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體稱,谷歌地圖2月中旬在臺灣地區導入「3D城巿地圖」,只要按下3D鍵就能把地圖變立體,不過谷歌這項功能卻不經意曝光了臺軍軍事設施,引發島內熱議。近日,臺當局防務機構經過八天協調後,將這些軍事機密「抹平」。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稱:「這東西曝光8分鐘都嫌太長」。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24日報導,谷歌於2月13日在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和臺中市四個城市的衛星地圖上新增3D影像。不過網民隨即發現,在大臺北都會區的一些臺當局機構、「愛國者」飛彈基地等,都被立體還原,建築細節甚至連飛彈基地內的發射架、彈種與型號都一目了然,頓時引起臺當局關注。
▲谷歌地圖日前推出3D功能,「愛國者」飛彈基地在谷歌3D地圖上立體呈現,一目了然。(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
臺當局防務機構負責人嚴德發2月22日表示,包括臺中以北五縣市的3D地圖功能都已下架,業者也同意以後不會再發生此類情況。
谷歌2月23日發布官方聲明說,在了解近期谷歌地圖圖像更新所帶來的一些問題後,已逐漸移除由供應商提供的臺灣地區四個城市空拍圖片。此舉表示谷歌地圖3D影像功能將在臺灣下架,因為供應商所提供的是整批空拍圖片,即使只有部分圖像涉及爭議,也無法進行局部修改。
臺灣中時電子報引述臺當局官員的話表示,谷歌部分區域的3D化,對臺軍戰力造成嚴重威脅,圖資可供巡航飛彈導航「認路」之用,因此臺當局防務機構以極其慎重的方式處理。
▲臺當局防務機構負責人嚴德發(臺灣「中央社」)
但香港《南華早報》先前引述軍事專家的分析指出,此次曝光對臺當局的軍事影響不大,谷歌地圖的衛星畫面不是實時更新。
報導稱,這次的情況並非首次發生。2016年,臺當局要求谷歌地圖模糊太平島西部海岸線上的四個軍事重地。2012年,臺當局也要求蘋果地圖模糊新竹的一個軍事基地。
報導還稱,谷歌地圖在2017年7月更新衛星照片時,便有網民發現,臺軍的「愛國者」飛彈連隊已進駐屏東機場南邊陣地。
▲資料圖片:2018年漢光演習,臺軍射擊「愛國者」飛彈。
另據臺灣《聯合報》2月23日報導,有專家公開質疑臺當局防務機構處理此事的邏輯。臺軍前海軍學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通過臉書表示,在谷歌開放3D地景服務時,臺當局防務機構真正該做的是利用這個難能可貴的機會,檢討商用衛星視角下各軍事單位及設施的偽裝是否完備,並對社會進行防務教育。沒想到卻還是隨網民起舞、要求谷歌下架,足見臺軍高層還沒有從「小白事件」(臺軍士兵虐狗事件)中學到教訓。
島內網友則對此事件譏諷稱,臺當局防務機構反應慢半拍,8天才讓「愛國者」飛彈陣地等相關圖資下架,「這東西曝光8分鐘都嫌太長」。還有網友稱,此地無銀三百兩,就憑這個能改變什麼?自欺欺人。更有網友諷刺稱,民進黨腦袋還活在20年前的科技嗎?
編輯 | 田欣
何止慢了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