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 什麼是跨性別?真的可以治療嗎?

2020-11-23 中華網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什麼是跨性別?

跨性別(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這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分類定義,通常用來解釋與變性或異性裝扮癖相關的情況。醫學界也經常使用性別焦慮、性別認同障礙或性別認知障礙來解釋跨性別者。

圖片來源:Jari Jones社交媒體INS帳號 CK前段時間備受爭議的模特就是一名跨性別者

Jones首先是一位黑人,同時是一位跨性別女性,而她還有一位同性伴侶。紅泳衣女士(也是一名跨性別者,男性變性成為女性)是她的妻子。

跨性別這個詞是個集合名詞,它並不像LGBT中的LGB一樣單指性取向,它涉及到各種與性別角色部分或全部逆轉有關的個體、行為以及相關群體。不過,對於跨性別這個詞的定義問題還有很多爭議。

由於跨性別者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不像性取向在學術界已經有較為一致的結論,所以在各國各地的比例都不同。

國內沒有關於跨性別者人數比例的統計數據,但據香港大學專門從事性與性別研究的薩姆·溫特估算,在香港,每300個人裡有一個跨性別者。北京性少數機構跨性別小組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一些與跨性別者有關的論壇規模來看,這一人群的比例不會低於萬分之幾,而國外的統計資料有關這一人群的比例,則從十萬分之幾到百分之幾都有。

跨性別者不一定會進行醫學性別重整治療(medical gender reassignment therapy),而且他們可能也不會對這種步驟感興趣。有些跨性別者不主張通過手術來改變,而有些跨性別者迫切希望通過手術改變自己的生理性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變性人。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

等待她的是一段殘酷的性彆扭轉治療,包括注射、電擊、限制人身自由。

跨性別,指性別認同異於原生性別的人。

朱亦今年的生日願望是,變成一個女孩子。

臨近寒假,剛滿18歲的她,下課後匆匆打車去買了一個水果蛋糕回教室。朱亦的班主任和室友在黑暗中圍著蛋糕,等待朱亦許下願望、吹熄蠟燭的那一刻。

他們並非對朱亦那個未說出口的生日願望一無所知。大約兩年前,她先是告知了家長,而後在社交平臺上「出櫃」,宣布自己的「跨性別」身份。

跨性別,指性別認同異於原生性別的人。這意味著,朱亦並不認同自己身份證上的那個「男」,而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女孩子。

就在朱亦出櫃的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性別認同障礙/性別焦慮」(中文又稱「易性症」)從「精神障礙」部分除名。同年,我國衛健委印發ICD-11,要求積極推進ICD-11中文版全面使用。

18歲的朱亦希望變得更自信、更可愛。但最終,她所有寒假的學習和旅行計劃都未能成行,等待她的是一段殘酷的性彆扭轉治療,包括注射、電擊、限制人身自由,等等。

她從未想過這些事情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主導者是自己的母親。

「我只是個得了『雄化症』的女孩」

朱亦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傳統家庭,父親早年去世了,經商的母親獨自撫養朱亦和妹妹二人。在記憶裡,她幼兒園時期就喜歡看女孩看的動畫片,用粉色的書包、粉色的文具,「被人問到長大想幹什麼,我都會說想當魔法少女」。

兒時這些話只是被大人視為童言無忌。小學後,她依舊性格柔弱,「經常哭,像個女生」,因此時常被父親責打、被班主任體罰。從一次又一次的規訓中,她知道了什麼是「正確」與禁忌,學會壓抑自己,並像別人眼中的正常男孩一樣增大食量、努力運動,「求生欲讓我明白,裝成男的是對的」。

回想起來,她一直有想要變成女生的傾向,但就連面對自己都無法坦誠。同時,她開始真切地察覺到自己對男孩的情愫、對女裝的喜愛,以及對自己男性身體的厭惡。她初二開始患上抑鬱症,而後病情加重,常流淚至深夜,反覆糾結「假如我出生就是女孩子,那該有多好」。她多次去做心理諮詢,但心理諮詢師也未察覺到這是性別焦慮。

朱亦開始自殘,甚至曾試圖服藥自殺。那時父親已經過世,家人關心她的身體狀況,但並未深究她自殘的原因,以為只是青春期的焦慮和抑鬱,過了就好了。

朱亦的痛苦並不是跨性別群體中的個例。根據北京同志中心、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共同發起的《2017中國跨性別群體生存現況調查》,2060份有效問卷顯示,將近67.6%的受訪者曾經強烈厭惡自己的生理性別,72.8%對青春期發育有過強烈痛苦與焦慮。

轉機出現在高中。一線城市國際學校的開放風氣讓她有了性別平等、勇敢表達的觀念,同時壓抑之下她的抑鬱情緒愈發嚴重。2018年,她宣布「出櫃」了,成為學校裡唯一一個公開身份的跨性別者。年輕而觀念開放的老師、友好的同學,以及教學區兩個獨立的無性別衛生間,大大減少了她作為跨性別者在生活上的阻力。她感到被尊重、理解和支持,醫院抑鬱測試的結果表明,她的抑鬱症由中度轉為輕度。

朱亦開始相信,她只是一個得了「雄化症」的女孩子,「相信最終我的雄化症會被治好的」。

朱亦母親給她發的簡訊,希望她「悔過」。

相關焦點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網友熱議:跨性別是什麼意思?到底...
    虎撲7月22日訊        近日,一則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的事件在網絡上傳播。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朱亦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傳統家庭,父親早年去世了,經商的母親獨自撫養朱亦和妹妹二人。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 網友:父母...
    等待她的是一段殘酷的性彆扭轉治療,包括注射、電擊、限制人身自由。跨性別,指性別認同異於原生性別的人。朱亦今年的生日願望是,變成一個女孩子。臨近寒假,剛滿18歲的她,下課後匆匆打車去買了一個水果蛋糕回教室。朱亦的班主任和室友在黑暗中圍著蛋糕,等待朱亦許下願望、吹熄蠟燭的那一刻。
  • 跨性別罪犯到底該關在什麼監獄?
    儘管性別多元文化逐漸被廣泛接受,然而在監獄,跨性別者到底該關哪裡依然是個問題。不僅外界對此感到好奇,當局也頗為棘手。跨性別囚犯面臨著什麼?在英國,如果跨性別者想要自我認同的性別得到法律認可,必須獲得性別識別證書(GRC)。然而GRC審核流程複雜又漫長,至少需要五年,等不及納入司法系統的罪犯,將根據出生性別納入監獄。這樣的處置方式曾經造成了大量慘劇,21歲的Vicky Thompson就在男子監獄中自盡,此前的每一天她都在這裡受盡凌辱,包括被逼吞糞這種隨意惡作劇。
  • 不被理解的跨性別者:與母親爭吵半生,只為一個籤名……
    更多時候,發生在跨性別群體與家庭之間的衝突,遠比王佳寧的遭遇更激烈。「我離家出走了。」在向家人「出櫃」後,當時剛過18歲的「流光」獨自一人,從老家跑到了成都,如今已在外面獨自生活了近兩年。「流光」留著一頭漂亮的長髮,長相秀氣,終日身著女裝的她,看上去就是一個小姑娘。
  • 跨性別什麼意思什麼梗? 跨性別者的定義很廣呦
    跨性別什麼意思什麼梗? 跨性別者的定義很廣呦時間:2020-03-31 16:5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跨性別什麼意思什麼梗? 跨性別者的定義很廣呦 跨性別(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
  • 跨性別女性的大腦灰質和白質體積
    Busatto, Carmita Helena Najjar Abdo 發表時間:2018/01/15 數字識別碼: 10.1038/s41598-017-17563-z 原文連結:http://t.cn/EL5XGlK 許多先前的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研究報導了大腦形態的性別差異
  • 艾倫佩吉宣布為跨性別者怎麼回事?跨性別者是什麼意思?
    2日,演員Ellen Page 艾倫·佩吉(《傘學院》、《朱諾》、《盜夢空間》、《X戰警:逆轉未來》、《水果硬糖》)發表聲明稱自己是跨性別者,非二元性別,代詞為he/they,現在名字叫Elliot Page 艾略特·佩吉。2014年,佩吉正式宣布出櫃,2018年與女友Emma Portner結婚。
  • 時差播客:酷兒、跨性別與情感理論
    這裡我想替聽眾們請兩位嘉賓來評價一下這場爭論,同時再提兩個相關問題:一個就是說酷兒理論和跨性別研究到底什麼關係? 為什麼這幾年大家忽然開始談論跨性別研究了,它是通過酷兒理論衍生而來的嗎?還是說這兩個理論本身是並行的?
  • 跨性別者小小霏:在錯誤的身體中,人們努力成為自己
    把過去都忘掉可以過得更好。小小霏在北京同志中心的《被罵變態、妖怪,但今天我們站出來,為自己發聲》跨性別者專訪中說:我在以前生活的城市經常會聽到別人的大笑,那是一種很恐怖的笑聲,我特別想找一個地方鑽起來,但是我不知道可以去哪裡」。
  • 《翠絲》這次是跨性別
    其實大雄一直能在打鈴哥這裡得到共鳴,因為他們都是跨性別者——就是對自己的性別並不認同,他們一直活在壓抑和痛苦中,被迫接受性別帶來的壓力。在大雄的促成下,阿正的骨灰終於被領回,兩位老友和阿正的愛人阿邦把骨灰撒向了香港的海裡。
  • 那些被趕出廁所的人:三個跨性別者的真實故事
    我們和幾位跨性別者聊了聊,想知道到TA們真實的生存狀況。名詞解釋:跨性別女性:那些或多或少自我認同為女性、自我呈現為女性、或作為女性生活的人,儘管這不符合TA們出生時被指派的生理性別,直觀可以理解為「男跨女」。跨性別男性:那些自我認同為男性、自我呈現為男性、或作為男性生活的人,直觀可以理解為「女跨男」。順性別:指性別認同與自身生理性別一致的人,意義通常與跨性別相對。
  • 《翠絲》:撐開主流電影的性別局限,這是一部跨性別的誠意之作
    而一旦演員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時候,就會看電影本身是否有足夠讓好演員發揮的空間、還有劇本能不能讓觀眾有感而發,這是衡量一部電影的基本水準。非常有誠意的作品《翠絲》手持一副好牌,元素應有盡有。我們雖然時常能在電影中廣見各類型的取材故事,以跨性別為主題的電影,但《翠絲》作為華語電影中少數願意挑戰以跨性別作為主軸,將時代背景拓及香港高壓的社會氛圍,帶著保守中產階級對於家庭的窠臼與標籤,進而反思跨性之於普世的刻板認知。不流於表面或誇張喜劇化的,這方面相關題材真的不多。
  • 流動的性別:除了男性/女性,我們如何描畫「性別」的多樣性?
    「我不是很清楚我是否真的可以說我曾是個女孩——很長時間以來,我在某種程度上是個男孩。我不清楚,誰又清楚呢?這是會變化的。」——蒂爾達·斯文頓毋庸置疑的是,在今天,傳統的二元性別體系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鬆動。人們對於性別的理解早已超越生物性徵,走向更為彈性與複雜的社會學建構。
  • 流動的性別:除了男性/女性,我們如何描畫「性別」的多樣性?
    「我不是很清楚我是否真的可以說我曾是個女孩——很長時間以來,我在某種程度上是個男孩。我不清楚,誰又清楚呢?這是會變化的。」——蒂爾達·斯文頓毋庸置疑的是,在今天,傳統的二元性別體系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鬆動。人們對於性別的理解早已超越生物性徵,走向更為彈性與複雜的社會學建構。
  • 什麼是性別?
    什麼是「性別」?性別就是「男女」嗎?如何判斷?有沒有「其他」的性別?
  • 高中生拍"跨性別"電影挑戰女裝 校方:題材敏感
    電影講述「跨性別」中學生的故事影片《逃離》講述的是一名跨性別高中生對自我性別的探索。所謂的「跨性別者」(transgender)指的是心理性別與生理性別不一致、不認同自己生理性別的人。影片主人公張望安是一位高中男生,但心裡總是覺得自己應該是女生,而且他只敢在家長不在家的時候穿裙子、化妝、塗指甲油。
  • 性別研究系列之——從《翠絲》說起
    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去批判這位「用心良苦」的妻子,而我又到底在這位女性身上懂得了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類妻子的形象在現如今仍舊普遍存在。我們應如何去維持,去經營愛情乃至於婚姻,這值得每一個人去思考。我看錯你了,佟立賢,你走吧。《翠絲》對平權問題的討論極盡諷刺。大雄的兒子立賢曾經和母親安宜激烈的討論平權問題: 「老媽你知道你想法有病嗎?
  • 影后惠英紅新作《翠絲》,跨性別影片,觀眾說:尺度有點大
    影后惠英紅繼《血觀音》斬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後,在去年11月22日出演一部跨性別電影《翠絲》,再獲「最佳女配角」。而且這部影片,也令男主大雄的飾演者姜皓文,從最佳男配晉升到金像獎影帝的提名。他自己更是直言,陪跑多年,竟然可以成為擁有一次影帝提名的光環,太出乎意料了。
  • 被辭退的跨性別者:打平等就業權官司 我只想作個符號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被辭退的跨性別者:打平等就業權的官司,我只想作一個符號 | 深度對話採寫/高慧萍在法庭上的跨性別者小馬(中)小馬沒想到自己被辭退。因為公司以前跟我說,公司是比較開放的,他們說公司包括現在和離職的有多少對LGBT,但我事後覺得他們理解的LGBT只是對於G(男同性戀者)的包容,不包括對T(跨性別者)的包容。深一度:你去做手術前,肯定要有請假的問題,當時你說明了去做一個什麼手術嗎?公司的反應是什麼?
  • 艾倫·佩吉宣布為跨性別者,直言內心很害怕,面對攻擊不會再沉默
    近日,好萊塢知名影星艾倫·佩吉發布聲明,宣布自己為跨性別者。 既在自我認同上,屬於跨性別女性,非明確男女性別。至少在心理上,並不僅認同自己當前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