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從基因表達層面解析為何「男女有別」

2020-11-30 澎湃新聞

Science:從基因表達層面解析為何「男女有別」

2020-09-15 0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收錄於話題#性別差異1個

為了表徵人類轉錄組及其調控的性別差異,並發現性別和遺傳學如何相互影響複雜的性狀和疾病,研究人員在GTEx項目(v8數據發布)調查的44個人類組織來源中生成了基因表達及其遺傳調控的性別差異目錄。

已有的研究顯示,許多複雜的人類表型,包括疾病,都表現出性別差異的特徵。這些性別差異被不同程度地歸因於荷爾蒙、性染色體、基因型×性別效應、行為差異和環境暴露的差異。然而,至今為止,它們的機制和基本生物學原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

基因型-組織表達(GTEx)項目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許多以前未曾以這種方式表徵的組織,來探索人類轉錄組中性別差異的普遍性和遺傳機制。

最近,研究人員在Science雜誌發文。為了表徵人類轉錄組及其調控的性別差異,並發現性別和遺傳學如何相互影響複雜的性狀和疾病,研究人員在GTEx項目(v8數據發布)調查的44個人類組織來源中生成了基因表達及其遺傳調控的性別差異目錄,並分析了16245個RNA測序樣本和838個成年個體的基因型。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報告了基因表達水平、組織細胞類型組成和順式表達定量性狀位點(cis-eQTLs)的性別差異。為了評估它們的影響,研究人員將這些結果與87個GWAS的基因功能、轉錄因子結合注釋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匯總統計相結合。

結果顯示,性別對基因表達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 (在所有組織中,研究人員鑑定了13 294個有性別差異的基因)。然而,這些影響很小,而且主要是組織特異性的。

具有性別差異表達的基因主要不是由組織特異性基因表達驅動的,而是參與了一系列多樣化的生物功能,如藥物和激素反應、胚胎發育和組織形態發生、受精、性生殖和精子發生、脂肪代謝、癌症和免疫反應等。

而X連接基因在女性中表達較高,提示了逃避X染色體失活的候選基因,常染色體基因的性別偏向性表達提示了與激素相關的轉錄因子調控和額外轉錄因子的作用,以及表觀遺傳學標記的性別差異性分布,特別是組蛋白H3 Lys27三甲基化(H3K27me3)。

基因表達的遺傳調控的性別差異要少得多(在所有組織中鑑定出了369個性別偏向的eQTL),並且具有高度的組織特異性。研究人員發現了58個由單一性別的基因表達遺傳調控驅動的基因-性狀關聯。這些包括性別差異的細胞類型豐度介導基因型-表型關聯的位點,以及性別可能在關聯的潛在分子機制中發揮更直接作用的位點。例如,研究人員在肝臟中發現了一個女性特異性的六激酶HKDC1的eQTL,它影響懷孕女性的葡萄糖代謝,隨後反映在後代的出生體重上。

因此,通過將GTEx數據的性別意識分析與基因功能和轉錄因子結合注釋相聯合,研究人員描述了導致人類轉錄組和eQTLs性別差異的組織特異性和組織共享的驅動因素和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了多個性別差異的基因表達效應,這些效應與複雜的性狀遺傳關聯共軛,從而促進了GWAS信號的機理解釋。

由於許多表型的致病組織是未知的,因此對多樣化的GTEx組織收集的分析可以作為調查性別偏倚性狀基礎的強大資源。這項工作對人類轉錄組的性別差異及其遺傳調控進行了廣泛的表徵。

原始出處:

Meritxell Oliva et al. The impact of sex on gene expression across human tissues. Science (2020). DOI: 10.1126/science.aba3066

原標題:《Science:從基因表達層面解析為何「男女有別」》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基因表達,男女有別
    這些數據集包括 838 名捐贈者 49 個組織的 15201 份 RNA 測序樣本和每個捐贈者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該團隊將 GTEx 數據與疾病和其他性狀的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相結合,進一步詳細闡述了編碼區和非編碼區的遺傳效應如何影響基因表達和剪接調控,這也是疾病的驅動因素。
  • 基因表達、男女有別:Science、Cell等發布15篇人類遺傳最新成果
    GTEx項目獲得了具體的基因調控情況,確定了當某基因附近200萬個鹼基範圍內的DNA序列發生細微改變後會開啟或者關閉哪些基因的表達。此外,GTEx項目也從每位捐贈者體內獲取了多個組織的遺傳物質,評估這些遺傳物質之間的差異,從而詳細記錄基因調控序列在不同細胞類型中的影響範圍——有的調控序列能夠影響所有組織中某個基因的表達,而其他調控序列只會影響幾種或一種組織內的基因表達情況。
  • Nature:微RNA在蛋白層面上對基因表達的調控程度
    專題:Nature報導MicroRNAs可通過抑制一個信使RNA(mRNA)的轉錄或通過誘導其降解來調控基因表達。雖然以前的研究工作已經在mRNA層面上對這種調控進行了測量,但過去對有多少調控發生在蛋白層面上仍不知道。
  • Science兩連發 | 人類胎兒基因表達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上發表了文章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gene expression,通過研發和優化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sci-RNA-seq3分析了來自121個人類胎兒器官樣本的超過400萬個單細胞的基因表達水平
  • 兩篇Science論文構建出胎兒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這些圖譜共同為了解人類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提供了規模空前的基礎資源。此外,這兩篇論文中描述的技術使得生成數百萬個細胞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成為可能。基因表達圖譜第一項新的研究涉及第一個細胞圖譜,即基因表達圖譜。基因表達是細胞利用它的DNA中儲存的指令指導蛋白合成的過程。這些蛋白又決定了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基因表達圖譜繪製了不同類型細胞生長發育過程中基因表達發生的位置和時間。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a7721。
  • 從基因層面看衰老本質,被誤會的端粒差異
    從基因層面看衰老本質,被誤會的端粒差異 2020-09-14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AP真題解析之基因表達調控
    由圖可見,在這條DNA上,依次排列著Repressor的啟動子,repressor的基因,在大腸桿菌所處環境以葡萄糖為主時,lac operon處於關閉狀態,一旦環境中出現乳糖,則乳糖則作為inducer改變repressor構型,從而激活operon,使代謝乳糖的酶源源不斷的被生產出來。以此為知識背景,我們來看下以下四題。
  • 老年痴呆男女有別,首次發現女性X染色體可使患者壽命更長
    儘管女性的第二條X染色體的大部分被非編碼RNA的外層「沉默」了,但在小鼠和人類中,少數基因逃脫了這一過程,從而使雌性帶來了兩倍於這些基因所編碼蛋白的劑量。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活躍基因中的一個,Kdm6a,該基因已被發現參與學習和認知:當該基因發生故障時,會引起歌舞伎症候群(Kabuki syndrome),其特徵是發育遲緩和輕度至重度智力殘疾。
  • 廣泛表達單倍體偏倚基因有利於精子的自然選擇
    廣泛表達單倍體偏倚基因有利於精子的自然選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34:45 廣泛表達單倍體偏倚基因實現精子水平的自然選擇,這一成果由美國Ohana生物科學Robin
  • Science:解析端粒延長替代機制
    近日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在一些特異的腫瘤細胞中解析了這一端粒延長替代機制,研究人員發現兩個基因突變與這些腫瘤不依賴於端粒酶的端粒維持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6月30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
  • Science|電刺信號調控基因表達,用於糖尿病患者治療
    他們的研究首次研究了基因表達是如何通過電信號直接激活和調節的。 當在老鼠身上測試他們的方法時,研究人員證實它工作得很完美。巴塞爾的科學家在開發基因網絡和植入物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這些網絡和植入物對人體的特定生理狀態做出反應,例如血脂水平過高或血糖水平過低。
  • Science:首次解析出史上解析度最高的β澱粉樣蛋白纖維結構
    2017年9月1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和荷蘭的研究人員利用冷凍電鏡技術、固態核磁共振光譜技術和X射線衍射技術,解析出有史以來解析度最高的β澱粉樣蛋白纖維(amyloid-beta fibril, Aβ蛋白纖維)結構。人體自身的Aβ蛋白纖維是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聯的大腦蛋白沉積物的主要組分。
  • Science|華大基因聯合瑞典科學家構建大腦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
    大腦是哺乳動物體內最複雜的器官,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理機能,錯綜複雜的細胞結構以及極為豐富的基因表達。在不同腦區、細胞和亞細胞層面鑑定大腦的分子構成,必將推進我們對正常和患病狀態下大腦功能的認識和理解。該研究基於多種轉錄組學方法和抗體圖譜技術,對大腦不同區域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子解析,並且提供了高質量的蛋白編碼基因的分子圖譜,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人類蛋白圖譜(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是一個大規模研究項目,旨在結合轉錄組學與蛋白組學,探索不同細胞、組織和器官的轉錄本和蛋白質的空間表達水平。
  • Science 中文摘要 19 AUG 2016
    Sieweke, Michal Schwartz, Ido Amit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3/6301/aad8670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守衛者。然而,由於小神經膠質細胞是在發育期間遷移進入大腦,所以它們所經歷的包括那些可以影響基因表達的各種變化很難記錄。
  • 《細胞》:1/4衰老基因表達能被「七分飽」逆轉
    通多對年輕的細胞和年老的細胞的對比,研究者從細胞類型組成、細胞類型特異性差異表達基因、核心調控轉錄因子及細胞間信號通訊網絡等方面,尋找到衰老的表現,並全方位解析了衰老和節食對大鼠不同組織器官的影響。
  • 環境如何影響基因表達
    這些社會性互動的結果會進入我們細胞的控制室,改變基因的強弱表達,從而影響我們的習性、行為、生理、心理與健康。美國知名科學作家戴維·多布斯日前撰寫了《基因的社會生活——改變你的分子組成》一文,介紹了科學家們的新進展,生動地展現了基因的另一面。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Science, 20 Aug 2015, doi: 10.1126/science.aac7629; doi: 10.1126/science.aac8159)2. Science:HIV重大突破!史上最詳細HIV包膜三維結構出爐!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42:53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Cole Trapnell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 科學家揭示性別差異對不同人體組織基因表達的影響
    科學家揭示性別差異對不同人體組織基因表達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15:23:00 美國芝加哥大學Barbar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