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全國II卷理綜(化學)評析:傳承學科文化 重視核心素養

2020-11-25 人民網

一、試卷整體情況分析:

縱觀2018年全國Ⅱ卷理綜化學部分,試卷結構同2017年,其中第Ⅰ卷選擇題共7題,分值為42分;第Ⅱ卷主觀題中必做題為3題,分值為43分,選做題共三道,每題15分,總分為100分(模塊分布包括必修2個模塊和選修-3物質結構、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2個選修模塊)。

二、試卷的五個顯著特點

1. 立德樹人,傳承文化,培養民族精神

第12題以我國研發的「可呼吸」二次電池為背景,考查了電化學原理、氧化還原反應知識以及考生接受、吸收和整合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還向考生展示我國當今科技成果,增強民族自信心,充分發揮考試的愛國情懷導向作用和育人功能。

2. 聯繫實際,育人導向,凸顯學科價值

第7題以常見物質在生活中的應用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常見物質性質的理解與應用,體現化學品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第27題以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製備一氧化碳和氫氣,緩解溫室效應為背景,考查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滲透資源綜合利用的理念。

3. 立足基礎,注重綜合,關注知識體系

(1)選擇題命題,融合多個模塊內容,體現了綜合性。

第8題以霧霾的形成為背景,考查了分散系、催化劑、元素化學的相關知識,促使考生關注環保問題,同時考查了對圖表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和「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學科素養;第11題關於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考查,分別涉及了分子結構、鹽類水解、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可逆反應概念,重點考查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等學科素養,有較大的考查範圍。

(2)綜合題目中各小題的設問保持相對獨立,保證了考查知識與能力的覆蓋面。

第28題分別考查了化學方程式、實驗分析與評價、實驗操作、常見物質檢驗、滴定終點判斷及滴定定量計算等,要求考試具有紮實的化學反應知識,以及堅實的化學原理部分的基礎知識。

4. 注重實驗,側重方法,體現學科特點

(1)設置新情境考查實驗技能的遷移能力。

命題素材多數來自科研、生產檢測及教學過程中的化學 實驗,貼近學生學習體驗又不失新穎性。第36題選修五有機化學結合實際藥物的合成為背景,凸顯了化學學科的社會價值。合成路線不長,考點仍舊分布在官能團、反應類型、同分異構體等基礎知識上,充分體現了結構決定性質。

(2)涉及化學實驗內容的試題具有一定綜合性、應用性,讓真正做過相關實驗的考生有熟悉感。

第9題專門進行實現現象描述的考查;第28題實驗大題,考查物質檢驗、實驗操作、現象描述、評價、元素定量分析等,綜合性強。

5. 突出「定量思維考查」,增強理科素養

第27題(1)利用蓋斯定律計算焓變、「三段法」計算平衡常數,第28題(3)②考查質量分數的計算。

三 準高三學生複習備考建議

2018高考對未來的複習備考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由本次高考化學的特點看來,高考題不迴避「必考點」,但在命題視角、方法、背景信息上下功夫,體現了從知識到能力和素養的轉化和進階,涵蓋著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三個思維層級。2019屆考生在複習時,萬萬不可把原有的知識進行單一的記背,要拆掉思維的那堵牆,打破一輪二輪的界限,理解知識點應用的具體情景。(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化學團隊)

(責編:於昕君(實習生)、熊旭)

相關焦點

  • 大智專家談2018年高考:面對全國卷,2019年考生如何備考?
    I卷,命題從更深更寬層次上呼應了新課改的內涵要求,凸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試題中的「隱形」植入,在注重考察基礎性、綜合性的同時,突出考查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思維和方法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了素養與能力共舞,從而體現命題的區分度和命題張力,較好地服務了高考人才選拔。
  •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綜試卷評析 合肥名師評析高考物理化學生物試題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物理試題評析(一)合肥六中 陶玲整體來說,今年全國一卷理綜物理部分難度整體與2016年相當,區分度不大,注重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及其運用,著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 權威|教育部:2018年高考語文數學理綜文綜9科試題評析
    原標題:權威|教育部:2018年高考語文數學理綜文綜9科試題評析 ‍ 1.2018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 精準落實立德樹人 大力助推素質教育 2 體現高考評價體系總體要求,考查主幹知識和關鍵能力 2018年高考英語試題在深入理解高考評價體系提出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層」考查目標和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四翼」考查要求的同時,重視學科基礎知識和主幹知識,強調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加強對聽說讀寫結合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
  • 官方發布安徽2018高考理綜全國卷1試題評析 物理實驗題考查創新性
    安徽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今年安徽繼續使用全國一卷,那麼2018年高考物理難度如何,6月9日下午,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2018年高考物理試題評析,現就全國卷1的內容截選如下。
  • 四川高考主要科目考試結束 專家點評:英語平穩 理綜不難
    歷經兩天鏖戰,四川省高考主要科目考試落下帷幕,考生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8日進行的英語和理綜考試難度適中,不少學生走出考場時一臉輕鬆。考試結束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聯繫到成都市相關學科名師,對今年高考試卷進行了評析。試題平穩、貼近生活、注重基礎和技能考察,是老師們的共同感受。「理綜不算太難,物理選擇題比較簡單,我只用二十多分鐘就做完了。」
  • 2020年高考全國II卷物理試卷評析:突出基本規律,注重實踐應用
    一、試卷總體評析  2020年作為部分地區新高考改革前的最後一年,高考全國II卷理綜試卷物理試題(以下簡稱全國II卷物理試卷)的命題堅持以高考評價體系為基礎,堅持「信息切入 能力考查」的原則。在考查要求方面穩中求新,突出基礎。在命題思路方面,更加重視探究性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的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 權威專家評析2020年貴州高考試卷(理綜、文綜、英語)
    7月8日,我省高考理綜(文綜)、英語考試結束後,省招生考試院邀請權威專家,對理綜(文綜)、英語學科試題進行了評析。理綜試題評析物理試題評析2020年高考理綜物理試題堅持正確育人導向,突出基礎性,更加注重貼近教材和教學實際。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緊密結合生產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等設計試題,凸顯情景的時代性。
  • 師大附中名師點評2020年高考全國II卷英語、理綜試題
    二、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強化關鍵能力的考查 學科核心知識是考生形成關鍵能力的基礎,2020年全國高考英語II卷依然沒有放鬆對英語學科重點知識的考查,例如英語知識運用第二節語法填空對於時態,非謂語動詞,名詞,形容詞和副詞等學科核心知識的考查在最近3年的考試題中都有持續的呈現。
  • 2018年普通高考江蘇捲地理科目評析
    2018年高考江蘇捲地理學科試題評析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蔣小潤 中學正高級教師  特級教師  今年的江蘇高考地理卷貫徹了高考「立德樹人、科學選才、導向教學」的原則,充分體現了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反映了高校招生和普通高中地理教學的整體要求。
  • 2019年高考文綜理綜北京卷試題評析
    化 學傳承中有發展 平穩中蘊新意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化學學科試題,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評價理念為命題宗旨,堅持體現「四個突出四個考出來」的命題指導思想
  • 2017高考全國Ⅱ卷理綜化學評析:凸顯考綱,難度略升
    比較今年與往年的試卷主幹知識分布(見表一)可以發現,無論是全國卷I還是全國卷II,各知識點佔比在短期內呈平衡之勢。總體而言,必做題中,實驗綜合、化學反應原理、化工流程和元素化合物仍然是佔分最多的3個部分。
  •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理綜試題評析
    化 學  傳承中有發展 平穩中蘊新意  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化學學科試題,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評價理念為命題宗旨,堅持體現「四個突出四個考出來
  • 鄭外名師點評我省高考理綜試卷:穩中有變,突出學科能力考查
    試題突出對主幹知識和化學學習能力的考查,切實做到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發揮化學學科育人功能,尤其是與新冠病毒防治相結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命題思想,同時考查了考生接受、吸收、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考查了基礎知識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 2020年高考江蘇數學(理科)試卷評析:重視基礎、關注核心素養
    來源標題:2020年高考江蘇數學(理科)試卷評析:重視基礎、關注核心素養 第一部分:試卷命題特點概述2020年江蘇高考數學(理科)試卷依然延續了江蘇卷的特點,試卷結構與題型分布整體保持穩定
  • 高考全國卷理綜解析:融入體育運動,呈現科技領先成果
    專家解析顯示,今年理綜全國卷化學題呈現了我國科學家發表的科技領先成果,多道試題文獻來源於頂級刊物《Nature》;生物題繼續關注生態文明,解決土壤汙染;物理題則融入體育運動,以冬奧會跳臺滑雪項目為背景設計題目。
  • 2018高考大綱發布,山東名師解讀文綜理綜變化
    15日,2018年全國高考統一考試大綱公布,齊魯晚報邀請山東省實驗中學各學科教研組組長、高三備課組組長對考試大綱進行解讀,2018年文綜、理綜各科考試大綱與2017年考試大綱相比較,考試目標、考試範圍基本沒有大的改動和變化,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化學試題評析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化學試題評析一、堅持立徳樹人,傳承優秀科技文化1.呈現中國成就,傳遞愛國情懷通過試題素材、考核知識點以及情景設置等角度,著力引導考生關注我們國家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18高考全國卷2理綜生物試題評析
    近幾年高考的趨勢,不在於知識有多深多廣,而在於以現有知識為依託加入能力考查。今年的全國Ⅱ卷在這方面體現的尤為突出,這符合《考試大綱》中著重考查考生知識、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要求。  穩中求新。整卷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兼顧了新穎性和創新性。在常規考查的基礎上,第31題中引入了新的思考和情境,提高試題趣味性的同時,也在引導考生對生命過程進行深度思考。
  • 貴州省2020年高考評卷學科大組長點評高考理綜試卷
    理科綜合組大組長:翁慶北教授  聚焦核心價值,關注學科素養  2020年貴州省高考理綜試題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堅持學科素養導向,聚焦學科主幹內容,突出基礎性,注重貼近教材和教學實際,發揮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注重對關鍵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有利於發揮高考的導向功能,有利於推進中學課程教學改革。
  • 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解讀全國卷(下),更加注重考查思維與素養
    化學呈現真實情境,全面檢測化學素養2018年高考化學I卷通過真實情境呈現,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生物注重獨立思考,引導重視語言表達2018高考理綜生物Ⅰ卷考查生態學問題的理解與應用,增強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在科學探究問題情境中考查獨立思考及科學語言表達能力,引導教學重視科學解釋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