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電院電子系副教授吳泳澎三篇論文同時入選ESI高被引

2021-01-07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近日,電子工程系吳泳澎副教授在國際通信權威期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和IEEE Network上發表的三篇論文「A Survey of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and Challenges Ahead」,「Computation Rate Maximization in UAV-Enabled Wireless Powered  Mobile-Edge Computing Systems,」和「Energy-Efficient NOMA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同時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其中一篇為第一作者,兩篇為通訊作者。

A survey of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and challenges ahead

連結: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335290

該工作主要針對5G無線通信網絡的物理層安全技術進行了全面綜述,從物理層安全編碼、大規模MIMO、毫米波通信、非正交多址和全雙工通信等多個先進技術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對5G and beyond的物理層安全技術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研究趨勢進行了深入討論。

[1] Y. Wu, A. Khisti, C. Xiao, G. Caire, K.-K. Wong, and X. Gao, "A survey of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techniques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and challenges ahead, " IEEE J. Sel. Area Commun., vol. 36, pp. 679-695, Apr. 2018. 

 

圖1 基於物理層安全大規模MIMO網絡

Computation Rate Maximization in UAV-Enabled Wireless Powered  Mobile-Edge Computing Systems

連結: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434285

該論文在無人機輔助無線充電邊緣計算網絡中提出了最大化計算比特的資源分配方案。論文針對部分加載和二元計算模式分別推導了最佳資源分配策略。全面對比了兩種模式下邊緣計算網絡的計算比特性能。

[2] F. Zhou, Y. Wu, R. Hu, and Y. Qian, "Computation rate maximization in UAV-enabled wireless powered mobile-edge computing systems," IEEE J. Sel. Area Commun., vol. 36, pp. 1927-1941, Sep. 2018. 

圖2 無人機輔助無線充電邊緣計算網絡

Energy-Efficient NOMA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連結: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315206

該工作提出了一種基於非正交多址接入機制的綠色異構雲無線接入網絡架構,有效提升了系統的頻譜效率和能量效率。

[3] F. Zhou, Y. Wu, R. Q. Hu, Y. Wang, K. K. Wong, and Y. Cai, "Energy-efficient NOMA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Enabling techniques and challenges, " IEEE Network., vol. 32, pp. 152 – 160, Mar. 2018.

圖3 基於非正交多址接入機制的綠色異構雲無線接入網絡架構

相關焦點

  • 四川農業大學果蔬所獼猴桃課題組2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2020年7月公布的新一期數據顯示,果蔬所獼猴桃課題組發表的2篇研究論文入選為高被引論文,論文題目分別為《Exogenous melatonin promotes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 上海電力大學教師研究成果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據2020年ESI最新數據顯示,上海電力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師陳磊博士、崔昊楊教授與東南大學崔鐵軍院士團隊合作的成果於2019年5月發表在應用物理和人工電磁超材料領域頂級SCI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
  • 河南科技大學食管癌研究團隊論文同時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
    《Engineere dexosome-mediated delivery of functionally active miR-26a and its enhanced suppression effect in  HepG2 cells》(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梁高峰博士為第一作者,高社幹教授為通訊作者)同時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該論文入選ESI熱點論文系該領域河南科技大學的首次突破
  • 南科大兩名學者入選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名單,南方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講席教授姚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曾振中於跨學科領域(Cross-Field Category)入選高被引學者名單。
  • 被引頻次進入世界前1%!陝西這位博士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入選ESI高被引論文。朱衛東博士自2017年入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以來,以第一和/或通訊作者已在該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篇,另外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ChemSusChem、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Solar Energy 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篇。
  • 湖北這所高校多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根據最新ESI數據,武漢工程大學電氣學院洪漢玉教授帶領的圖像識別團隊成員中年輕博士黃正華、張耀宗與張天序、洪漢玉等教授合作的4篇論文入選了ESI工程學全球Top1%高被引論文,其中2篇同時入選了ESI工程學全球Top0.1%熱點論文。
  • 我校教師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
    近日,根據ESI資料庫檢索結果顯示,我校化學工程學院疏瑞文副教授(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等人發表在國際ESI工程學學科著名學術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9年影響因子IF = 8.355,中科院SCI期刊分區:工程技術大類一區TOP期刊)、題名為「Fabrication
  • 電院自動化系博士研究生獲2019年中國電子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近日,中國電子學會(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IE)公布了2019年CIE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電院自動化系2019屆博士畢業生呂玲(導師:關新平教授)的博士學位論文《面向網絡系統感知與控制的傳輸機制研究與算法設計》獲此殊榮。
  • 港中大(深圳)三位教授入選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名單(H ighly Cited Researchers2020)發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三位校長講座教授——張大鵬教授、葉德全教授、黃憲達教授上榜。其中,數據科學學院張大鵬教授已連續七年入選該榜單。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葉德全教授首次上榜,是今年中國內地唯一入選的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高被引科學家」,黃憲達教授已連續兩年入選該榜單。據了解,「高被引科學家」榜單每年由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旨在遴選出全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頂尖人才。
  • 武漢教授團隊,入選多篇ESI高被引和熱點論文
    近日,根據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庫)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武漢工程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陳漢新教授帶領的"特種超精微系統智能監測與可靠性分析"學科團隊新增ESI全球Top1%高被引論文
  • @瓊海 海師生態學學科研究成果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海南日報海口11月1日訊 (記者陳蔚林 通訊員曾麗芹)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最新國際論文統計數據顯示,海南師範大學生態學學科教授史海濤與多家國外科研機構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 海師生態學學科研究成果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本報海口11月1日訊 (記者陳蔚林 通訊員曾麗芹)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最新國際論文統計數據顯示,海南師範大學生態學學科教授史海濤與多家國外科研機構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 海師生態學學科研究成果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海南日報海口11月1日訊 (記者陳蔚林 通訊員曾麗芹)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最新國際論文統計數據顯示,海南師範大學生態學學科教授史海濤與多家國外科研機構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入選ESI高被引論文該篇論文題為《Global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urtles and Tortoises (Order Testudines)》(《全球陸龜和淡水龜鱉類保護狀況》),於2018年12月發表在國際期刊《Chelonian Conservation and Biology》(《龜類保護與生物學》學報),主要對世界目前已知的360種龜鱉類的瀕危狀況進行全面分析,發現
  • 西安交大學者研究成果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入選了ESI高被引論文。截止2017年底,該高被引論文受到引用的次數進入Engineering學術領域同一出版年世界前1%之列。 外包項目的控制是客戶方和服務商關注的重要議題。該文從客戶方和服務商能力風險與控制交互的視角,分析了業務流程外包績效的提升機理。
  • 石河子大學25篇SCI論文入選ESI高水平論文
    9月10日,ESI最新數據更新檢索結果顯示,石河子大學有25篇SCI論文入選ESI高水平論文。  本次檢索到的25篇被引論文總被引頻次為1715次。這些論文分布在ESI的11個學科中,分別為農業科學6篇、化學3篇、工程學3篇、植物與動物科學3篇、物理學2篇、材料科學2篇、臨床醫學2篇、分子生物與遺傳學1篇、社會科學1篇、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和地質學學科各1篇。
  • 西電2位教授連續2年同時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11月18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167人入選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國內地共770人次(佔比12.1%)上榜,在中國內地上榜科學家中,有621人來自123所高校。其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馬建峰教授、陳曉峰教授榜上有名。
  • 常大包伯成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
    包伯成(右三)與團隊成員[高被引科學家]科學家發表的論文被資料庫收錄後,其他研究學者可以通過檢索來獲取信息,引用這篇論文。如果某位科學家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很多,就叫「高被引科學家」。2020年,有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167人入選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其中,中國內地共770人入選。
  • 喜訊| 清華經管學院4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清華經管學院弗裡曼講席教授、經濟系教授、院長白重恩和清華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錢穎一入選「經濟,經濟計量學和金融」領域榜單;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和清華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副教授白思迪(Steven White)入選「商業,管理和會計」領域榜單。
  • 第八期-2019011瀝青材料與路面領域ESI高被引論文分析
    在瀝青材料與瀝青路面研究領域(檢索詞為「標題:(asphalt) OR 標題:(bitumen)」),高被引論文數量上維持不變,依舊為14,但新增1篇,原有一篇掉出榜單。但是,根據讀者朋友反饋回來的已經和建議,本次及以後的ESI論文分析檢索詞修改為「標題:(asphalt) OR 標題:(bitumen) OR 標題:(pavement)」。
  • 鄒鴻翔博士研究成果入選ESI熱點論文和高被引論文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是基於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所收錄的全球11,000多種學術期刊1000多萬篇文獻而建立的分析資料庫,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所(ISI)於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