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實驗發現蜘蛛「備用定位系統」

2021-01-10 央廣網

人類不止一次將蜘蛛帶到太空,研究重力對它們織網的重要性。現在,研究人員有了另一個發現:光線在蛛形綱動物定向中所起的作用比之前認為的大。

在地球上,蜘蛛織成的網是不對稱的,網的中心朝上邊緣移動。休息時,蜘蛛頭朝下坐著,因為它們可以在重力方向上更快地向剛捕獲的獵物移動。

但是在零重力下蜘蛛會做什麼呢?2008年,美國宇航局進行了蜘蛛實驗。雖然問題很簡單,但太空實驗的計劃和執行卻極具挑戰性。來自不同蜘蛛種類的兩個標本飛向了國際空間站,其中一個作為儲備。

然而,儲備蜘蛛逃出了貯藏室,進入了實驗室。由於安全原因,實驗室不能打開,所以那隻蜘蛛不能再被抓回來。兩隻蜘蛛織出了一些混亂的網,互相妨礙。不僅如此,作為食物的蒼蠅的繁殖速度比預期更快。隨著時間推移,它們的幼蟲從繁殖容器爬到實驗室內,兩周後覆蓋了實驗室前窗的大部分。

2011年,國際空間站有機會再次進行類似的實驗,這一次,實驗採用了同一物種的4隻蜘蛛:兩隻飛往國際空間站的棲息地;另外兩隻分別留在地球上的不同棲息地,並在和它們太空中的同伴相同的條件下被觀察,唯一的區別是它們暴露在重力之下。

每隻蜘蛛有3臺攝像機每5分鐘拍攝一次照片。瑞士巴塞爾大學的Samuel Zschokke、美國丹佛自然與科學博物館的Paula Cushing和科羅拉多大學生物服務技術處的Stefanie Countryman使用約14500張圖片分析了100張蜘蛛網的對稱性和蜘蛛在網上的方向。

事實證明,在失重狀態下,蜘蛛織成的網比在地球上織成的網更對稱。然而,研究人員注意到,在燈光下,蜘蛛在國際空間站上織的網與地球上織的網一樣不對稱。

「我們沒有想到,當蜘蛛在太空中定位時,光線會起作用。」Zschokke說,「非常幸運的是,燈被安裝在房間的頂部,而不是四面八方。否則,我們就無法在零重力條件下發現光對蛛網對稱性的影響。」近日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科學》上。

對圖片的分析還顯示,當燈光關閉時,蜘蛛在網中會隨意地朝向一邊,但當燈光打開時,它們僅會朝向下方。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蜘蛛似乎利用光線作為額外的方向感輔助。之前人們認為光線對蜘蛛的定位沒有影響,因為他們能在黑暗中織網,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也能捕獲獵物。

「蜘蛛有這樣一個備用的定位系統,這很令人驚訝,因為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從未接觸過沒有重力的環境。」Zschokke說。同時,蜘蛛在織網的過程中,其位置感可能會變得混亂——在構建蜘蛛網的過程中,其身體的兩個部分在不斷運動,因此基於光線方向的額外定位特別有用。(記者 馮維維)

相關焦點

  • 蜘蛛在太空中的無重力環境下也能正常結網
    幾十年來,科學家用無數蜘蛛進行重力實驗。蜘蛛很輕,如果被放置在離心機中,可以很方便地模擬太空環境。「觀察和實驗結果強烈暗示,重力是蜘蛛結網的重要因素,但它們還是無法回答以下問題:蜘蛛是否可在零重力下結網,如果是,重力環境將如何影響網的結構。」
  • 中學生的太空探索:蜘蛛在太空中還能結網嗎?
    來源:北京晚報想在太空喝口熱茶,水該如何加熱?在太空中會不會得蛀牙,牙疼怎麼辦?蜘蛛在失重狀態下還能結網嗎?……別著急,來自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的孩子們,為探究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做了詳細的實驗設計。鄧櫳濤解釋說,根據理論推導,因為地面實驗受重力場影響,在加熱的過程中存在熱對流現象,所以在地面環境中加熱的效率較高;而在太空中對密閉容器中的水加熱時,熱只通過熱傳導的方式傳播,不會有熱對流的產生,因此地面組實驗的加熱效率應該比太空組的快。通過實驗數據的記錄,我們可以得出太空中水的導熱率。
  • 蜘蛛「嗑藥」也瘋狂,歪歪扭扭無心織網,NASA獨特的蜘蛛實驗
    NASA,也就是美國航空航天局,一般關於他們的消息無非就是哪個飛船升空了,發射了哪個衛星,畢竟美國航空航天局的主業就是負責制定、實施美國的太空計劃,並開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比如2010年12月的時候,NASA公布了一個「震撼世界」的消息,他們在地球上發現了一種細菌通過砷來組建自己的DNA,RNA,蛋白質和細胞膜,且地球上的生命幾乎全部用磷構成DNA,這一發現為在物質條件與地球不同的星球上找到外星生命提供了理論依據。
  • 世界經濟依賴GPS運轉 要有備用的系統
    那些投訴報告與Microsemi為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打造的定時接收器有關。GPS是一種無處不在的衛星導航技術,當初是專為美國軍方而設計的,如今已經出現在了我們所有人口袋中的智慧型手機上面。GPS不只是用於地圖。它也是一種巨大的星載時鐘。地球上的計算機都用它來確定時間,精確到十億分之一秒。
  • 奇特的太空實驗,太空奧秘你還知道哪些?
    2006年,為了測試微重力的影響,沙門氏菌被帶入太空返回地球後,這些沙門氏菌被注入老鼠體內。對比發現,這批老鼠的死亡率要比注入地球上繁育的沙門氏菌老鼠死亡率高。2014年早些時候,ISS飛船上的科學家在燃燒庚烷燃料時,發現了不可見火焰。此項發現可以用於汽車引擎點火,以緩解氣候變化。
  • 淺談GPS定位系統構成及原理
    GPS定位系統功能必須具備GPS終端、傳輸網絡和監控平臺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通過這三個要素,可以提供車輛防盜、反劫、行駛路線監控及呼叫指揮等功能。GPS定位系統是美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是在子午儀衛星導航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採納了子午儀系統的成功經驗。和子午儀系統一樣,GPS定位系統由空間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接收機三大部分組成。
  • 神秘搬運術:被衛星定位系統GPS驗證的一次實驗
    有人在2017年12月做過一個實驗,讓楊德貴將GPS終端從實驗房間搬運出去,衛星定位系統證實,GPS終端確實飛出去了,有起點、終點、時間、速度、飛行路線等。這種運用搬運術移動的實驗物品用隱形方式傳遞,眼睛看不見,儀器拍不到,我們只能假定這些物品進入了平行宇宙。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式開通。GPS美國於 1973 年開始研發GPS。從 1978 年發射第1顆 GPS衛星,到 1994 年完成21顆工作衛星及3顆備用衛星的配置,1995 年4 月美國國防部正式宣布 GPS 具備完全工作能力。
  • 媒體實驗手機位置信息定位:關閉GPS仍能夠定位
    實驗時間:2015年10月8日  實驗地點:華商報社、西安市五星街及附近千米左右9個實驗點  實驗設備:兩部安卓系統手機(一部中國移動M811,一部小米)、一部蘋果手機  實驗人員:華商報記者  實驗顧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副教授、教育部信息安全團隊骨幹成員楊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安全定位和位置密碼學的張俊偉老師
  • 中國北鬥定位系統與美國GPS性能比較
    它可以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98%)提供準確的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時間標準。該系統的組成包括太空中的24顆GPS衛星;地面上的1個主控站、3個數據注入站和5個監測站及作為用戶端的GPS接收機。最少只需其中4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用戶端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及海拔高度;所能收聯接到的衛星數越多,解碼出來的位置就越精確。
  • 解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與局部範圍精確定位技術
    一直以來,如何通過定位技術來獲取節點位置信息都是物聯網應用系統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談到定位,讀者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衛星了,好吧,接下來我們首先談談關於衛星定位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由空間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戶終端組成。空間部分:當衛星按照特定的軌道運行時,作為地球表面的用戶終端來說,至少要接收3顆衛星才能定位本地的經緯度,至少4顆才可以定位海拔高度。
  • 全球定位系統定位原理是什麼 全球定位系統應用領域介紹【詳解...
    1.發展歷史  五十年代未,原蘇聯發射了人類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美國科學家在對其的跟蹤研究中,發現了都卜勒頻移現象,並利用該原理促成了都卜勒衛星導航定位系統TRANsIT的建成,在軍事和民用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是導航定位史上的一次飛躍,我國也曾引進了多臺都卜勒接收機,應用於海島聯測、地球勘探等領域。
  • 一隻蜘蛛羊吐絲量超100隻蜘蛛,這些動物將要移民太空?
    實際上,隨著轉基因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已經將其應用到了動物世界中,轉化後的動物遠比人們想像的更加神奇,並且有望在未來跟隨人類移民太空。從事相關研究的科學家們首先向人們展示了巨型蜻蜓,眾所周知,富氧環境對生物的體型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早在2010年,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富氧環境下培養的蜻蜓體型會變大數倍。
  • 「中國天眼」發現一「大蜘蛛」?或招來殺身之禍?霍金預言成真了?
    我國如今的科技是非常發達的,我國在科技上也做出了很多成就,為了發展我國的科技,我國在科技上也展開了很多的探索,我國還向外太空發射了多個探測器,這些探測器的發現也讓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這個宇宙
  • 美有GPS,還備用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為何不用中國北鬥?
    在微信導航上也是如此,美國自己有GPS,不過美國像歐洲的伽利略衛星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都是有備用計劃的,但唯獨不用中國的,為啥?衛星導航系統的作用最為重要的就是提供精準的位置的服務,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是最好開發的,太空5個頻譜在誰先佔誰擁有的利美原則在,美俄佔有了4個頻譜段,而較差的第五個頻譜段就是中國北鬥和歐洲伽利略在共同使用著。
  • GPS定位?不全是!解析你不知道的四大全球定位系統
    相信很多人都使用過GPS定位系統,GPS定位系統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也是最常見的定位系統,比如手機定位、車載導航、巡航飛彈等,這些都適用了位置定位系統。但是你知道嗎?定位系統不只是GPS,全球共有四大定位系統。
  • 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
    蝙蝠靠什麼進行定位? 蝙蝠飛行時會受到其他蝙蝠回聲的幹擾嗎? 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他們主要居住在各大、小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的巖石縫等處。
  • 太空養蠶小CASE 「天宮」實驗個個「高大上」
    其實,「太空養蠶」只是此次航天員在天宮二號眾多科學實驗中的一個。藉助太空特殊的環境,利用空間飛行器的特殊平臺,開展許多地面上無法實現的科學實驗和研究活動,這是人類探索太空、建立空間站等航天平臺的終極目標之一。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天宮一號、天宮二號都進行了哪些「高大上」的太空實驗或試驗。
  • 中國天眼發現地外生命?在2.6萬光年外,發現一「大蜘蛛」!
    我國如今的科技是非常發達的,我國在科技上也做出了很多成就,為了發展我國的科技,我國在科技上也展開了很多的探索,我國還向外太空發射了多個探測器,這些探測器的發現也讓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這個宇宙,我國如今成為了科技強國,很多國家都對我國刮目相看。
  •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會長期哺乳的蜘蛛—新聞—科學網
    小蜘蛛會吃奶 長大了還「啃老」   哺乳是不是哺乳動物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