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1/4衰老基因表達能被「七分飽」逆轉

2021-01-10 騰訊網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延緩衰老,卡路裡限制(即節食)在多個物種中被證明有效,具體分子機制卻並不明確。

2月27日,《Cell》雜誌在線發表題為「Caloric Restriction Reprograms the Single-Cell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of RattusNorvegicus Aging」(《能量限制重塑大鼠衰老的單細胞轉錄圖譜》)的研究論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曲靜研究組、中國科學院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研究組,及美國索爾克生物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合作,以嚙齒類動物大鼠(Rattus norvegicus)為研究對象,基於高通量單細胞和單核轉錄組測序技術,通過對年輕任意進食組、年老任意進食組、年老節食組的20多萬個單細胞及細胞核的轉錄組分析,繪製了衰老和節食狀態下不同組織器官的分子網絡圖譜。分析該圖譜,研究者發現超過1/2的衰老細胞和1/4的衰老基因能被「七分飽」逆轉。

逐個細胞摸底:9大組織20萬細胞變老是啥樣?

研究團隊用大鼠做試驗,將一批實驗大鼠分為3組,分別是:年輕任意進食組、年老任意進食組、年老節食組。

衰老和節食影響大鼠多組織穩態的系統生物學研究

「年輕組大鼠用於對照,看中年階段的大鼠開始節食能不能延緩機體的衰老。」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曲靜對科技日報介紹,研究者從中年期開始對大鼠進行「七分飽」(任意進食量70%的卡路裡攝入量)幹預,持續節食9個月。

對於年老節食組的幹預相當於人類從中年(約40-45歲)開始節食,一直持續到70歲。

「我們分別對3組大鼠的皮膚、主動脈、棕色脂肪、白色脂肪、肝臟、腎臟、骨髓這7種組織中取到的細胞進行單細胞測序,對腦、骨骼肌這兩種組織的不同細胞進行單細胞核測序。」曲靜介紹,值得注意的是每種組織有不同的細胞類型。細胞種類的多樣性決定了組織器官的異質性和複雜性,導致各組織器官在衰老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細胞及分子特性,但是傳統的研究技術難以精確地揭示這些細胞類型特異性的分子變化及調控規律。

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能夠對數十萬包括不同種類的單個細胞進行測序,此次繪製的細胞圖譜中涉及到的細胞類型有百餘種。這是首個針對哺乳動物衰老和節食的跨越多個器官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研究,從不同維度系統地評估了衰老和節食對機體不同類型組織細胞的影響,揭示了節食通過調節多組織的免疫炎症通路進而延緩衰老的新型機制。

解讀圖譜,「七分飽」這樣逆轉衰老

平常生活裡,「老了」意味著皺紋變多、頭髮變白、跑不動了……這些都是生命個體的身體體徵,判斷細胞變老則需要細胞層面的「體徵」。

通多對年輕的細胞和年老的細胞的對比,研究者從細胞類型組成、細胞類型特異性差異表達基因、核心調控轉錄因子及細胞間信號通訊網絡等方面,尋找到衰老的表現,並全方位解析了衰老和節食對大鼠不同組織器官的影響。

通過「老少比」,科學家發現:

細胞種類變化,促炎細胞比例增加,半數以上可被節食抑制。研究發現,在9種被檢測的組織中均發生了衰老相關的細胞類型組成的改變,這些變化中半數以上能夠被節食所抑制。其中,與機體免疫調節密切相關的免疫細胞(如中性粒細胞和漿細胞)在年老大鼠的多種器官和組織中增加。此外,促炎型巨噬細胞相對抗炎型巨噬細胞的比例也有所增加。這些結果表明,多組織免疫炎症壓力的升高是衰老的標誌性特徵。更為重要的是,節食可以有效地逆轉免疫細胞比例在衰老過程中的異常變化。

基因表達變化,炎症相關基因表達上調,節食可逆轉1/4的基因表達變化。研究者發現衰老在不同組織和細胞類型中均引起基因表達的變化,其中超過1/4的變化可以被節食逆轉。這些可逆轉表達的基因主要編碼炎症反應和脂質代謝相關的調控蛋白和轉錄因子。

細胞間通訊變化,老年細胞通訊過載,節食可抑制。研究者構建了細胞類型特異的配體及其受體的調控譜,發現衰老導致多種組織的細胞間通訊過載。其中,多種與免疫細胞活化相關的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表達在衰老過程中異常增強,而節食可以抑制這些異常變化。這一觀察與細胞類型組成和基因表達層面上的分析所得到的結論相一致。

「衰老」標誌基因和驅動基因被發現

在數據挖掘中,研究團隊看到了多種基因的變化,結合此前的科研積累,他們發現了兩個有潛在應用價值的基因。

「S100a8等炎症相關基因在衰老大鼠的40餘種細胞中表達上調,而節食能夠在30多種細胞類型中抑制這種變化。此外,S100A8蛋白的血清含量隨衰老顯著上調,且能夠被節食逆轉,這說明該蛋白可作為衡量機體衰老程度的潛在分子標誌物。」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張維綺介紹。

此外,研究團隊發現衰老導致Ybx1基因(編碼一種調節mRNA轉錄、剪接和翻譯的蛋白)在多種細胞類型中的表達下調,而節食可以在超過20種細胞類型中逆轉這種變化。張維綺表示,通過人及大鼠的脂肪幹細胞的研究體系進一步發現敲低Ybx1可以誘發乾細胞增殖能力降低以及炎症因子釋放增加等細胞衰老表型。這些結果提示Ybx1可能是介導多組織衰老,且受節食調控的關鍵性節點分子。

該研究通過多種技術聯合應用,首次在多器官、多組織層面上系統地解析了機體衰老的細胞和分子變化規律,揭示了慢性炎症是哺乳動物機體和器官衰老的共性特徵,為衰老預警提供了新型生物學標誌物。

據介紹,該項研究由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中科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北京協和醫院、浙江大學、美國索爾克生物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完成。中科院動物所劉光慧研究員、曲靜研究員,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研究員以及美國索爾克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科院動物所馬帥助理研究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孫淑慧助理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耿令令副研究員以及中科院動物所宋默識研究員為並列第一作者。中科院動物所周琪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陳彪教授以及浙江大學郭國驥教授為共同高級作者。該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等項目資助。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編輯:嶽靚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科學家:「七分飽」可逆轉一半以上的衰老細胞!從今天起要管住嘴
    這不,最近科學家又有了新發現:「七分飽」能夠逆轉一半以上的衰老細胞!這對於注重健康和養生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福音。古代的那些帝王將相,做夢都沒有想到,原來少吃點還可以長壽!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科學院研究發現,堅持進行節食,將人體維持在「七分飽」的狀態,可以逆轉一半以上的衰老細胞和25%的衰老基因。同時,人體維持在「七分飽」的狀態,還可以抑制體內的炎症,促進炎症的好轉。
  • 科學家在實驗室成功逆轉衰老的人類細胞
    2018年8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很多人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機體衰老能被逆轉,當然這與現實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在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就通過研究成功逆轉了人類細胞的衰老,這或有望未來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抗機體退化的藥物。
  • 人能「長生不老」嗎?表觀遺傳學揭秘長壽,衰老有望被逆轉!
    熱量限制對衰老的影響同時也體現在生物鐘上。小鼠表皮幹細胞和肌肉乾細胞中的白日轉錄組會隨著衰老發生重編程,改變基因表達傾向。這種年齡相關的轉錄組重編程可以被長期的熱量限制所抑制。因此,細胞重編程可能具有重設衰老時鐘的能力。 從百歲老人和早衰症患者體內獲得的纖維母細胞都可以被誘導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s)。在體細胞重獲多能性的同時,端粒長度,基因表達譜,氧化應激和線粒體代謝功能等衰老相關特徵都會被重置。在表觀遺傳方面,OSKM的表達會引起大範圍的染色質重組。
  • 人類停止衰老的時代要來了?科學家從細胞和基因中發現逆轉衰老的線索
    科學家從細胞和基因中發現逆轉衰老的線索  黃琨 • 2020-07-02 18:04:41 來源:前瞻網 E4048
  • Nature封面文章|呂垣澄等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
    衰老過程導致器官功能退化,喪失再生修復的能力。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細胞表觀遺傳信息的丟失,例如DNA甲基化被擾亂,導致基因無法被正確地讀取和翻譯。衰老的細胞是否還能恢復年輕的表觀遺傳信息,進而恢復器官功能和再生能力?
  • 哈弗大學醫學院華人科學家發現逆轉衰老關鍵基因
    哈弗大學辛克萊爾實驗室剛剛在國際權威的自然雜誌發表了關於逆轉衰老的最新研究成果,復旦大學畢業的呂原誠(音譯)為該論文第一作者。研究發現,表達3種山中(Yamanaka)轉錄因子,即可以開關基因的蛋白:OCT4、SOX2、KLF4,就能將這些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
  • Nature封面: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或迎來變革性治療
    衰老過程導致器官功能退化,喪失再生修復的能力。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細胞表觀遺傳信息的丟失,例如DNA甲基化被擾亂,導致基因無法被正確地讀取和翻譯。衰老的細胞是否還能恢復年輕的表觀遺傳信息,進而恢復器官功能和再生能力?
  • Cell刊發新研究:逆轉衰老真的實現了
    的研究人員通過調節一些關鍵基因的表達水平,成功誘導分化後的成熟細胞成為胚胎類似細胞,實現了體外逆轉小鼠和人類細胞的衰老狀態。目前,學界的一種觀點是衰老是一個表觀遺傳狀態變化的過程,這些變化可以使基因表達更加活躍或受到抑制。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的工作無疑給這一觀點增添了新的證據。在細胞的生命周期中,基因活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調節。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改變基因活性的因素有:吸菸、汙染或者其他環境因素。
  • 逆轉衰老「時鐘」!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老齡小鼠已顯示...
    研究小組稱,這一成就代表了第一次成功嘗試「逆轉」青光眼引起的視力下降,而不僅僅是阻止它的發展蔓延。如果能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得到複製,這種方法將為促進不同器官的組織修復、逆轉人類衰老和年齡相關疾病的治療鋪平道路。
  • 幹細胞技術讓衰老細胞重煥活力
    研究發現,在實驗室培養皿中誘導老年人細胞短暫表達這些蛋白質,可以逆轉許多衰老的分子標誌,並使處理過的細胞與年輕細胞幾乎沒有區別。 通過比較標誌細胞年齡的甲基群,經過處理的老年細胞比未經處理的老年細胞平均年輕1.5到3.5歲,血管細胞甚至最高可以年輕7.5歲。
  • Nature子刊:逆轉皮膚衰老的關鍵在線粒體
    由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UAB)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Keshav Singh帶領的團隊發現,引發這一奇妙「現象」的突變發生在核基因中,關聯著線粒體功能。線粒體功能障礙引發衰老線粒體是維持細胞能量供給、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伴隨著衰老,線粒體功能也會逐漸衰退。
  • 全球首例逆轉衰老基因療法臨床試驗獲批
    Libella Gene Therapeutics, LLC (Libella)近日宣布該公司的抗衰老基因療法已通過哥倫比亞IRB的臨床試驗審批,公司宣稱此基因療法可以逆轉衰老
  • 重新編碼幹細胞或逆轉衰老
    塞巴斯蒂亞諾的研究項目則充滿野心:他希望逆轉人類的衰老。幹細胞是一類充滿潛力的細胞。它們能對自己進行重編碼,分化成具有各種功能的細胞,並在早期發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種功能性重編程過程通常伴隨著某種年齡重置,從0開始。塞巴斯蒂亞諾認為,如果能夠將這些不同類型的重編程過程分離出來,他就能建立一種全新的抗衰老療法。
  • 科學家成功逆轉這些衰老特徵 原來線粒體是關鍵
    同樣的小鼠,在線粒體DNA複製恢復後一個月後,出現了皺紋和脫髮的逆轉。左邊的小鼠是一隻正常的控制組的小鼠,用來進行比較。皺紋和脫髮是衰老的標誌。如果它們可以被逆轉呢?Keshav Singh博士和他的同事在伯明罕的阿拉巴馬大學開發了一個老鼠模型。
  • 《Natrue》子刊:幹細胞技術讓衰老細胞重煥活力
    研究發現,在實驗室培養皿中誘導老年人細胞短暫表達這些蛋白質,可以逆轉許多衰老的分子標誌,並使處理過的細胞與年輕細胞幾乎沒有區別。 通過比較標誌細胞年齡的甲基群,經過處理的老年細胞比未經處理的老年細胞平均年輕1.5到3.5歲,血管細胞甚至最高可以年輕7.5歲。
  • 戰勝衰老!哈佛科學家成功逆轉複雜組織的年齡,並恢復功能
    近年來,表觀遺傳學改變被認為是機體衰老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它會導致基因表達模式被破壞,進而促進組織功能和再生能力下降。DNA甲基化模式隨時間的變化甚至被認為是機體「衰老時鐘」的基礎。然而衰老個體是否保留了恢復年輕狀態所需要的路徑?以及如果保留有,那麼是否可以藉此安全地改善組織功能?
  • CAR-T細胞可用於逆轉衰老相關的疾病
    CAR-T細胞可用於逆轉衰老相關的疾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0 16:29:17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腫瘤研究所Scott W.
  • 逆轉衰老!可恢復端粒長度方法找到
    逆轉衰老!參與互動   逆轉衰老!可恢復端粒長度方法找到  為開發延緩衰老新藥鋪平道路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Sciencedirect科學資訊網27日消息稱,美國一個研究團隊在抗衰老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篩選了超過10萬種已知的化學物質,成功發現了能夠恢復小鼠體內端粒長度的小分子。相關研究發表在《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 西班牙研究人員利用細胞重新編程逆轉小鼠大腦關鍵區域的神經元衰老
    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22日報導,由西班牙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團隊使用細胞重新編程技術,逆轉了小鼠大腦一個關鍵區域(海馬區)的神經元衰老。這項發表在美國《幹細胞報告》雜誌上的研究顯示,一隻10個月大的小鼠體內的四種被稱為「山中因子」的蛋白質的表達,使得幾種衰老指標保持在6個月大的小鼠的水平上,並能使小鼠具有更好的記憶力。
  • 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 自噬與延長壽命的關係
    最近有言論稱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這樣就能達到延長壽命的功效。那麼,這是真的嗎?有科學家研究發現,飲食限制並不是吃什麼?而是什麼在吃你,這就是自噬。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限制飲食竟然可以延緩衰老,你聽說過這個言論嗎?相信這個言論讓不少吃貨們都不敢相信。最近,荷蘭的科學家在發表了一篇論文,其研究表明限制飲食可以延緩早衰症小鼠的老化,甚至預防DNA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