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汙染上「熱搜」 水處理工藝究竟能否搞定它?

2021-01-0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日,隨著《瞭望》雜誌上一篇名為《長江流域抗生素汙染調查》文章的發表,抗生素又被推上了熱搜。


環境中抗生素的來源主要包括生活汙水、醫療廢水以及動物飼料和水產養殖廢水排放等。這些環境中的抗生素殘留通過各種方式重新進入人體,容易讓人體產生抗藥性,降低人體免疫力。

近些年,我國也在積極行動。比如,對醫療機構的抗生素使用強度和相應的醫療垃圾處置,都有更嚴格要求;農業養殖方面,2017年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到2020年,推進獸用抗菌藥物減量化使用,人獸共用抗菌藥物或易產生交叉耐藥性的抗菌藥物作為動物促生長劑逐步退出。

那麼水源水中抗生素的來源以及危害具體有哪些?水源水中抗生素如何去除?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回顧一下朱學武等2017年發表在本刊的《飲用水中抗生素去除技術研究進展》,深入了解。

01  水體中抗生素的來源與危害

1.1 水源水中抗生素的來源

抗生素在臨床上是被用來治療細菌感染或抑制病毒性細菌的一類藥物,被廣泛應用於居民生活和生產中。抗生素進入飲用水源中的主要途徑有:天然水體、廢水排放、水產養殖、農業生產和人禽醫藥。

1.2 抗生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現有的飲用水處理工藝難以完全去除抗生素,且常規消毒工藝在處理抗生素過程中會產生消毒副產物,這些殘留在飲用水中的痕量抗生素及消毒副產物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毒性損傷、過敏反應、三致作用、產生抗藥性等。

02 水源水中抗生素去除技術

飲用水處理工藝主要有兩大類:①常規處理工藝,主要單元為混凝、沉澱、過濾和消毒;②深度處理工藝,包括O3氧化、活性炭吸附、UV及 UV/H2O2技術、生物氧化和膜技術等。關於這兩類工藝對抗生素類藥物的去除效果,國內外均有大量的文獻報導,而我國對於抗生素的危害認知較晚,對抗生素汙染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對以上各類技術的相關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

2.1 常規處理技術

傳統的飲用水處理工藝對抗生素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關於不同工藝的處理效果國外均有大量文獻報導,其中以混凝和消毒為核心的工藝研究最多。

2.1.1 混凝、沉澱、過濾

Vieno等通過中試規模試驗研究混凝(混凝劑為亞鐵鹽)、沉澱和砂濾組合工藝對抗生素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混凝對3種抗生素的平均去除率只有3%,其中環丙沙星去除率最高(30%),砂濾進一步提高了去除率(10%);Vieno等研究了(鋁鹽、鐵鹽)混凝對磺胺甲惡唑等藥物去除的影響,結果表明酸性條件下使用鐵鹽混凝劑、帶電荷的抗元素能夠去除50%以上,相反,化學混凝不能有效阻止中性電荷的藥物如磺胺甲惡唑等從原水進入飲用水當中。

Boyd等調查了美國Louisiana和加拿大Ontario的飲用水廠以及中試工藝中抗生素三氯生的去除情況,Kim等調查了生產和中試規模的飲用水處理工藝對磺胺甲惡唑、DDET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常規處理工藝對抗生素去除效果有限。

Nakada等研究了包括7種抗生素(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紅黴素、甲氧苄胺嘧啶、阿奇黴素、克拉黴素和羅紅黴素)在內的98種PPCPs的去除效能,結果表明砂濾對抗生素的去除與物質的親疏水性有關,可能是去除過程中的控制因素,疏水性小(logKow<3時)的磺胺嘧啶和磺胺甲惡唑等物質的去除率低於50%;疏水性大(logKow>3)的物質如紅黴素等去除率高於80%。

Gobel等研究顯示,雙層砂濾池作為三級處理技術對抗生素去除效果較好,整套工藝對甲氧苄胺嘧啶去除率為74%,砂濾池對抗生素的去除效果與吸附常數有關。

通過文獻分析可知,作為物化處理過程的常規工藝如混凝、沉澱和過濾等,通常不能有效去除部分抗生素。但是,個別研究中指出的砂濾對某些抗生素有較好的去除作用可能與砂濾池中的生物降解作用有關。

2.1.2 消毒

常用的消毒劑Cl2和ClO2等由於其很強的氧化能力,能不同程度地去除水中的抗生素。

Stackelberg等研究了NaClO消毒對113種有機汙染物的去除效果,在接觸時間200~300 min時,磺胺甲惡唑和紅黴素等抗生素的去除率高達75%以上,主要去除機理是與水中的餘氯反應。

Gibs等研究了在餘氯為1.2 mg/L時24種抗生素的去除情況,其中7種抗生素會在24 h內完全去除,10天後除了紅黴素外,其餘的抗生素物質全部被去除。

Huber等測定了ClO2與7種抗生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脫水紅黴素、羅紅黴素、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和磺胺噻唑)的反應情況。結果表明,磺胺甲惡唑、羅紅黴素等容易被ClO2氧化,ClO2對一些磺胺類藥和大環內酯類藥等的氧化速度比較快。

Li等研究了pH對餘氯(15 mg/L)去除12種痕量抗生素(β-內醯胺類、磺胺類、氟喹諾酮類、四環素類和大環內脂類)的影響,結果表明當pH在5.5~8.5時大部分抗生素(頭孢氨苄和四環素除外)得到有效去除,如β-內醯胺類在接觸的5 s內去除率為78%~100%。環丙沙星、諾氟沙星、脫水紅黴素和羅紅黴素去除率隨pH增加而增大,磺胺甲惡唑去除率隨pH增高明顯降低。

2.2 深度處理技術

與常規處理技術相比,深度處理工藝對抗生素去除效果好,主要有高級氧化、吸附、離子交換、生物膜和膜技術等,膜技術以其綠色分離的特點在抗生素去除中存在很大的優勢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2.2.1 高級氧化技術

Andreozzi等研究了O3對阿莫西林的降解特性,在pH=5.5、無緩衝劑存在時,接觸4 min後90%的阿莫西林被降解轉化。Liu等通過生產性試驗研究了O3對典型抗生素的去除效果,投加量為1 mg/L時,總去除率為65%,阿莫西林、磺胺二甲基嘧啶、四環素、土黴素、磺胺甲惡唑和紅黴素的去除率分別為54%、67%、71%、57%、56%和100%。

Elmolla等研究了Fenton氧化去除水體中的阿莫西林(104 mg/L)、氨苄西林(105 mg/L)和氯唑西林(103 mg/L)的特性,在最佳試驗條件下(COD∶H2O2∶Fe2+=1∶3∶0.3,pH=3),在2 min內所有抗生素全部被去除。Ay等研究了Fention試劑 (H2O2濃度為255 mg/L、Fe2+濃度為25 mg/L,pH=3.5)對抗生素阿莫西林(105 mg/L)的降解特性,在2.5 min內阿莫西林全部被降解或轉化為中間產物。Homem等探討了試驗條件下Fenton試劑對阿莫西林(450 μg/L)的降解特性,結果發現溫度、H2O2 和Fe2+初始濃度對去除效果影響較大。在操作條件(H2O2濃度為3.50~4.28 mg/L、Fe2+濃度為254~350 μg/L,pH=3.5,20~30 ℃)下反應30 min可全部去除水中的阿莫西林。

Elmolla等研究了UV/TiO2、UV/ H2O2/TiO2催化氧化降解水中的阿莫西林(104 mg/L)、氨苄西林(105 mg/L)和氯唑西林(103 mg/L)的特性,結果表明,UV/H2O2/TiO2催化能夠有效去除水體中的抗生素。在試驗條件下(COD=520 mg/L,TiO2=1.0 g/L,H2O2=100 mg/L,pH=5),阿莫西林和氯唑西林在20 min內全部降解,氨苄西林在30 min內完全降解。Elmolla等探討了UV/ZnO催化氧化對催化氧化對水體中的阿莫西林(104 mg/L)、氨苄西林(105 mg/L)和氯唑西林(103 mg/L)降解特性,研究發現,在pH=11、UV照射180 min、ZnO投加量為0.5 g/L時,3種抗生素可完全降解。

2.2.2 吸附技術

活性炭具有發達的孔隙結構,活化後活性炭既有大量的微孔,又有一定量的中孔和大孔,保證了活性炭良好的吸附能力。Choi等研究了粒狀活性炭(GAC)對7種抗生素(土黴素、地美環素、四環素、二甲胺四環素、金黴素、氨基水楊酸甲氯環素和鹽酸強力黴素)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活性炭能夠去除68%抗生素,其中煤質活性炭的去除率略高於椰殼活性炭,原因可能是孔隙體積不同造成的。抗生素的類別也會影響GAC對抗生素的去除效果,煤質活性炭對土黴素、地美環素和四環素去除率高於90%,而對二甲胺四環素和氨基水楊酸甲氯環素去除率低於70%。

Putra等研究了活性炭和膨潤土對阿莫西林的降解機理、吸附等溫線和動力學,結果表明活性炭對阿莫西林的去除率高於膨潤土,吸附劑不能完全去除水體中的抗生素,因為實際水體中會存在其他物質的競爭吸附現象。同時,活性炭的孔徑不同也會影響吸附效果。

Chen等研究了納米羥基磷灰石(n-HAP)對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諾氟沙星和環丙沙星的吸附效果和動力學,結果表明n-HAP在投加量20 g/L下,吸附20 min,對2種物質的去除率分別為51.6%和47.3%。

碳納米管對水體中的有機汙染物有較好的去除效果,特別是對疏水性有機物,與傳統的活性炭吸附劑相比,碳納米管吸附有機物具有較快的吸附速率、較強的吸附能力和較廣的吸附pH範圍。Ji等研究了多壁碳納米管(MWNT)對磺胺類抗生素磺胺嘧啶和磺胺甲惡唑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離子強度和溶解性腐殖酸對吸附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多壁碳納米管能夠有效去除水體中的磺胺類抗生素。Zhang等系統研究了多壁碳納米管(MWCNTs)去除四環素過程中pH、離子強度、吸附劑用量和溫度的影響,可能的去除機理是四環素與MECNTs之間的π-π色散和疏水性作用。

Gao等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對四環素的吸附和去除效果,結果表明,GO對四環素的去除率隨pH和Na+濃度的增加而降低。

Tang等研究了還原氧化石墨烯/磁鐵礦複合材料(RGO-M)對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吸附性能,試驗結果表明RGO-M可作為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有效磁分離吸附劑,其中環丙沙星和諾氟沙星的最大吸附濃度可達18.22 mg/g和20.20 mg/g。

Liu等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納米零價鐵(GO/nZVI)複合材料對抗生素恩諾沙星的吸附性能,吸附效果隨複合物中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高而增大,當石墨烯的含量增加到2.0%(質量分數)時,吸附效能不再提高。在試驗條件下(10%石墨烯,pH=6.6,GO.nZVI投加量1.25 g/L),5 min內99%的恩諾沙星被去除。

2.2.3 離子交換技術

離子交換是液體介質中的陽離子或陰離子與固相吸附劑中的陽離子或陰離子發生交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陽離子與其他陽離子交換、陰離子與其他陰離子發生交換,同時中性電解質同時存在於兩相中。離子交換早就從2002年開始用於抗生素去除的研究中,Adams等探討了高分子樹脂對四環素、卡巴氧和磺胺類抗生素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該類樹脂對飲用水中抗生素基本上沒有去除效果。Choi等研究了其他類型的樹脂對磺胺類和四環素類抗生素的去除效果,結果發現該類型樹脂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磺胺類抗生素高達90%,四環素類高達80%,但同時一些有機幹擾物質被檢測出。

2.2.4 生物膜技術

生物處理對抗生素類藥物的去除效果並不穩定,可能與具有特定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有關。Shen等探討了MBR系統中生物膜對減少抗生素安比西林穿透膜的積極作用。結果表明,在截留安比西林時生物膜可使膜阻力增加3%~28%,擴散作用是安比西林過膜時的主要推動力,生物膜可使系統對安比西林的截留率提高23%。

Wang等通過中試研究了MBR-NF複合系統對抗生素的去除效能,在進水中螺旋黴素和新螺旋黴素濃度分別為0~2.79 mg/L和1.35 mg/L時,2種抗生素的去除率為51%~55%,進水中抗生素濃度較高時,生物法不能有效去除水體中的抗生素。

2.2.5 膜分離技術

在飲用水處理中,目前已得到廣泛應用的膜技術包括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和反滲透(RO)等。

Watkinson等研究了常規和深度處理工藝對澳大利亞Brisbane汙水處理廠出水中28種抗生素的處理效果,MF對抗生素去除率約為43%,RO對抗生素去除率約94%。

Exall等研究了超濾膜(UF)和膠束強化超濾膜(MEUF)對水中磺胺類抗生素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單獨超濾只能去除15%~20%的抗生素,而採用膠束強化以後,去除率可達到20%~74%,投加固體物質如沉積物等會進一步提高去除率,溶解性有機碳(DOM)對去除率沒有影響。

Yoon等認為納濾膜對多數抗生素的截留機理主要是疏水性吸附和孔徑篩分作用,超濾膜能夠去除典型的疏水性抗生素主要是疏水性吸附作用。Koutic等認為RO和NF對抗生素的首要去除機理是膜孔篩分作用,相比大分子有機物而言,RO和NF對於小分子有機物的截留率會降低,特定的物化作用也會影響小分子物質的去除。

Koyuncu等研究了納濾膜對多種抗生素和激素混合溶液的去除效能,結果表明溶液的化學性質、有機物和含鹽量等因素均影響去除效果,四環素類更傾向於吸附在膜表面,80%的金黴素吸附在膜表面而只有50%的鹽酸強力黴素吸附在膜面。Shah等研究表明納濾膜去除中性抗生素的主要機理是空間位阻孔徑篩分作用,而對於帶電荷抗生素的去除可以用道南立體分割模型去解釋。

Zheng等研究了3種不同的正滲透膜FO對四環素的去除特性,研究認為四環素去除率隨水通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加溶液的離子強度會降低去除率,非織布結構的FO膜在增大流速時去除率會降低。由於強化靜電排斥作用,減壓反滲透PRO運行模式下,四環素截留率會高於FO運行模式。

Huang等研究了納米TiO2改性的FO膜對痕量的抗生素磺胺甲惡唑和三氯生的截留和吸附特性,與未改性的膜相比,TiO2改性的FO膜對抗生素的截留率有所增加,對三氯生的去除主要是吸附作用,對磺胺甲惡唑的去除主要是孔徑篩分作用。

Liu等採用電化學和FO複合技術(FOwEO)去除水中痕量的抗生素磺胺甲惡唑SMX、諾氟沙星NOR、甲氧苄氨嘧啶TMP和羅紅黴素ROX。試驗過程中可以明顯發現濃度降低現象,30 min後NOR去除率最高達90%,3 h後SMX和NOR去除率也分別達到90%和81%,ROX去除率最差,只有31%。分析指出,造成去除率不同的原因與這4種抗生素的物化性質和結構的差異有關。

03  水處理過程中抗生素降解與轉化

在飲用水處理過程中,抗生素可能生成中間產物,生物處理、氯化和臭氧氧化處理工藝等能夠改變抗生素的分子結構。然而,對於中間產物的分析和檢測手段目前仍然有一定困難,國內外相關研究相對較少,這些氧化降解的中間產物是否存在更大風險尚不清楚。

Halling等通過LC/MS/MS分析了土黴素在土壤間隙水中隨時間變化的非生物降解途徑,結果發現,土黴素降解過程中生成了4-差向土黴素(EOTC)、β-載脂蛋白-土黴素(β-apo-OTC)、4-差向-N去甲土黴素(E-N-DM-OTC)、N-去甲土黴素(N-DM-OTC)、N-雙去甲土黴素(N-DMM-OTC)和差向N-雙去甲土黴素(E-N-DMM-OTC),EOTC濃度佔總OTC濃度的60%。

Abelln等通過LC/MS/MSn研究了O3處理磺胺甲惡唑SMX過程中降解機理和產物,SMX與O3接觸10 min內全部被降解,並生成了7種含硝基的芳香族化合物。Jesus等認為磺胺類抗生素的主要降解產物有3類,分別是N1-葡萄糖苷酸磺胺類、N4-羥基磺胺類和N4-乙醯基磺胺類。Radjenovic等研究了持續O3氧化抗生素羅紅黴素ROX和甲氧苄氨嘧啶TMP過程中的產物和機理,氧化過程中ROX和TMP分別生成了6種和4種中間產物,主要機理是O3的直接氧化和羥基氧化作用。

Zhou等研究了氯化和氯胺消毒處理四環素類抗生素TCs過程中,消毒副產物形成和影響因素,結果表明TCs轉化和消毒副產物三氯甲烷(CHCl3)、四氯甲烷(CCl4)、二氯乙腈(DCAN)和二氯丙酮(DCAce)等形成存在一定的關係。

大多數的抗生素如大環內脂內、喹諾酮類、磺胺類、β-內醯胺類和四環素等很容易被氧化,大多數情況下伴隨著消毒副產物(DBPs)的形成,抗生素的活性被破壞,但是在少數情況下,抗生素的活性會依然存在,某些情況下,抗生素消毒副產物可能有相當大的毒性。

04  結論與展望

(1)由於抗生素的難以降解和生物抑制作用,使得傳統的常規處理工藝對抗生素去除能力有限,最終進入終端水體中威脅人類健康。

(2)化學氧化技術和生物氧化技術對抗生素去除效果較好,但會形成中間產物,目前對中間產物的毒理學分析存在一定的不足。

(3)吸附和離子交換技術對抗生素去除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處理效果不穩定;膜技術在抗生素去除方面具有很大的技術優勢。

(4)單元處理工藝在抗生素去除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組合工藝如氧化/吸附-納濾、超濾-納濾等單元組合工藝在將來的抗生素去除方面會是研究熱點。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抗生素、微生物汙染成水環境新挑戰
    原標題:抗生素、微生物汙染成水環境新挑戰   隨著全球抗生素使用量持續增加,各種新研發的化學品進入生態環境循環中,給傳統的汙水處理和中水回用、自來水處理系統提出新挑戰。在30日於南京閉幕的第15屆國際水協會(IWA)水與汙水前沿技術大會(LET)上,抗生素、微生物等水體新型汙染物引起了各國與會專家的關注。   水處理成抗生素耐藥性傳播潛在途徑   美國維吉尼亞州理工大學艾米·普魯登教授說,從目前情況看,汙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已成為抗生素耐藥性傳播的「潛在關鍵途徑」,這要求人們採取綜合性的防範策略和措施。
  • 環境工程|自然水環境中抗生素的汙染現狀、來源及危害
    分析表明:抗生素在近海海域和河流中的檢出頻率和濃度均高於湖泊和地下水中的值,這可能是由於人類活動以及汙水排放在海洋與河流中較其他水體更頻繁所致;汙水處理廠出水是自然水環境中抗生素出現的重要來源之一,而抗生素在汙水處理廠的去除率與其自身物理化學性質和汙水處理工藝有關。01自然水環境中抗生素的汙染現狀抗生素類藥物使用範圍廣、用量較大,導致其在自然水環境中出現的概率較大。
  • 純淨水機器日照購銷廠家熱處理工藝
    純淨水機器日照購銷廠家熱處理工藝 ,「vpkgu」 純淨水機器日照購銷廠家熱處理工藝鈍化時電極表面附著層氧化物保護膜。活性碳是靠表面多孔狀組織吸附化學物質,有機汙染源異色等。目的是防止上級過濾單元漏掉大於的雜誌去除。
  • MBR工藝在頭孢抗生素中間體合成製藥廠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另一方面是中低濃度廢水,主要包括循環排汙水、設備清洗水、衝洗水、洗滌水等。從整體上來看,該製藥公司產生的廢水難於生物降解,大量的氨氮、有機磷、含鹽量等不利於微生物的生長,因此採用生化工藝不利於處理該工藝段廢水。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MBR工藝在頭孢抗生素中間體合成製藥廠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吧。
  • 電導率表蕪湖購銷廠家熱處理工藝
    電導率表蕪湖購銷廠家熱處理工藝 ,「vpkgu」 電導率表蕪湖購銷廠家熱處理工藝緩蝕阻垢劑有機膦、優良共聚物及銅緩蝕劑等組成,藥劑中的特殊官能團與水中的金屬離子形成沉澱膜,阻止金屬表面與氧接觸,多用於鍋爐當中。
  • ...上了全國熱搜第一!把小張送上微博熱搜的鋼化玻璃 怎麼就自爆了?
    都市快報-好奇實驗室 今天的微博熱搜,一直被小張佔據著。 從今天一大早登上熱搜榜第一開始,小張就一直穩居榜首,並一直處於「沸」的狀態。要知道熱搜是每分鐘更新的,再看看上午的熱點新聞:導演洪濤宣布《歌手2020》為歌手系列的最終季、關曉彤、陳意涵、王嘉爾……哪個不是大熱點,但是它們通通都被小張甩在了身後。
  • 汙泥水熱碳化工藝水制甲烷——水熱碳化法處理汙泥綜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熱碳化(HTC)是一種有前途的汙泥減量化和相關產品增值技術。然而HTC工藝會產生大量工藝水,許多研究集中在HTC工藝水(通常也被稱為HTC液)的特性上,而對其利用和價值化的研究很少。
  • 美上熱搜,它被稱為「水質風向標」……
    初夏的雲南洱海、瀘沽湖上美麗的海菜花悄然綻放陳暢 攝據說只有清澈的湖水才能留住這種在水中生長的花因而它也被稱為「水質風向標」「海菜花」的學名叫做波葉海菜花,每年5—9月是其開花的季節其實,它並不會隨波逐流,它的根部緊緊抓住湖底。海菜花屬植物是一種典型的沉水植物,花開於湖面,晨開夜沉,常與眼子菜屬、麗藻屬、黑藻、穗狀狐尾藻等水生物種共生。由於生長於水中的植物需要透明的水體環境,保證自身的光合作用不受影響。當水體汙染,富營養化導致水中藻類瘋長,形成渾濁的水體環境以及藻類附著在海菜花等沉水植物的葉片上,就會限制這類植物的生存。劃重點!
  • 浙江嘉興:深度水處理組合工藝在淨水處理中的應用
    但由於當地現有水廠取水水源有機物及氨氮含量較高,總體水質在Ⅳ-Ⅴ類,枯水期甚至劣於Ⅴ類。因此,沿用原有常規處理淨水工藝出水水質已不能達到出水要求,對水廠處理工藝進行更新改造,優化組合迫在眉睫。6月20日,在「2008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嘉興市嘉源給排水有限公司總經理查人光為我們介紹了嘉興的深度水處理組合工藝在淨水處理中的應用。
  • 細胞汙染的處理方法
    尤其是和儲存培養液接觸的移液管等物品,連續兩次汙染的話有可能造成儲存液汙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檢查一下培養液是否存在渾濁的現象!也可在培養液中加相應的抗生素處理。2、黴菌:用硫酸銅溶液擦拭CO2孵箱內,再把水盤裡也加上飽和量的硫酸銅。或者在培養箱的託盤加入飽和的消毒磷酸氫二鈉高鹽液體,可以防止黴菌汙染。
  • 酒廠水處理設備太原生產廠家設備結合工藝
    酒廠水處理設備太原生產廠家設備結合工藝   酒廠水處理設備太原生產廠家設備結合工藝    通過蒸餾冷凝製得的水,所以裡面的無機鹽會含的很少。反滲裝置系統設計反滲透裝置套,設計產水量,每套產水脫鹽率≥%,回收率≥%。
  • 上了熱搜的「勒氏皇帶魚」究竟是何方妖物?
    導讀: 昨天兩條日本帶魚上了熱搜,但是這兩條帶魚非比尋常,它們不是普通的帶魚,它們的全名叫勒氏皇帶魚,它們的出現一度還引發了日本人民的恐慌。它們究竟是何方妖物?竟然能引如此軒然大波,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2月15日的新聞。
  • 汙水處理工藝是怎樣的一個步驟
    汙水處理工藝是當下大家對於汙水處理的一種工藝,是當下汙水處理的主要作業。隨著當下環保對於除汙的要求日益嚴謹,大家對於行業中使用到的除汙機械也是不斷研發升級其技術的。在當下的環保除汙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除汙機械產品被研發,這些設備的配合使用能夠很好的完成對汙水的處理。
  • 新材料新工藝解決金屬表面處理汙染難題
    產品加工企業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的發展常態,在生產過程中實施低碳、環保、零汙染,實現可持續發展。北京愛爾斯姆科技有限公司近幾年相繼開發了一系列高性能環保酸洗、環保鈍化新材料,以新材料新工藝解決金屬表面處理汙染難題。    北京愛爾斯姆科技有限公司為快速推進綠色環保生產,打消企業的疑慮。我們提出整套生產線環保打包服務的理念:科技、支持、服務、合作、共贏。
  • 「抗生素」之問:水質達標就等於安全嗎?
    喝上一口「無憂水」就這麼難嗎?南京尋機構檢測抗生素26日,記者就南京市鼓樓區居民家中自來水檢出阿莫西林一事採訪了南京水務集團。該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目前當地供水水質完全達到國家標準,市民可以正常使用。但是目前仍無法排除自來水中含有抗生素的可能性,因為該公司沒有專門的設備對水中的抗生素進行測定。
  • 廢棄生物質水熱炭化技術及其產物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生物質炭化技術是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新興技術。它主要是將生物質通過炭化固定為穩定態的炭,從而形成新型的生物質炭產品。由於餐廚垃圾含水率高、易腐爛變質,處理固體廢棄物的傳統方式(填埋、焚燒等)並不適用於餐廚垃圾,因此,尋找高效環保的餐廚垃圾處理方式成為了當前的重要任務。餐廚垃圾的水熱炭化轉化,一方面長時間的水熱處理,滅菌較徹底;另一方面,整個過程在密閉條件下進行,可避免二次汙染,環境效益高。
  • 地下水汙染的危害及處理方法
    人們以為深藏地下的水不易被汙染、水質好,但現在看來,「看不見」的水遠沒想像中那麼乾淨。此外,農用和醫用抗生素用量不斷增大,伴隨動物排洩、土壤滲透等發生的抗生素汙染也需警惕。地下水循環緩慢,自淨能力弱,汙染情況不好改善。
  • 汙水除磷工藝綜述 - 北極星水處理網
    汙水除磷工藝綜述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加 , 水體氮磷的汙染日益嚴重,大量富含氮磷的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和含農藥、化肥的農田徑流排入湖泊、河流、海洋等水體 , 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從這個意義上說 , 除磷方法可以分為物理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兩大類。其中 , 物理化學除磷法包括結晶法、化學凝聚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等。生物除磷法有 A2/O 工藝、Phostrip 工藝、 Bardenpho 工藝、 Phoredox 工藝等。一、含磷廢水特點1、降雨和降雪中的磷含量較低。
  • 廢酸水處理設備張掖實體廠家設備熱處理工藝
    廢酸水處理設備張掖實體廠家設備熱處理工藝   廢酸水處理設備張掖實體廠家設備熱處理工藝  例如某些水質並用於逆滲透法,在水中含氯或鐵過高,可能會造成薄膜受損。小區域建築群系統:該系統的中源取自建築小區內各建築物所產生的雜排水。
  • 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汙染的預防及處理
    對於合成培養基,汙染主要來源於配製過程,配製所用的水,器皿應十分潔淨,配製後應嚴格過濾除菌。 由於體外培養細胞自身沒有抵抗汙染的能力,而且培養基中的抗生素抗汙染能力有限,因而培養細胞一旦發生汙染多數將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