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突然失去了方向,迷茫和焦慮,不知活著是為了什麼?

2020-12-04 林山清泉

這樣的人生體驗,一般來說是中年向老年過度的這個階段比較普遍。

有一種人平平穩穩工作幾十年,每天就是為己為家,為妻兒老小,天天奔得起勁,感覺踏實。他退休後,生活無憂,只是精神上落空難受。沒了原來的圈子,多了許多陌生。再也沒人事事都買你的帳。他懷疑人生,說很迷茫沒了方向。他可以知足,但是他不甘心自己老了。社會就是個舞臺,主角已經換了,又何必過多地搶鏡露臉呢?

相比之下,還有不少人到了這樣的年齡,收入減少,開支增大,可謂是兩面夾擊,天地不靈。日子過得天昏地暗,走投無路,求死之心都有,那是真正的悽苦無助。

現在各行各業生存都不容易,利益至上,競爭激烈。我們適應不了,掉下隊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活法呢?我掉隊乾脆就按掉隊的走法,不爭不搶把路走完!

其實掉隊的不是我一人,你該看看世上,可有哪個不是掉隊人?蹦躂高一點矮一點,時間短一點長一點,最終又有什麼區別呢?

既然已知所有人的方向和結果都一樣,也就不必一路憂苦!本來沒什麼好迷茫,你又為什麼而焦慮!

既然已知所有人的方向和結果都一樣,也就不必一路憂苦!本來沒什麼好迷茫,你又為什麼而焦慮!

古人有詩為嘆:

豔冶隨朝露,

馨香逐晚風。

何須待零落,

然後始知空。

為了最終不能生活而生活,這生活的邏輯確實難於安立。

生活是不是該另有去處……

探討生活,歡迎點評,請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回答:人到中年突然失去了方向,每天焦慮迷茫,該怎麼辦?
    我是江山,也是人到中年,這麼多年來也和你一樣,一直處在焦慮迷茫甚至是抑鬱狀態,也許和你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也相信我們這一代人會有很多人都會在不同時期或多或少有這種問題的存在。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一度有所好轉的焦慮迷茫,越發嚴重,甚至對未來感覺恐懼不安,不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因禍得福,幸運的是,正是在家隔離的這一時期,我強迫自己沉下心,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中華文化、特別是王陽明心學中,汲取聖賢智慧,把內在心燈再次點亮,一掃心中陰霾,活出自我,找到了自我的價值和人生的方向。
  • 失去方向、感到迷茫的你,下一步該怎麼辦?
    迷茫,是現代人不少見的一個詞。因為人們很容易在生活中失去方向,不知所從亦不知所終。為什麼會沒有方向?因為沒有志向,許多人從未立過志向,而且不知道立什麼志向,更不知道如何實現自己的志向。但我們的身邊也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一直都昂揚奮進,一路像打雞血,每天都有完不成的目標,他們甚至不會覺得累。因為他們有方向,因為他們很早就立下志向,並一直踐行著。因為一直行走在夢想的道路上,所以即使一時的迷茫也會因為有了大方向而能迅速調整自己。
  • 郭京飛「患癌」崩潰痛哭:人到中年,活著就像一場煉獄
    01人到中年,活著就是一場煉獄作為今年年初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劇,毫無疑問,《我是餘歡水》實憑藉其優秀的劇情走紅。……在這無數的場景中,在地下車庫裡抽菸的中年男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疲憊和軟弱,然後才敢面對老婆和兒子……有人說:人到中年,我們都活成了餘歡水。的確,到了中年,壓力似乎變成了空氣中的一部分,無處不在,無處可逃。
  • 今天我們說說,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的永恆的話題
    但是,我以為,無論哪一個人,無論你為什麼而活,你存在這個世界多久,你生命的最終追求都是為了提升現有生命的層次和境界。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走一回,都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自己人生最終追求的目的是什麼,因為關於這個問題的不同思考和不同答案,直接影響你一生的生命走向和最終的人生價值的實現。
  •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一生也未知,稻盛和夫用8個字就道破
    到哪裡去?這是人生的終極三問,很多哲學家也解釋不清這幾個問題。我們可以搞不清楚這幾個問題,但是要明白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很多人就是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一輩子過得稀裡糊塗。別人上學他上學,別人結婚他結婚,每一步都按照固定的路線走,卻失去了自己生命獨特的意義。在日本有位88歲的老人,他是世界著名的經營之聖,是很多人稱讚的,集企業家哲學家於一身的人。他就是稻盛和夫。
  • 人迷茫時該怎麼辦?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情緒蕭條期,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迷失階段,不知道迷茫的感覺會不會,針對每個人的性格各異也會不盡相同,但我想迷茫該是突然間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標,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安全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樣的選擇,以及不知道自己能做出怎樣選擇的一種孤獨狀態。
  • 劉德華自曝創傷後遺症:人到中年,健康是一種責任
    魯豫追問他:「你在怕什麼呢?」劉德華毫不猶豫地說出了一個字:「家。」的確,人過中年的劉德華,早就不是曾經那個可以為了工作奮不顧身的「孤膽英雄」,他的肩上扛著的是一個家庭的命運。可如果一定要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價,那便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不負責。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失去了你,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就好比打開了一扇通往深淵的門。北京衛視《檔案》欄目,曾經曝光過央視主持人羅京在去世前的一段遺言。
  • 人生迷茫,找不到方向怎麼辦?你需要考慮清楚這些問題
    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怎麼辦?你需要考慮清楚這些問題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自己,前路一片迷茫,不知道做什麼才能夠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這很正常。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讓自己感到迷茫的時刻,但怎麼主動去調整自己,啟動思考,讓自己走出困境,才是積極的做法。
  • 《重來也不會好過現在》重新看待和思考自我是擺脫中年危機的法門
    關於什麼是「中年危機」,心理學上有一個定義:「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廣義上講,中年危機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的關卡和危機。」很多人覺得中年危機裡充斥著悔恨、錯失、壓力、恐懼、焦慮與迷茫,那感覺正如35歲的但丁所說:「在人生的中途,我發現我已迷失了正路,走進了一座幽暗的森林。
  • 人到中年,又想回渭南
    小班中班選擇了一家普通的私立,哼哧哼哧的繳了兩年學費後,2020年9月開學的時候,家長奔走相告:幸福來的太突然!有一大批私立幼兒園轉了個公辦。這個操作雖然姍姍來遲,還要給政府點讚。家長對幼兒園環境,場地,夥食有期待,而在教什麼和怎麼教上,因為辦園理念上的差異,師資的差異,大綱的差異和家長想法的差異上,公立私立幼兒園之間,不同幼兒園之間是有區別的。
  • 人到中年,做一個「絕情」的人
    人到中年,要學會「絕情」一點,擺脫無味的親戚圈,退出無聊的同學群,刪除不聯繫的陌生人,丟棄不值得的情與愛,放棄過往的前塵舊事,輕裝前行。生活為了柴米油鹽本就不容易,若是再給自己招惹一些討人嫌的事情,不僅會失去了過日子的耐心,還會陷入無盡的糾結中,傷神又傷身,得不償失。
  • 人生的意義,迷茫中前進,前路黑暗也光明
    人的一生,沒有人能夠鬧得明白。 活著的意義在哪裡,人從一生下來就奔向終極目標「死亡」。已經註定了死亡,那就要尋找活著的意義。每個人,生來有他的價值,重要的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現在的我,在遙想未來,未來是未知的,卻又清晰可見。因為終點就在那裡,你不來他不去。面對未來的勇氣,一半在於現實的責任,一半在於享受未知的神秘感,享受生命的過程才是最大的樂趣。
  • 國航乘客高空洗手間自殺,人到中年,人生半坡:你才是自己擺渡人
    搶救過程中,男子在彌留之際還曾說到:不要救我,不要救我……這名乘客自殺的決心非常堅定。這一則新聞霎時間引發網友熱議。人到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半生已過,突然對人生迷茫了,對事業失望了,也對這世界徹底灰心了。社會競爭越來激烈,各地方貧富懸殊也太大了。尤其是上有父母,下有老小的。人總是有這樣和那樣的坎,事業,感情,家庭,金錢都有可能成為壓倒我們最後一根神經的稻草,可是只要想想人生不易,能活著更不易,珍惜這一世的緣分,活著!其實堅強是什麼,就是咬著牙堅持著,只要沒死掉,一切都會過去的。
  • 38歲浙大學霸Facebook總部跳樓: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38歲的他,突然對人生迷茫了,對公司失望了,也對這世界徹底灰心了。 於是學霸爸爸從來沒受過的委屈,為了兒子全部都受了。 讀書才幾天,老師就把學霸爸爸叫到辦公室,當面說:你家孩子有多動症。還是別上學了,什麼時候好了,什麼時候再來。 學霸爸爸聽完束手無策,自己當了一輩子的優等生,可是居然會有這樣一個熊孩子。從來沒有想過,原來自己的孩子會這麼不完美。
  • 武漢殯儀館排起百米長隊:人到中年,最怕父母變成一張照片
    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對著車子遠去的方向,長跪不起。在【鳳凰新聞】的採訪中,倩倩說:「以前不覺得媽媽在有什麼,但當我再也得不到了,感覺就像在黑暗的寒夜裡,突然被撤去裹身的棉被,暴露在無盡的暴風雪裡。」截止今天,因為新冠疫情,國內已有3314人離世。
  • 夜讀丨38歲浙大學霸Facebook總部跳樓: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38歲的他,突然對人生迷茫了,對公司失望了,也對這世界徹底灰心了。2別把公司當成自己家老闆不是你父母羅振宇說的好:「職場中最大的謊言,就是老闆對員工說:你放心,我不會虧待你的。」現代職場關係的本質,其實是利益交換。
  • 人到中年的窘迫,從這幾位男演員的處境就可以看出
    多數人到了不惑的年齡,那些兒時的夢想早就隨風而逝,曾經理想的翅膀也拿出來煲湯了。回顧反思前半生,我們沒有唐僧般的信仰,缺乏孫悟空般的能力,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離成佛得道還有十萬八千裡。自己是停下腳步改變方向,還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猶豫中迷茫疑惑、焦慮不安、蹉跎歲月。
  • 人到中年,一無所有,咬緊牙關做好這3件事,才有可能改變現狀
    人到中年,一無所有,咬緊牙關做好這3件事,才有可能改變現狀老張四十歲了,最近突然非常的感慨,因為他發現,自己大半輩子過去了,卻依舊一事無成。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幻想過現在的自己應該是何模樣,怎麼著都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在事業上,老張現在還只是公司的一個普通職員,並不是一個管理層。他看到網際網路上的那些文章,心都直哆嗦,害怕自己隨時被辭退。
  • 人生迷茫、焦慮、不知所措怎麼辦?牢記這3點,讓你豁然開朗
    ,從以學習為導向變成價值輸出為導向,無法適應職場的節奏,做事方式,為人處世19年決定回國,人生的急轉彎,我不知道下一個路口在哪裡20年開始創業,找不到正確前進的方向,感覺每天都在努力,但又像在原地打轉,看不見成果和未來從18歲成年到32歲,懵懵懂懂14年,一路摸爬滾打,
  • 人到中年,「命苦」老得快,多半是缺這4樣東西
    至今也還記得當年春晚上,小品《不差錢》中的那段經典對白:小瀋陽說:「錢是身外之物,人最痛苦的是什麼,人死了,錢沒花了。」趙本山老師反駁道:「人這一生最最最痛苦的是人活著,錢沒有了。」更何況,一個中年人的朋友和圈子,也決定了他下半生的高度。和懂得感恩的人相處,意味著你也心懷善良;和有誠信的人交朋友,意味著你也有責任擔當;而你所身處的圈子,更是無形中透露出你的見識和格局。所以,人到中年,要多交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