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近年來,從國際軍事研究機構到普通網民,不斷有人從「谷歌地球」上發現中國的「軍事機密」,曝光所謂的中國 「軍事基地」和「戰略武器」,散布「中國威脅論」。「谷歌地球」的背景也非常可疑,與中情局、五角大樓關係密切。今年,中國相關部門要求「谷歌地球」在年底之前完成網絡地圖自查和治理,否則將被禁止提供這項服務;此外,中國還推出「影像中國」進行反制。 |
為了解開「谷歌地球」近年來頻繁威脅中國地表機密的困局,中國相關部門已在與其溝通的同時,著手開發自己的「地球」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劉俊 特約撰稿寇立研發自北京 5月8日,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谷歌中國來說卻是個特別的日子。
當天,這家跨國公司參加了由國家測繪局等八部門組織的一次動員大會,與會的還有微軟中國、中國雅虎、百度等20多家提供網絡地圖服務的經營性網站,它們被要求在2008年年底之前,完成網絡地圖自查和治理的工作,否則將被禁止提供這項服務。
三個月前,國家測繪局、外交部、公安部、原信息產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保密局八個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加強網際網路地圖和地理信息服務網站監管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上半年重點是宣傳動員、網站自查,下半年是全面檢查和查處。」近日,國家測繪局地圖管理司司長李永雄對《國際先驅導報》說,5月8日那次大會處於動員的最後階段。
漏網之魚《意見》沒有出臺前,網絡地圖的監管在中國是一個空白。
「原來我們主要監管常規地圖、導航電子地圖,但沒想到網絡地圖發展這麼快。」李永雄介紹說,2007年,提供網絡地圖服務的網站達9000多個,到了今年,這一數字上升到15000多個。今年3月份,國家測繪局副局長閔宜仁在表示,99%網絡地圖大多沒有依法經過國家或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批准,存在違法違規行為。
違法違規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錯繪、漏繪,比如把中國領土臺灣按獨立國家表示,還有就是漏繪南海諸島等現象。另一個是將涉及國家機密的相關信息標註在地圖上,包括軍事設施和民口,其中,民口指的是三峽大壩這樣的水利設施、煤氣出廠地、油庫等。」李永雄表示,之所以出現這類洩密問題,跟地圖網站提供標註功能有關。
如果碰到錯繪、漏繪,可以通過要求審圖解決,但網絡標註功能的問題卻比較難以解決。「目前還沒有想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李永雄說:「如果取消這個功能,就喪失網路地圖便捷性,但是完全放開不管也不行,這個地方標成軍委大樓,那個地方標成核潛艇基地,怎麼行?!5月8日那次開會,我們和網站代表也在探討,關鍵是建立一個比較好的機制。」
谷歌中國發言人稱,「谷歌地圖」的基礎地理數據來源是從有官方測繪資質的單位獲得的。李永雄印證了這一說法。由此可見,谷歌中國將在中國有關部門的監管範圍之內,但中國受眾歡迎的谷歌公司的另一大地圖產品「谷歌地球」(GoogleEarth)卻成為此次整治行動的漏網之魚。「伺服器在美國,沒有管轄權。」李永雄說。
威脅中國地表機密「谷歌地球」是一款谷歌公司開發的虛擬地球儀軟體,2005年向全球推出,它把衛星照片、航空照相和地理信息系統(GIS)布置在一個地球的三維模型上。用戶們可以通過一個下載到自己電腦上的客戶端軟體,免費瀏覽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衛星圖片。
與谷歌地圖一樣,「谷歌地球」也具有網友自動標註功能。大量信息被豐富到「谷歌地球」上去,這實際上能幫助別有用心的情報機構完成模糊情報的判斷和確認工作。「從中央領導人住處,到軍用機場裡面飛機的型號,都有網友在"谷歌地球"上標註過。」李永雄說。
而這樣的標註在「谷歌地球」上比比皆是。任何一個人通過「谷歌地球」就可以搜索到一系列所謂中國重要「軍事設施」,如「核電站、重點工程附近的空軍機場」、「某些基地上停放的疑似新型戰機」、「軍港附近的軍艦、潛艇」,等等。這些地方不僅經緯度座標,甚至還有的被用英文清楚地進行了標註。
「谷歌地球」提供的中國大陸地區免費圖片平均解析度在30米左右,如果肯花上幾十到上百美元將免費軟體升級成加強版或專業版,就可能進一步得到解析度在1米左右的清晰照片,堪比海灣戰爭時期世界主要軍用間諜衛星的精度。由此可見「谷歌地球」對中國地表機密的威脅程度。
在這種情形下,當事國如果有所回應,不論肯定還是否定,都有助於敵方情報機關進一步判斷該地區軍事設施的真相。而不加辯白就會多多少少被認為情況有屬實成分,從而被抹黑。這對有關國家來說,真是一個公開的陷阱。
用戶不乏情報人員谷歌公司宣稱,「谷歌地球」可以為用戶提供導航服務,並能用於救災、保護動物等公益活動,但在「谷歌地球」用戶中,並不全都在進行這些正常應用。
首先以英國《簡氏防務評論》、美國科學家聯盟、《漢和防務評論》等機構為代表的帶有民間情報分析色彩的組織,它們無法擁有自己的間諜衛星,因而大量使用「谷歌地球」進行分析,頻頻披露關於中國的所謂「軍情內幕」。
此外,一些無力發射衛星、購買衛星圖片的國家,把「谷歌地球」當成了「窮國的間諜衛星」,在時效性不強的戰略分析領域依靠它進行分析決策,在本國軍事行動中把它當成衛星地圖使用。據美軍情報分析,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美武裝也在此列,使用「谷歌地球」確定攻擊目標、制定攻擊方案。
非常耐人尋味的一點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軍事強國也在軍事、情報、國家安全等領域大量使用「谷歌地球」。一方面,通過專業間諜衛星搜集來的影像情報往往列入國家高級機密,許多基層部隊和安全部門無權使用,另一方面,儘管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航空航天偵察系統,但由於美國軍力遍布全球,需要關注和處理的情報量也非常巨大,在戰時衛星資源不足時,美國國家安全部門有時也使用經過鑑別的民用衛星資料彌補不足。
(責任編輯:黃芳)