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別"千真萬確 性別差異具有生物學道理

2020-11-26 華夏經緯

  日前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的關於男女間性別差異的調查顯示,很多有關性別差異的傳統說法在人們心目中顯得根深蒂固且具有一定的生物學道理。

    據英國《獨立報》7月16日報導,該調查被認為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來自世界各地的25萬名被調查者在網上填寫了十分詳盡的心理調查問卷,每個參與者都必
須回答關於其性行為和性觀念的200個問題,並完成一系列針對自己個性特點和認知能力的簡單測試。

    調查結果顯示,男人傾向於具有比女人更為強烈的性驅動力且在性愛方面表現得更為「樂觀」;女性在包括口語流利性和查找物品在內的測試中的表現要優於男性,而男性則在「空間感知」任務的完成上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些性別間的差異在不同國度不同種族的人群中表現基本相同。

    研究人員還發現,性別差異也並不是可以被劃分得一清二楚的。研究結果顯示,約有五分之一的男性具有典型的「女性」大腦,而女性中也有同樣比例的人在思維方式上呈現典型的男性風格。(國際在線)

相關焦點

  • 大腦結構其實「男女有別」
    這項科學研究結果基於什麼科學道理?目前我們探索到人類大腦在結構和行為認知等多方面存在哪些性別差異?這些差異又將意味著什麼?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李軍。  代謝角度 女性大腦更年輕  「該項研究是通過測試男、女志願者大腦的代謝水平來評估大腦的『年齡』。」
  • Science:從基因表達層面解析為何「男女有別」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收錄於話題#性別差異1個為了表徵人類轉錄組及其調控的性別差異,並發現性別和遺傳學如何相互影響複雜的性狀和疾病,研究人員在GTEx項目(v8數據發布)調查的44個人類組織來源中生成了基因表達及其遺傳調控的性別差異目錄
  • 性別戰爭 :孩子的大腦,真的男女有別嗎?
    文/RedApe性別戰爭:孩子的大腦,真的男女有別嗎?這倒不見得是重男輕女,或者重女輕男,而是性別問題很難忽視。那麼,直面性別重要性的我們,認為性別有差異嗎,這個差異是大還是小?而對性別差異的認識,才是我們對待性別問題態度的根源。3. 「自閉的男孩」VS「抑鬱的女孩」:      數據裡的性別差異是的,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
  • 男女有別: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性別差異解釋
    在這個總的前提之下,本文嘗試回答的問題是:在描述現階段中國青年人自殺率存在的性別差異的前提下,解釋引起這種自殺率的性別差異的原因。文獻綜述自殺問題能夠成為一個經典的社會學研究問題,要歸功於社會學三大家之一的涂爾幹的代表作品《自殺論》。
  • 家居用品"男女有別"玩個性 專家說需"陰陽平衡"
    隨著女人、男人的節日越來越多,性別營銷已成為商場的「撒手鐧」。而家居市場也開始進入「男女有別」時代。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居產品開始針對女性市場來製作,華麗的圖案、精巧的設計、完美的造型,讓你一看就能知曉這是女士居住的空間。同樣,男士的家居用品也越來越個性,充滿「男人味」。
  • 肖巍: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的興起——從全球男女大腦性別差異...
    伴隨著許多神經科學家在大腦解剖學、化學、功 能學以及諸如情感、記憶和學習等認知領域的研究 進程,也包括他們對於性別差異的記錄,女性主義思 維逐漸步入神經倫理學領域,而最先關注的問題是 關於大腦「性別差異」的發現及其解釋,因為這一問 題對於社會生活、人類性別關係塑造、性別身份等政 治倫理問題具有深遠的影響。
  • 養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性別差異,男女有別,不然長大會很吃虧
    「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在養育Ta的過程中,你會根據性別的差異區別對待他們嗎?」小樣媽問了身邊的一些朋友,比較普遍的回答是:對待男孩女孩會有差異。這種差異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受後天的影響呢?為了搞清楚這一點,科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準備了一些玩具汽車和洋娃娃,讓飼養員放在猴群附近,沒過多久,好奇的猴子紛紛從樹上下來,挑走它們感興趣的玩具。
  • 變性人科學家談性別的生物學標誌
    科麗莎的科學素養也催生了她探索性別本質的好奇心。她說,性別不僅僅取決於染色體,也不是由性格舉止、是否能生孩子等簡單因素決定的。他們發現了性別在分子層面的生物基礎——性別的表觀遺傳學。是胚胎時期的大腦發育,造就了女性天生具有女性的感覺。所謂大腦的性別,其實也像是花貓的毛色一樣,是各種補丁的混合物,女性大腦裡,女性補丁較多,男性補丁較少。
  • 新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性別差異:這意味著什麼?
    他說:「如果我們能更好地理解性的生物學,也許這些通路將幫助我們理解,是什麼因素使一個人處於表現出自閉症譜系障礙症狀的危險之中。」  不過,也有其他學者質疑這類研究能否真的幫助我們理解精神障礙。美國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大學的神經科學教授莉斯·艾略特認為,相比生物學差異,醫生的偏見或診斷標準或許更能解釋某些疾病在流行程度上的性別差異。
  • 蒙格斯智庫:性別歧視?或為性別差異
    作者利用涵蓋76個國家、包絡8萬個樣本的全球範圍性別差異調查結果,發現顯示男女在利他性、信任他人、積極互惠、消極互損、冒險精神和耐心程度六大指標上存在顯著的傾向性差異,這些差異與經濟發展和性別平等呈正相關,物質和社會資源可獲取性方面的性別平等促使了男女傾向性的差異。
  • 人口普查具有重要生物學意義
    在自然指標中,有的是直接反映人的生物學屬性的,如年齡、性別等;有的則是與人的生物學屬性相關的指標,如出生、死亡、民族等。合理開發和利用這些信息資源,對於研究中國人群的生物學特徵,促進中華民族體質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 Science子刊:癌症也會男女有別 這個蛋白竟是「幕後玩家」
    你知道嗎,其實各種癌症的發病率和致死率也存在「男女有別」。一般來說,男性的癌症發病率比女性高出約20%,死亡率也高出40%。研究還發現,女性化療會產生更多的副作用,而且女性患甲狀腺癌的機率更高。追本溯源,遺傳和分子因素被認為是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但是其中具體的機制,我們知之甚少。
  • 這些疾病,男女有別
    俗話說:男女有別,其實這句話裡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男女有性別的差距,授受不親;另一個呢就是說明男女的身體結構和健康也是有差別的,比如男女同樣血糖偏高,但防治方法是有其不同的。男女有別,健康上也有性別差異其實,在現代醫學進行疾病治療時也多把男女相同看待,只有將女性生殖系統疾病單獨列出,不過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醫學界更多發現其實女性和男性在同樣的疾病中也是有其不同之處的,那心臟病的情況來舉例:其實我們在教科書中學習的心臟病的典型症狀
  • 男女有別?精神健康中的性別不平等!
    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給出了肯定答案,即性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女性更容易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等精神疾病。人人享有精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其中,精神健康一直是人類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 生物學模糊了性別之間的界限
    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能夠改變典型的性別特徵和行為,甚至直接改變自己的性別。人們通常認為生物只有兩種性別:雄性以及雌性。然而,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能夠改變典型的性別特徵和行為,甚至直接改變自己的性別。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中的一項新研究,對「性別是固定屬性」的觀點提出了質疑。研究人員發現,腦細胞中有一個基因開關,必要時它可以在性別特異性狀態之間切換。
  • 沈奕斐《透過性別看世界》:如何理解性別差異?
    在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希望通過「性別」這一視角來探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差異,理解差異和處理差異。當人們能以欣賞的眼光來發現差異的美,能讓差異共存,也有讓差異一致的能力,才能做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如何突破對性別的刻板印象?
  • 男女有別,心血管疾病診治應關注性別差異!
    由於遺傳、細胞、生化和生理特點等存在性別差異,女性在試驗中比例不足,試驗結果用於指導女性臨床實踐存在局限性。有學者評估了2010年至2017年間在Clinical Trials. gov註冊完成的心血管試驗中女性參與情況,提取了可公開獲得的信息。
  • 基因表達,男女有別
    Lappalainen 博士表示,在這項研究中,數十名科學家結合他們的專業知識,建立了基因調控變異的圖譜,以及理解了遺傳變異的核心生物學。該團隊研究了轉錄組的性別差異,轉錄組是一個細胞中所有 RNA 轉錄的總和,涵蓋了來自 838 個個體的 44 種健康人體組織。本研究第一作者,基因調控中心的研究員 Manuel Muoz-Aguirre 表示:當分析性別在生物學中的作用時,該研究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 男女大不同-關於性別差異的解釋
    這一模式具有世界普遍性。成功生存並繁衍的祖先所具有的偏好,一直延續到我們所有人。批評者指出演化解釋可能存在問題。演化心理學有時會從某種結果出發,倒推到行為從而提出某種解釋,這種事後推測幾乎從不會犯錯,因為無論發生什麼,任何理論都可以進行修正更新。
  • 媒體評數學教輔分男女生版:性別差異不該作為營銷噱頭
    媒體評數學教輔分男女生版:性別差異不該作為營銷噱頭 光明日報8月24日消息,近日,某高校出版社因一套數學教輔被推上風口浪尖。這套數學教輔分男女生版,男生學藍版,女生學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