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AI會取代50%的人 | 人工智慧+醫學影像應用案例分析

2020-11-23 健康界

機器比人可靠,機器比人類更精準,機器不會疲勞,隨著算法的不斷進步和數據的不斷積累,人工智慧的水平會越來越高,會從現在的幫助人類做判斷演變到代替人類做判斷。

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是不可抵擋的,FDA也擋不住。

將來會有一個Breaking Point引爆點,過了這個引爆點以後,會出現醫生常規工作量的斷崖式下跌,在很大程序上代替醫生的基本工作,成為醫生的良好助手。

基於影像的醫學診斷是目前人工智慧關注較多的領域,「AI+醫學影像」被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商業化。

醫學影像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結合的原因

醫療數據中有90%來自於醫學影像,並且我國醫學影像的數據正以30%的年增長率逐年增長,相比之下,影像科醫生的增長速度和工作效率是不足以應對這樣的增長趨勢,這將給醫生帶來巨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目前醫學影像數據大部分仍然需要人工分析,最明顯的缺陷就是不精準,依靠經驗所做的判斷容易造成誤診。

人工智慧提高診療效率和準確率

人工智慧依靠強大的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技術,在對圖像的檢測效率和精度兩個方面,都可以做得比專業醫生更快,還可以減少人為操作的誤判率。目前基於深度學習的醫學影像識別準確率能達到90%及以上,輔助診斷效果顯著。

從公司的發展路徑看,醫療影像智能診斷的公司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公司主要是圖像識別,應用於感知環節,其主要目的是將影像這類非機構化數據進行分析,獲取一些有意義的信息;第二類是深度學習,應用於學習和分析環節,是AI應用的最核心環節,通過大量的影像數據和診斷數據,不斷對神經元網絡進行深度學習訓練,促使其掌握「診斷」的能力。從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上看,醫療影像智能診斷公司又可分為兩類。第一類專注於醫療影像服務,比如影像雲平臺及影像智能分析。

第二類是搭建醫療大數據平臺,其中包涵了醫療影像數據的分析處理。

具體的應用案例:

科大訊飛研發了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

2016年6月以來,該系統通過學習68萬張肺部CT影像資料,已在省立醫院CT室輔助醫生診斷了約11000人次的CT影像資料,診斷準確率達94%。

騰訊覓影在食管癌早篩方面落地

利用騰訊覓影的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輔助醫生對食管癌進行早期篩查,發現準確率高達90%,幫助患者更早發現病灶。騰訊覓影利用騰訊優圖在大數據運算、圖像識別與深度學習方面的先進技術,提高對於肺結節的檢測敏感性與準確度:根據測算,其對早期肺癌的敏感度(識別正確率)達到85%以上,對良性肺結節的特異性(識別正確率)超過84%,對於直徑大於3mm小於10mm的微小結節檢出率超過95%,可幫助放射醫生大幅提升肺部CT的早癌篩查能力。

DA首次批准了心臟核磁共振影像AI分析軟體

2017年1月10日,據FDA官網顯示,其首次批准了一款心臟核磁共振影像AI分析的軟體Cardio DL,這款軟體將深入學習用於醫學圖像分析,並為傳統的心臟MRI掃描影像數據提供自動心室分割的分析,這一步驟與傳統上放射科醫生需要手動完成的結果一樣精準。

據悉,這款人工智慧心臟MRI醫學影像分析系統不但得到了FDA510(k)的批准,還得到了歐洲的CE認證和批准,這標誌著該軟體將被允許用於臨床。

AI機器人學完2186張肺癌圖譜,完勝病理學家

2016年8月《自然通訊》發表了一份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的研究:計算機可被培訓得在評估肺癌組織切片時比病理學家更加精確。

研究人員使用了從腺癌、鱗狀細胞癌患者獲得肺癌基因圖譜2186張圖像。資料庫還包含了每例腫瘤的級別、期別和每例患者在診斷後的存活時間信息。

然後研究人員使用這些圖像來訓練計算機軟體程序,以確定更多肉眼所不能觀察到的癌症特異性特徵—近10000種個性特質vs幾百種病理學家通常使用的評估特徵。這些特徵不僅包括了腫瘤細胞的大小及形狀,也包括了細胞核的形狀與質地以及與相鄰腫瘤細胞的空間關係。

港中大人工智慧識別系統,30 秒發現九成肺癌

香港中文大學計算器科學與工程學系針對檢測醫學影像,開發人工智慧影像識別系統,只需三十秒至十分鐘,便可分析病變影像,準確率超過九成,減少人為錯誤。香港中大計算器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王平安稱,團隊將聯同北京三所醫院合作開發,優化識別肺結節病變的技術。他又稱,智能影像識別技術理論上可廣泛應用於不同癌症,但個別罕有病,病人數據不多,影響系統準確性。

浙大DE 超聲機器人,服務數千患者

浙江大學數理學院和浙江德尚韻興圖像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開發的智能醫療影像診斷系統-DE 超聲機器人的準確率則能穩定在 85% 以上,在實驗室則達到 90% 以上,而國內比較頂級的三甲醫院 10 年資質的放射科醫生判斷準確性平均在 75% 左右。在包括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療機構已經實際應用,服務了幾千名患甲狀腺結節的病人。

匯醫慧影公司,智能醫學影像平臺

於2015年4月在北京市成立,是一家智能醫學影像平臺公司。近年來打造了智能化的醫學影像平臺和腫瘤放療平臺,構建了影像智能篩查系統、防漏診系統,在腫瘤、心血管等單病種領域開發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

匯醫慧影公司收集了數百萬級別的醫學影像,通過建立人體器官模型以及深度神經網絡技術,實現了病灶的高識別度。根據公司介紹,目前對於胸部X光的氣胸、肺結核、腫塊的自動診斷準確率已經達到90%。腦核磁腫瘤的自動識別率超過85%。胸部CT中肺結節的識別率超過85%。乳腺鉬靶中鈣化斑點以及腫塊的識別率均超過90%。

目前累計服務患者超過10萬例。其區域雲PACS系統目前已經接入400多家醫院,覆蓋範圍包括河南、山西、內蒙、遼寧等地,並且與醫療器械廠商合作,將系統融入其影像設備中。

國內還有健培科技、醫渡雲、智影醫療、睿佳醫影RayPlus、迪英加等公司也致力於將人工智慧與醫學影像結合來服務於醫療。

1.健培科技

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影像智能診斷機器人Healthview1.0是利用機器深度學習技術及大量放射科病例訓練出的人工智慧診斷助手,在2016年中美醫藥·醫療項目大賽上斬獲了第二名,它在疾病的定量和定位中具備著先天性的優勢,能幫助醫生更加客觀準確地診斷肺結節等臨床上很難診斷的疾病。

2.銳達影像

銳達影像是一家面向醫療機構和專業使用者並提供影像以及視頻會診產品等服務的網際網路醫療影像平臺公司。2016年7月,銳達影像宣布獲1000萬pre-A輪投資,此次融資後,銳達影像創始人榮輝表示銳達影像將在醫療影像平臺的人工智慧化方面深耕和突破。

3.DeepCare

它是一家將人工智慧用於醫療影像的識別和篩查的科技公司,專注於研發醫療影像檢測、識別、篩查和分析技術,致力於通過融合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和大數據挖掘技術,將醫療影像識別技術提供給可攜式醫療器械廠商和廣大基層診療中心。或許正是其在人工智慧應用於醫學影像領域的專注,使得其成立僅5個月就獲得投資人的青睞,成功融到了600萬的天使投資。

國外公司舉例

相比於國內大部分都是近兩三年才成立的初創公司,國外涉及人工智慧結合醫學影像的公司相對起步較早,尤其是IBM Waston、AlphaGo的締造者DeepMind,還有Butterfly Network等。

1.IBM Waston

要說到人工智慧,就不得不說已經在這個領域深耕多年的IBM Waston。先後於2015年10月和2016年2月收購醫療影像分析公司Merge Healthcare和醫療數據公司 Truven Health Analytics,使得IBM獲得了豐富的資源,加上其原本就有的數量驚人的專利,使得IBM Waston在人工智慧+醫學影像這一塊業務上獲得了巨大的優勢。

2.Enlitic

Enlitic是國際知名的醫學影像公司,雖然成立不到3年,但已經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了「全球50家最聰明的公司」。公司開發的惡性腫瘤檢測系統在一項臨床試驗中的準確度比專業的放射科醫師高出了50%多,並且所用的時間只有醫生的1/50000。

3.Arterys

Arterys 是一家提供 SaaS 服務的創業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醫療機構提供更精準的3D心血管影像,並提供量化分析。專注於心血管影像的這家公司不但與2016年獲得了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還獲得了GE醫療的青睞。兩家公司的合作催生了顛覆現有心臟MRI的4D Flow,它不僅能夠從任意角度呈現心臟的3D結構,還加入了時間這第四個維度,使得血液流動隨著時間變化的情況也可以完全呈現。這款軟體於2016年11月正式獲得了FDA的審批,將用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核磁圖像的數據分析。

國內人工智慧+醫療影像公司一覽

雅森科技

成立時間2006年,最近融資A輪3000萬元,投資人未知,北京

技術及產品:基於PET/SPECT/fMRI/US等醫療影像定量分析,用數學模型和人工智慧技術,提高診斷精確性。

健培科技

成立時間2012年,最近融資5000萬元,輪次未知,投資人未知,杭州

技術及產品:擁有醫療影像雲平臺,醫療影像輸出、智慧醫療和智能診斷為主,其他大數據支撐設備及平臺建設為輔的醫療系統;提供病例檢索和醫療影像智能診斷服務,幫助醫生進行定位病症、分析病情和指導手術;另外還開發有雷射熱敏醫用膠片。

銳達影像

成立時間2012年,最近融資Pre-A輪 1000萬元,投資人中路資本、快創營,上海

技術及產品:開發有影像平臺,同時探索不同領域的智能化,目前已有的乳腺輔助檢測、虛擬結腸鏡等,都是初步的專業領域技術。

醫渡雲

成立時間2013年,最近融資A輪2億元,投資人未知,北京

技術及產品:擁有醫療大數據平臺,對醫療數據進行集成、挖掘、利用,輔助開展新型臨床、科研、醫院管理等服務,涉及的臨床數據包括影像數據和病例等文本數據。

智影醫療

成立時間2014年,最近融資A輪,投資人未知,深圳

技術及產品:擁有基於數字影像醫學的健康分析管理平臺,提供早期癌症篩查、疾病輔助診斷,及健康指數分析。

匯醫慧影

成立時間2015年,最近融資A輪數千萬元,投資人藍馳創投、水木易德投資,北京

技術及產品:提供醫療影像雲平臺和閱片外包服務,並通過建立人體器官模型和神經網絡技術,識別病灶,涉及胸部X光,腦核磁腫瘤,胸部CT。

醫眾影像

成立時間2015年,最近融資未知,投資人未知,北京

技術及產品:擁有醫療影像數據云平臺,同時建立影像診斷數據結構化知識庫。目前可對大量歷史影像診斷報告進行智能的結構化、標準化處理,可輔助醫生診斷。

睿佳醫影RayPlus

成立時間2015年,最近融資未知,投資人未知,武漢

技術及產品:結合圖像處理和雲計算,為醫生提供基於影像的計算機輔助診療工具RayPlus,特點是滿足專科醫生的特異性輔助診斷需求。

DeepCare

成立時間2016年,最近融資天使輪600萬,投資人峰瑞資本,北京

技術及產品:將深度學習用於醫療影像,削減讀片時間,降低誤診的概率,目前主攻的方向是胸肺部CT的智能影像診斷。

推想科技

成立時間2016年,最近融資天使輪1100萬,投資人英諾天使基金、金臻雲創投,北京

技術及產品:用深度學習技術分析和識別醫療影像上的病變,推薦治療方案,協助醫生診斷,目前主要用於胸肺疾病的診斷。

連心醫療

成立時間2016年,最近融資天使輪300萬,投資人未知,北京

技術及產品:主要提供腫瘤數據平臺搭建和醫療數據分析,其中涉及醫療影像處理、分割、配準等,並引導放療優化。

圖瑪深維

成立時間2016年,最近融資天使輪150萬美元,投資人真格基金、經緯中國,北京

技術及產品:將深度學習引入到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中,可應用於各類醫學圖像分析診斷、顯微鏡下的病理圖像分析、以及發現DNA結合的蛋白質的序列特異性並協助基因組診斷等。

迪英加

成立時間2016年,最近融資未知,投資人未知,成都

技術及產品:提供基於人工智慧,用於精準醫療的醫療影像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例如基於病理圖片分析的癌症診斷和分級等。

以上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感謝雷鋒網、HSMAP、健康界相關數據!

相關焦點

  • 吳博: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
    分享主題: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分享提綱:1. 醫學圖像分析的任務類型和對象 2. 目標檢測已有框架用於醫學圖像分析的流程 3.如何與醫生合作做好 AI 雷鋒網 AI 研習社將其分享內容整理如下:今天給大家講一下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北京大學王立威教授: AI 醫學影像的現狀、機遇與挑戰
    但是現階段的一個問題是,高頻領域有很多分析的工作還是是需要人來做,例如提煉對交易產生影響的因素或者策略。所以綜合上述的幾個因素,我最後選擇了從醫學影像入手。」在這個應用研究的三岔路口上,王立威教授最終選擇了醫學影像領域。「醫學影像是未來幾年之內人工智慧影響最深遠的領域。」
  • 揭秘人工智慧AI取代醫生線路圖 | 醫生成為AI的助手 vs AI成為醫生...
    人工智慧(AI)會取代醫生嗎?看好的人會說YES,因為用不了幾年AI真的會取代那些普通的醫生,會取代低水平的醫生,但是暫時取代不了高水平的醫生。不看好的會說NO,因為機器沒有感情,沒有交流,沒有互動,需要人的照顧,等等。
  • 長徵醫院劉士遠:中國醫學影像AI應用實踐與思考丨CMAI 2018
    來自全球的20多位專家學者、醫生和產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慧+醫療、醫學圖像分析、機器學習等熱點領域開展了歷時兩天的深入交流與探討。其中,作為大會上午醫學人工智慧前沿環節的重量級嘉賓,劉士遠教授向與會觀眾分享了題為「中國醫學影像AI發展現狀與思考」的精彩專題報告。劉士遠教授現任上海長徵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侯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理事長,從事醫學影像臨床工作長達32年,具有豐富的醫教研工作經驗。
  • 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190例醫健AI應用案例分析
    2.1.1疾病輔助診療類主要收集臨床輔助診療、疾病康複方面的相關應用案例,包括知識庫、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等,以及臨床醫療機器人、護理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等服務系統。疾病輔助診療類以醫學影像類居多。其中,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影像類28例。多模態影像,如CT影像與磁共振(MR)或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等融合28例。
  • HU-BBS:河南省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
    省傑出人才、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大學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應邀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主題報告。基礎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物理與電子學院和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天然藥物與免疫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以及第一附屬醫院、淮河醫院等專家學者60餘人在現場共享高端學術盛宴,校內外多名專家學者和廣大碩博研究生通過騰訊會議在線參加研討。
  • 人工智慧在醫學成像中的應用簡介
    定義: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強調使機器像人一樣行動,使其變得智能。數據科學、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是人工智慧的子集。醫學成像:醫學成像是指為了診斷、醫療狀況或監測某一部位而對人體進行觀察的不同類型的技術。不同類型的醫學成像有CT掃描、X射線、MRI等。醫學影像對於醫院中各種類型的嚴重疾病的診斷和監控至關重要。醫學成像是對人體各個部位和組織的成像。
  • 我們請了五位大咖,共赴 AI 醫學影像盛宴 | CCF-GAIR 2018
    「AI+醫學影像」技術日趨成熟,診斷準確度、速度和覆蓋病種不斷實現突破,有望較快進入高效可用階段。隨著人們對AI技術期望的不斷提高,AI超越人類甚至取代人類的觀點在一段時間裡甚囂塵上,人與技術似乎站到了一個對立面。但是,卸下浮躁、腳踏實地,我們會發現技術的發展本就源自人類的需求,本就是共榮共生的。
  • ...與人工智慧企業積極開展合作開發,優化基於人工智慧的醫學影像...
    Subtle Medical將與人工智慧企業積極開展合作開發,優化基於人工智慧的醫學影像處理技術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5-28 11:54:00 動脈網第一時間獲悉,專注於醫學圖像增強的醫療AI公司
  • AI+醫療「最佳掘金案例」榜單出爐,致敬寒冬中的「持炬者」
    2017年11月,雷鋒網聯合數十家風險投資公司、傳統上市企業、機關單位領導以及海內外高校,啟動了業內首個人工智慧商業案例評選活動:「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從商業維度出發,尋找各個行業用戶/客戶問題解決能力強的最佳產品和解決方案。
  • 人工智慧已可以用於三維醫學影像,快速準確的做出醫療診斷
    打開APP 人工智慧已可以用於三維醫學影像,快速準確的做出醫療診斷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17 16:40:58
  • 醫學影像中的人工智慧|BMC Medical Imaging徵稿
    在人工智慧(AI)、機器和深度學習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展示圖像處理和分析領域的發展,以及AI對診斷的貢獻變得越來越重要。    我們希望本專輯能夠進一步加深對人工智慧在醫學影像領域的理解,凸顯其多功能性和相關應用,並打破該領域仍然存在的障礙。
  • 詳解:智能醫學影像分析的前沿與挑戰 | 雷鋒網公開課
    楊士霆,畢業於臺灣長庚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主攻醫學影像處理與應用。研究領域涉及醫學影像處理,生物醫學資訊,醫用光學,類神經與模糊理論,功能性磁振造影,醫學物理與生醫統計。曾在臺灣林口長庚醫院,寧波杜比醫療負責影像算法開發工作,現任職於北京雅森科技發展公司,擔任高級算法研究員。
  • 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
    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由於數據量大、對醫生要求高等特性成為人工智慧在醫藥行業率先領域應用的細分領域之一。 2.AI在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的應用 AI在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的核心分為兩部分:一是圖像識別,在數據採集環節應用,通過對影像等多媒體醫療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提取出有臨床意義的信息。二是深度學習,在學習和分析環節應用,這是整個AI診斷中最核心的環節。
  • 深度學習可超快分析三維醫學影像
    英國《自然·醫學》雜誌13日在線發表的兩項獨立研究顯示,最新的人工智慧(AI)已可以基於三維醫學影像,對神經系統疾病和視網膜疾病給出快速、準確的自動診斷。這意味著深度學習算法已成功應用於三維醫學影像的超快分析。
  • 【新開放書】醫學影像原理與應用,Medical Imag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導讀】一些獨特的醫學成像視角,如前沿的成像方法、數據分析、與神經認知功能更好的相關性,以及疾病監測的詳細示例和總結,可能有助於傳達醫學成像原理和應用的方法學
  • AI防癌地圖不斷展開 醫學科研發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億歐大健康獲悉,過去一年中,「AI防癌地圖」已在廣東、福建、河南、浙江、重慶、湖北、遼寧等多個省市不同等量級的醫院投入使用,實施肺癌早篩5000餘次,篩出似高位患者50餘人。在自然語言、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以及其自主研發的算法等技術的加持下,曾經的「小樣本」數據得以轉變為結構化、規範化的「大數據」,將腫瘤專科專家醫生從繁瑣的報告中解脫出來,將醫生歸於醫學,讓沒有技術含量的「搬磚」工作交給人工智慧。
  • 深度學習使人工智慧可超快分析三維醫學影像
    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以數見不鮮了。在醫學影像方面更是具有其獨特的價值。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90565.htm  據了解,前沿的人工智慧已可以用於三維醫學影像,對神經系統疾病和視網膜疾病做出快速、準確的醫療診斷。  人工智慧可以識別二維的醫學影像,但是對於三維的醫學影像分析效果不是很理想。
  • 田捷、沈定剛、張益肇、王熙的醫學影像 AI 觀丨CCF-GAIR 2019
    在特徵選擇上,計算機選擇的特徵和人眼識別的特徵形成了互補關係。如果能用計算機提取高維特徵,包括毛刺、分葉等信息,再融合年齡、性別、家族史等信息,肯定是1+N>N,就能實現人機互動、計算機和人協同工作,從而使得醫學更為精準。他表示,選擇特徵的時候切記要多多益善,特別是把這些高維特徵提取得越多越好。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為什麼現在影像組學、人工智慧熱?
  • 人工智慧的十大應用
    聲紋識別是一種生物鑑權技術,也稱為說話人識別,包括說話人辨認和說話人確認。 聲紋識別的工作過程為,系統採集說話人的聲紋信息並將其錄入資料庫,當說話人再次說話時,系統會採集這段聲紋信息並自動與資料庫中已有的聲紋信息做對比,從而識別出說話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