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聯有源電力濾波器交流側濾波電感的優化設計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探討了一種並聯有源電力濾波器的交流側濾波電感優化設計的方法;並應用於一臺15kVA並聯有源電力濾波器的實驗模型中,進行了實驗驗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9667.htm

關鍵詞:諧波;有源電力濾波器;濾波電感設計

   

0 引言

並聯有源電力濾波器是一種用於動態抑制諧波和補償無功的新型電力電子裝置,近年來,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均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對其主電路(VSI)參數的設計也進行了許多探討,但是,目前交流側濾波電感還沒有十分有效的設計方法,然而該電感對有源濾波器的補償性能十分關鍵。本文通過分析有源電力濾波器的交流側濾波電感對電流補償性能的影響,在滿足一定效率的條件下,探討了該電感的優化設計方法,仿真和實驗初步表明該方法是有效的。

1 三相四線並聯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圖1為三相四線制並聯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結構。主電路採用電容中點式的電壓型逆變器。電流跟蹤控制方式採用滯環控制。

圖1 三相四線制並聯型有源濾波器的結構

以圖2的單相控制為例,分析滯環控制PWM調製方式實現電流跟蹤的原理。在該控制方式中,指令電流計算電路產生的指令信號ic與實際的補償電流信號ic進行比較,兩者的偏差作為滯環比較器的輸入,通過滯環比較器產生控制主電路的PWM的信號,此信號再通過死區和驅動控制電路,用於驅動相應橋臂的上、下兩隻功率器件,從而實現電流ic的控制。

圖2 滯環控制PWM調製方式實現電流跟蹤的原理圖

以圖3中A相半橋為例分析電路的工作過程。開關器件S1和S4組成A相的半橋變換器,電容C1C2為儲能元件。uc1uc2為相應電容上的電壓。為了能使半橋變換器正常跟蹤指令電流,應使其電壓uc1uc2大於輸入電壓的峰值。

(a)ica>0,dica/dt>0(b)ica>0,dica/dt0

(c)ica0,dica/dt0(d)ica0,dica/dt>0

圖3 電壓型逆變器A相工作過程圖

當電流ica>0時,若S1關斷,S4導通,則電流流經S4使電容C2放電,如圖3(a)所示,同時,由於uc2大於輸入電壓的峰值,故電流ica增大(dica/dt>0)。對應於圖4中的t0t1時間段。

當電流增大到icaδ時(其中ica為指令電流,δ為滯環寬度),在如前所述的滯環控制方式下,使得電路狀態轉換到圖3(b),即S4關斷,電流流經S1的反並二極體給電容C1充電,同時電流ica下降(dica/dt0)。相對應於圖4中的t1t2時間段。

圖4 滯環控制PWM調製器的工作狀態

同樣的道理可以分析ica0的情況。通過整個電路工作情況分析,得出在滯環PWM調製電路的控制下,通過半橋變換器上下橋臂開關管的開通和關斷,可使得其產生的電流在一個差帶寬度為2δ的範圍內跟蹤指令電流的變化。

當有源濾波器的主電路採用電容中點式拓撲時,A,B,C三相的滯環控制脈衝是相對獨立的。其他兩相的工作情況與此相同。

2 濾波電感對補償精度的影響

非線性負載為三相不控整流橋帶電阻負載,非線性負載交流側電流iLa及其基波分量如圖5所示(以下單相分析均以A相為例)。指令電流和實際補償電流如圖6所示。當指令電流變化相對平緩時(如從π/2到5π/6段),電流跟蹤效果好,此時,網側電流波形較好。而當指令電流變化很快時(從π/6開始的一小段),電流跟蹤誤差很大;這樣會造成補償後網側電流的尖刺。使網側電流補償精度較低。

圖5 三相不控整流負載交流側A相電流及基波分量

圖6 指令電流與實際補償電流波形

假如不考慮指令電流的計算誤差,則網側電流的諧波含量即為補償電流對指令電流的跟蹤誤差(即圖6中陰影A1A2A3A4部分)。補償電流

對指令電流的跟蹤誤差越小(即A1A2A3A4部分面積越小),網側電流的諧波含量(尖刺)也就越小,當補償電流完全跟蹤指令電流時(即A1A2A3A4部分面積為零時),網側電流也就完全是基波有功電流。由於滯環的頻率較高,不考慮由於滯環造成的跟蹤誤差,則如圖6所示網側電流的跟蹤誤差主要為負載電流突變時補償電流跟蹤不上所造成的。

分析三相不控整流橋帶電阻負載,設Id為負載電流直流側平均值。Ip為負載電流基波有功分量的幅值,I0=Id

下面介紹如何計算A1面積的大小,

在π/6ωtπ/2區間內

ic(ωt)=IpsinωtId(1)

在π/6ωtωt1一小段區間內,電流ic(ωt)可近似為直線,設a1為直線的截距,表達式為

ic(ωt)=a1-×t(2)

ic(π/6)=ic(π/6)(3)

ic(t1)=ic(t1)(4)

由式(1)~式(4)可以求出a1t1的值。


相關焦點

  • 並聯有源電力濾波器保護的關鍵技術研究
    摘要:針對並聯有源電力濾波器在運行過程中會多次出現IGBT爆炸的問題,經過實驗分析了IGBT的過電壓形成過程。鑑於IGBT的關斷時間極短,連接導線上寄生的微小雜散電感在高頻開關的作用下會產生尖峰過電壓,並與原有電壓疊加,從而對IGBT的安全構成威脅。文中為設計的100 kV·A並聯有源電力濾波器所選擇的IGBT模塊設計了一種緩衝電路,從而解決了IGBT模塊爆炸的問題,保證了並聯有源電力濾波器的安全運行。
  • 有源和無源濾波器的區別_有源無源濾波器優缺點
    而濾波器,則是根據電路參數對電路頻帶寬度的影響而設計出來的工程應用電路。大家都知道濾波器種類很多,而有源和無源濾波器的區別我們最簡單的分別辦法是看看是否需要電源,在作用上最大的區別在於有源濾波器可以有增益,無源濾波器無增益是衰減的。
  • 並聯混合濾波器中連接電感的仿真研究
    抑制諧波主要有兩個基本措施:一是對電力電子裝置進行改造,儘量減少諧波的產生;二是安裝諧波補償裝置來補償諧波,或者安裝濾波裝置將諧波濾除。為了克服無源濾波(PF)的缺點,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提出了有源濾波(Active Power Filter,縮寫為APF)的設計概念。如果將兩者結合起來一起應用,就構成了本文所提出的混合濾波,即混合濾波器。混合濾波器可以分為並聯混合濾波器和串聯混合濾波器兩種類型,本文只針對並聯混合濾波器進行研究和分析。1 並聯混合濾波器的基本原理  圖1為並聯混合濾波器的原理圖。
  • 基於SiGe HBT的射頻有源電感設計
    將電晶體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的電容作為迴轉器輸出埠的負載電容,則可以構成不同結構的有源電感。圖1為電晶體的6種交流通路。其相應的導納Y參數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分別用A類、B類、C類表示。每種組態的Y參數如表1所示。
  • 基於RCP的混合型電力濾波器設計
    基於RCP的混合型電力濾波器設計 葉子 發表於 2012-01-26 14:33:11   本文基於Simulink軟體對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Hvbrid Active Power Filter,HAPF)
  • 有源電力濾波器主電路研究
    但是,由於利用開關的通斷對電能進行變換,必然會產生無功電流和高次諧波,引起波形失真,對電力系統各項設備及其用戶和通信線路產生日趨嚴重的有害影響。傳統的無源補償裝置是並聯電容器或LC濾波器,其阻抗固定,不能跟蹤負荷無功需求的變化,遠遠不能滿足電力系統對無功功率和諧波進行快速動態補償的要求。
  • 基於DSP的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
    傳統的諧波抑制手段是在電網中加裝無源電力濾波器PPF(Passive Power Filter),利用電感、電容的諧振特性,在阻抗分流迴路中形成低阻抗支路,從而減小非線性負載向電網注入諧波電流。但無源濾波支路的存在只能對特定次諧波進行濾除、易與電網發生串聯諧振等缺點,因而逐漸被有源電力濾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所取代[1]。
  • 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發展與應用
    如無源濾波器的設計大多針對特定頻率的諧波,只能濾除特定次諧波,存在著與電網發生諧振的可能性;並且對電網阻抗和頻率變化十分敏感;體積大、損耗大等等。為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做了許多研究與探討,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是有源電力濾波器[1]。從目前國外的使用情況來看,利用有源電力濾波器進行諧波和無功補償是今後的一個發展趨勢。
  • 並聯混合濾波器的原理及仿真研究分析
    打開APP 並聯混合濾波器的原理及仿真研究分析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1-09 08:10:00 引言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力電子設備及非線性、衝擊性設備的廣泛應用,電網中的諧波汙染日趨嚴重。
  • LCL濾波器原理及參數性能
    因而濾波器的設計對於改善電能質量尤為重要。就現階段而言,LCL濾波器的設計方法也層出不窮。文獻[1]提出了分裂電容法,將LCL型濾波器的中間旁通電容分成並聯的前後兩部分,取兩電流的加權平均值的方法;文獻[2]根據濾波器的限制條件來確定具體參數範圍,但是具有很強的經驗性不利於設計;文獻[3]中利用被動阻尼比的方法進行相關驗證等均存在相應的缺點。
  • lc濾波器原理介紹及簡單設計
    lc濾波器   LC濾波器,又稱無源濾波器,是利用電感、電容和電阻的組合設計構成的濾波電路,可濾除某一次或多次諧波,最普通易於採用的無源濾波器結構是將電感與電容串聯,可對主要次諧波(3、5、7)構成低阻抗旁路;單調諧濾波器、雙調諧濾波器、高通濾波器都屬於無源濾波器。
  • 基於電調諧LC濾波器的研究與設計分析
    Agilent公司的ADS軟體由於其強大的功能而廣泛應用於射頻微波電路的仿真和優化設計。2 理論分析  100~250 MHz的電調濾波器可採用LC電調諧振濾器設計方法,改變變容二極體的可調電容進行電調濾波,根據帶寬,插入損耗,幅度一致性的綜合要求對濾波器進行優化設計。
  • 共模電感在EMI濾波器中的分析設計!
    《開關電源:EMC的分析與設計》&《開關電源:電磁兼容進級與優化設計》我在課程中都有談到,EMI濾波器的設計不僅對EMI傳導設計是關鍵的環節;優化的濾波器結構對我們產品的EMS-快速群脈衝的設計應用也相當重要!
  • 電容濾波器和電感濾波器詳解(工作原理,設計詳解,典型電路圖)
    無源濾波的主要形式有電容濾波、電感濾波和複式濾波(包括倒L型、LC濾波、LCπ型濾波和RCπ型濾波等)。有源濾波的主要形式是有源RC濾波,也被稱作電子濾波器。直流電中的脈動成分的大小用脈動係數來表示,此值越大,則濾波器的濾波效果越差。
  • 並聯電阻的分流電感很重要
    在高頻開關系統中,通過並聯電阻測量電流時,您可能會觀察到正弦波電流紋波幅值過大、方波紋波或快速轉換電流過衝或過高的高頻噪聲等問題。這些問題是由並聯的分流電感引起的,當並聯電阻值較低時,尤其是在1mΩ以下時,分流電感就變得更為明顯。
  • 一文看懂二階lc低通濾波器的設計及原理
    LC濾波器一般是由濾波電容器、電抗器和電阻器適當組合而成,與諧波源並聯,除起濾波作用外,還兼顧無功補償的需要;LC濾波器按照功能分為LC低通濾波器、LC帶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LC全通濾波器、LC帶阻濾波器;按調諧又分為單調諧濾波器、雙調諧濾波器及三調諧濾波器等幾種。LC濾波器設計流程主要考慮其諧振頻率及電容器耐壓,電抗器耐流。
  • 三相不控整流器輸入LC濾波器的研究
    常用方法包括無源濾波、有源濾波以及混合濾波,又可以劃分為調諧的濾波器、高通濾波法、各種有源電力濾波器法、各種三相可控整流器、各種無源電力濾波器,等等。對於有源濾波或校正技術,雖然濾波或校正效果好,但技術複雜,成本較高,在某些場合和一定的階段時期不適於推廣應用。無源濾波技術發展最早,在抑制設備諧波方面效果較好,好的無源濾波方式,不僅可以抑制諧波電流,還具有無功補償作用。
  • EMI濾波器設計原理
    設計EMI濾波器,就是要對開關頻率及其高次諧波的噪聲給予足夠的衰減。基於上述標準,通常情況下只要考慮將頻率高於150kHz的EME衰減至合理範圍內即可。在數位訊號處理領域普遍認同的低通濾波器概念同樣適用於電力電子裝置中。
  • 並聯電阻分流電感技術詳解
    這些問題是由並聯的分流電感引起的,當並聯電阻值較低時,尤其是在1mΩ以下時,分流電感就變得更為明顯。 圖1:這是分流電感問題的等效電路圖。 正弦波紋波在並聯電阻有足夠的分流電感時確實會變成三角波形。放大器最初有一個正弦波輸出,因為設計人員明智地在放大器輸入處使用了一個低通濾波器,但是它沒有被正確地「調整」。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調整的有電容值,直到紋波符合正確的計算值。實際應用中的分流問題是,由於電感規格的不確定,它們不遵守規則的分析方法。
  • LC低通濾波器作用及應用案例
    LC濾波器也稱為無源濾波器,是傳統的諧波補償裝置。低通濾波器包括有源低通濾波器和無源低通濾波器,無源低通濾波器通常由電阻、電容組成,也有採用電阻、電感和電容組成的。有源低通濾波器一般由電阻、電容及運算放大器構成。  LC濾波器之所以稱為無源濾波器,顧名思義,就是該裝置不需要額外提供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