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與性格

2020-11-26 三聯生活周刊

性別與性格

2013-12-25 10:40 作者:袁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51期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男人和女人的大腦結構確實存在差異,兩者的神經連接方式明顯不同。

男(上)女大腦神經連接圖

幾乎所有加在人身上的標籤都必須謹慎使用,一不小心就會有歧視的嫌疑,比如膚色、出身、血型和星座等等,這些概念單純用來做形容詞也許沒問題,但絕對不能以此為標準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否則肯定吃官司。只有性別是例外,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心安理得地依照性別來把人分成男女兩類,從體育比賽的分組到相關法律的制定都會對男人和女人區別對待,無人對此提出過異議。

問題是,上述的區分主要是指生理上的差別,男人和女人在心理上有沒有差異呢?這就不好說了。雖然幾乎所有人類社會都認為男女性格有差異,西方人甚至把前者安排到了火星,後者送到了金星,但這方面一直缺乏過硬的科學證據,誰也不敢下定論。

今年12月2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刊登了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放射學系副教授拉吉尼·維爾馬(RaginiVerma)博士及其同事們撰寫的一篇論文,首次提出了看起來很有說服力的證據。研究者們通過一種名為「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的技術,繪製出了大約1000名男女志願者大腦各部位之間的神經連接分布圖,從中發現男人和女人的大腦結構雖然沒有火星和金星的差別那樣大,但確實存在明顯差異。

具體說,這種技術可以測量大腦中水分子的流動情況,從而間接地衡量出神經細胞之間信號通訊的強度和方向。研究人員招募了428名男性和521名女性志願者,他們全都身體健康,年齡從8歲到22歲不等,然後運用這項技術研究了志願者們的大腦,並匯總了不同性別和年齡段的數據,繪製出不同人群的大腦神經連接分布圖。

這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類似研究,維爾馬教授希望從中看出男女兩性在大腦結構方面存在的差異。結果顯示,女性大腦的左右連接比例較高,男性則正相反,前後的連接更多一些,只有一個部分例外,那就是小腦,男性在這個部位的左右連接也是比較多的。已知大腦的前半部分主要負責指揮四肢的運動,後半部分負責控制知覺系統,比如視覺和聽覺等等,前後大腦連接緊密這個現象很好地解釋了男人的運動能力為什麼比女人高。另外,已知小腦也和運動能力密切相關,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男人在這個部位的左右連接比女人發達的原因。

大腦的左右兩半球也是有分工的,左腦一般負責邏輯思維,右腦則更擅長直覺思維。女性在左右半球之間的神經連接比男性多,這個事實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擅長社交,記憶力也比男人好,而且善於一心多用。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這個結果是有道理的。我們的祖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有分工的,男人負責出去打獵,自然需要靈巧的身體和專注的精神,女人負責在家採集野果並照顧孩子,或許在這一過程中完善了「多任務模式」和社交才能。

男女大腦之間的這種結構差異和年齡有著密切關係。研究顯示,兩者在13歲之前大體相似,看不出明顯差別。14~17歲這個年齡段開始分化,最終形成了兩類不同結構的大腦。這個結果說明男女性格的差異是在青春期這段時間裡形成的,很可能與激素的變化有關。

這篇論文發表後引起了諸多爭議,維爾馬教授堅持認為該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醫生們找到男女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因為不少疾病存在性別差異,比如自閉症在男性中的發病率遠比女性要高。但是媒體記者們顯然不這麼認為,大家一致把話題引到了男女性格的差異上,似乎該研究為「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個著名論斷找到了科學根據。

不過,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反對意見,比如英國《衛報》的科學編輯羅賓·麥基(RobinMcKie)就專門為此事撰文指出,該研究只是說明男女大腦結構存在差異,沒有說明這種差異到底是因還是果。麥基認為,男女性格的差異只有很少部分來自遺傳,大部分來自後天的教育,以及社會對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期待。

其實維爾馬教授是認同這個說法的,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過類似看法,但她更想強調的是:這個結果只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男女這兩個群體的行為模式,但無法幫助人們了解具體哪個人到底屬於何種情況。事實上,維爾馬教授本人就是一名女性,卻從事著在大多數人眼中相當「男性化」的職業。

所謂歧視,指的就是用群體的特徵來衡量其中的每一個個體,這不是科學,而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養狗也要看性別,雌性和雄性之間的性格差別,原來有這麼大
    狗狗的性格千差萬別,而且不同品種之間的狗狗因為它們原本的生活習性、生活環境以及從事的工作不同,所以這些狗狗之間的性格也有著很大的區別。但是不管這些狗狗有著多大的區別,在狗狗之間區別性格不同的最明顯的一個標準就是它們的性別。
  • 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一些想法)
    會不會有人在出生的時候被指派錯了身體,擁有了與心理性別不符的生理性徵?會不會我們的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的聯繫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也許上帝是分開製作它們,然後把它們配備到一起的?變性人的存在直接證明了確實有人討厭自己的性別,認為自己的性別並不是自己想要的。金星就是個例子,而且變形業的發達也說明想要轉變生理性別的人並不少。種種事實都說明了一個人,不論生理男女,都是可以擁有兩種性別的心理的,則我們可以說,心理性別是擁有普遍性的。接著跳出來的問題更有趣:如果我們看見一個180的漢子在街上穿個粉紅小裙子,帶著個粉紅頭箍,人們會覺得奇怪嗎?
  • 孩子性別「造就」當爹性格,網友:有點準
    過來人戳穿了真相:孩子性別「造就」當爹性格,網友們都忍不住出聲附和:有點準!養兒和養女差別是啥?,孩子性別「造就」當爹性格,網友:有點準第一組家庭:兒子熊熊,年齡5歲周末媽媽臨時加班,不得不把照顧熊熊的重任,交給爸爸來完成,臨危受命的爸爸顯得特別「為難」,媽媽剛一出門,就板著臉叮囑兒子要乖乖聽話。
  • 人工智慧助手的性別平權之路
    不少消費者和用戶認為,這種對不同智能產品的差別化人設,會讓人們理所應當的認為女性在社會中只能承擔服務他人的角色,是在向人們傳遞一種「男尊女卑」的性別歧視觀。在此,我們首先探討應該如何定義性別歧視。拋開性別因素,所有性格特質都是平等的,但如果我們認為只有男性或女性才能擁有某些性格特質,那麼這才是性別歧視。
  • 賈亞男 | 流動的性別
    本期特約攝影師:賈亞男我相信性別是流動的,一個人的性格裡會同時包含男性和女性的特徵。但在這個以二元性別為主流的社會,不符合性別表達規範的人常受到歧視。跨性別者就是這樣一個人群,他們打破了二元性別的刻板印象,在「非男即女」的社會中卻被當作異類。這些肖像都是在跨性別人士家中拍攝,油畫的主人公都跟拍攝對象有一定聯繫。想用這種方式投射出他們內心的幻想。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網友熱議:跨性別是什麼意思?到底...
    虎撲7月22日訊        近日,一則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的事件在網絡上傳播。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朱亦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傳統家庭,父親早年去世了,經商的母親獨自撫養朱亦和妹妹二人。
  • 精靈寶可夢Lets Go伊布希麼性格好_皮卡丘性格介紹
    精靈寶可夢Lets Go伊布希麼性格好?很多玩家都喜歡皮卡丘伊布,那麼伊布到底玩什麼性格好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皮卡丘性格介紹吧! 更多捕捉寵物的遊戲推薦:【寵物進化類網路遊戲】,你也能擁有最強精靈!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 什麼是跨性別?真的可以治療嗎?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什麼是跨性別?跨性別(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這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分類定義,通常用來解釋與變性或異性裝扮癖相關的情況。
  • 女同性戀者的性別角色劃分
    對於女同性戀群體的性別文化分類,最初的劃分僅僅只有兩種類別,即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質的女性同性戀者。後來中國大陸研究者在臺灣學者的分類基礎上,將女同性戀群體的性別文化分為四類:即純男性化特質的女性同性戀者、純女性化特質的女性同性戀者、外男性化特質內女性化特質的女性同性戀者和外女性化特質內男性化特質的女性同性戀者。實際上,每個人對這些名詞的定義各有不同。
  • 性格互補,能力互補,性別互補的情侶太幸福了
    最近,我身邊的人都在討論互補的愛情,這種愛情是多維度的互補,比如像是性格上的互補,能力上的互補,性別互補就不用說了,他們說這種愛情真的太爽了。總之玲玲就是被青睞的那一方,和現在的男朋友小東戀愛,真的是玲玲經歷過的最好的愛情,她一直說性格互補的人真的很適合在一起。1,玲玲和曉東在性格上互補,玲玲是個急脾氣,小東卻沒怎麼生氣過。
  • 從性徵和性彆氣質了解自己、發現自己
    第三性徵也被稱為性彆氣質、性別差異或姓杜,性彆氣質,以,兩性,第一性徵和第二性徵,為基礎,一整套規劃的,強調,良心,對立的心理特點和行為舉止。男性氣質(masculine/masculinity)指男性具有成就取向和關注完成任務的行動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點。男性氣質固化和穩定的內容至少包括三個成分:地位、堅強和非女性化。
  • 原來性別並非只有男女,根據科學證實,人類性別可能有五種
    當有人問你,一個人究竟有多少種性別的時候,你是不是會覺得這個人有毛病呢?看來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答案也非常的簡單,不就是只有男和女嗎?這可是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知道的基礎知識,可是今天小編要說到的可能會令你大吃一驚,實際上人類的性別絕非兩種。
  • 變性人科學家談性別的生物學標誌
    幸而在親友支持以及心理治療幫助下,她才終於走出陰雲,不僅大膽地宣布自己的性別標籤,在工作時也帶著性別少數群體的彩虹手環,更熱衷於各種公開演講和研究活動,以支持和自己有類似經歷並需要幫助的人。科麗莎的科學素養也催生了她探索性別本質的好奇心。她說,性別不僅僅取決於染色體,也不是由性格舉止、是否能生孩子等簡單因素決定的。
  • 英語中的「性別」之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中的「性別」之分 2008-11-02 15:20 來源:新浪教育 作者:
  • 女子移植幹細胞染色體變「XY」 專家:性別不變
    專家稱,這不會改變她的性別。  一年前,常年在南京打工的呂新梅被查出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成功移植哥哥的造血幹細胞後,經歷生死考驗的呂新梅重新恢復了造血功能。但經過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病醫院送往權威部門的染色體檢測結果證實,她的染色體已經轉變為其同胞哥哥的核型,也就是本來是女性的患者,她的染色體已經從「XX」變成了「XY」。
  • 夫妻中誰的基因影響了寶寶的品貌、身高、智力和性格?
    第一個問題:寶寶的性別是誰決定的?決定人類性別的基因只存在於精子當中,若X性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緣,則生女;若是Y性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則生男。所以說寶寶的性別是父親決定的哦。第二個問題:寶寶的身高是誰決定的?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過統計學來完成的,孩子的身高有70%是受到父母遺傳影響的,30%是後天綜合因素影響。
  • 不同性別的人,身上帶有信息素不同,是貓區分人類性別的重要因素
    人類會更喜歡顏值高、性格活潑又粘人的貓,其實,家貓也會有自己更喜歡的一類人或不喜歡的一類人。家貓對人類不同的性別抱有不同的態度貓的鼻子在貓的社交行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家貓可以通過鼻子嗅氣味將陌生人身上散發的信息素與自家鏟屎官身上散發的信息素做對比,從而判斷客人是否和鏟屎官是同一性別。
  • 海賊王角色「性別」互換,女帝變霸道總裁,看到弗蘭奇流鼻血了
    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就是,連載的速度實屬太慢,因此有許多動漫迷們,利用連載的時間將其中角色的性別進行互換,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索隆索隆是草帽海賊團中的二把手,從小就夢想著自己能夠成為世界第一的大劍豪,也因此一直十分努力地練習著自己的劍術,如今的實力還一直是個迷,最大的缺點就是路痴,就算是直線也會走丟。
  • 《火影忍者》這六對情侶互換性別後會是怎樣?還是女裝鳴人順眼!
    那麼如果這些情侶之間如果性別互換會是怎麼樣呢?1.佐井和井野佐井儘管因為以前常年處於地下活動,導致不會和人交流,但是他最後還是抱得美人歸,和大美女井野結婚,走上了人生顛覆,不得不說顏值高就是好。在他們互換性別之後,女性版的佐井還是十分好看的,反倒是井野變成男的之後,怎麼感覺身材很壯的樣子?不過顏值倒是很高。
  • 女神節,我們專注「性別」,而不僅僅是「女權」
    相較來講,性別是心理學或文化上的概念,是每個人對於自己或他人所具有的、顯露的男性化與女性化特質的一種主觀感受,是一種性別認同。語言與性別研究之間的結合,就是在探討「性別」是如何被討論和言說的。例如男人、女人、男孩、女孩等,他們是如何被稱呼的,別人對他們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