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陝西西安張女士分享了自己的「學霸家庭」,一家三代十二口人都是碩博!其中更是有多名教授!
張女士的姥爺是哈工大碩士,大舅是清華碩士,父親是結構碩士、教授、碩導,姑姑和姑父一個是中文教授,一個是數學碩士,姐姐和姐夫都是博士,妹妹和妹夫目前博士在讀,另一個妹妹也是碩士,張女士自己和丈夫也都是碩士,其他家人的學歷基本也都在本科。
張女士還謙虛地表示:「都是普通人,主要都是依靠個人努力和堅持。」
明明可以靠家庭,卻還要努力靠自己……
來看看優秀的人有多努力
主人公1:
她相信:努力可能會帶給你一段人身奇旅。
英國本科三年。為了考牛津。第一年第一個學期沒去過市中心。醒了就看書,半夜去圖書館。最開心的是學校的圖書館24小時開放。考了19張證書。兼職在讀兩個函授課程。打過10多份兼職,從酒店刷馬桶到換床單。端盤子,賣衣服。助教,銀行拉業務,海投簡歷,只要需要他就去做。論文一共寫了10萬字,2849封郵件,670個學分,21個offer,19張證書,2個學位,1篇會議論文。
她始終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會有回報。我不是天才,正是因為我是普通人,才要努力。這些證書,不過是一堆紙,這些所謂成就只是要提醒自己以後更努力。
主人公2
高考700左右,清華大學,而且專業不是計算機編程,現在是一名程式設計師,他的技術水平已經很厲害了。仍然每天自己晚上下班回家看書、上網學習和研究新的知識到晚上兩三點。陪妻子休息後他就去看書到半夜。他曾經說,網際網路發展非常迅速,知識更新速度特別快,如果不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的東西,很快就跟不上了。
你永遠不知道比你聰明的人有多努力。
主人公3
一個女生,她人長得漂亮,身材也好,家境更不用說。對自己要求特別高,本科連續四年拿了專業第一,年年國獎。宿舍幾人一起準備出國考試的時候,她託福考了110多(滿分120),GRE327(滿分340)還覺得不夠好,不停刷高分。後來被Chicago U錄取。
優秀的人很多,你永遠不知道優秀的人有多拼。你要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知道什麼是不可逆轉的,知道用什麼方式實現夢想,知道用什麼心情面對苦難,人就在轉瞬間感悟,進退得失不離不棄也就都有了答案。我不知道命運會把我帶到何方,但是我一直會用善良維護左右。」
活到三十多歲,但是要經歷過的事情也算是都嘗試了些。周圍的人也漸漸沉澱,平凡的大多數已經找到姿勢,窩起來過起了自己的日子,優秀的人也嶄露頭角。
看看那些稱得上優秀的人,已經漸漸和當年學校裡學習認真聽話的人有了分叉,也許他們不是當年的學霸,但是都是知道自己要什麼的。
有學術追求的,進了國際頂級實驗室,埋頭做基礎學科研究,鬍子拉渣,生活放蕩,根本不用管人情往來。
做生意的,觥籌交錯,學習場面上如何如魚得水,人際關係怎麼樣八面玲瓏,引力波管他屁事,夕陽紫霞不感興趣。
投行金融諮詢精英,努力工作,加班到天昏地暗,像是打了雞血。等到放假旅行,全世界亂跑,玩得都像打了雞血。
玩音樂的,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雖然小眾收入不高,但是只要拿起琴就能樂一整天,有人聽自己做的音樂,這種滿足感就像飛上了天。
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不過在於有志,有識,有恆三點。
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得一而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這三者缺一不可。
——《曾文正公全集》
有志就是有抱負有目標,這樣就不會得過且過,不會遇到困難便說湊活就好,否則終究不能精益求精。有識就是有知識有見識,通常往往讀書越多的人越知自己懂得少,也越知謙虛像其他人學習。才不會在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時候就知足。有恆就是說做事要有恆心毅力,很多人有凌雲之志,經緯之才,但輸就輸在一個做事無常性,沒有恆心,白白浪費天賦,終究一事無成。
可以進一步的可以我周圍的同學為例來解釋這有志、有識、有恆。
首先,我周圍的很多的同學,往往便自帶了一種敢想敢做的心態。遇到了一件難事,很多人便覺得這事很多人都做不了我也做不了。但他們多想的是,即便大家都做不了,我是最好的,我依然能做到,這就是志的區別。
其次,大多數清北的同學其實反而是很謙虛的,通常只會喜歡說自己很弱,萬萬不敢說自己已經足夠強。這是因為周圍強手如雲,所以自知自己在各方面的進步餘地還很大,才不會坐井觀天,認為自己已經學的足夠多。有了此識,就不會輕易自滿,固步自封,而是會不斷地補充知識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最後,回到高考的話題,其實對於高考而言,天賦方法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往往是自控和堅持,這大概是清北的同學具有的最好品質。因為定一個宏遠的計劃很容易,在初期奮進也很容易,難的是不斷堅持。
所以,若想成為優秀的人之,便在這有志,有識,有恆三點著力用功即可,古人誠不欺我。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這個道理,一定要儘早讓孩子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