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生產力的飛躍式發展,人類活動的領域範圍也迎來了進一步擴張。所謂此消彼長,與之壓縮消失的則是野生動物的領地。不得不承認,如今由於人類的活動,導致大量野生動物失去家園,隨時面臨滅絕的危險。
當然,野生動物並不是逆來順受,也會奮起反抗。像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湖南的「百虎圍村」事件,便是野生華南虎針對人類侵佔山林的一次重大反擊。當然,這起事件由於缺乏相關影像資料和文字記載,真實性一直有待商榷。不過,這次事件發生那會,正是全國獵殺華南虎的巔峰時期。
比起「百虎圍村」這種莫須有的事件,百年前尼泊爾一隻猛虎的反撲顯然更具說服力。其便是發生於上世紀初的尼泊爾食人虎事件,這隻老虎流竄於尼泊爾和印度邊境地區,在兩國間來回狂吃了436人。直到後來被人們擊斃,才發現了背後心酸的真相。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頭老虎獸性大發,當地人又是如何跟它鬥智鬥勇的,各位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這隻發狂的老虎是一隻孟加拉虎,最早生活在印尼交界的Champawat村附近。沒人知道它是何時開始吃人的,只知道它後來吃掉尼泊爾境內200多名公民後,才引起了官方的察覺。
由於尼泊爾本來人口稀少,200個人算得上是極其嚴重的動物傷人行為了。為了給國民報仇,當時震怒的尼泊爾國王甚至還出動了軍隊,對其進行地毯式搜捕。然而,他們並沒有成功捕殺掉它,而是將其驅逐到了印度。
食人虎來到印度後,因為沒人加以看管限制,其吃人便吃的更加猖獗了。它不僅白天就敢上村莊裡「搶人」,還專挑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兒童和婦女,可謂相當專業。在1907年這隻食人虎徹底被擊斃前,它在印度地區已經吃了足足236人。加上尼泊爾的200人,這隻老虎成功登頂史上殺人最多的野生動物,這個記錄直到今天都沒打破。
那麼,這隻食人虎最後是被誰擊斃的呢?其在印度肆虐的那幾年裡,它的惡名也不脛而走,吸引了全球無數資深獵人前往捕殺。而來自英國的傳奇獵手吉姆·卡比特也是其中一位。
1907年,在追蹤數日後,吉姆·卡比特終於捕捉到了食人虎的足跡。根據吉姆的回憶錄記載,他在當天看到食人虎剛擄走一個16歲的小女孩,順著斷斷續續的血跡找過去,吉姆·卡比特終於在密林深處看見了正在啃食小女孩屍體的食人虎。他屏息瞄了半天后終於扣下了扳機,隨著一聲槍響,這隻吃了436人的猛獸終於倒地。
隨後,吉姆·卡比特上前檢查獵物。也是在此時,他才終於發現了這隻老虎吃人的真相。原來,這隻老虎的下犬齒和下顎骨已經斷裂,它其實已經喪失了野外捕食的能力,不管再怎麼弱小的動物,遇到這隻老虎都能隨意逃脫。
而比起野生動物,人類顯然更容易捕獵。為了活下去,老虎便將捕食目標換成了人類,終釀成了這起慘劇的發生。
吉姆·卡比特還發現,食人虎下顎的這股斷裂傷,其實是人類所為。極有可能是多年前一位獵人打斷了它的下顎,又或是因為人類活動影響到了它的生存空間,導致其因意外摔斷了下顎。
不管是哪種原因,這一切無不令人心酸不已。老虎只是為了活下去罷了,而親手將它逼上食人道路的,其實是人類自己。
所以,和野生動物和諧共存是人類發展歷史上的永恆話題之一。如果人類不顧野生動物盲目擴張發展,最後終會為這種行為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