀察的不同類型的技術。不同類型的醫學成像有CT掃描、X射線、MRI等。醫學影像對於醫院中各種類型的嚴重疾病的診斷和監控至關重要。醫學成像是對人體各個部位和組織的成像。
  • 醫學成像技術(醫學影像)詳細介紹
    醫學成像學可以作為一種醫療輔助手段用於診斷和治療,也可以作為一種科研手段用於生命科學的研究中。醫學成像技術發展歷史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 X 射線(一般稱 X 光)以降,開啟了醫學成像嶄新的一頁,在此之前,醫師想要了解病患身體內部的情況時,除了直接剖開以外,就只能靠觸診,但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風險。醫學成像學中的許多技術已經在科學研究的工業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 人工智慧落地影像識別,政策資本雙雙入局
    其中,影像識別作為輔助診斷的一個細分領域,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醫學影像診斷中,是在醫療領域中人工智慧應用最為廣泛的場景。人工智慧落地影像識別影像診療的概念原起源於腫瘤學領域,之後其外延才擴大到整個醫學影像領域,理解醫學影像、提取其中具有診斷和治療決策價值的關鍵信息,是診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 2019國際醫學影像物理和工程大會暨第九屆中國醫學影像物理學術...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   11月22日至24日,2019國際醫學影像物理和工程大會暨第九屆中國醫學影像物理學術年會(ICMIPE 2019 & 9th NAMMIP)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
  • 深度學習在醫學影像中的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
    深度學習在醫學影像中的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王麗會1,2, 秦永彬1,21 貴州省智能醫學影像分析與精準診斷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252 貴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摘要:醫學影像是臨床診斷的重要輔助工具,醫學影像數據佔臨床數據的90%,因此,充分挖掘醫學影像信息將對臨床智能診斷、智能決策以及預後起到重要的作用
  • 我國醫學影像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解析
    在目前的醫學檢測手段中,醫學影像數據佔據了90%的醫療信息,是疾病篩查和診治最主要的信息來源,也是輔助臨床疾病診療的重要手段。因此國內的企業在提升硬體設計製造技術,補全和加強影像設備產業鏈上下遊,提升自主率的同時也要注重診斷智能化方面的發展。 以AlphaGo在圍棋界取得的成績為標誌,人工智慧在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而醫療影像的診斷結果具有格式標準、易於獲取和利用等特點,被認為是人工智慧在醫療應用中可最快落地的領域之一。
  • 第三屆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高峰論壇新聞稿
    ,介紹了災害救援醫學學科建設實踐,闡述了影像在災害救援醫學學科中的實戰應用,展望了未來災害救援醫學學科的發展。>4、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影像中心主任程敬亮教授的「人工智慧在影像科應用的可行性和展望」,程敬亮教授回顧了人工智慧的演進歷史,介紹了醫學影像人工智慧形成的條件與環節,論證了人工智慧在影像科應用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