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迪士尼先生的迪士尼動畫魔法開始於上世紀30年代,公主系列和擬人化動物系列動畫始終是迪士尼公司的兩大招牌。雖然在眼下二次元盛行的動漫娛樂世界景觀裡,它們更似濃濃復古色的往日美好,然而為2016年迪士尼公司開年的《瘋狂動物城》,卻用它現象級的好評告訴我們,確有些經典人們不會忘記,有些快樂全世界可以共享,以及一些思考,大家都要面對。
有城就有偏見和愛意
至於要在這座有如科技烏託邦的城裡講怎樣的故事,答案仍舊來自古老神秘的非洲草原。「在非洲,我們發現任何種類的動物都會更傾向於與相似的動物生活在一起,它們在各自的群落中尋找庇護,並且會迴避與自己看上去不同的動物相處,這是一種現實天性。我們人類也很好理解這種感覺。不過有天當我們從營地沿著髒兮兮的小路走下來,突然發現身邊多了一隻大象,它跟我們距離非常接近,我們就默默陪伴著彼此走了一會兒,那種無比美好的感覺從未在我的腦海裡消失,那些大象非常地放鬆,非常美麗。在非洲,我們也常常能看到獅子和羚羊、斑馬在同一片水域飲水,喝完水就各自相安無事地走開了,後來我們覺得這是我們要講的故事,我們要分享那種美好。」裡奇·摩爾說。
「我們於是去查了很多數據,認識到現實的動物世界裡,大約90%的動物是獵物,僅有約10%是獵食者。所以儘管我們總是假設這個動物世界的統治者是獵食者,但它們事實上是少數派。我們請教了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並對人類歷史進行了回顧,發現只要存在多數派和少數派的劃分,社會問題就會發生。」拜恩·霍華德笑說,這是他們始料不及的故事深度,開始他們只是想要製作一部搞笑的動物電影,可是挖掘得越深越發現,其實可以在保留有趣世界、角色和故事的同時,還有機會去交代更重要的事。「但成敗的關鍵在於如何找出恰到好處的平衡點。我們花了很大的努力去尋找這個平衡點——講述一個豐滿的故事,讓它既具有娛樂性,又有深度和意義。」
所以朱迪出生成長在兔子鎮,那裡都是和她的父母一樣種胡蘿蔔的兔子。她來城中心警局報到時,隨身帶著爸爸媽媽臨別時給她的叮囑和防狐噴霧。警察局的胖花豹誇她可愛(Cute),她有些不自在地提醒他,一隻兔子可以說另外一隻兔子可愛,但是一隻豹子不能說一隻兔子可愛。當然故事中心是以朱迪和尼克的關係為主線,他們有點像《狐狸與獵狗》裡狐狸陶德和獵狗小同。陶德和小同自幼是好友,但是當他們逐漸長大,知道彼此是天敵,他們「一輩子最鐵的哥們兒」的情誼漸漸出現了危機,直到狐狸憑藉智慧幫助獵狗打敗了熊而重歸於好,80年代這部迪士尼動畫片就曾因細膩的情感刻畫大獲全勝。
「確實很類似,《瘋狂動物城》還是一個關於友誼的電影。這兩個夥伴之間磕磕絆絆的關係是本片喜劇性的來源。兔子朱迪是個天生的樂觀主義者,她相信誰都能實現自己的願望,畢竟這就是動物城的宣言。而狐狸尼克則恰恰相反,他是個憤青,他相信我們無法逾越自身的局限。所以我們將這個充滿活力的鄉下姑娘放到大城市的中心,再配上狐狸尼克這個以戲弄她為樂的現實主義者。」裡奇·摩爾說道,「朱迪和尼克,兔子和狐狸,在自然界是天敵關係,所以在故事一開始這兩位主角的關係並不會很融洽。在偏見方面我們請教了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專家,他告訴我們,一旦你了解了一個人之後,你就很難再對其持有偏見了。這個基本概念被完美地植入了我們這個關於兔子和狐狸的故事中。」
甚至連導演都不得不承認,少女心的朱迪和壞小子尼克之間的化學反應,正讓這段夥伴情誼朝著更加浪漫的方向發展。不過遠比《狐狸和獵狗》要複雜的是,朱迪和尼克的感情發生在動物城裡,而且他們要徵服的不再僅僅是一頭狗熊,而是一場疑念重重的危難——那些莫名失蹤的動物,陰謀究竟來自「獵食者」的天性,還是背後有更陰暗的野心作祟?究竟該不該相信政治舞臺上那個表演者?如何跳出狹隘的自我防衛,同時成為一個真正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公民。
對於小朋友而言,《瘋狂動物城》是一部描述美好友情的迪士尼動畫,一如既往地緊張刺激,還不失溫馨甜美。對於成人觀眾而言,當作一部現實意義厚重的政治懸疑驚悚電影欣賞也並不過分,並且這場危機無時無刻不在現實中上演,關乎著我們每一個人。
何況導演們給成人觀眾留下足夠多的故事趣味。調查剛剛開始,朱迪就被捲入了動物城裡的黑幫組織,那個名為「大先生」(Mr.Big)的黑幫老大,其實是一隻身材比老鼠還要嬌小的鼩鼱。這位大先生穿著與《教父》裡馬龍·白蘭度一樣的黑色禮服,胸前插著一模一樣的血紅玫瑰,一樣的義大利口音、義大利手勢,甚至朱迪被大先生的手下帶來見他的時候,他也正在嫁女兒。戲仿致敬之外也有自黑,朱迪第二次在城裡遇到小偷鼠鼬,他正擺著自己的盜版盤攤子,《魔發奇緣》、《無敵破壞王》、《海洋奇緣》(Moana)在內的諸多迪士尼經典和新作無所不包。動物城裡的生活像極了現代人的城市生活,朱迪的手機,外觀、界面、來電鈴聲和iPhone一樣,只是背面的蘋果換成被咬了一口的胡蘿蔔。都市生活總少不了一些無釐頭的熱鬧:動物城的會所裡河馬和長頸鹿在一起打排球,現實裡逃跑速度不超過每秒0.2米的樹懶,開起超跑也有一兩百邁的速度。對世界,千萬別有那麼多刻板印象。
「選鼩鼱來扮演教父,是因為在做動物調研的時候,我們發現它們恰好是一種食量巨大又有些貪婪和殘酷的小動物,它們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三倍的食物,甚至是同類相食。我們曾經把四隻鼩鼱放在一個盒子裡,第二天清早打開盒子的時候,發現就只有一隻鼩鼱還在裡面。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編故事,所以不斷有有趣的點子加進來,不斷刪刪減減,故事永遠沒有完成,直到我們的時間用完了。」在洛杉磯的《瘋狂動物城》工作室裡,故事組的編劇們說起這些瘋狂的點子,有更多講不完的背後故事。
當然無論如何,故事都要有個結尾。朱迪來到動物城的時候,夢想是成為好警察,把動物城變成更好的世界,她確實成為了一名機智無畏的好警察,更令她感到快樂的是,自己終於融入了這座城市。「我想最終朱迪領悟到的大概是其實一個人沒有辦法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不過我們可以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裡奇·摩爾這樣總結。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