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在家旅行之八
網上常有這樣一句話:想去西藏是一種病,得治
然而只有去過雙湖的人才會說
沒有到過雙湖就不要說去過西藏,那樣太掉價
只有到過雙湖,才敢說一句自己去過無人區
到了雙湖才知道
電影《無人區》只不過是一個噱頭
真正的無人區就在雙湖
我們剛進雙湖,就聽到兩起讓人為之變色的事件
一起發生在雙湖往普若崗日冰川的路上
一對浙江夫妻開豪車前往冰川景區
途中遭遇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
車子很快被陷住,無法開動一步
無論向前還是向後,均動彈不得
手機沒有信號,與外界聯繫不上
眼看大雪就要埋住半個輪胎
兩人當機立斷,下決心棄車步行
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數公裡外的縣城
才算是撿回了兩條性命
否則就會和豪車一樣
被暴風雪困死的荒無人煙的原野上

另一起事件更真實
我們的藏族司機班尼就是主角之一
一次他駕車帶遊客進入雙湖
在尼瑪縣境內的一處泥石流河灘上看到
一隊外地人的越野車陷在了泥潭中無法自拔
現場沒有大型救援設備
班尼唯一能做的就是開車到最近的尼瑪縣城
叫來一輛車把一隊人救出險境
否則在人際罕至的無人區
他們不是活活餓死,就是被狼熊等野生動物吃掉
第二年汽車的主人再來找車時
發現汽車早已報廢,成為一堆無用的廢鐵
既然雙湖這麼可怕,為何還有人拼命去往這處生死之地呢
答案來了:這裡的無人區實在太美、太刺激
治療到了晚期的想到西藏的病症,最猛的虎狼藥就是去雙湖
從尼瑪到雙湖途中,我們也是險象環生
兩輛越野車的輪胎全部被扎,備胎雙雙上崗
途中一旦再遇到扎胎,就只好讓一輛好車去縣城補胎
往返需要數小時,那樣就只能在無人區趕夜路了
中午,在一個只有兩三處小院子的居民點
用羊糞爐子煮水泡方便麵吃
兩位藏族司機告訴我們:大家一定要吃飽
否則一旦遇到問題,就會挨餓
挨餓多長時間,就看運氣好壞
這一次,無論男女,我們每人都吃了兩桶泡麵
當然還有茶葉蛋和火腿腸
唯恐路上真的餓肚子
雙湖平均海拔5000米,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縣
也是是我國最年輕的縣
12萬平方公裡的面積,相當於一個江蘇省或3個臺灣省
常住居民卻只有1萬多人
海拔接近5000米的縣城只有一條街道,足有一百米多長
三年多過去了,看地圖現在縣城擴大了數倍,
大街長度超過了二三百米
一家縣政府,一家縣醫院
一兩家條件極簡陋的小旅館
一兩家只有一間房子的小餐館
這幾乎成了2016年雙湖縣城的全部
整個縣城就像是大海裡的一葉孤舟
雙湖冬季氣溫能低到零下40度
空氣稀薄得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成
一年的無霜期只有短短的兩個月
大風天超過200天
行駛在烈日當頭的原野上,轉眼間就會大雨傾盆而下
有時還會夾雜著雞蛋大的冰雹
剛才還是藍天白雲,轉瞬就可能是風雪交加
被視為「生命禁區」、「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真的是恰當
1976年,西藏政府開發無人區,在此設立雙湖辦事處
此前的千百年幾乎是無人管理、無人進入的無人區
2012年設縣,成為西藏第一個以漢語命名的縣
直到目前為止,縣內大部分區域仍是無人區。
熟悉西藏旅行的朋友都知道阿里大北線
雙湖正處於這條大北線的最北端,
如果說雙湖是「生命的禁區」
那麼要去海拔近5500米的普若崗日冰川
就是「禁區中的禁區」
海拔4000米四川省的理塘縣曾經以世界最高縣自居
如今,在雙湖設縣後只能屈居其次
每年五六月是進入雙湖旅行的最佳時節
再早天氣寒冷,再晚趕上雨季無法行走
原先只有一條泥土國道
現在可能已修好硬化的公路
2019年底才結束限電史
此前主要靠光伏電站,
一到冬雨雪天氣,就會停電、限電
同期,只有一萬多人的雙湖縣
有三個鄉2900人,告別家鄉千公裡跋涉
整體搬遷到藏南雅魯藏布江南岸生存條件更好的地方
這裡是國家級羌塘保護區的核心
是可可西裡無人區腹地
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方淨土」
蒼茫的大地上看不到一棵樹
雙湖,除了荒涼還是荒涼
雪水、湖泊、沙漠幾乎是大地的全部
只有一些相對低海拔的地方才有少量苔地草原
在雙湖,看到藏羚的羊概率是百分百
除非人品差爆,否則一定能看到這種高原精靈
臀部長著一大片白毛的藏原羚
被班尼親切地稱為「白屁屁」
藏野驢也是遊客常遇到的主人
我們一直期待看到一匹孤獨的狼
或是一頭珍稀的金絲野犛牛
然而這些期望全部落空
雙湖最大的看點就是距縣城90公裡的普若崗日冰川
是除了南極北極以外的世界第三大冰川
被譽為世界第三極
400多平方公裡冰川,比內地的一個縣面積還大
有50多條河流從此發育後流向四方
成為一眾湖泊的水源地
然而過去30年間,受氣候變化影響
普若崗日冰川已退縮約50米
因此,2018年6月1日起,冰川暫停開放
何時開放,不得而知
雙湖是最名不副實的
明明境內有470多座湖泊,卻非要叫雙湖
好在沒有具體叫某一處湖泊的名稱
否則幾百座湖泊打起架來,也不是鬧著玩兒的
這樣大家就明白了一句戲言的真實內涵
在雙湖荒原上行走,總是一錯再錯,錯上加錯
知道為嘛?原因是西藏的湖都叫錯
兩天的雙湖行程是半個月阿里大北線上的最高潮
我的5466米的人生高度
就是普若崗日冰川送給我的最佳禮物
這裡的空氣稀薄,含氧量不足內地的一半
每走一步都要大口呼吸
幾米的高差都要休息兩三次才能走上去
只有靜靜地坐下才,喘得才會稍微均勻一些
三年多過去了,我還沒有走出更高的海拔
我只是一行八人高度紀錄第二
第一名高度5496米身材魁梧的鐵男
唉,不幸中招兒了
回到縣城後就趕緊住進縣醫院,高反
俺一路沒事,好著呢
還有一件怪事,就是縣城大街上的「飛石老太」
一位60多歲的老阿媽精神出了問題
每天以飛石擊人,已經打爆了一個人的頭
傷者不得不送到千裡外的拉薩去救治
我們的帥哥司機扎西就在大街上中了老太的道兒
他正在大街上走著去吃早飯
突然一塊石頭從遠處飛過來從他的脖子上擦了一下
傷處很快就紅腫起來
如果打中他的脖骨,都有打斷的可能
據說老太是放羊出身,手勁很大
她用兩根繩子綁上一塊牛皮
猛甩幾下後鬆開繩子的一頭
石頭就會嗖的一聲飛出去上百米
扎西認為是他一路拜佛,才沒有被打中要害
去西藏旅遊有這樣一種說法
十個人去西藏,只有一個人會去阿里
十個人去阿里,只有一個會去雙湖
想不想做那百分之一,就看你的了
在海拔5000米的苦寒地區生活兩天
有勇氣嗎?出來走兩步
推薦理由 世界第三大冰川,中國最後的無人區
星級指數 *****
註:視頻來自網絡,涉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