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人科學家談性別的生物學標誌

2021-02-15 MED24

下面這個高挑苗條、秀髮披肩的美女有很多令人讚嘆的身份標籤:天體物理學博士、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領軍研究員、結構生物學家、行遍世界的演說家……可還有個標籤曾令她傷心彷徨——她是一個變性人。

擊觀看TED演講

科麗莎(Karissa Sanbonmatsu)生為男兒身,她內心卻一直覺得自己是女人。身著女裝並不能改變世俗對她性別的定義。當她下定決心變性成女人,卻招來潮水般的非議。即使那時,她已經是一個學富五車、成果卓著的科學家。站在多次登臺過的國際學術講臺上,她看到觀眾們的蔑笑和指指點點,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一度瀕臨崩潰。

幸而在親友支持以及心理治療幫助下,她才終於走出陰雲,不僅大膽地宣布自己的性別標籤,在工作時也帶著性別少數群體的彩虹手環,更熱衷於各種公開演講和研究活動,以支持和自己有類似經歷並需要幫助的人。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領軍研究員Karissa Sanbonmatsu博士

究竟什麼是女人?她一輩子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科學家總是醉心於尋找事物的本質。科麗莎的科學素養也催生了她探索性別本質的好奇心。她說,性別不僅僅取決於染色體,也不是由性格舉止、是否能生孩子等簡單因素決定的。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微觀層面的奧妙,她與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其他科學家們搭建了百萬臺計算機聯網的機房,並首次在計算機上模擬整個基因組DNA是如何捲曲而影響基因表達的。這是迄今為最大的生物分子模擬實驗。他們發現了性別在分子層面的生物基礎——性別的表觀遺傳學。

 

她說在TED演講中說,雖然人的基因是先天得來,但受激素等的影響,DNA長鏈的捲曲方式(她稱之為「結」)會記錄下環境的變化,讓基因的表達也發生很多變化,尤其是胚胎形成的不同階段就有不同變化,從而永久的改變了結果,雖然基因序列並沒有變。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胚胎細胞是應該長成血細胞?心肌細胞?還是腦細胞?懷孕的不同階段都有可能有不同的DNA解讀。

三色玳瑁花貓的毛色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基因序列不變的情況下,小貓胚胎早期就發生了DNA解讀的不同,導致不同毛色混雜。而人腦也有類似現象。因此一個胎兒的生殖器可能發育成男性,但是大腦則發育為女性。是胚胎時期的大腦發育,造就了女性天生具有女性的感覺。所謂大腦的性別,其實也像是花貓的毛色一樣,是各種補丁的混合物,女性大腦裡,女性補丁較多,男性補丁較少。

科麗莎找到的性別的生物學基礎,也許能備受歧視的性別少數群體帶來安慰以及更公平的社會聲譽——變性人不是變態,身體和大腦性別不同只是生物學上一個常見的現象。可他們總是受到嘲笑和非議,有時候一句惡毒言語就能逼他們走上絕路。變性人中有高達40%的比例曾試圖自殺。那些變性人、受歧視者、深受孤獨或性侵犯的折磨的女性應該得到幫助。

麗莎說,「我們每個人的體型、尺寸差異何其大,以至於我無法說清什麼才是女人。也許做女人就意味著接受我們自己的真實身份並相互承認。我認同你,而你也認同了我。」

編譯、字幕 |  L 10 

終審 | 汪言安

相關焦點

  • 性別,從來不是二元的
    ,尤其在遺傳學、神經生物學等領域學科的證據中,性別的光譜化,或者說性別的二態性/中間性【如性別分化障礙(DSDs),XY單純性腺發育不全症候群(Swyer syndrome)】無疑已經模糊了傳統的男女界限。
  • 衛報:日本航空廢掉女士先生字眼 稱照顧同性戀變性人跨性別認同者
    中國小康網9月30日訊 老馬 從10月開始,日本航空將在機上和機場公告中以性別中立的表情取代「女士們和先生們」。日本航空已成為首家使用性別中立問候語的日本航空公司英國衛報報導,這家前國有航空公司將在其英語公告中使用「所有乘客」,「早上好」和「晚上好」之類的短語。
  • 性別X! 澳大利亞護照增第三種性別選擇
    日前,澳大利亞護照新增了第三種性別選擇——不確定,這個性別選項為X。對此,政府發言人解釋道,實施這項新政策是為了消除對變性人和雙性人的性別歧視。  《新京報》報導,這項新舉措實施後,雙性人可以在性別選項上勾選X。而變性人只要出具醫生證明,便可更改護照上的性別選項。  在這個政策出臺之前,性別選項只有男性和女性。
  • 首位藏族變性人——Tenzin Mariko的故事(曾為寺院僧人)
    比如今天文章的主人公Tenzin Mariko,就屬極具標誌的一位,人們對於貼在她身上的標籤議論紛紛,流言蜚語不斷,爭議最大的當屬「變性」這個話題。沒錯,她是第一位藏族變性人。(點擊播放器綠色按鈕收聽)
  • 多了一根的大胸美女:變性人的可笑可悲銀幕史-虎嗅網
    一笑料,幾乎是跨性別者或者說變性人一生中面臨的第一層命運。拉維恩·考克斯,因為出演《女子監獄》中的索菲亞一角,成為了史上第一個以公開變性人身份獲得艾美獎提名的演員。人們看到變性人的反應幾乎就像是被「訓練」出來的一樣,他們一出場,便伴隨著背景裡熟悉的「罐頭笑聲」。
  • 我國第一個變性人:原是富家子,從小上女廁所,丈夫到死不知真相
    ——楊絳說到變性人的時候,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泰國的人妖,不過確實也是,在泰國有著太多太多的變性人,而且基本上都是由男變女,所以在泰國,變性人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存在,並不稀奇。在說到中國變性人的話,大家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金星,這些年來,金星也是在娛樂圈裡混得風生水起,主要是擁有一張毒舌,也正是因為變性和毒舌這兩大特色,讓金星在娛樂圈內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 當年他在21歲的時候選擇成為變性人,14年後當上「媽媽」,後怎樣
    在每個人一生的最初,都會面對性別意識的崛起,面對身體上發生微小的變化,一些個性特徵逐漸顯露出來,面對這些轉變時,大多數人都能夠從容接受,但還有一小部分人,他們在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個性特徵跟心中的真實性別,並不相同,這種認知最終也會愈演愈烈,表現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上。
  • 我愛單詞|[重訪《變性人帝國》]文本詞頻分析
    在公眾號譯文欄目,我們獨家提供了文章『The Transsexual Empire』 revisited: Meghan Murphy in conversation with Janice Raymond 的對應譯文 重訪《變性人帝國
  • 生物學模糊了性別之間的界限
    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能夠改變典型的性別特徵和行為,甚至直接改變自己的性別。人們通常認為生物只有兩種性別:雄性以及雌性。然而,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能夠改變典型的性別特徵和行為,甚至直接改變自己的性別。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中的一項新研究,對「性別是固定屬性」的觀點提出了質疑。研究人員發現,腦細胞中有一個基因開關,必要時它可以在性別特異性狀態之間切換。
  • 變性人的官方英文稱呼已確定:不再是Mr或Mrs,而是Mx
    英國政府部門和一些大學目前將使用Mx來稱呼變性人或其他沒有特定性別的人。英語世界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將考慮將Mx收入它下一版本的詞典中。澳大利亞護照性別欄增加了「X」選項。       此前,已有一些國家用「第三性」(third gender)等詞彙描述跨性別人群。2011年,澳大利亞的護照性別欄增加了「X」(性別未確定)選項。印度最高法院2014年4月正式承認跨性別者為法定第三性,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的法律也已承認第三性。
  • 泰國變性人光鮮外表的背後,真正生活是什麼樣的?
    泰國變性人光鮮外表的背後,真正生活是什麼樣的?現代人總說看人不要看表面,要知道看內在,因為一個人的表面都是可以偽裝出來的,只要稍微打扮,就能夠掩蓋原來的樣子,比如說化妝,現在很多人對化妝的女生都表示再也不相信了,因為這個化妝前後的對比簡直就像是換了一個頭一樣。
  • 12歲起服用雌性荷爾蒙 德國男孩將成最小變性人圖
    世界最小變性人  「變性人」曾經是一群遊走在社會邊緣的特殊群體,如今已經漸漸獲得了人們的理解和接納。德國一名患有「易性癖」的少年從12歲開始接受變性治療,成為全球最小的「變性人」。世界最小變性人  兩年前,12歲的基姆(原名「蒂姆」)經過醫生和精神科專家的診斷,被確診為嚴重的「易性癖」患者。最終,基姆的父母和醫生決定為「他」進行變性治療,包括注射雌性激素,人工遏制男性青春期性徵、刺激乳房發育等。
  • 泰國那變性人,是怎樣解決生理需求的,網友看後直呼:沒想到
    可在進一步深究泰國那些變性人,是怎樣解決生理需求的,網友卻驚呼:沒想到!泰國變性人也就是泰國人妖,想來有很多小夥伴到泰國旅遊就是想要看看泰國獨特的文化——人妖,若是不能一睹其風採,此行會尚感遺憾,而從當地人的口中得知,其實泰國人妖當中的大部分仍是「男人」。
  • 跨性別什麼意思什麼梗? 跨性別者的定義很廣呦
    跨性別什麼意思什麼梗? 跨性別者的定義很廣呦時間:2020-03-31 16:5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跨性別什麼意思什麼梗? 跨性別者的定義很廣呦 跨性別(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
  • 德國「女變男」變性人懷孕生子 系歐洲首例(圖)
    已經生下3個孩子的美國變性男子託馬斯·貝蒂資料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9日報導,德國一名女變男變性人3月份在德國柏林生下一個男孩,成為歐洲第一個懷孕生子的男人。他還要求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透露孩子的性別,但當地政府駁回這一請求,並宣布孩子是男孩。  這是歐洲第一例變性人懷孕產子的事件。但在美國,變性男子託馬斯·貝蒂(Thomas Beatie)已經生下三個孩子。貝蒂正申請與妻子離婚,但法官無法證明他在結婚時是否是男子。如果婚姻不被承認,法官無權批准離婚。
  • 為消除性別歧視 加拿大護照欲增設中性標誌 "X"
    海外網8月25電 加拿大政府日前表示,將對本國中性國民的護照及及其他證件中設立性別標誌「X」,此舉旨在消除性別歧視。據法新社(AFP)報導,加拿大政府24日表示,將對本國中性國民的護照及及其他證件中設立性別標誌「X」。
  • "男女有別"千真萬確 性別差異具有生物學道理
    日前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的關於男女間性別差異的調查顯示,很多有關性別差異的傳統說法在人們心目中顯得根深蒂固且具有一定的生物學道理。這些性別間的差異在不同國度不同種族的人群中表現基本相同。     研究人員還發現,性別差異也並不是可以被劃分得一清二楚的。研究結果顯示,約有五分之一的男性具有典型的「女性」大腦,而女性中也有同樣比例的人在思維方式上呈現典型的男性風格。(國際在線)
  • 科學家發現果蠅性別決定新機制(圖)
    本報訊 美國科學家最近在研究果蠅的基本問題——性別決定機制時,卻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新的結論。相關論文12月27日在線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上。  人們知道,在哺乳動物中,性別往往取決於Y染色體是否存在,Y染色體中的雄性化基因會令攜帶者成長為雄性。
  • 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一些想法)
    會不會有人在出生的時候被指派錯了身體,擁有了與心理性別不符的生理性徵?會不會我們的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的聯繫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也許上帝是分開製作它們,然後把它們配備到一起的?當然最極端的事例,便是變性人。變性人的存在直接證明了確實有人討厭自己的性別,認為自己的性別並不是自己想要的。金星就是個例子,而且變形業的發達也說明想要轉變生理性別的人並不少。種種事實都說明了一個人,不論生理男女,都是可以擁有兩種性別的心理的,則我們可以說,心理性別是擁有普遍性的。
  • 性別真的只有兩種嗎?
    在有關變性人社會地位的爭論中,性別的生物學定義已經被清除殆盡。一些物種有成百上千種這樣的「交配型」,而報紙在報導這一現象的研究時會使用諸如「科學家發現物種有數百種性別!」這樣的標題。實際上,生物學家只是將這些配子正式地稱為「交配型」,並將「性別」一詞留給具有不同大小和結構的配子。為什麼要區分這兩種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