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像一個房子!」「這個像一個時光隧道!」周末的花城廣場,成了不少家庭共享天倫之樂的好去處。14日,記者在花城廣場看到,隨著燈光節的臨近,不少燈光作品的搭建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其中位於花城廣場南廣場的3號作品「時空·共生」已經現出雛形,吸引了不少遊人的注意。
「時間的宮殿」設計者攜手燈光節
記者獲悉,該作品出自本屆廣州國際燈光節藝術總監、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馮峰之手。為此,記者專門邀請馮峰為讀者解讀這件C位燈光作品有何玄機。
2010年,馮峰第一次建築設計就完成了大名鼎鼎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時間的宮殿」。這座由樹木自然生長的宮殿,被譽為「一座真正的活的建築」。
十年之後,他沿用「時間的宮殿」的思路,並在創作理念和藝術層面做了升級,打造了「時空·共生」。據他介紹,「時空·共生」將聲光電新技術運用到了藝術創作中,在一個固定公共藝術作品中,營造出一個劇場化的展示空間,並融入燈光與公眾互動,觀眾可以走近作品,成為藝術作品重要組成部分。用馮峰的話說,「時空·共生」是一件跨界的當代新媒體藝術作品。
記者了解到,「時空·共生」主體是一棟中國傳統建築,總高13.8米,分為三層,並安裝巨幅輕薄屏幕和軌道裝置,在展示過程中,能夠實現開合。
「時空·共生」將與廣州塔共舞
雖然今年沒有廣州塔燈光秀,但是廣州塔並沒有缺席燈光節,而是將在「時空·共生」中扮演重要角色。據馮峰介紹,當「時空·共生」的屏幕開始點亮,廣州塔頂將有一束雷射射向「時空·共生」建築最高點,隨後屏幕開始展現一年四季更替的景象,獨特的脈動、共感的光彩,講述廣州從過往到今天,從今天到未來的無數故事,探討歷史與時間共生的一種關係。觀眾也可以走近燈光作品,一步一景,通過緩緩展開的門可以看到城市地標廣州塔的倩影。
不但在藝術手法上有創新,「時空·共生」在硬體材料上同樣體現出了新意。
馮峰介紹,因為「時空·共生」需要使用一塊巨幅屏幕,巨大的屏幕如何克服風的阻力就成了項目組必須攻克的難題。「通過多次實驗,主創們終於首次設計出一種既能透風,又足夠堅固能滿足持續開合的材料。」
正在搭建的燈光作品「時空·共生」。
「30年資深廣州人」:讓燈光藝術走進大眾
生於北方的馮峰,來廣州已經30多年。學習、工作、生活於此的他早已經成為一名「資深廣州人」。身為多年燈光節粉絲,馮峰今年首次與燈光節攜手,把自己對於新藝術的理解藉助燈光展示給這座他熱愛的城市。
「廣州是國內最早推廣燈光節的城市,燈光節作為一種新藝術形式,不但是本地市民遊客的一個節日,還是向世界展示廣州的一扇窗口。今年,廣州國際燈光節走到第十屆,這將是一個總結,也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作為本屆燈光節的藝術總監,馮峰表示,今年,藝術家深度參與了燈光節,讓本屆燈光節的燈光藝術表現力更加有層次,能夠讓新藝術真正融入大眾的生活。
想到海心沙看燈光節?
14日上午9時開始首輪預約
本次燈光節在包括主會場之一的花城廣場、舊中軸分會場、琶醍分會場以及一江兩岸分會場,都將採用自由進場觀看模式,而在海心沙主會場將延續以往的預約模式,需要提前預約。
今天上午9時,海心沙主會場將開放預約入口,想要18日到海心沙看燈光節開幕式的市民遊客,記得準時預約搶票。
市民遊客既可以廣州國際燈光節公眾號「快預約」入口預約,也可以通過「穗康」小程序進行預約。
據記者了解,15日上午9時至18日中午12時前可預約18日門票,之後採取逐日開放預約形式,預約開放時間為前一天的12:00,即11月18日中午12:00後開放19日預約,19日中午12:00後開放20日預約,以此類推。
每個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只能預約一次,預約成功後,可以取消。取消或核銷進場後才可以預約下一場次。預約完成後,市民遊客需現場接受防疫檢查,憑身份證等有效預約證件刷證入場,當日當場進場有效,進場時請持有效身份證件原件驗票,票證一致方可入場。
入口位置:天河區臨江大道從海心沙亞運公園3號橋檢票口(廣州農商銀行總行大廈對面)驗票進場。
出口位置:臨江大道從海心沙亞運公園1號橋離場。
入口位置:天河區臨江大道從海心沙亞運公園3號橋檢票口(廣州農商銀行總行大廈對面)驗票進場。出口位置:臨江大道從海心沙亞運公園1號橋離場。
燈光節期間海心沙站將飛站
本周三,一年一度的廣州國際燈光節就要開幕了!想要前往主會場看燈的市民遊客要注意,燈光節期間,也就是18日至29日,APM海心沙站將「飛站」,乘坐APM的市民遊客可在「大劇院站」下車。
根據交通安排,燈光節期間,每天17:30-運營時間結束期間,海心沙APM線將採取「不停站通過」措施;燈光節期間,每天17:30-運營時間結束期間,暫停開放海心沙西區碼頭,採取停運措施;其他區域以現場實際情況及官方信息公告為準。
另外,記者了解到,燈光節期間,廣州地鐵3號線及5號線或將視遊客情況採取「不停站通過」的措施。(廣州日報)
【來源:廣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