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生存著數不清的野生動物,它們在各自的生存空間內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嚴格意義上說,只要是動物就沒有好壞之分,因為在食物鏈中,即使是低端的動物都需要吃草,而草也是生命,本質上與老虎吃野豬,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不能以動物的食性來判斷動物的好壞,它們都是為了生存。而害蟲和益蟲的劃分也很簡單,在其中有一個定義者,那就是人類。凡是對人類有害的昆蟲,無論是對人類本身(比如蚊子),還是對於農作物(蝗蟲)都屬於害蟲,主要是能幫助人類的昆蟲,比如能傳播花粉和釀蜜的蜜蜂,則被稱為是益蟲。
因此,害蟲和益蟲是人類定義的,它們本質上也沒有什麼區別。
下面,我們簡單列舉幾種,被人認為是「害蟲」,實則是「益蟲」的動物
既然我們把「害蟲和益蟲」都打了引號,所以我們就不局限於昆蟲了。
01 黃鼬
黃鼬就是黃鼠狼,有關黃鼠狼的俗語基本上就沒有好聽的,比如「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黃鼠狼偷雞,專幹這一行」等等。大多數人認為黃鼠狼是一種「害蟲」(獸),它總是會偷吃農戶養的雞。
其實,這是人們對黃鼠狼的一種誤解。誠然,黃鼠狼確實會「偷雞」,但是它幾乎很少會幹出這種事情,因為黃鼠狼超過95%以上的食物是「人人喊打」的老鼠。黃鼠狼是一種純正的食肉動物,而且它習慣晝伏夜出,據研究發現,一隻成年的黃鼠狼一天(一夜)就能夠捕殺6隻左右的成年老鼠。
所以,說黃鼠狼專門偷雞,確實有點冤枉它了,它實際上是能夠幫人滅鼠的一種「益獸」。
02 蛇
蛇是一種讓許多人看到都會不舒服的動物,而且有些蛇類還有劇毒,也正是因為這點,蛇被許多人列入了「害獸」。其實,蛇與黃鼬一樣,都是老鼠的天敵。而且蛇的棲息地一般都遠離人類的生活區域。
因此,蛇也算一種被人誤會的動物。
03 多數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都是食肉動物,而且它們有著尖利的爪子和牙齒,就算是最普通的貓科動物-貓,一個成年人想跟它過招也常常落入下風,可見貓科動物的攻擊性之強。而正是因為食肉且有很強的攻擊性,人們將許多大型的貓科動物,比如獅虎豹等列入了「害蟲」的行列。從我國古代數次的「打虎除害熱」就能看出這一點。
但是,實際上貓科動物大都生活在遠離人類的荒山野嶺和森林之中,它們很少會主動攻擊人。反觀這些兇猛的野生動物,在人類的獵殺下大都已經成為了瀕危動物。
04 蝙蝠
蝙蝠因為這次的疫情成為了最受關注的動物。而且蝙蝠長相本身就不討喜,所以一直以來也不太受人待見,尤其是這次的疫情,更加讓蝙蝠成為了「談蝠色變」的動物。
其實,現存的蝙蝠一共有兩大類,食果蝠和食蟲蝠,食果蝠很簡單就是以植物的果實為食的,而食蟲蝠則是以昆蟲為食的,而且在食蟲蝠的食物中「害蟲」佔絕大部分。
而且蝙蝠與人類的棲息地也相隔甚遠,它們晝伏夜出,儘量不與人類衝突。所以,蝙蝠實際上是一種「益獸」。
總結,野生動物本身沒有好壞之分,「益蟲和害蟲」也是人類根據自身利益的一個定義,並不絕對。
真正有好壞之分的動物
如果說非要找一種有好壞之分的動物,我認為就是人類了。人類作為當今世界的「主宰者」,掌握著其他動物的生殺大權,在聰明的智慧和先進的武器下,即使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猛獸,也能夠成為人類的盤中餐和身上衣。
對於這些野生動物來說,人類無疑是「壞」的。不僅如此,即便是人類社會中也有好壞之分,貪婪、欲望使得許多人放棄了本性,成為了危害社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