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奧丁和託爾之名!維京海盜在歐陸沿海的瘋狂肆虐

2021-01-21 History心發現

公元8到10世紀的歐洲,是維京海盜橫行無忌的時代。他們從寒冷的北歐出發,駕馭著長船縱橫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風雨來去,無人可擋,巴黎、亞琛、約克、盧卡……一座座重鎮在維京人的肆虐下一度化作廢墟。這群來自北國的野蠻人數量並不多,也不具備超越時代的裝備,為什麼能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呢?這一切都要從維京人的最初歷史說起。

維京劫掠的起始

貧瘠的北歐,每過一段時間就要向歐洲腹地傾瀉過剩的人口。襲擊羅馬共和國的條頓人和辛布裡人來自日德蘭半島,哥特人則是從斯堪地那維亞遷移到中歐,接著再進入羅馬帝國。維京時代最大的受害者——撒克遜人,最早也居于波羅的海沿岸和什勒斯維希地區,在侵入英格蘭之後和當地凱爾特土著融合後才逐步文明化。

但8世紀開始的維京侵襲,與此前的北歐蠻族流動大有不同,過去是沿著陸地,現在卻是通過海洋。

這是因為羅馬帝國滅亡之後,隨著日耳曼人的文明化,文明地區的範圍反而擴大了許多,這就意味著維京人有了更多的搶劫目標。不過,北歐野蠻人的數量面對文明民族有著巨大的差距,他們要想奪取土地和財富,就需要更加靈活機動的作戰方式。

瑞典人較少參與劫掠活動。瑞典南部擁有相對平坦的土地可以開墾農田,東面是廣袤的東斯拉夫人地帶,與歐亞草原走廊相接。瑞典地區的維京人大量向東進發,從事貿易活動,因為貧困而分散的東斯拉夫人並不適合進行劫掠,但通過他們聯通東方的貿易路線卻可以獲得驚人的財富。

當時還極為落後的東斯拉夫人也非常歡迎來自瑞典的維京人,著名的留裡克家族被迎接過去做首領,建立了綿延七百年的留裡克王朝。

而崎嶇寒冷的挪威,或是擴張空間被查理曼帝國封堵的丹麥,都不得不選擇向海上進發。這些劫掠和殖民活動往往是由中下層維京人自發發起而非王族指揮,充滿激情和活力。

維京長船

說到維京劫掠,就不得不提他們最重要的機動工具——維京長船。維京長船以造型優美著稱,體型修長而窄,只有單層甲板,主要採用北歐盛產的橡樹木板疊接而成。長船的驅動依靠風力和人力結合,有風帆也有划動所需的槳。

吃水極淺的長船行動迅速,有時候能達到他們對手帆船的五倍。它們能在幾乎任何水域靠岸,能夠輕易穿越橋梁,在最狹窄的河流支流機動如風。憑藉著長船,彪悍的維京人能夠迅速襲擊多個城鎮,並在敵人的軍隊趕到之前消失無蹤。

當然,這些簡陋卻實用的長船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長船船體開放,沒有船艙,也沒有其他任何固定的遮蔽物。多數船隻上倒是有帳篷,但只供首領使用。面對惡劣的天氣,水手只能咬著牙在甲板上苦熬,凍死者會被直接扔進海裡。

雖然長船的製造周期很短,但其防水性能相對缺乏保障,時間一長就會漏水,必須要人工舀水。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有七個人划槳,就必須有六個人舀水。如果舀水速度跟不上滲水的速度,船隻和人員就會一同沉入海底。

正因為有這樣大的風險,維京人的海上傳奇才無法複製。只有徹底視生死於度外的野蠻勇士才能駕馭這樣的長船,徵服每一片狂暴的水域。

維京人的對手們

我們都知道,當時西歐的虛弱,是維京人得以橫行無忌的又一個關鍵因素,在查理曼的時代,維京人完全不敢像之後那樣膽大妄為。那維京又是如何直接對抗那些龐大的歐陸王國的呢?

實際上,東法蘭克王國國王日耳曼人路易曾經威脅丹麥國王霍裡克,以戰爭威脅迫使霍裡克屈服,稱臣納貢。霍裡克甚至沒收了拉格納·洛德布洛克劫掠巴黎獲得的戰利品,將其送給日耳曼人路易。

顯然,就歐洲大陸而言,各國的總體實力並非維京國家所能對抗。維京人得手依靠的,是己方極高的機動性和對手內部的不協調。

查理曼去世後,西歐的法蘭克國家鬥爭不斷,內部陷入封建割據,這使得維京人可以藉機肆虐。此外,這些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們似乎沒有學會他們羅馬老師的後勤體系和動員體系,這就使得他們有能力進行會戰,卻難以贏得戰爭。

一開始,維京人的裝備也比不上法蘭克各國的軍隊,他們缺乏當時歐洲常見的盔甲,只有維京劍較為鋒利。在空曠的原野地區,維京人常常因為缺乏防護而被擊敗。不過隨著對法蘭克諸國的劫掠和攻擊,維京人很快改善了武備,包括頭盔、甲冑、槍矛、盾牌和弓弩。

法蘭克民兵因為土地的束縛,每年能夠徵召的時間很短,徵召所需的時間卻很長,這就讓機動靈活的維京軍隊有了極大的操作空間。加上國王和貴族之間的不團結,使得維京人壯大到一定程度後,能夠直接威脅西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勒索貢金。

在英格蘭,維京人顯得更加肆無忌憚。8世紀的英格蘭雖然未曾統一,但文化繁榮昌盛,經濟快速發展,處於「諾森布裡亞文藝復興」當中,與查理曼的加洛林文藝復興交相輝映。修道院在英格蘭各地開辦學校,培育了眾多知識淵博的學者。

海洋的庇護使得盎格魯撒克遜人變得重文輕武,他們將財富大量儲存在海邊的修道院內,將海岸當做天然的天塹。

當時,整個西歐都缺乏像樣的海軍,因此維京人來到英格蘭這片海岸線極長卻幾無設防的寶地之後得以大快朵頤。他們從海邊深入內地,不斷通過殺戮抽取英格蘭的血肉。

維京人對於愛爾蘭的入侵都始終未能深入腹地,卻幾乎徵服整個英格蘭,看起來的確讓人意外。這是因為毗鄰北歐的英格蘭所遭受的入侵維京人規模相對龐大,而維京人長期的劫掠又起到了給英格蘭放血的效果,使得英格蘭人充滿了對維京人的恐懼。

但即便是如此,著名的無骨者伊瓦爾入侵時在兵力上仍然無法勝過英格蘭七國中的諾森布裡亞王國。只是因為國王埃拉和王位競爭者奧斯伯特的爭鬥,才讓伊瓦爾得以襲取約克城,但埃拉和奧斯伯特聯手起來集結優勢兵力反攻時,卻被引進城內殺死,諾森布裡亞大軍隨即潰散,諾森布裡亞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就這樣被維京人拿下。

維京人扶持了傀儡國王埃克伯特代為管理,就獲得了諾森布裡亞的資源,而更多的維京增援也來到英格蘭。他們憑藉著諾森布裡亞的資源為基礎,經過十年苦戰,才得以徵服東盎格裡亞和麥西亞(雖然此前東盎格裡亞已經一度屈服於維京大軍,向他們提供補給)。

顯然,英格蘭各國各自為戰,以及維京人在約克城的大勝利,是維京人能夠以較少的兵力徵服英格蘭的原因。在統治英格蘭的問題上,維京人一方面擅長利用在地勢力,另一方面又廣泛移民來強化控制,而風雨飄搖的英格蘭,只能由威塞克斯的阿爾弗雷德大王來拯救。

維京徵服的落幕

公元911年,維京人首領羅洛接受了西法蘭克國王查理三世的冊封,成為諾曼第公爵,由劫掠者變為法蘭克王國的守護者,為王國守護北疆。

維京人長期的肆虐使得西歐的金銀儲備枯竭,沿海地區荒廢。同時,他們也強化了防禦,包括修建各種各樣的橋梁和堡壘來限制維京人的行動。在英格蘭,阿爾弗雷德大王還創建了海軍來對抗維京人的長船。這樣一來,維京人獲得戰利品就越來越難了。

斯文一世和克努特父子對於英格蘭的入侵,是維京徵服的最後一搏。需要指出的是,這時,以中下層維京人組成的團體已經沒有發動入侵的能量了,北海帝國對英格蘭的入侵,是以克涅特林加家族的王權為基礎,匯集了丹麥、挪威、瑞典的力量。

但英格蘭人不滿維京人的統治,反抗不斷。當克涅特林加王朝君主哈代克努特去世後,英格蘭人拒絕再接受維京人統治,從諾曼第迎回僑居的先王埃塞爾雷德二世之子愛德華加冕,復闢了威塞克斯王朝。

而諾曼第公爵徵服者威廉對於英格蘭的徵服,是已經徹底法蘭西化的諾曼人進行的,已經和維京時代和維京人沒有多少關係了。

小結

維京人及稍後的馬扎爾人常常被渲染為匈人王阿提拉那樣強大而恐怖的存在,事實上他們的實力還遠比不上曾差點把拜佔庭帝國逼到絕境的阿瓦爾人。維京人數量不多,軍隊常常只有幾百人,他們雖然看起來縱橫無忌,但實際上在小小愛爾蘭都難以打開局面,在四分五裂的英格蘭也陷入苦戰。

維京人逼迫法蘭克國王納貢的成就,展示出一支實力有限的野蠻民族將機動性發揮到極限之後,能取得成果的上限。他們風雨滄海的戰狼歲月,也確實是那個時代的一幕幕傳奇,但維京人終究也厭倦了殺戮劫掠,他們不可避免的融入了先進的歐陸基督教文明之中,除了奧丁和託爾的傳說,仍在訴說著維京人史詩般的勇氣和力量。

相關焦點

  • 北歐神話十大高手排名,奧丁僅僅第九,託爾未入前三
    和託爾可以說是宿敵,託爾釣魚時曾險些釣上耶夢加德,而託爾出使冰雪巨人領地時,也將耶夢加德變化的貓舉起了一隻腳;諸神黃昏中,耶夢加德和託爾正式對決,雖死於託爾之手,但其毒液滲透了託爾的體內,於是託爾與之同歸於盡。
  •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解讀極光之下的維京海盜
    他們是農民,也是海盜;是出色的水手,也是英勇的戰士;是旅行貿易的航海家,也是無惡不作侵略者。  這個民族,是英雄和戰鬥的民族——它叫維京。他們駕駛著一艘艘船頭雕刻著龍頭的長船(Longship)在北歐海洋上劈波斬浪,神出鬼沒地襲擊歐洲海岸。
  • 闡述中世紀時期維京人的文明,以及維京人的起源
    後來,在9世紀左右,海盜們變成了海盜,他們在海上航行,尋找新的定居點,然後賣掉戰利品,用武力把他們趕走,這使他們在歐洲的統治下變得可怕。維京人的政治組織人們認為,這些村莊的最高權威是國王,他得到了首領的頭銜。
  • 維京「海盜」:殘暴的戰士,高超的水手,歐洲傳奇還是烏合之眾?
    ,也顯現出維京人的強大之處。 維京人在歐洲的劫掠活動甚至不能說是小打小鬧,相反擁有相當大的規模,這也是令歐洲談之色變的地方。實際上把維京人的行動和普通的海盜聯繫到一起是不準確的,儘管必須承認在早期的歷史中他們確實猶如影視劇中的海盜一樣幹的是打家劫舍的勾當,但他們並非是洗劫完成以後就迅速消失在茫茫大海裡,相反他們對土地也擁有相當熱切的興趣。
  • 維京擴張:歐洲迎來海盜時刻
    公元8-11世紀,生長於北歐(今天挪威、丹麥、瑞典等)地區的維京人,對歐洲沿海和不列顛島嶼展開對外擴張活動,足跡遍布歐洲大陸乃至北極。 擴張時間從8世紀,持續到11世紀中晚期,長達近400餘年,這一時期也因此被稱為「維京時代」,又稱為「海盜時代」。
  • 《維京時代與英格蘭》:差點被遺忘的北歐神話
    「被遺忘的神話裡有誰的曾經,我們的淚變成故事裡的風景,故事裡的北歐有海盜在盛行,那是我們熟悉親切的族群」……這首歌,曾經是我的最愛,陪伴我度過了一段青春時光。它的歌名叫《北歐神話》,是著名女團SHE所唱的。提到北歐神話,你們會想起什麼呢?十二主神?巨人?精靈?眾神之王奧丁?在北歐神話的世界裡,神不是萬能的,世界也不是永恆的。
  • 北歐海盜如何變身《維京:王者之戰》中的忠誠傭兵
    俄羅斯史詩電影《維京:王者之戰》定檔於2017年12月1日起在國內上映。在這部號稱俄羅斯第一神片的電影中,奪人眼球的自然是幫助弗拉基米爾王子奪回王位的那群,彪悍而又忠誠的維京僱傭兵。這與大眾印象裡的北歐「海盜」的形象無疑有所反差,但本片並不是戲說歷史——實際上,傭兵傳奇正是維京時代壯麗史詩的最後一幕。
  • 騎馬與砍殺戰團資料片《維京徵服》更新到2.054
    為奧丁徵服這地上的國,還是守護吾主的羔羊?【維京徵服】等你來戰!「維京徵服」(Viking Conquest),是戰團的資料片,由「不列顛統治者」(Brytenwalda )的製作小組完成的。背景設定在英國,挪威和丹麥。有單人遊戲劇情以及傳統的沙盒遊戲模式,同時提供新的多人在線遊戲模式。
  • 在一場神聖的皇家戰鬥中,誰將勝出奧丁、託爾與北歐諸神?
    在一些非猶太基督教信仰的,神之間有一場討論會,奧丁和巴爾德,赫爾墨斯,墨丘利,卡利,甘尼薩,洛基等等,關於如何應對,猶太基督教的啟示。不用說,他們都對這個「暴發戶」的西方宗教現在,決定他們的命運感到相當憤怒。遺憾的是,我們沒有機會目睹,這一輪的爭鬥。
  • 從榮耀戰魂說起:淺談歷史上真正的維京人
    ,那一斧劈死牛的威力不容小覷,遊戲雖然是玩過了,但歷史上的維京海盜是否如同遊戲裡那樣英勇無畏、所向披靡呢?隨著長久以來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維京人的勇氣和冒險精神已經融入西方文化中,他們殘暴而勇猛,具有開拓精神,總是在大海上旅行,戰船就是他們的移動房產,反觀我們這些坐在電腦前碌碌無為的宅男,不覺得這些北歐海盜vikings才是男子漢的代名詞麼?
  • 《刺客信條:英靈殿》中維京與英靈殿到底什麼關係?
    為了做這一期節目,小雨查閱了相當大量的文字視頻資料,並結合自身的感受,將為大家帶來一期簡明詳盡的北歐維京之旅。因為接下來的要說的內容與一些其他影視和遊戲中出現的情況會有出入,如電影雷神和遊戲戰神等,所以在這裡小雨就不做與其他影視和遊戲中出現的相同內容的聯動了。那廢話少說,我們開始吧!
  • 長風破浪:維京人的地中海史詩遠徵
    公元859年夏天,在經過充分的準備之後,哈斯泰因與比約恩登上旗艦,率領2400多名維京戰士和60多艘龍頭戰艦離開羅亞爾河口,沿著海岸線向南駛去。不過,兩人在這裡卻碰了壁,西班牙人通過與法蘭克人的交流中得知這群維京海盜的存在。為了防範起見,他們在海岸上修建了瞭望塔,加固了沿海城堡的防禦設施。城牆上的守軍還會投擲點燃火焰的瀝青罐。因為沒有攻城武器的維京人首仗就吃了虧。哈斯泰因與比約恩決定放棄,帶領船隻繼續向南。
  • 《美國眾神》中的奧丁的介紹與劇情的關係
    奧丁,在《美國眾神》中叫星期三先生(日耳曼神話中負責引領亡靈的神為主神奧丁Odin,同時也為智慧之神,於是人們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天,即「奧丁之日」)。這個美洲版的奧丁只是奧丁本尊的一個分身,(奧丁有個兒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復仇者聯盟中的雷神——託爾)奧丁是北歐神話中的至高神,被稱為諸神之父,司掌戰爭、權力、智慧、魔法和死亡,為了智慧之泉的一杯水,奧丁失去一隻眼睛的代價使自己(也給人)成為智慧之人(美國眾神中,星期三的右眼有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顏色是不一樣的有一隻假眼)。
  • 漫威仙宮人那麼多卻唯獨只有奧丁雷神有奧丁之力?原因在於蓋亞!
    換句話說,在漫威宇宙中的阿斯加德皇族中,遺傳下來的幾乎是專屬於「國王」的神力命名經歷了:布利之力—>博爾之力—>奧丁之力—>託爾之力!同時,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因為這股流傳於漫威神系的力量,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是依照遺傳後血脈宿主的實力來經歷覺醒和強大的過程,所以,這股力量本身並沒有名字,而是依照歷代繼承者的名字來命名,從布利開始,到奧丁這一時期,再到如今漫威宇宙中這股力量也被稱為「託爾之力」,用的就是雷神的名字命名。
  • 宙斯VS奧丁,希臘和北歐的神王誰更勝一籌?
    宙斯奧丁的法寶也不可謂不好——跨騎八足駿馬斯萊普萊尼環遊世界,手中神槍岡格尼爾,又名"大神宣言"、"永恆之槍"、但是大神宣言雖然必中,卻不是即死的——同樣必中的雷神之錘打在耶夢加德身上,耶夢加德也防禦了這一攻擊。而且奧丁沒有和埃癸斯盾同級的防禦神器,如果奧丁和宙斯同時出擊,宙斯用埃癸斯盾抵擋岡格尼爾,就算無法完美格擋,至少也可以大幅度減少傷害;而奧丁卻沒有手段防禦宙斯的雷霆。
  • 漫威電影中洛基與奧丁的實力相差懸殊,為什麼洛基可以放逐奧丁?
    首先,奧丁的第一個孩子海拉,一開始海拉幫助奧丁徵服九界,奧丁還是非常滿意的,但是之後的海拉野心和好戰行為卻逐漸暴露,就連奧丁也開始害怕她;其次,雷神託爾雖然高大勇猛,遠勝於阿斯加德諸神,但是其性格也不適合成為阿斯加德的王。其次,奧丁還有一個養子洛基。洛基雖然一直生活在阿斯加德,但是他並不是阿斯加德人,而是阿斯加德的宿敵冰霜巨人族。
  • 《神威雷神》雷神之錘的起源故事,奧丁曾經對抗神之雷霆!
    說明:古早漫中的奧丁是宇宙中絕對的大佬,他和曼高戈的戰鬥就毀滅了無數的星系,但是這幾年編劇都在暗中削弱雷神託爾和他背後的整個阿斯加德神系,諾曼·奧斯本都敢帶著黑暗復仇者進攻阿斯加德,而奧丁的力量也是逐年衰弱,現在的他已經完全不是雷神託爾的對手了。
  • 《雷神託爾》如果洛基獲得雷神之錘,他會比託爾更強嗎?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雷神託爾和洛基的故事。作為冰霜巨人之王的兒子,從小身材矮小的洛基在自己的族群內備受欺負,就連他的親生父親勞菲也不喜歡自己的這個兒子。可是當冰霜巨人一族和仙宮諸神爆發大戰之後,洛基卻被奧丁看中收養,而他的身份也從可憐蟲變成了「阿斯加德王子」!在漫威的世界中,雷神託爾可以說是復仇者聯盟中最強大的英雄,作為諸神之王奧丁的兒子,除了智力上的弱點之外,他的身體素質幾乎在所有方面都達到了完美水平,這意味著雷神託爾只要成年就擁有接近於天父的力量。
  • 眾神的精神傳承——維京文身解析
    宏大的北歐神話史詩在冰島的每一個角落流傳,從小生活在此的維京人也免不了會受到這種環境的薰陶,這使得維京人養成了尚武的文化傳統。每名維京戰士都希望自己能像史詩中的英雄那樣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以此獲得眾神的垂青。有些維京人更是會將神話中的符號作為精神圖騰,用文身的方式讓自己永遠銘記這種精神。因此,文身也就成了維京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漫威中為什麼阿斯加德人那麼多,感覺奧丁最厲害,奧丁之力怎麼來的?
    而在奧丁作為阿斯加德的國王的時候冰霜巨人就試圖侵略過地球,奧丁率領阿斯加德的人民抵抗冰霜巨人的侵略,在戰爭中年輕的奧丁和他的女兒海拉輕易的抵抗了冰霜巨人,而奧丁的右眼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冰霜巨人勞菲偷襲給弄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