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族十二口人都是碩博,全是普通人,靠的是什麼?

2020-12-05 中小學每日一練

近日,陝西西安張女士分享了自己的「學霸家庭」,一家三代十二口人都是碩博!其中更是有多名教授!

張女士的姥爺是哈工大碩士,大舅是清華碩士,父親是結構碩士、教授、碩導,姑姑和姑父一個是中文教授,一個是數學碩士,姐姐和姐夫都是博士,妹妹和妹夫目前博士在讀,另一個妹妹也是碩士,張女士自己和丈夫也都是碩士,其他家人的學歷基本也都在本科。

張女士還謙虛地表示:「都是普通人,主要都是依靠個人努力和堅持。」

明明可以靠家庭,卻還要努力靠自己……

來看看優秀的人有多努力

主人公1:

她相信:努力可能會帶給你一段人身奇旅。

英國本科三年。為了考牛津。第一年第一個學期沒去過市中心。醒了就看書,半夜去圖書館。最開心的是學校的圖書館24小時開放。考了19張證書。兼職在讀兩個函授課程。打過10多份兼職,從酒店刷馬桶到換床單。端盤子,賣衣服。助教,銀行拉業務,海投簡歷,只要需要他就去做。論文一共寫了10萬字,2849封郵件,670個學分,21個offer,19張證書,2個學位,1篇會議論文。

她始終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會有回報。我不是天才,正是因為我是普通人,才要努力。這些證書,不過是一堆紙,這些所謂成就只是要提醒自己以後更努力。

主人公2

高考700左右,清華大學,而且專業不是計算機編程,現在是一名程式設計師,他的技術水平已經很厲害了。仍然每天自己晚上下班回家看書、上網學習和研究新的知識到晚上兩三點。陪妻子休息後他就去看書到半夜。他曾經說,網際網路發展非常迅速,知識更新速度特別快,如果不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的東西,很快就跟不上了。

你永遠不知道比你聰明的人有多努力。

主人公3

一個女生,她人長得漂亮,身材也好,家境更不用說。對自己要求特別高,本科連續四年拿了專業第一,年年國獎。宿舍幾人一起準備出國考試的時候,她託福考了110多(滿分120),GRE327(滿分340)還覺得不夠好,不停刷高分。後來被Chicago U錄取。

優秀的人很多,你永遠不知道優秀的人有多拼。你要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知道什麼是不可逆轉的,知道用什麼方式實現夢想,知道用什麼心情面對苦難,人就在轉瞬間感悟,進退得失不離不棄也就都有了答案。我不知道命運會把我帶到何方,但是我一直會用善良維護左右。」

活到三十多歲,但是要經歷過的事情也算是都嘗試了些。周圍的人也漸漸沉澱,平凡的大多數已經找到姿勢,窩起來過起了自己的日子,優秀的人也嶄露頭角。

看看那些稱得上優秀的人,已經漸漸和當年學校裡學習認真聽話的人有了分叉,也許他們不是當年的學霸,但是都是知道自己要什麼的。

有學術追求的,進了國際頂級實驗室,埋頭做基礎學科研究,鬍子拉渣,生活放蕩,根本不用管人情往來。

做生意的,觥籌交錯,學習場面上如何如魚得水,人際關係怎麼樣八面玲瓏,引力波管他屁事,夕陽紫霞不感興趣。

投行金融諮詢精英,努力工作,加班到天昏地暗,像是打了雞血。等到放假旅行,全世界亂跑,玩得都像打了雞血。

玩音樂的,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雖然小眾收入不高,但是只要拿起琴就能樂一整天,有人聽自己做的音樂,這種滿足感就像飛上了天。

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不過在於有志,有識,有恆三點。

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得一而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這三者缺一不可。

——《曾文正公全集》

有志就是有抱負有目標,這樣就不會得過且過,不會遇到困難便說湊活就好,否則終究不能精益求精。有識就是有知識有見識,通常往往讀書越多的人越知自己懂得少,也越知謙虛像其他人學習。才不會在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時候就知足。有恆就是說做事要有恆心毅力,很多人有凌雲之志,經緯之才,但輸就輸在一個做事無常性,沒有恆心,白白浪費天賦,終究一事無成。

可以進一步的可以我周圍的同學為例來解釋這有志、有識、有恆。

首先,我周圍的很多的同學,往往便自帶了一種敢想敢做的心態。遇到了一件難事,很多人便覺得這事很多人都做不了我也做不了。但他們多想的是,即便大家都做不了,我是最好的,我依然能做到,這就是志的區別。

其次,大多數清北的同學其實反而是很謙虛的,通常只會喜歡說自己很弱,萬萬不敢說自己已經足夠強。這是因為周圍強手如雲,所以自知自己在各方面的進步餘地還很大,才不會坐井觀天,認為自己已經學的足夠多。有了此識,就不會輕易自滿,固步自封,而是會不斷地補充知識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最後,回到高考的話題,其實對於高考而言,天賦方法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往往是自控和堅持,這大概是清北的同學具有的最好品質。因為定一個宏遠的計劃很容易,在初期奮進也很容易,難的是不斷堅持。

所以,若想成為優秀的人之,便在這有志,有識,有恆三點著力用功即可,古人誠不欺我。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這個道理,一定要儘早讓孩子知道。

相關焦點

  • 一家三代12口人,全是「碩博」!網友:這基因,不服不行!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對於父母來說,家裡有一個「學霸」娃的感覺是如何的?想必自然都是十分自豪的,但如果一家祖孫三代都是學霸,而且都是高學歷,那是一種什麼畫風呢?一家三代12口人,全是碩博!最近,網絡上一則關於「一家三代12口人全是碩博」的視頻走紅。引起了網友的軒然大波。
  • 全家三代十二口人都是碩博 網友:良性循環的完美演示
    張女士一家15位成人12位都是碩博,剩下的3位也都是本科畢業。張女士介紹,姥爺梁先生是哈工大碩士,曾參與眾多建築的設計。大舅是清華管理專業碩士,父親是結構碩士。張女士和老公都是建築學專業的碩士,大姐姐夫都是博士,妹夫現在還在讀博。不少網友表示:真是學霸一家!良性循環的完美演示 。張女士謙虛地表示:都是普通人,主要都是依靠個人努力和堅持。
  • 一家3代12人都是碩博,「學霸家庭」是基因遺傳?網友說出原因
    一家3代12人都是碩博,「學霸家庭」是基因遺傳嗎?顯然不全是,因為有的沒有血緣關係,網友說出了「學霸家庭」的原因。陝西西安的張女士,曬出了自己的學霸家庭,一家三代12人都是碩博,有多名教授。父親是結構碩士、教授、碩導,姑姑姑父一個是中文教授、一個是數學碩士。姐姐和姐夫都是博士,妹妹和妹夫目前博士在讀,另一個妹妹也是碩士,張女士自己和丈夫也都是碩士。張女士說:「都是普通人,主要都是依靠個人努力和堅持。」
  • 全家三代12人獲得碩博學位,論學霸的養成:和遺傳基因關係不大
    全家三代12口全是碩博什麼感覺?近日,禾禾媽媽在網上看到了一個「神仙家庭」,那就是來自陝西的張女士,最近張女士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一家三代12口人的學歷,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不過這個「基因論」並沒得到這些當事人的認可,張女士表示:自己家人都是普通人,取得如此成就都是靠個人努力,和基因及家庭背景沒有什麼關係;幹毅的兒子、女兒也在多個場合分享了一些有趣且有價值的教育秘訣;高曉松也曾多次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一家三代12人全是碩博!教育專家:教育沒有捷徑,得狠抓小學階段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學霸家族」,一家三代12人全是碩博! 看得我羨慕極了,不過光羨慕也沒用,既然父輩沒出過什麼文化人,那就得在教育孩子上下功夫,爭取讓自家孩子也有機會像這樣曬學歷!
  • 神童尹希:12歲考入中科大,17歲在哈佛碩博連讀,卻自稱普通人!
    這些讓人瞠目結舌的榮譽,讓我們對尹希教授不得不發自內心的感嘆和佩服,羨慕他是從先天就優秀於普通大眾的人。可他卻對『神童』這個詞並不贊同,他說「我覺得神童這個詞對我來說非常怪異。稱一個人為神童,這個人好像跟其他人都不一樣,覺得你是一個在馬戲團表演的角色」。在尹希教授的眼裡,他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是同常人一樣生活的世人。
  • 我國最有錢的一個家族,12代人全是高官巨富,連皇族都向其求助
    康百萬莊園又名河洛康家,坐落於河南省鞏義市,始建於明末清初,佔地兩百多畝,康氏十二代人先後都在這裡生活過,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有的人可能會疑惑 為什麼區區百萬就說是我國最有錢的家族,有所不知的是這裡的百萬是百萬銀兩,而且當時正值八國聯軍侵華國運衰落,連皇家都逃難了,慈禧當時攜帶光緒逃難到西安又返回北京,經過鞏縣,當時的康家掌柜"康鴻猷"向慈禧一行皇家貴族捐資一百萬銀兩,使逃難的慈禧不禁感慨「沒想到這山溝裡還有百萬之家!」並賜予「康百萬」稱號,廣為流傳。
  • 奇怪的「爬行村」,全村人都靠四肢爬行,是沒進化好?專家解答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進化論證明了人類是由猿進化學會直立行走的,但是到目前為止,地球上還有很多「爬行人」,他們走路都不是雙腿直立,反而是像人猿和猩猩一樣爬行走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在非洲的衣索比亞山區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子,這裡的村民都沒法站立走路
  • 中國唯一一個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字,卻讓家族富了幾百年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家族,富過了15代。而這個家族能富15代的秘訣,只有30個字。幾百年前,江蘇蘇州有一個名門望族——貝氏家族。元朝末期,各地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為了躲避戰亂,浙江金華的貝姓族人移居蘇州。貝家遷吳的第一人叫貝蘭堂,原來在金華做草藥生意,兼任江湖郎中。遷到蘇州後,他仍以賣草藥為生。不過,生意不怎麼好,貝家人口也少,人丁單薄。
  • 碩博論文對重複率有什麼要求?
    論文查重平臺有很多,基本上都可以查重所有論文,比如中國知網就是一個專業論文檢測平臺,碩博論文查重完全是可以選擇這個平臺的。碩博論文重複率標準是多少?不同學校對碩博論文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一般學校要求碩博論文查重標準是5%左右,但是不同的論文查重系統結果也會有不一樣的。比如知網論文查重是35%,可能其他放入論文查重是30%或者百分之40%都是有可能的,這就是論文查重系統的差異化。在碩博論文查重過程中,學校要求的查重系統是最準確的,其他的查重系統只能作為參考。
  • 歌手洪真英碩博論文被曝造假,本人回應論文造假,將返還碩博學位
    11月6日,韓國女歌手洪真英近日被爆碩士論文造假,今天有一名自稱是其教授的網友追加爆料,稱洪真英的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全部都是抄襲的。我在學校幾乎沒見過洪真英,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都是假的。」 他說:「我認為洪某的所有論文都不能被批准,但結果還是通過了審查。希望現在能查明事實,能明明白白地闡明真相。」 而這位教授還表示,洪真英之所以能順利畢業全靠她在大學擔任教授的父親,洪真英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質疑論文造假,最近幾年已經有多家單位就洪真英論文抄襲的問題聯繫過學校。
  • 不良人:十二洞處於什麼層次?只有一位大天位,其他都是雜魚
    在不良人中,所有人都知道十二洞是連不良帥都忌憚的人,當年岐王李茂貞為了尋找十二洞,甚至不遠萬裡,來到苗疆尋訪。那麼十二洞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他們的實力又究竟如何呢?就連萬毒窟的士兵和傀儡都應付不了,還要靠著男主搭救才能順利脫險。其次就是巫王蚩笠,這個人怎麼說呢?他的戰績和城府還是不錯的,但是個人修為就差了一些。不過,即便如此,蚩笠也應該算是十二洞中最強的人了。畢竟他是能夠把蠱王囚禁起來的人,而且還和大帥、女帝聯手殺死了李克用。實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放在大天位的高手面前,多少還是差了一些。
  • 都在說「普通人」,但誰是普通人?
    「大眾」「芸芸眾生」「平凡人」……這些大量出現在學術期刊、大眾讀物、媒體文章中的近義詞在被使用時,其實都與「普通人」指向同樣的社會觀念——而它們也都與「普通人」同樣的「面目模糊」,令我們不明具體所指。「普通人」究竟是誰?為什麼我們在其實不明白「普通人」是誰的情況下,還會喜歡經常使用相關的概念?今天,我們就希望和大家一同來探討,我們對「普通人」的偏愛與困惑。
  • 令人神往的蕩口古鎮,不僅有出名的華氏家族,還有赫赫有名的錢氏
    我們國家的歷史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悠久的,也正是因為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文化痕跡,才讓我國有了眾多的古村古鎮,特別是最近幾年,大家都被都市裡的緊張生活所困擾,所以會在休息的時候,想找個安靜的地方放鬆一下,這也讓古鎮旅遊熱了起來。
  • 杭州美奧口腔:半口、全口無牙的市民,報名申請尊享種牙保險
    美奧口腔舉辦【惠民種牙】活動,美奧國際種植牙碩博醫生團也將坐陣現場,為市民解決口腔問題。  種牙當天就能吃,不用忌口,這種感覺真好  來自三墩的劉女士也被邀請參加這次活動,她的牙齒種了有小半年了。之前做的是活動假牙,但活動假牙咬合力不夠,很多東西都吃不動。
  • 他偶得領主系統,手下全靠造,裝備全靠打!
    他偶得領主系統,手下全靠造,裝備全靠打!各位夥伴們大家好呀!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4本末世爽文類型的小說,偶得領主系統,手下全靠造,裝備全靠打!書荒和感興趣的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第一本:《終焉領主 》作者:隱語者簡介:真正重要的是,現在柳牧得到的特殊能力,如果用相當遊戲化的方式來說明的話,現在的柳牧就有著一個「領主系統」。
  • 科學時報:本碩博連讀也是一種考驗
    北京理工大學教務處處長仲順安介紹,該校在「本碩博連讀」生的教學計劃中準備採取一系列教學改革,如大三開始進實驗室,學生的部分課程以自學的形式完成,部分課程經導師同意可以免修。為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將開設一些雙語或全英語課程,每位學生前6年要有在國外培養的過程。他說:「我們想在高等工科教育方面作出嘗試和貢獻。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其他學校、其他專業都可以在高端人才培養方面加以借鑑。」
  • 洪真英論文抄襲風波後續,本尊回應認定標準不同,將返還碩博學位
    最近一陣韓娛圈裡是風波不斷,裴珠泫、金藝琳、BLACKPINK、金高銀,一個接著一個翻車。近日又有一位「國民女神」歌手洪真英被曝光出學術造假一事,而洪真英本人也在一片嘈雜的爭議聲中站出來,回應將返還碩博學位。
  • 香港最神秘的家族:靠賣鴉片成頂級豪門,李嘉誠的家業他都有份
    若是問起如今的香港四大家族分別是哪些,相信大家閉著眼睛都能夠叫出幾個名字:李嘉誠家族、李兆基家族、郭得勝家族、鄭裕彤家族。可其實,這還只是現代的香港四大家族,若是將時光直接追溯至民國時期的話,在香港還有四大望族,那就是何啟東家族、周永泰家族、李佩材家族和利希慎家族。
  • 這個蝴蝶家族,好多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蝴蝶家族中最顯赫的可能要屬鳳蝶科,這倒不是因為它們骨骼驚奇,而是因為它們家族有好多都隸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的行列。要知道昆蟲想要被評為國家級保護動物,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世界上的物種數都數不完,昆蟲往往卻是比較不起眼的那一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