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別?精神健康中的性別不平等!

2020-12-04 腦科學頭條

速讀

相比於男性,是否女性更容易患有焦慮症或抑鬱症呢?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給出了肯定答案,即性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女性更容易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等精神疾病。

人人享有精神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其中,精神健康一直是人類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年的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上,國家提出『人人享有精神健康』,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國家也多次發布相關意見和舉措加強人們的精神健康疏導和管理。根據國家2月中旬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遭受精神問題困擾,其中女性、18-30歲和60歲以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等群體受到的影響較為突出。

在精神健康領域,是否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精神問題的困擾呢?難道真的存在性別不平等嗎?近日來自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最新成果證實女性確實比男性更容易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等精神疾病。

女性更容易患有精神健康問題

巴斯克大學研究人員使用12條目的一般健康問卷(GHQ-12)調研了西班牙3個不同地區在2018、2017和2014年的數據,囊括了所有年齡段和不同社會地位的被試人群,結果表明,女性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女性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比例也比男性高得多。這說明性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

可能的原因

研究人員發現女性更關注精神健康問題,因此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可能接受臨床診斷,也更容易接受藥物治療。而男性的基礎診斷率和處方率都比較低,這很可能是女性表現出更容易患有精神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由於男女在社會分工上的不同,如女性在職場上可能遭受性別歧視、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等,都將會精神健康領域的性別不平等產生影響。

精神健康也具有明顯的社會階層不平等

除了性別差異外,精神健康的性別不平等也表現在以下方面:1)老年人、較低的社會階層和低受教育水平的性別不平等現象越來越明顯;2)心理健康往往隨著生活條件的降低而惡化,如收入不足,教育水平低、體力勞動階層、失業或缺乏社會支持等。

巴斯克大學的OPIK研究小組是一個由社會和健康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學術機構,他們發現不僅女性更有可能接受診斷,而且更容易接受藥物治療。

參考資料:

https://www.psychiatrictimes.com/view/are-women-more-frequently-diagnosed-with-anxiety-and-depressionhttps://www.newswise.com/articles/depression-and-anxiety-are-more-frequently-diagnosed-in-women

相關焦點

  • 北歐性別平等傳統歷史悠久
    北歐性別平等傳統歷史悠久 2019年11月13日 09:1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閆勇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科幻星系中,性別不平等仍在上演?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張夢然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獨立完整的虛擬宇宙,一場酣暢淋漓的正邪之戰……  不過,在這個遙遠的星系,怎麼還延續著地球上物化女性這一類性別不平等事件?然而,科學家們卻正試圖分析其中的一組性別不平等信號——這是有跡可循的——女主角們的造型是隨著她們權力地位的變化而變化的。  研究人員將這一結果發表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時尚與紡織品》上,她們指出,系列電影《星球大戰》中,最主要女性角色——帕德梅·艾米達拉女王和萊婭公主的造型削弱了角色的權利感。
  • 觀點| 性別平等評估理論與方法的國際比較
    基於這些體系得出的性別平等指數成為不同時點國際組織測量和評估國別間性別平等事業及婦女發展狀況的有效工具,相應部分得分是國家/地區性別平等事業發展狀況排名的主要依據。全球性別差距指數(GGGI)是國際社會用來測量性別不平等的指數指標體系之一。
  • 女性主義的發端與性別不平等的起源
    因而本文將著重討論女性主義思潮形成的起源,以及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人們不斷探討的話題,即性別不平等的起源。當然,對於這一問題的探討目前還在繼續,因而本文並不能給出一個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但是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會對於現下接受度較高且熱門的理論進行梳理。希望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為大家提供有關這一內容相對客觀的論述。
  • 記憶、傳承與發展:以性別研究推動性別平等主流化
    其中較為重要的幾項課題分別是2011年由彭珮雲擔任組長的全國婦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初探課題、2012年與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合作承擔委託課題和2013年首都高校性別平等意識專題等。經驗研究和理論研究共助性別平等主流化 參會學者從自身經驗研究和理論探索出發,揭示了婦女和性別研究經歷了從婦聯主導、女性學研究到當前智庫研究的歷程,提出未來將堅持以性別研究為切口,推進我國性別平等納入決策主流。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教授從自身參與抗疫經歷,講述了女性醫護人員的貢獻。在北大赴鄂醫療隊中,女性佔比75%。
  • 肯定性別差異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本報評論員 趙志疆  今日評論  今日關鍵詞  男女平等  從婚戀家庭到生育、健康,從參政議政到性別歧視,從女性教育到女性就業……每年的全國兩會,「婦女權益」始終是熱點話題,十八大更是首次將男女平等作為基本國策寫入報告。
  • 性別戰爭 :孩子的大腦,真的男女有別嗎?
    文/RedApe性別戰爭:孩子的大腦,真的男女有別嗎?問題是,女孩不需要這些品質嗎?反過來,溫和、做家務、照料他人,這些品質和能力,難道對男孩不重要?面對這些爭議, 面對如何養育孩子這樣重大的問題,要想知道怎樣才是對孩子最負責的態度,我們需要從問題的源頭看起。-性別真的重要嗎?-性別的差異是真實存在的嗎,差異有多大?
  • 世界經濟論壇:冰島連續十年成為全球性別最平等國家
    12月18日,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18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冰島穩居全球性別差距指數榜首,連續十年成為全球性別最平等國家。報告指出,以目前的變化速度,需要108年時間才能消除全球性別差距,而實現經濟方面的性別平等則需要202年。
  • 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並不會帶來更均衡的專業性別結構
    上周發表於學術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篇論文給出了一個反直覺的結論:一個國家在性別平等方面做得越好,專業的性別結構越失衡。這項研究由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和美國密蘇裡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發起。
  • 大腦結構其實「男女有別」
    大腦結構其實「男女有別」 2019-02-21 05:51:30參與互動    民間說法也有科學道理  大腦結構其實「男女有別」
  • 讓每一束花朵盡情綻放—延安實驗小學男女性別平等專題講座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培育男女平等先進性別觀念,要堅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從平時抓起。延安實驗小學十分重視在學校領域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我們一起把男女性別平等教育帶進校園、帶進課堂、帶進思想。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延安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心理諮詢中心主任——石梅,她分別為延安實驗小學六年級的男生、女生帶來性別平等專場講座。
  • 被辭退的跨性別者:打平等就業權官司 我只想作個符號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被辭退的跨性別者:打平等就業權的官司,我只想作一個符號 | 深度對話採寫/高慧萍在法庭上的跨性別者小馬(中)小馬沒想到自己被辭退。經過3月份的勞動仲裁後,8月23日,小馬的代理律師王永梅再次向法院提交了「平等就業權糾紛」的立案申請,要求公司賠償1萬元精神撫慰金並公開道歉。 10月9日,法院正式受理案件,12月3日,案件在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浦沿法庭開庭。開庭當日,小馬畫了眉毛,給自己塗了裸色的唇膏。
  • 性別平等,男性被強吻不是一個笑話
    因此,小孫被強吻的事件並不是一個笑話,他也不應該被人調侃。實際上,這件事情反映的是當今社會在某些方面「性別不平等」的問題。如果在這個事件中被強吻的是一個女性,大眾還會把這件事當成一個笑話來看待嗎?恐怕很多人都呼籲受害人趕緊報警了吧。
  • Science:從基因表達層面解析為何「男女有別」
    基因型-組織表達(GTEx)項目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許多以前未曾以這種方式表徵的組織,來探索人類轉錄組中性別差異的普遍性和遺傳機制。最近,研究人員在Science雜誌發文。為了表徵人類轉錄組及其調控的性別差異,並發現性別和遺傳學如何相互影響複雜的性狀和疾病,研究人員在GTEx項目(v8數據發布)調查的44個人類組織來源中生成了基因表達及其遺傳調控的性別差異目錄,並分析了16245個RNA測序樣本和838個成年個體的基因型。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報告了基因表達水平、組織細胞類型組成和順式表達定量性狀位點(cis-eQTLs)的性別差異。
  • 家居用品"男女有別"玩個性 專家說需"陰陽平衡"
    隨著女人、男人的節日越來越多,性別營銷已成為商場的「撒手鐧」。而家居市場也開始進入「男女有別」時代。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居產品開始針對女性市場來製作,華麗的圖案、精巧的設計、完美的造型,讓你一看就能知曉這是女士居住的空間。同樣,男士的家居用品也越來越個性,充滿「男人味」。
  • 蒙格斯智庫:性別歧視?或為性別差異
    作者利用涵蓋76個國家、包絡8萬個樣本的全球範圍性別差異調查結果,發現顯示男女在利他性、信任他人、積極互惠、消極互損、冒險精神和耐心程度六大指標上存在顯著的傾向性差異,這些差異與經濟發展和性別平等呈正相關,物質和社會資源可獲取性方面的性別平等促使了男女傾向性的差異。
  • 男女有別: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性別差異解釋
    2、青年男女的社會性別分工觀念受到「虛擬平等」與「現實差異」矛盾的衝擊為何男性青年的自殺率普遍高於女性青年的自殺率?涂爾幹在總體層面論述過女子的自殺率之所以少於男子,是因為女子不經常參加集體生活,故而她們無法像男子那般感受到好壞不同的集體生活的衝擊與影響[]。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女性群體的實際情況已經遠非涂爾幹所描述的那樣了,我們有必要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尋求新的原因和解釋。
  • 推動學界性別平等,我們能做些什麼?
    在本次基於學術從業者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國學術機構中的確存在性別歧視,且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在從學生到全職研究人員的發展過程中流失,且程度非常嚴重。同時,我們發現,對於如何解決上述問題,越是主觀上不承認性別歧視存在的人,就越不同意採取相關措施解決歧視問題。在數據分析報告的結尾,我們呼籲「改變從認識到問題開始」。
  • 青年人的戀愛觀第三講——男女有別及相處之道
    每個人都要面對生命的功課,生命中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讓自己強大起來,讓自己先成為愛。療愈匱乏感。當我們不依賴於別人的時候反而可以給到別人愛。 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索取。 人生一直都走在學習愛、成為愛的路上。 愛需要學習和喚醒。
  • 全球性別差距報告:男女收入平等還要118年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世界經濟論壇11月18日發布2015年版本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World Economic Forum's 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for 2015),顯示北歐各國男女社會地位和收入待遇的差距較小,全球男女收入差還需要118年才能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