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場「斷裂」?注意這次斷裂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2020-10-03 虎哥瞎解說

最近出了一個跟地球上每個人每個物種都息息相關的地理熱點大新聞!我們可能要經歷一次,

還不是有生之年系列,而是經歷一次人類有史以來系列的地球磁場顛倒。


最近NASA檢測到了,在南大洋地區地球磁場斷裂,可能」斷裂「有點誇張。

就是在南大西洋有一塊地區這個地球磁場,變得特別弱,並且這個位置呢?

還在一直的漂移,還有變大的趨勢,這塊弱的地方呢?太大了,會把地球磁場的磁感線分成

倆塊局部對弱的地方,這才是所謂斷裂的含義,其實就是說這個磁感線的密度,在這兩塊密度比較低。

僅此而已,那現在分析一下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那首先就要解釋地球為什麼會產生磁場?

雖然這個問題呢,還沒有最終的結論,但主流觀點認為啊,

這是地球地核外旋轉導致的,地核分為內核和外核,內核是固體金屬球外核是液態金屬。

地核的溫度大概是6000度左右,這個溫度之下呢?物質處於擁有大量離子的狀態,離子狀態,

那就有帶電的粒子,液體外核呢,可以流動,由於地球有自轉,所以可以想像地球的外核也跟著

一塊轉動,帶電粒子轉動起來,那就形成了電流,有電流就會產生磁場。

這是最基本的畢奧—薩伐爾定律,相比之下呢,月球沒有磁場,就是因為月球的質量太小了,

內部溫度不夠高,內部不是帶電的流體,所以沒有內部電流,產生不了磁場。

但地核裡的電流並非完美的環形,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流動方式,

也就是他大概率不會是剛好圍繞著地球的自轉軸做精確的轉動,只要有一個不為零的錘直於軸向角動量

它呢就會跟陀螺一樣作進動,進動雖然緩慢,但是最終可能會導致地球磁場的顛倒。

根據觀測地球的磁場大概是估計每40到70萬年左右會經歷一次顛倒,北極變南極,南極變北極。

所謂的磁場顛倒,就肯定有磁場強度從一個方向減少到零,然後再向另外一個方向增大的過程,所以我們說這一次的磁場斷裂

可能是磁場顛倒的前兆,那下一個問題就是人類科技才幾百年的時間,磁場顛倒要幾十萬年的時間,

也就是人類有歷史記錄以來應該完全沒有經歷過磁場顛倒,那我們又是怎麼

知道會存在磁極顛倒的現象的呢?這個跟火山噴發有關火山噴發的時候噴出來的巖漿當中,

其實是有磁石成分的,在冷卻之前,這些磁石成分在地球磁場的影響下。

規律排列的紋理,人們發現了文理完全相反的火山巖,再用同位素測年代,就能知道磁極顛倒的現象,

多少年發生一次也能夠測量出來?最後一個問題,

這次磁場斷裂會有什麼後果?其實磁極顛倒完成了,應該還好,全球只要把指南針都換成指北針就好了,

但是顛倒的過程會非常崩潰,因為磁場會減弱,

地球磁場是保護我們可以不受大量宇宙射線和太陽粒子流傷害的。

大部分宇宙射線是帶電的,在進入地球磁場之後呢,因為洛倫茲力一般會聚聚到地球的極地,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極光的存在,極光其實就是帶電粒子流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匯聚到

極地,然後碰撞並釋放出能量,如果地球磁場沒了,這些高能宇宙射線會直射地球表面,

對地球生物造成比較大的損害,什麼打斷DNA鏈,挨電什麼的發生機率變大。

南大西洋上空的衛星也會因為磁場的斷裂被宇宙射線損壞,因為磁場其實範圍很大,

很多衛星的高度其實沒有超出地球磁場的範圍,飛過那片區域的飛機也有可能受到

比較明顯的影響,因為飛機的通訊信號和電子儀器可能會被帶電粒子幹擾,

總之,這次這次地球磁場的鍛鍊,一定要引起全球重視,我們可能正要經歷人類歷史上從未經歷過的

大事件!


相關焦點

  • 地球磁場「斷裂」?注意這次斷裂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最近出了一個跟地球上每個人每個物種都息息相關的地理熱點大新聞!我們可能要經歷一次, 還不是有生之年系列,而是經歷一次人類有史以來系列的地球磁場顛倒。 最近NASA檢測到了,在南大洋地區地球磁場斷裂,可能」斷裂「有點誇張。
  • 地球出現「凹痕」,磁場出現「斷裂」,專家表示:不知所以
    如果我們不愛護地球,也許地球根本撐不了這麼長的時間。根據各種數據模擬,科學家預計首批人類登陸火星可能是2024年,距離現在還只是剩下短短4年的時間,這次登陸之旅可以實現嗎? 或許只是一種願景罷了,地球依然是人類之根本。如今隨著深入調查,我們發現了地球的「異常」之處。
  • NASA檢測發現,地球磁場正在「斷裂」?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正在發生「斷裂」,將會影響地球上的每個人!人類和地球共同生存,如果地球出現任何變化,人類很有可能不復存在,地球的一舉一動都關乎人類未來命運。前段時間NASA發現地球磁場出現斷裂,目前斷裂的口子仍然不斷向外擴張,出現這樣情況科學家們比較緊張,因為磁場一旦斷裂嚴重,會影響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情況導致的磁場斷裂呢?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
  • 地球磁場出現「斷裂」,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地球磁場為何出現「斷裂」?其實這就是大家說的「地球磁場反轉」。專家認為,地球磁場是自地球深處的地心部分,是由地球動力支配的,至於為何會出現地球磁場翻轉,只有板塊運動理論能解釋巖石中磁極反轉的原因。沒有更多的理論來支持,所以具體是為何還是沒有人還知道,可續結盟也沒有一個肯定性的結論。
  • 太陽磁場多久翻轉一次?
    太陽黑子數量(如圖中的縱軸顯示)、太陽耀斑數量、太陽亮度和太陽射電輻射通量都遵循著同樣的11年的周期,因為它們都是由相同的過程導致的,即太陽磁場的打結、斷裂和翻轉。公共圖片,來源:NOAA太陽本身的穩定自轉讓所有帶電的氫原子均圍繞著自轉軸旋轉,勾畫出巨大的圓形軌跡。只要是玩過電磁鐵的人就能告訴你,電荷繞圈運動時,你會得到一個很強的磁場。
  • 專家:汶川大地震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圖)
    我們人的指甲每個星期要長一毫米,一年不剪指甲,它要長50-60毫米,也就是5-6釐米,板塊運動的速率也就相當於人指甲生長的速率,從一年看這個速率是不高的。如果這個生長持續了好幾千年甚至幾萬年那效果是十分可觀的。  印度板塊相對於歐亞板塊是由南向北偏東的方向運動,印度板塊在7100萬年以前遠遠在現在位置的前面,但是經過了7100萬年以指甲生長的速度,印度板塊現在運動到我們熟知的地方。
  • 地球有磁場,太陽也有,且太陽磁場可以切換,那多久切換一次呢?
    玩過電磁鐵的人會告訴你當線圈中擁有帶電電荷運行時,你就能獲得一個強磁場。因為每一個作為部分太陽自轉在太陽線圈裡的帶電氫原子,它都能創造一個流量的環形線圈,這一線圈組成了磁場指向線圈上方的北磁極和一個指向線圈下方的南磁極。因為所有的在太陽中的帶電原子一般來說都是沿著同一在自轉軸中的方向運行環繞,它們全部的磁場都卓有成效地聯合起來變成一個巨大的偶極磁場。
  • NASA確認:地磁場已斷裂成兩塊,一切生物皆受影響
    在太陽系中,地球是唯一一個可以居住人類的地方,並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人們開始尋找許多的內地星球,可是到現在為止一籌莫展,而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唯一一個類地星球或許就是火星,但是火星還需要很多的改造,才可以讓人來接著居住。
  • 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很多電影都在記錄著近幾年的氣候變化全球氣候變暖是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密集人口劇增。人口越來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就逐漸變大了,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就會直接影響到地球表面的氣候變化。有毒物品、廢料汙染。
  • 南極大陸傳來一聲巨響,面積超過倫敦的冰山斷裂
    南極大陸傳來一聲巨響,面積超過倫敦的冰山斷裂埃默裡冰架,這是南極洲的三大冰架之一,其位於南極北查爾斯王子山河拉斯曼丘陵之間,面積超過71000平方公裡,比起一些國家都要大。近日在埃默裡冰架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伴隨著陣陣巨大的轟鳴聲,一座面積超過倫敦的冰山斷裂,從南極洲上滑落如冰冷的海水中,給這徹骨的海水又增添了幾分冷冽。破碎的冰山被命名為「D-28」,約1600平方千米,其脫落的原因尚且在討論之中,一些專家稱此和氣候變化無關。但若是大氣環境繼續惡劣下去,冰川的斷裂將成為常事。
  •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磁場」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有著強大磁力的南北極磁場,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所有生物或者說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物體,也都和地球一樣具體各自的「磁場」。地球就是一個大磁場具體到我們人類來說,我們身體或說我們每個個體所帶的「磁場」也各自不同,不同的個體,不同的「磁場
  • DNA斷裂會怎樣?日本男子全身DNA斷裂,眼看身體慢慢腐爛!
    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生活中必備的調味品,走在大街上我們也能看到人們隨時隨地的抱著一部手機,其實老年人也經常教導我們手機的輻射還是非常多的,但是實際上,除了這些科技產品外,人體也會發散一定的輻射量,當然這些輻射量並不會危及人類的生命。如果要說起輻射,相信很多人還會對車諾比的核輻射事故記憶猶新。因為一個小小的細節失誤,直接導致核反應堆爆炸,車諾比也成為了一座無人問津的鬼城。
  • 如果體內DNA全部斷裂,我們將毫無尊嚴地死去
    聚沙之年,溫碧霞老師主演的《封神榜》讓我記憶猶新,劇中酷刑「蠆盆」(將人洗剝乾淨,投入蛇坑)成為童年最大的陰影,整個少年時代,我始終認為蠆盆致死是最殘忍的死法。一切死亡方式,都不及眼睜睜看著自己身體腐爛、組織脫落、白骨展露恐怖。
  •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ACL)損傷斷裂是個什麼病?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投身於體育運動,隨之而來的是受傷概率的連年增長和各種各樣的受傷形式。今天就來跟隨瀋陽市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專家來一起解讀,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斷裂是如何造成的。
  • 為什麼你的手機數據線那麼容易斷裂?一定是因為這四點!
    因為手機數據線實在是太容易壞了,尤其是蘋果原裝的數據線,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出現破皮、斷頭、斷裂等各種情況。為什麼蘋果數據線為什麼這麼容易壞?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以下四種原因。第一、數據線的插拔方式不對絕大多數人拔數據線時,一般都是直接拉扯線身部分而不是按住插頭部分插拔。畢竟很多人像小編這樣的懶癌患者,就是圖方便省事。
  • 北極最大冰架斷裂
    9月22日,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證實,已經在北極的冰天雪地中挺立3000年的巨型冰架「沃德·亨特」斷裂為兩部分。這是繼去年南極冰架崩塌之後的又一起事件。中科院大氣所高登義研究員說:斷裂主要由於冰架運動造成的,和氣候因素沒有直接關係。他說,「沃德·亨特」的斷裂主要是由於動力原因,而不是熱力學原因。冰是水的固體狀態,根據我們的生活常識,冰應該是固定不動的。但是,實際上無論是冰川還是冰架都處於運動狀態。在這個位置移動過程中,遇到特殊的地形條件,冰就可能斷裂。
  • 印度洋海底巨型構造板塊正在緩慢斷裂成兩半
    然而,對人類來說,這種斷裂將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被稱為印度-澳大利亞構造板塊正在以每年大約1.7毫米的速度分裂。換句話說,100萬年後,該板塊會分裂1.7公裡。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地球科學高級研究員奧雷利·庫德勒·庫弗爾(Aurélie Coudurier-Cveur)說:「這不是一個移動速度很快的結構,但與其它地球板相比,它仍然是重要的。
  • 印度洋海底巨型構造板塊正在緩慢斷裂成兩半
    然而,對人類來說,這種斷裂將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被稱為印度-澳大利亞構造板塊正在以每年大約1.7毫米的速度分裂。換句話說,100萬年後,該板塊會分裂1.7公裡。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地球科學高級研究員奧雷利·庫德勒·庫弗爾(Aurélie Coudurier-Cveur)說:「這不是一個移動速度很快的結構,但與其它地球板相比,它仍然是重要的。"
  • 與原子同行,記錄化學鍵的產生和斷裂
    不管是一個以特定方式連接在一起的一組原子的分子,還是一塊材料或整個生物,最終,一切都由原子鍵合和鍵斷裂的方式控制。挑戰在於化學鍵的長度在0.1-0.3 nm之間,比人的頭髮的寬度小約一百萬倍,這使得很難對一對原子之間的鍵進行直接成像。
  • 長著翅膀的人形生物,已導致一座銀橋斷裂,「天蛾人」出現?
    長著翅膀的人形生物,已導致一座銀橋斷裂天蛾人最早是在1926年被一位小男孩發現,不久之後有傳出了三個農夫在農田幹活時看到棕色人形樣子的生物從樹林中飛過去,這件事情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不過當時目擊者不多,而且沒有任何照片顯示,很長一段時間也沒在看過天蛾人身影,後來人們都認為是他們看錯了,應該是蝙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