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做磁共振檢查前不注意這兩點,或會變成植物人!

2020-11-25 奇妙的本草

住院的老王正在跟前來探望的老友嘮嗑。

[這兩天醫生讓我去做個核磁共振,我很擔心啊!]

[醫生讓做就做唄,你擔心啥?]

[我聽說啊,這核磁共振很是危險,風險特別大,曾經在美國還出現過重大事故,導致一名6歲的女童身亡......]

[這麼恐怖?那得趕緊問問醫生,有沒有什麼副作用才行。]

說起核磁共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正確的操作下,核磁共振是安全的。但由於在核磁共振機器及核磁共振檢查室內,都存在著非常強大的磁場,所以特殊的人群還是要提前了解一下注意事項,否則容易出現重大事故,如腦動脈瘤夾在掃描時嚴重移位,心臟起搏器折斷導致病人死亡等,都是觸目驚心的案例。

核磁共振,你了解這個檢查方式嗎?

醫學上的核磁共振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將人體放置於一個特殊的磁場中,利用無線電射頻脈衝來激發人體內的氫原子核,使得氫原子核發生共振並吸收能量。然後將射頻脈衝停止,則氫原子核便會以特定的頻率發射出電信號、釋放先前吸收的能量,然後一起將這些信號和能量收錄,再經過計算器的處理獲得特定的圖像。

核磁共振在醫學上有廣泛的應用,能夠提供比其他醫學成像技術更多的信息,能夠直接作出人體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等多體層圖像,還能夠顯示脂肪、肌肉、流動的血液、骨骼、臟器等,能夠識別人體的的何種病灶,而且準確無偽影,幾乎能夠用於全身各個系統的不同疾病,對醫生輔助疾病的診斷更有優勢。

核磁共振成像優勢,且對人體傷害小,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預期運行過程中的強詞性有關。核磁共振本身對人體損害非常小,但是在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患者中,若不小心帶入了磁性物件、或者其體內置入過一些磁性物件,那進行核磁共振變成了一個風險非常大的行為。

做核磁共振檢查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如何安全進行核磁共振檢查,這些準備要預先做好。

換上患者專用的衣服

醫院患者轉本的衣服是沒有口袋和金屬緊固件的,因此在做核磁共振前患上這種專用服裝,能夠預防因為患者常規的衣服中的金屬扣件或遺漏在口袋內的金屬物件以及其他磁性物體而發生事故。

不攜帶任何有磁性的物品(如金屬)進入

進入MRI環境前,應該吧身上的所有磁性物件脫去,包括女性的飾品、身體穿孔的環鉤等,還應注意衣物上的拉鏈和金屬扣件也應當脫去。

詳細告知病史,配合醫生檢查身體內的情況

在進行核磁共振前,一定要對醫生告知自身詳細的病史,醫生才能判斷患者體內是否含有一些磁性物體,如植入物等。

核磁共振檢查,有副作用嗎?

磁場成像-沒有放射性-正規操作下,對人體無大礙。

安全,精確,無創性

核磁共振檢查不同於CT和X線,他不是利用射線穿透人體來進行,而是利用磁場,因此沒有放射線損傷,因此對人體無大礙,是目前全球內公認的最安全、無創傷性的疾病診斷手段。

預防核磁共振事故,應該從細節做起

核磁共振事故不發生則以,發生則會引起巨大問題,因此預防核磁共事故和危害的措施非常有必要。以下是關於維持核磁共振環境安全的幾點建議:

院方定期檢查設備,規範程序和流程。應該建立完善的核磁共振儀器的安全政策和程序,並儀器進行定期檢修。

加強人員培訓。工作人員的正確使用對預防核磁共振事故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加強工作人員培訓,確保工作人員的正確使用,定期評估工作人員對流程政策的遵守程度。

嚴格把控環境。要確保核磁共振室內無會影響核磁共振環境安全的磁性物件和設備,對整個環境要有嚴格把控。

溫馨提示:核磁共振檢查過程中一般會有較大的噪音,患者在進行檢查前最好要做好心理準備或者帶上耳塞,以免受到驚嚇。

參考文章:【1】醫影醫生,《警惕:核磁共振(MRI)掃描可能致命》,醫影之家,2018-9-9【2】楊光,《核磁共振漫談》,2015-1【3】胡季凡,《做核磁共振有無副作用》,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14-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做磁共振該留意什麼?不注意3點,醫生警告:或會變成植物人
    提起醫院的核磁共振,關於做磁共振時發生的事故層出不窮。曾在美國發生過一次嚴重的核磁共振事故,一名女護士違反規程將氧氣瓶推入了核磁共振掃描室裡,結果氧氣瓶飛入了磁體中心,導致一名正在做磁共振掃描檢查的六歲兒童被砸中死亡。
  • 肝臟疾病為何要做磁共振檢查?磁共振的注意事項
    原標題:肝臟疾病為何要做磁共振檢查?磁共振的注意事項   為什麼肝臟疾病需要做磁共振檢查呢?由於磁共振檢查是放射檢查的一種,會有相應的輻射,因此很多人都會較為排斥磁共振檢查。但是,肝臟疾病做磁共振檢查是不能少的哦。
  • 這些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醫生可能沒告訴你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場內所產生的信號經重建成像的一種影像技術。因此,人體接受磁共振檢查時位於強磁場環境裡。這個強磁場有多強?這裡不說科學術語,只給你一個宏觀印象:一個辦公室轉椅,靠近核磁機器時將產生600到800公斤的吸力;病人輪椅靠近機器,將產生一輛汽車重量的吸力。01、除去身上所有的飾物醫生會告訴你,核磁檢查時要取下金屬飾物,如耳環、戒指等。
  • 磁共振檢查的這5個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
    原標題:磁共振檢查的這5個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   磁共振檢查相信很多人都認識,也都知道在身體出現一些疾病,如腦部疾病、骨骼疾病等都可以通過磁共振來確診病情,而由於磁共振檢查的檢查範圍比較廣,因此很多人在出現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時,都會選擇磁共振檢查,但卻不知道磁共振檢查雖然的檢查範圍比較廣,但是在進行磁共振檢查的時候有一定的注意事項
  • 浙江男子頭暈就醫,磁共振做不了,醫生檢查發現脖子裡有東西
    今天所要說的事情,是一個男子在幹活中無意被鐵釘扎到,從而進入身體,但奇怪的是這名男子竟然絲毫沒有感覺到疼痛,這枚鐵釘也因此存在於該男子身體內達到10年之久,醫生知道這一情況後都覺得十分驚訝。
  • 拍了片還要做磁共振檢查 到底為了啥?
    &nbsp&nbsp&nbsp&nbsp拍了片還要做磁共振檢查 到底為了啥?&nbsp&nbsp&nbsp&nbsp相信不少外傷患者、特別是傷筋動骨的患者都在醫院經歷過拍片、做磁共振等雙重檢查。
  • 什麼是磁共振檢查?檢查需知這些
    原標題:什麼是磁共振檢查?檢查需知這些   什麼是磁共振檢查呢?磁共振檢查是可以輔助醫生確診很多疾病症狀的一種方法,並且檢查的時間較短,是很方便的醫學影像檢查方法。今天,不如就來一起看看磁共振檢查都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前了解吧。
  • 幽閉恐懼症患者害怕做磁共振怎麼辦?醫生:7點建議助你完成檢查
    ,醫生交待檢查注意事項,陳先生自信的說:「沒事沒事,我知道了。」只見陳先生臉色蒼白,自言自語:「醫生太可怕了,我心跳加速,呼吸不暢……」 案例2: 患者張女士,因肩頸痛前來湖南旺旺醫院放射科行頸椎磁共振檢查,一進入檢查室她就怯怯的探著頭往裡面看,她告訴醫生,她一想到要躺到機器上做檢查她就害怕,心慌。 曾經兩次嘗試做核磁共振,都失敗了。
  • 醫生手記:做磁共振前你要知道的幾件事
    然而,過程中,一些患者因攜帶「違禁品」進行檢查而影響成像結果,甚至出現生理不良反應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做磁共振前,患者非常有必要了解以下幾件事。  首先,確保無任何金屬或磁性物質植入體內,包括假牙、電子耳、義眼、心臟起搏器等。這是因為檢查過程中的磁場十分強大,相當於三萬倍地球磁場,它能吸走金屬附件導致患者受傷,也可損壞上述設備造成後續影響。
  • 做頭顱檢查時,CT與磁共振哪個更好?這兩種檢查方式各有特點
    人們的身體出現問題之後都要去醫院做檢查,因為有些時候醫生也會判斷不出來到底是哪些問題,只有通過做檢查的方式才可以準確的判斷出身體到底哪些部位出現了問題,才可以對症下藥,讓這些問題得到很好的治療以及緩解。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項美香教授: 看看你植入的是不是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魯青 本報訊 前兩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收治了一位68歲的骨折患者,骨科醫生很為難:要做磁共振檢查,可患者3年前裝了心臟起搏器。
  • 「植物人」多久能醒來?
    我院特聘專家——何江弘所謂「植物人」,是指在嚴重腦損害後病人長期缺乏高級精神活動的狀態,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不能說話,肢體無自主運動,眼睛可無目的地轉動,貌似清醒,實則昏迷,醫學上稱之為「持續性植物狀態」,俗稱「植物人」。事實上,真正能被認定為植物人的很少,大部分都是昏迷病人。
  • 男子頭暈十多年,做磁共振儀器報警,原因讓醫生震驚!
    頭暈想做磁共振,儀器報警 林先生是個木工,體格敦實,今年55歲。大約10年前,林先生幹活時突然感覺頭暈、眼前發黑。沒想到當林先生準備在醫院做頸部和頭顱核磁檢查時,儀器突然報警了,醫生說他的身體裡有金屬,不能做磁共振。 「醫生猜測,可能是我們幹活時,皮膚沾上了類似於鐵粉的東西。
  • 核磁共振檢查很實用,遺憾的是,這4類人不能做,檢查時注意兩點
    由於核磁共振在檢查時會運行磁場,所以不會帶來輻射,也不會造成傷害,也正因此很多人認為身體有問題時就可以做核磁共振,卻不知以下這幾類人要避免做核磁共振,以免帶來傷害。3、孕婦孕婦在孕期要格外注意,稍微不注意就會使自己和胎兒受影響,核磁共振雖沒有輻射,但不建議孕婦進行。因為磁場的幹擾會導致胎兒的發育受到影響,甚至有些檢查的過程中需要服用造影劑,而造影劑對孕婦來講是絕對禁止的。
  • 心慌、氣促、冒冷汗……幽閉恐懼症患者要如何完成磁共振檢查?
    紅網時刻10月21日訊(通訊員 佔捷)長沙38歲的王先生因反覆發作頭暈、頭痛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醫生為他開具了頭部磁共振檢查以查看顱內血管情況。 檢查前,醫生仔細地交待注意事項。王先生自信地說:「沒事沒事,我知道了,快點做吧!」然後昂首闊步進入放射影像科核磁共振檢查室。
  • 做核磁共振要注意什麼?這6個要點,不妨事先了解
    磁共振檢查是一項比較常見的檢查,許多人都知道,當身體的內部器官發生問題時,需要進行相關檢查以幫助查明問題。目前,常見的內臟檢查項目包括X射線、CT和磁共振檢查。人們並不陌生它們,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做磁共振之前需要注意些什麼,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
  • 女子做磁共振,身上一個東西被機器吸走,嚇壞了醫生!
    不對,我的睫毛怎麼飛走了!」正在做核磁共振的張女士(化名)突然叫喊起來。這可把CT室的醫生嚇壞了。可大家知道,在磁共振檢查時是禁止帶入具有磁性物品的,磁睫毛自然也在禁帶名單中。核磁共振檢查是個大磁場。所以,愛美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嘍!在做MRI檢查時,記得摘下磁性睫毛哦。
  • 關節置換後能做磁共振檢查嗎?人工關節置換後能否做核磁共振?
    由於接受該手術的患者,在術以後常常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接受一些檢查評估,其中常常會涉及磁共振檢查。由於對於假體金屬材料成分的不確定以及對於人工假體在磁場中反應的擔心,很多醫院對於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較為謹慎。因此,常常有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抱有疑問:我到底可以不可以做磁共振檢查?
  • 磁共振(MRI)檢查有什麼作用,什麼情況需要做,為你解開神秘面紗
    磁共振(MRI)檢查有什麼作用,為你解開磁共振的神秘面紗不少人去醫院看病的時候,尤其是看五官科、神經內科、骨科的病人,醫生會給他們開具核磁共振檢查。由於核磁共振中帶一個核字,有些人就犯嘀咕了,這個檢查會不會有核輻射?檢查過程中有沒有痛苦?對人體是不是有傷害?小編今天就帶你了解一下關於磁共振的一些真相。
  • 困於大腦:未被醫學完全解鎖的「植物人」
    一位患者家屬被醫生告知,女兒再也沒有醒來的機會,醫生用「大部分燈都滅了」來形容。當然,經過 PET-CT(一種協助確診全身腫瘤組織分布和代謝的影像檢查方式) 和功能性磁共振等檢查,也有一些植物人被察覺到微弱的亮光,仿佛風裡的火苗,偶爾閃出一簇。這意味著,經過治療,患者有部分機率會恢復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